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防治方式对法国梧桐蛀干性害虫星天牛的防治效果并探究最佳防治措施,分别采用物理防治(人工挖虫)、药剂打孔注射、药剂毒签堵孔、药剂喷淋及“物理防治+药剂打孔注射+药剂喷雾”组合防治的方法,进行法国梧桐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通过比较当前主要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物理防治(人工挖虫)+ 8%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喷洒树干+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打孔注药”相结合的方式防治天牛,效果稳定,防治后15天、1年、2年虫口减退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对光肩星天牛有效的防治药剂,试验选用10%吡虫啉原液和10%高效氯氰菊酯两种药剂,采用打孔注药的方法,进行光肩星天牛防治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0%吡虫啉原液连续防治3年,被害株率从76.67%下降到0.95%,平均单株虫孔数从3.97个下降到0.29个,胸径20 cm以下的被害树木可达到完全消除危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对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种不同药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6%磷化铝毒签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效果最好,处理20d后校正死亡率为98.5%;5%吡虫啉稀释20、50倍液打孔注射防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34.5%;40%氧化乐果50、100、150倍液虫孔滴药防治对光肩星天牛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3.88%、77.55%;22.5%杀虫优50、75、100mL/m3熏蒸防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40%、70%;22.5%杀虫优与5%吡虫啉混合液各25、50mL/m3熏蒸防治对光肩星天牛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60%;3%触破稀释50、100、150倍液喷干防治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7%、69.7%、63.3%.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5%吡虫啉乳油原液、3%高效苯氧威原液、45%杀螟硫磷乳油原液3种药剂,采用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光肩星天牛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3%高效苯氧威1.0 mL.cm-1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80%敌敌畏乳油防治松墨天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射、虫道注射、毒签防治3种治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虫道注射防治效果最好,毒签防治次之,树干注射法防治效果最差。因此,建议采用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虫道注射防治松墨天牛。  相似文献   

6.
对80%敌敌畏乳油防治松墨天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射、虫道注射、毒签防治3种治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虫道注射防治效果最好,毒签防治次之,树干注射法防治效果最差。因此,建议采用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虫道注射防治松墨天牛。  相似文献   

7.
打孔注药防治杨树天牛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树天牛是峡江县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利用打孔注药机于杨树基部打孔注入线虫清、敌敌畏、氧化乐果、氢戍菊酯等4种农药的不同浓度药液,用以防治杨树天牛卵及小幼虫的试验表明:16%线虫清乳油10倍液、80%敌敌畏10倍液对杨树天牛卵及小幼虫的防治效果明显,其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3.8%、90.6%。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防治松墨天牛成虫的四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效果比对研究,从中遴选出在环境中自然降解快,药效高、持效长,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对环境无污染的药剂。综合防效分析认为:在风景区防治松墨天牛应根据不同的剂型特点和需要选择使用。防治松墨天牛使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8 mg·L~(-1)和15%吡虫啉微胶囊剂37.5 mg·L~(-1),具有防效高、持效性长优势;使用2.5%吡虫啉高渗可湿性粉剂25 mg·L~(-1)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2.5 mg·L~(-1)具有速效性好特点,宜与其它药剂或方法混合使用以增强其持效。  相似文献   

9.
不同农药防治黑杨星天牛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星天牛是黑杨的一种主要害虫。采用 7种农药对黑杨星天牛大龄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 ,4 0 %氧化乐果乳油 5 0 0~ 1 0 0 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好 ,用药量每虫孔 5mL ,防治效果 96%~ 1 0 0 %。虫孔注药法是防治黑杨星天牛大龄若虫的有效方法。表 1参 3  相似文献   

