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生产上主要的害虫之一。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可造成枯心、枯鞘、虫伤株和白穗等危害,制约产量形成,严重影响水稻产业发展。化学药剂防控二化螟容易出现抗药性、农残和环境问题等。性诱剂诱芯配合诱捕器诱捕作为绿色防控技术,正成为二化螟防控新手段。现阶段应用较多性诱剂诱芯的载体是PVC管及橡胶塞,为筛选引诱效果较好的二化螟诱芯载体开展了本试验。本试验显示,PE管诱芯对二化螟诱捕效果显著高于橡胶塞诱芯和PVC管诱芯,诱捕量分别是橡胶塞诱芯和PVC管诱芯的1.70倍和4.34倍,橡胶塞诱芯诱捕量显著高于PVC管诱芯。不同品牌诱芯试验中,中捷四方“诱尓牌”橡胶塞诱芯对二化螟的诱捕量显著高于纽康PVC管诱芯,诱捕量是纽康PVC管诱芯的2.63倍。  相似文献   

2.
2017—2018年在瑞安进行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固体诱芯对二化螟雄蛾的诱捕量和持效期试验。2017年的134 d累计诱蛾量固体诱芯PVC1500最多,显著多于PVC800,PVC1000、PVC1200和毛细管诱芯无显著性差异。2018年的199 d累计诱蛾量固体PVC1500B、PVC1200B和对照毛细管诱芯无显著差异,其中PVC1500B略高于PVC1200B和毛细管诱芯。试验表明,PVC1500B和PVC1200B固体诱芯的持效期达到180 d以上,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替代毛细管诱芯,可在二化螟雄蛾全年发生期只用1枚诱芯。  相似文献   

3.
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大豆食心虫诱捕防治技术,采用两种性诱芯(橡胶塞性诱芯和塑料细管性诱芯)和两种诱捕器(水盆和粘胶板),研究了其诱蛾效果。结果表明:橡胶塞性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塑料细管性诱芯的12.77倍,差异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达9.56倍,差异显著。三角型粘胶板的平均诱蛾量是水盆的1.44倍,差异不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是1.51倍,差异也不显著。建议目前生产上使用橡胶塞性诱芯,优先考虑使用粘胶诱捕器。  相似文献   

4.
2013年在和县进行2种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大田诱捕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性诱剂诱虫效果差异显著。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斜纹夜蛾性诱剂的平均单诱捕器诱蛾量显著高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而在甜菜夜蛾性诱剂的比较试验中,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诱芯优于北京中捷公司。  相似文献   

