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摸清农垦奶业发展最新情况,推动"中国农垦生鲜乳"品牌建设,更好地肩负起振兴民族奶业的历史使命,2016年8~10月,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秘书处——《中国乳业》杂志社,实地调研了14个垦区55家牛场,问卷调研了24个垦区334家牛场,根据获得的数据,撰写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报告(2016)》,全方位呈现农垦奶业整体养殖水平和质量安全状况。2016年12月2日,由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和《中国乳业》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员大会暨第五届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广东湛江召开,会上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秘书处发布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报告(2016)》,公布了报告重点内容。现将报告精简版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1日,在"2016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成员大会暨第五届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奶牛养殖专家组组长李胜利做了精彩报告。在报告中,对国际奶业形势,国内奶业家底以及2017年的奶业发展形势做了判断。1国际奶业形势  相似文献   

3.
在乳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当下,常温奶大市场已趋于饱和,不少企业将“破局”的希望寄托在低温巴氏奶市场上。2020年10月底,蒙牛集团与可口可乐新设合营企业“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落定,双方将共同生产和销售低温巴氏奶;低温鲜奶龙头光明乳业则于2020年7月联手宝银集团成立光明银宝乳业工厂、银宝光明牧业牧场。此外,伊利股份、新乳业等乳企也在2020年纷纷加码布局低温奶这一赛道。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人大代表、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谈到,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奶荒"和"奶剩"现象在过去十几年中经常出现循环,缺奶了就进口,无限制地涨价;奶多了就杀牛、倒奶。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产业还不够规范,发展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破解"奶荒"和"奶剩"这个制约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难题,需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生产和消费相匹配问题。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不相匹配,我国的乳制品生  相似文献   

5.
<正>2000年以后,随着现代乳品加工技术与包装技术的进步,超高温灭菌奶的生产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将其与巴氏奶的市场份额之比由3︰7改写为7︰3。在之后的15年中,关于中国到底应该发展巴氏奶,还是超高温灭菌奶的争论,就没有中断过。特别是近期,在国内"倒奶杀牛"风波不断持续,国外乳企虎视眈眈,进口乳制品长趋直入的情况下,巴氏奶的发展再次成为焦点。"巴氏奶将引领中国奶业未来","巴氏奶是未来乳制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巴氏奶是奶业的出路"等观点已经取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由中国奶协召开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素有中国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愤慨"地对媒体称:中国乳品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而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中国现行乳业标准低取决于国情,系农业部顾及散户奶农利益。《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颁布实施一年后,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分别代表了乳品行业两大阵营(乳业一直以来被认为存在着巴氏奶阵营和常温奶阵营)的奶协负责人针锋相对,各执一词,被媒体戏称为"南北战争"。利益论?国情说?一时间,关于中国奶业的种种新闻跃然纸上,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不禁引起了业内和非业内众多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韦璐 《中国乳业》2009,(6):12-17
中国奶业协会2009年会暨国际奶业展览会期间,由《中国乳业》杂志社承办的奶业管理论坛、乳制品市场消费与营销论坛上,专家针对《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中国奶业和乳品企业的发展、国内外奶业法律法规的比较、原料奶质量控制模式、新形势下和转型时期乳品企业的创新营销与服务营销等内容做了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现将各位专家的报告精华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22~24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在哈尔滨举办。中国农垦乳业联盟首次联合参展,成为本届展会的一道靓丽风景。首次亮相展风采。一进展馆,就可以看到中国农垦乳业联盟17家成员单位的联合展位,"一流的牧场,一流的产品,中国乳业的典范"的宣传语格外醒目,充分展示了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的特色、风采和追求的目标。中国农垦乳业联盟此次联合参展,旨在展示中国农垦品牌形象,提高联盟及联盟成员单位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乳业面临着三大问题,即进口乳品对国内的冲击进一步加大;国内乳品消费低迷,消费市场正处于螺旋上升的调整期;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乳业既严格监管,又支持鼓励。中国乳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即有机奶概念日趋成熟;电商模式将改变奶粉市场格局;大企业会快速进入巴氏奶领域。  相似文献   