10.
栎空腔瘿蜂是严重危害麻栎的一种林业害虫。为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分别采用叶面喷雾、树干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对有性世代栎空腔瘿蜂成虫、无性世代幼虫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叶面喷雾22%的噻虫·高氯氟悬浮剂4000倍液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树干打孔注药5%乳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倍液和螺虫(11%)噻嗪酮(24%)悬浮剂5倍液均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防治柳树天牛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4.15%吡虫啉.阿维菌素注干液剂、4.5%吡虫啉注干液剂、10%啶虫脒注干液剂和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等5种药剂进行了树干注射防治危害柳树的光肩星天牛(Anop lophora g labrip enn is(M otschu lsky))试验,并研究了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田间防治光肩星天牛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注干药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防效最好。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以1.0 mL/cm树干胸径注药量对天牛幼虫的防效可达90.7%,优于对照药剂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利用14%吡虫啉.敌敌畏注干液剂林间防治天牛时,当幼虫虫口密度低于1.15头/株时,1年注药1次;虫口密度约为5头/株时,1年注药2次;虫口密度约为12头/株时,两年注药3次,可将虫口密度控制到0.15头/株以下,有效控制天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张云云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95-95,128
总结了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生物特性、防治建议等,建议采用植物检疫、人工和药剂等多种方法加以防治,为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剑麻蔗根锯天牛为害情况并筛选有效药剂。[方法]调查大田剑麻上蔗根锯天牛的为害情况,观测幼虫体态特征,并通过室内试验和大田试验筛选蔗根锯天牛防治药剂。[结果]东方红农场13队等部分幼龄麻暴发疑似蔗根锯天牛,幼虫为害植株头部,致根基部被咬食与茎被蛀空,叶片失水退绿、卷缩披垂,甚至停止生长或枯死,影响植株生长量至少180 d。幼虫体长53~80 mm,圆筒形,前端扁平,后端稍窄,老熟幼虫为乳黄色;上颚、头和前胸背板为黑褐色和黄褐色,体表光亮;腹部第1~7节背面正中隆起时有扁"田"字形纹等,经鉴定该虫为蔗根锯天牛幼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48%噻虫胺毒土800倍、5%甲拌磷毒土55倍的防治效果理想,死亡率达100%;50%噻虫嗪毒土1 000倍的防治效果也较好。大田试验表明,噻虫胺、噻虫嗪与其他药剂混配的防效在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剑麻蔗根锯天牛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和60%3911乳油的方法,对黄斑星天牛幼虫一次性防治,可收到70%以上的杀虫效果;而以2.5%功夫乳油、25%菊乐合酯乳油、5%来福灵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200倍液喷孔一次性防治小幼虫,杀虫率可达90%~97%;对该虫种成虫采用树干药环法一次性防治杀虫率在82%以上的药剂有5.7%百树德乳油+柴油(1:10)、2.5%功夫乳油+柴油(1:10)和50%敌敌畏乳油+柴油(1:10)。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树干打孔注射的方法来防治日本松干蚧不仅对环境的污染小,而且还不会伤害到天敌与有益昆虫,实施起来简单、易行,不易受到地形等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实际,通过实验对树干打孔注射几种不同药剂的方法来防治日本松干蚧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筛选出在1.2%苦参碱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90%甲维盐原药这四种药剂当中,40%氧化乐果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光肩星天牛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肩星天牛是长春地区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近10a来为害有加重的趋势。光肩星天牛对大树和苗木都进行为害,成虫取食叶柄、叶片和嫩枝皮层,幼虫蛀入木质部进行为害;有的苗木被害率达到100%(不得不全部伐掉),大树由于幼虫为害极易折段,防治光肩星天牛显得尤为重要。筛选不同化学药剂对光肩星天牛进行防治,为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防治该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柏肤小蠹是较难防治的蛀干害虫之一,经过观察柏肤小蠹生活习性,以营林措施为基础,通过防治成虫和幼虫、采用打孔注药和喷雾防治,从节省药剂、药效、工效、防治成本进行以对比,该虫幼虫期是最佳防治期,采用打孔注药的防治方法,压低虫口密度,治理柏肤小蠹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柏肤小蠹是较难防治的蛀干害虫之一,经过观察柏肤小蠹生活习性,以营林措施为基础,通过防治成虫和幼虫、采用打孔注药和喷雾防治,从节省药剂、药效、工效、防治成本进行以对比,该虫幼虫期是最佳防治期,采用打孔注药的防治方法,压低虫口密度,治理柏肤小蠹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贾功流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158-160
为明确当前主要防治药剂的效果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选用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36%杀虫双水剂和20%杀虫单水剂(保林三号)等8种药剂,采用打孔注药的方式,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打孔注药防治方翅网蝽效果最好,防治后3、7和15 d,校正死亡率均可达90%以上,分别为90.8%、94.3%和93.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5种拌种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本地区花生生产过程中蛴螬发生的危害程度以及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60%高巧+40%卫福、噻虫·咯·霜灵(先正达迈舒平)、70%噻虫嗪+精甲·咯菌腈(先正达锐胜和亮盾)、噻虫·咯·霜灵(先正达艾科顿)这5种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种防治药剂对蛴螬的发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60%高巧+40%卫福表现最好,其荚果平均受害指数最低,为10.34;平均防效最高,达到64.47%;增产幅度最大,比对照增产1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