5.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是危害陕南水稻的三大重要害虫,为了探索其生物防治方法,测试了不同厂家的7种诱芯对三大害虫的引诱活性,并比较水盆式和三角板2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A(中捷二化螟)、诱芯B(中捷三化螟)、诱芯D(纽康二化螟)、诱芯E(纽康三化螟)、诱芯G(广仁二化螟)均对二化螟成虫具有一定的引诱活性,以诱芯D效果最佳;7种供试诱芯均对三化螟无引诱活性;诱芯F(纽康稻纵卷叶螟)和诱芯C(中捷稻纵卷叶螟)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微弱引诱活性;2种诱捕器对二化螟诱虫总数差异显著。诱芯D较适合陕南水稻二化螟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诱芯有待进一步开发,建议在田间应用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快性诱剂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为材料,研究了大田试验中不同诱捕器及诱芯摆放位置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诱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式诱捕器内单放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诱芯的诱蛾效果良好,且互不干扰;水盆式诱捕器对二化螟的诱捕效果约为干式诱捕器的1.68倍;诱芯垂直摆放可显著提高诱蛾效果,以干式二化螟诱捕器的前后对比最为明显,垂直摆放诱芯的诱蛾量是水平摆放的5倍.同时,从防治效果、防治成本及生态效益方面分析了性诱剂防治与农户自防的差异,并提出了在性诱剂防治的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甘蓝田斜纹夜蛾性诱剂应用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诱芯种类、诱捕器类型及悬挂高度对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从而优化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使用技术。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诱芯的诱捕效果(7 d诱蛾量65.8头)稍高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9.9头),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夜蛾类诱捕器显著优于新型飞蛾诱捕器,其7 d诱蛾量是新型飞蛾诱捕器的2.1~3.9倍;诱捕器悬挂在50 cm处的诱捕效果最好,诱蛾量分别是悬挂在20,100 cm处的1.5~2.7倍和1.2~1.7倍。基于此,建议在甘蓝田应用时使用宁波纽康诱芯、夜蛾类诱捕器以及诱捕器悬挂于50 cm处防治斜纹夜蛾。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2类诱芯的桃园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态势。为改进性诱剂防治技术,2009年在河北省顺平县桃园,采用橡胶塞载体和水盆法诱捕法,对2类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新型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是常规标准诱芯的2.1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
性诱剂可用于诱集雄虫,干扰雌、雄虫交配从而抑制害虫种群,性诱剂的应用效果受诱捕器类型、悬挂高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性诱捕器不同类型(桶型诱捕器1、桶型诱捕器2、黏胶型诱捕器)和不同悬挂高度(高于水稻上部叶片20 cm、50 cm、80 cm)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雄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诱捕器诱集到的二化螟数量存在差异,整体来看桶型诱捕器1>桶型诱捕器2>黏胶型诱捕器,但是未达到显著水平(P=1.866,F=0.165)。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集到的二化螟成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df=2,F=9.152,P=0.001;纽康诱芯df=2, F=6.677,P=0.004),随着诱捕器悬挂高度的增加,诱集到的二化螟成虫数量逐渐减少,其中以悬挂高度为20 cm的处理诱集效果最好,不同高度处理得到的二化螟动态曲线基本一致,说明诱捕器高度对监测二化螟成虫高峰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棉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悬挂高度条件下,3种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捕效果均较理想,其中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芯平均诱捕量为73.28-94.87头/(5 d.瓶),极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而3种甜菜夜蛾性诱剂的总体诱捕效果不够理想,其中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芯平均诱捕量为8.66-9.84头/(5 d.瓶),极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在不同悬挂高度方面,5种性诱剂在悬挂高度为100 cm时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悬挂高度为50 cm时的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效果较佳且适用的性信息素诱芯进行甘薯小象甲的监测与防控,从不同配方信息素诱芯、不同诱芯载体类型、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等几个方面测试比较了引诱剂对甘薯小象甲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A的总诱虫量、日均诱虫量以及最高单次诱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橡皮头式载体和毛细管式载体的引诱效果好,与棉芯载体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2种载体引诱持效期都达到60 d以上;诱捕器5种不同悬挂高度比较,以诱捕器底部与地面齐平或高于地面10 cm的引诱效果最好。建议福建地区用甘薯小象甲性信息素诱芯A搭配黄色桶型诱捕器进行甘薯小象甲的监测与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最佳有效的性信息素诱芯进行甘薯小象甲的监测与绿色防控。