10.
胡育 《中国乳业》2019,(9):27-33
正乳品行业的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断升级,在"每天一斤奶"的口号带动下,消费者的需求从"喝上奶",到市场消费升级、产品创新、百花齐放的"喝好奶",中国乳业经历着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转折期。本文从市场出发,针对当下的中国乳业进行分析,且从策略角度,提出针对区域型乳品企业的发展建议,为乳业黄金新二十年助力。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是中国奶业深刻变化的一年,在政府监管层面,国家农业部、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力争奶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奶粉配方注册制深入实施,配方过多过滥的现象正在终结;农业部在消费端大力倡导科学饮奶,推动实施了"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奶酪校园推广行动"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培养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的饮奶习惯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在行业发展层面,养殖和加工依旧冰火两重天,但是随着供求面临双拐点,奶牛养殖开始有进入景气周期的迹象。此外,行业组织动作频频,正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如优质乳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有24家乳品企业加入这一"朋友圈",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创标杆牧场,树民族乳业品牌"的举措受到了广泛认可,等等。现将2017年的大事件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奶业,涉及千家万户,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2016年8月,"2016中国奶业D20峰会及奶业振兴大会"在石家庄召开,用行动宣告,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会上,中国奶业20强企业共同签署了《中国奶业振兴宣言》,郑重承诺做放心产业,做优质产业,以好牛奶、好奶粉、好乳品赢得消费者,赢得信誉和尊重,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八年前的阵痛,唤醒了奶业崛起的内生动力。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全球巴氏奶的生产总量占液态奶总量的90%以上:人们每喝4杯奶有3杯是巴氏奶:欧美等发达国家巴氏奶的市场份额高达95%以上。审视国内巴氏奶消费现状,巴氏奶市场将大有可为。然而,巴氏奶的市场现状却不令人满意。近年我国巴氏奶发展之路……2005~2010年,在蒙牛特仑苏多年的培养下,区域乳企开始重点发展常温高端白奶,常温高端白奶逐步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内巴氏奶发展缓慢,液态奶消费以常温为主。伊利、蒙牛用常温产品在全国跑马圈地,光明、三元、新希望等乳品企业虽然寄希望于低温奶,但对低温奶的研发推广力度不足,在常温和低温间摇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乳业的发展壮大,乳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原料奶作为乳制品产业链的最上游,其质量情况直接影响乳制品品质,因此提高原料奶的质量,从源头上保证原料奶的品质是中国乳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从源头上提高原料奶的质量安全并非易事。原料奶的整个生产过程不仅涉及到奶牛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等方面,而且受到生鲜乳收购环节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原料奶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原料奶品质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新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品质量和感受,乳制品消费的新鲜化和休闲化是新消费时代的发展趋势。营养鲜活、口感轻柔的巴氏奶,在我国乳制品液态奶品类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加码低温赛道抢占市场。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消费市场趋势,从而确定探究新消费下的巴氏奶行业问题。从巴氏奶市场发展现状入手,集合巴氏奶在国家政府部门所发布的各项利好政策为发展背景优势。通过分析巴氏奶在乳品市场中的规模,发现其增速提高和占比增大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增长吸引各大乳品企业争先布局低温市场。为了避免盲目入局,本文继续分析了巴氏奶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上述巴氏奶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围绕新消费下的特点,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以期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16.
《牧业资讯坊》2005,(10):1-2
前些年,我国乳业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先是“奶牛价格大战”,随后是“奶源大战”,继而又是“广告大战”、“无抗奶之战”,“保鲜奶与还原奶之战”,各种“战役”打得人们眼花缭乱。而作为竞争“主角”的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动用资本利器,采取“跑马圈地”、“有奖促销”等战略,扩张奶源基地,抢占消费市场。中国乳业如何发展,决非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一面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一面关乎着奶农的根本利益。但是,近一个时期,一些企业使用复原乳生产加工液态奶,在产品标识上误导消费,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我国奶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的颁布结束了液态奶生产经营市场的混乱,使中国奶业的发展再次步入良性正常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原料奶掺杂使假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新疆乳业的迅速发展,乳制品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职能部门、专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而乳制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奶的质量。原料奶的质量的高低直接牵涉到乳制品的优劣,同时对于提高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新疆昌吉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作为新疆最早建立起来的乳品企业西域春具有优质的奶源基地、乳品生产基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原料奶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我国奶业大省,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新疆奶类产量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奶类总产量的6.0%。新疆现有乳品企业5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西域春、农垦乳业、麦趣尔、盖瑞等。主要产品有巴氏杀菌奶、酸牛奶、超高温灭菌(UHT)奶等。在全国奶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近3年来新疆奶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一点就是UHT奶市场份额的迅速提高。作为一名在乳品行业工作十余年的乳业工作者,本人对目前的这种产品格局深表忧虑,对巴氏杀菌奶的命运表示担忧,所以特写此文希望与同行交流,共同探讨巴氏杀菌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9年中国乳业的悄然复苏,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五月天里,一场为积极开拓市场,振兴乳业产业而举办的高峰交流——2009中国奶协年会暨国际乳业展览会,在中国杭州隆重召开。这场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奶协年会.不仅囊括了第七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世界牛奶日宣传等活动,更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恢复和树立乳制品消费信心为目标,积极开创现代奶业建设的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2015年4月21~23日,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省政府外事办公室、黑龙江省商务厅、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乳业》杂志社承办的"2015中国国际乳业合作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开设了近20个国内国际专场,内容全面、丰富,涵盖了从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到市场消费的奶业全产业链信息。本刊编辑部对相关专场的精彩报告进行整理,本期包括全球乳业发展峰会、全球牛人峰会、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展望、巴氏奶营养与市场展望专场的部分内容。现刊登如下,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