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足三门峡地区,系统报道了春季香菇袋栽技术的创新成果,该研究成果涵盖了春季香菇袋栽的全过程,包括菌种选用与制作、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栽培袋制作、菌袋越夏、上架催蕾、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  相似文献   

2.
提高袋栽香菇产量的关键技术与栽培料的配制、栽培季节的安排、栽培袋的制作、发菌和转色、出菇后的管理几个环节有关,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对提高袋栽香菇的产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鉴于袋栽香菇栽培中经常出现的菌皮过厚,影响菌丝体生长、导致早、中期出菇少、产量低、效益等问题,在柴油处理的基础上用汽油熏蒸处理早期袋栽香菇,结果表明:经处理的香菇菌可显著提高早、中期鲜菇产量的经济效益;汽油处理效果优于柴油处理;每千袋香菇菌筒的汽油量以0.3-0.5L为佳,处理时间2-3d为宜;经汽油处理后的香菇品质相应降低,采取一定栽培补救措施可望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4.
袋栽香菇春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各地袋栽香菇多以秋季生产居多,前期生产往往与农忙相冲突,后期又遇低温菌袋转色困难、出菇推迟等问题.相比之下,春季栽培具有菌袋适宜制作期长、接种成功率高、转色容易、菌袋越夏后出菇整齐、菇形好、花菇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便于其推广应用,现将我们根据近年的实践所总结出的袋栽香菇春季生产技术简述于后,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召陵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推广香菇袋栽技术.且袋栽技术日臻完善,但要进一步提高香菇的产量,出口创汇,增加菇农经济收入,重点要做好菌筒制作、转色、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补水催蕾等关键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县菇农在袋栽香菇菌袋接种过程中,普遍采用封口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覆土袋栽香菇是香菇栽培的一种新模式、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佳、产量高,高温易出菇、管理省工等优点,是日前香菇栽培中的一种较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香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裁香菇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春栽香菇难出菇和出畸形菇的原因及对策 (一)难出菇的症状:春栽袋料香菇不出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转色过度黑褐。其原因一是:在制袋拌料时水分过大,越夏时菌袋接地汲潮浸水过大,或拌料不均导致营养失调是其主要原因。由于袋内水分偏多,影响培养基内吸氧,菌袋表面气生菌丝突长,易形成封闭转色过褐的菌丝体。对策:进入出菇季节,选出水分过多转色过深的菌袋分开管理,用自制24个钉的钉板提前拍打菌袋上架,覆盖薄膜排水养菌7天,  相似文献   

9.
沈阳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在原有香菇半熟料块栽、地栽和全熟料袋栽模式的基础上,经过6年研究探索,制定出沈农香菇冷棚半熟料无床架立体袋栽模式,解决了香菇半熟料块栽、地栽和全熟料袋栽模式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0.
耿玉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95-196
本溪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于2011年进行了“炮弹菌种”在香菇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研究,目的是试验总结出在香菇生产中的最佳接种模式、培养基、出菇袋规格,更好地指导菇衣生产。通过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炮弹菌种与菌袋菌种相比,最明显的差别是降低了菌袋污染率,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出菇整齐度,缩短了食用菌香菇菌袋发菌和转色时间。由此可知,炮弹菌种可以在全市各类食用菌品种袋栽技术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香菇菌和香菇生产中主要杂菌的生长发育条件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对杂菌的防治主要是从原料的精选、加工、配制,栽培袋质量的检查、装袋、灭菌、接种、培菌到转色出菇,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及时消除和杜绝可能造成杂菌侵染的各种隐患,提高袋栽香菇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尤刚 《当代农业》2011,(23):47-47
一、香菇速冻冷藏 香菇生产近年来在我国南北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自福建袋栽香菇普及之后,浙江、河南、湖北等省相继发展袋栽香菇均获得成功。香菇速冻贮藏成为生产和销售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鲜技术。香菇速冻贮藏比之蘑菇要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3.
黑荆木屑袋栽香菇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用简单的对比试验方法,探讨黑荆树不同处理的木屑袋栽香菇,其产量和质量与香菇高产树种——壳手科木屑袋栽香菇之间的差异;为黑荆树的综合利用及开发闽南袋栽香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何为香菇两步栽培法?即以木屑装袋接种发菌后,脱袋打碎菌块加糠麸补料再装箱或打块,然后恢复发菌,即分两步发菌。香菇代料开放式两步栽培法,与通常采用的“块栽法”和“袋栽法”相比,具有栽培料不灭菌,不要求无菌操作,简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条件,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克服杂菌侵染,提高代料栽培香菇高产稳产等优点。采用该项技术,每投入100公斤干料可产鲜菇70~90公斤。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5.
春栽袋料香菇的越夏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栽袋料香菇需要150-200天才能达到生理成熟,期间要经历夏季高温季节,如何使菌袋安全越夏,是香菇春季袋料栽培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袋栽香菇在各地发展迅速,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菌袋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种菇效益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菌袋制作期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改进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远安县反季节地栽香菇的季节安排、菌袋制作、接种、茵丝培养、菇畦建造、排袋转色、出菇管理、采收等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由传统的段木栽培香菇革新到袋栽.其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提高产量,从传统的袋栽香菇到免割保水膜袋栽培香菇不仅节约资源,提高产量,还省人工、节成本、无公害、菇型好、成活高。通过近6a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免割保水膜袋栽培香菇的一些关键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栽香菇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栽香菇是我们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北方夏秋高温季节不出鲜品香菇的空白,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现将地栽香菇管理技术介绍如下。建棚根据栽种数量的多少,建发菌棚,一般每1万袋占地120米2,棚里亮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一、香菇袋栽成品率低的原因 1.菌种 (1)温型不当.有的菇农对香菇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了解,引进香菇品种的温型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 (2)菌种老化.菌种菌龄过长,表面膜变褐色,培养料与瓶壁分离明显.老化菌种抗逆性差、萌发力弱或带有杂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