【方法】从不同配方信息素诱芯、不同诱芯载体类型、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等几个方面测试比较了引诱剂对甘薯小象甲的诱捕效果。【结果】诱芯A的总诱蛾、日均诱蛾量以及最高单次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诱芯;橡皮头载体和毛细管载体引诱效果好,与棉芯载体效果差异显著,两种载体引诱持效期都达到60d 以上。五种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比较,以诱捕器底部与地面齐平或者诱捕器底部高于地面10 cm引诱效果最好。【结论】甘薯小象甲诱芯A搭配黄色桶型诱捕器可用于福建地区甘薯小象甲的监测与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对3种载体的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蛾灵敏度、诱捕效率和持效期等性能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时间段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诱芯A(PVC管型)、诱芯B(天然橡胶型)和诱芯C(复合橡胶型)的诱蛾灵敏度分别为78.4%,95.2%和92%;在诱捕效果上,诱芯C(复合橡胶型)的日平均诱捕量和最高单日诱捕量均要高于其他2种诱芯,其中日平均诱捕量分别比诱芯A和诱芯B高74.2%和39.2%,最高单日诱捕量分别比诱芯A和诱芯B高61.9%和54.5%;在持效期上,诱芯C的持效期明显高于诱芯B和诱芯A,在本试验条件下诱芯C的持效期在35 d左右,诱芯B和诱芯A分别为25 d和15 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不同诱芯、不同诱捕器组成的引诱装置性诱水稻田二化螟蛾量的比较试验,筛选出"中捷NO.10诱芯+船型诱捕器"对二化螟的性引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二化螟诱剂的诱蛾能力与测报效果,进行二化螟性诱剂与灯光诱捕的测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其诱娥量高于灯光诱捕的诱蛾量,且受环境影响较小,诱测结果能够反映出二化螟当年发生的实际情况;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示范试验表明,性诱剂对二化螟有较好防治效果,可作为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金化亮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0):175-177
[目的]筛选最佳有效的性信息素诱芯,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信息素不同剂量浓度、不同载体类型、不同诱捕器结构以及不同诱芯来源种类等几个方面全面测试比较了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结果]信息素诱芯剂量浓度在1.0 mg时,诱蛾数量最多;橡皮头载体和毛细管载体引诱效果好,与棉芯载体效果差异显著;与其他几种诱捕器相比,船型诱捕器引诱效果最好,差异显著;4种不同信息素诱芯来源比较,以福建和北京某单位研制的诱芯效果最好,其中福建诱芯的总诱蛾、日均诱蛾量以及最高单次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且杂虫比例最低.[结论]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受性信息素不同剂量浓度、载体种类、诱捕器类型和不同诱芯来源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福建生产的诱芯可应用于闽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纳米诱芯,并开展田间诱捕试验,筛选出最佳且有效的诱芯,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共溶剂法,以两亲脂质分子(DSPE-mPEG5000)为载体制备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胶体粒子,以0.22μm聚醚砜膜为缓释材料制备纳米诱芯,采用田间生物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缓释载体材料和不同质量诱芯的诱蛾效果。【结果】性信息素Z9-14:OAc、Z7-12:OAc和Z11-16:OAc质量比为90:0.5:9.5时诱蛾效果最佳;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胶体粒子呈球形,尺寸在40 nm左右,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0.22μm聚醚砜膜缓释载体的纳米诱芯诱蛾量最多,为6.07头/d;缓释载体为PVC毛细管的诱芯诱蛾量次之,天然橡胶塞的诱蛾量最少。纳米诱芯质量为2.0 mg时的诱蛾效果最佳,诱蛾量显著高于除1.5 mg外的诱芯质量(P<0.05)。【结论】纳米载体DSPE-mPEG5000可有效减缓性信息素分解和氧化变质的速度,延长挥发时间。0.22μm聚醚砜膜载体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胶体粒子有明显的吸附作用,纳米性诱剂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室内引诱作用和田间诱捕效果,可进一步开发并应用于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8.
为小地老虎性诱剂在黔东南烟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黔东南烟区对爱树诱芯(A)、纽康诱芯(B)和中捷诱芯(C)进行了烟地小地老虎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3种诱芯对小地老虎成虫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总体上以中捷诱芯(C)的诱捕效果最好,纽康诱芯(B)次之。  相似文献   

19.
不同棉铃虫性诱剂诱集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不同性诱剂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蛾类通用型诱捕器的诱集效果优于小盆诱捕器;细康毛细管诱芯具有较强的诱杀作用,纽康蛾类通用型诱捕器使用方便,干净整洁,诱蛾成活率高,两者均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性信息素及诱瓶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橘园内比较了不同厂家生产的5种性信息素、3种不同构造的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性信息素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纽康诱剂Ⅱ单瓶最高诱虫量和平均诱虫量均为最高;3种诱捕器中慈溪诱瓶诱虫量最多。建议在生产中可采用纽康诱剂Ⅱ与慈溪诱瓶的组合搭配开展柑橘小实蝇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