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在提高我国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为政府部门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政策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组织等)开始得到发育,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重新再造。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提高认识,把握原则,增强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目前,发达国家的农民80%以上是合作社的社员,80%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销售的,8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合作社提供的。利用合作制是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普遍做法,是最受世界各国农民欢迎的组织形式。从我国实践看,合作经济组织满足了家庭承包制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克山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各类运行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到91个,入社和入会农户达2.4万户,社员总数  相似文献   

4.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运作不规范、组织结构不稳定、资金不足等问题,已难以适应和谐社会及"三农"建设的要求。为此政府部门要努力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及环境,从而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业合作社,是农户之间开展的互助合作的经济技术组织。是农业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实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专业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人才保障和支撑,深化合作社发展的管理和监督等措施,解决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难题。通过分析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将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户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参与程度,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建设,是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招远市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经济合作的内容已涉及林果、蔬菜、畜禽、花卉、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运销服务等多个产业和领域,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和活跃农村市场经济的新载体。招远市现已建立起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个,农民专业协会(研究会)25个,股份合作社19个。参加或入社的农户数量6728户,吸引和带动农户数量34180户,拥有固定资产36616万元,吸纳股金10904万元。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沁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为促进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注册资金500万元,入社社员3000户,社员股金61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行业分布在林果、蔬菜、畜禽养殖、怀药、食用菌种、农机服务等领域,辐射带动农户达20000余户.2006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组织销售农副产品15000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4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山东省沂水县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本着“围绕结构调整抓服务,搞好服务促调整”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的“小生产”有效地组织起来,架起通往“大市场”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社103个。其中,林果业18个,种植业49个,养殖业14个流通加工业22个,入社总户数12872户。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形势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是提高了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依靠自己的经营网络、信息渠道和专门人才,研究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大范围、预期性掌握市场变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7月1日我国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其发展范围已经涉及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农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能为循环型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服务链条进一步拉长,分工科学合理,经营手段也日趋现代化。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较快,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形式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形式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1.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4,(11):21-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农户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农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客观要求。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已失去了维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迫切需要组织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但农民的合作制度与组织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也危及到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基础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股份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组织平台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金风区从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加大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做好农民入社引导工作,通过座谈会以及典型带动等形式,向农民宣传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讲解走专业合作经营的好处,让农户吃透政策,心里有底,自觉参与合作社经营。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民联系市场的载体,在新农村建设、农业增效以及农民增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阻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合作组织经济实力弱和创办合作组织目的不明确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合作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加强创建示范等对策建议,为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丽水市庆元县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涌现出一批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目前,庆元县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家,入社(会)农户1219户,带动农户3万多户。这些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转变农民观念、增强农民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连接产销;  相似文献   

15.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是农村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农机合作社以其灵活的合作机制和高效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农机合作社起步晚,在发展中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主要是对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必须筑牢农民合作与联合的组织载体,浉河区规范合作社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浉河区积极培育、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近年来,浉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截至2017年12月,?全区共登记注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现有四种发展模式:能人带头模式、企业托办模式、政府牵头模式、农民合作模式,其在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场竞争力缺乏,农产品没有市场;二是合作社发展不规范,内部组织管理能力较弱;三是专业管理人才欠缺;四是民主意识淡薄。对此,一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农民社员的参与意识;二是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三是要积极探索合作社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四是要拓展农业市场,提高品牌竞争力,从而促进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8.24万平方公里的渝州大地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综合服务社和农民协会蓬勃兴起。市供销总社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9月,全市有合作社4865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97个,综合服务社2382个,联合社86个,入社农户73.2万户,占农户的10.2%,入社人口263万,占农村人口的10.8%。近年来,我在实地考察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称合作社)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2005年初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明确提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2005年4月,国家财政部按照《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又明确发文提出要下拨资金专门扶持一批有基础和有潜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学术界也一致认同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与政府的扶持力度及学术界已经论证的其在理论上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相比却显得极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