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二因素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薏苡产量的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最优组合为行株距90cm×70cm和纯氮25kg、纯磷25kg、纯钾25kg;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适当稀植有利于薏苡每株粒数和百粒重的提高;增加施肥量可显著提高每株粒数、百粒重、有效株数,从而提高产量;当施肥量增加到纯氮30kg、纯磷30kg、纯钾30kg时,会降低产量.每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株数与产量、每株粒数、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每株粒数,其次是百粒重.因此,育种上要首选每株粒数和百粒重高的株系,在栽培上采取措施提高每株粒数和百粒重的基础上要协调好株数与粒数的矛盾,才能使薏苡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产上品种混杂、产量低、管理落后等问题,从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入手,从品种选择、播种、移栽、水肥管理、采收等方面剖析薏苡栽培产量形成的关键技术,旨在为薏苡栽培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上市早、供应期长、产量高、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一个很好的生产项目。大棚草莓早熟优质高效栽培应选好品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精细管理、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适时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4.
甬优17在建瓯市小松镇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征特性。栽培上要把握秧田选择、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水管、综防病虫、适时收获等技术环节,确保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烟稻是清流县的主要栽培方式,本文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适时播种、适时移栽、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烟后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薏苡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兴仁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种植方式和栽培密度组合试验,分析不同处理薏苡的生长、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结果表明:1)种植方式对薏苡生长和产量影响不明显,栽培密度显著影响薏苡产量;2)相同种植方式下,随栽培密度增加,薏苡成熟期籽粒分配比例提高,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穗粒重和穗粒数下降,植株增高而主茎粗减小;3)3种种植方式下(等行距60cm、宽窄行70cm+50cm、宽窄行80cm+40cm),薏苡的适宜栽培密度为12万~15万株/hm~2,该密度范围内,薏苡产量可达3 375.0~3 491.67kg/hm~2。  相似文献   

7.
优化薏苡播种方式,是完善薏苡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薏苡种植水平及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适宜兴仁地区生产条件且种植效益较高的薏苡播种方式,以贵薏苡1号为试验材料,在兴仁市进行薏苡不同播种方式的种植试验,比较人工点播和人工撒播2种方式的薏苡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结果表明:人工点播的薏苡有效穗数极显著低于人工撒播,但穗粒数和穗实粒数极显著高于人工撒播,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人工撒播;人工点播的薏苡产量较人工撒播显著提高11.15%,但成本较人工撒播高43.72%,使净收益和投产比均较人工撒播低。与人工点播相比,人工撒播可提高薏苡种植净效益和投产比,适宜在薏苡轻简化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是将烤烟小苗移栽到一定规格井窖内,实现烤烟壮苗培育、适时早栽和高垄深栽,从而使烤烟小苗健壮生长的一种栽培方式。为烤烟井窖移栽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及烟叶产质量提高,从漂浮育苗盘规格、烟苗苗龄、移栽井窖大小、烟苗成活率、农艺性状及生育期等方面对培育优质井窖式移栽烟苗的条件及影响井窖式移栽烟苗生长质量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稻通粳981抗条纹叶枯病,耐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米质优,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旱育稀植栽培方式种植.其旱育稀植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关键为适期播种,重视苗床管理,培育壮秧;适时移栽,抓好移栽质量;重视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拱棚水浮法培育烟苗,移栽后起身快,生长态势好,产量高,质量好,抗病能力增强,尤其是提高了烟苗抵抗花叶病的能力.667平方米经济效益1800~2200元,与常规育苗相比(667平方米1500~2000元),667平方米可增收300元.  相似文献   

11.
膜下小苗移栽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对35~45 d龄的烟苗采用膜下移栽技术,可提高移栽后5 d内地表和5~10 cm土层的日平均温度2~3℃;与采用常规膜上移栽的大苗相比,采用膜下移栽的小苗尽管在移栽时素质较差,在移栽后成活率较低,但其在移栽后发根早,根系活力强,植株生长势强,茎围、株高、最大叶面积均较大;不同处理烤烟的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优质稻“丝香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香1号”是以从广东农业科学院引进的“丝苗香”为母本、性状优良株系“608号”为父本(西山香×桂99的选育株系)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其特征特性表现为:生育期早造124d左右,晚造107d左右;综合农艺性状好,株型集散适中,每穗总粒数130.4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3.2g;适应性较广,易获得高产稳产,在2006~2007年区试中,产量为6401.10~6806.25kg/ha;米质优,整精米率、垩白粒率、胶稠度等5项指标达农业部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透明度、垩白度等5项指标达二级标准。其高产栽培要求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调控水肥及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地膜井窖式移栽适宜烟苗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适合贵州市贵定县烟区地膜井窖式烟苗移栽的最佳烟苗素质,比较了不同素质烟苗地膜井窖式移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当地的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最佳烟苗素质要具备剪叶1~2次、苗龄45-60 d、茎高4~8 cm、功能叶4~7片/株。该结果为当地全面推广烤烟地膜井窖式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靖西县种植优质烤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靖西县烤烟生产过程中的气象条件,并提出了具体的趋利避害措施。只有改裸地栽培为地膜覆盖栽培,适时播种、移栽,实行高垄单行,开好腰沟、围沟,实行宽行窄株,合理施肥,才能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使烤烟种植真正成为靖西县农业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非豆科作物套种时间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时间套种籽粒苋和黑麦草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籽粒苋比套种黑麦草对烟叶产值量的影响大,栽后第5周至第9周套种籽粒苋,烟叶产量逐渐增加,而烟叶产值、外观质量及均价则逐渐降低,烟叶的内在化学品质则以栽后第5周套种籽粒苋的烟叶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红壤旱地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移栽时间。[方法]2011年对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产的烟叶的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崇仁县红壤旱地栽培烤烟的最适宜移栽期为3月10~15日,此时移栽的烤烟,烟叶外观品质较好,同时产量、产值都较高,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面积生产示范及特色优质烤烟生产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KRK26’生长发育和产、质量影响,进行了膜下小苗移栽与膜上壮苗移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方式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发育,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烟叶成熟期提前8天。同时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使烟叶单产提高10.5%,上等烟率提高0.9%,产值提高11.3%。试验证明了德宏烟区膜下小苗移栽的优势,为德宏烟区烤烟最佳移栽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包膜控释肥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施用纯氮量为105 kg/hm2的包膜控释肥烟株农艺性状最好,烟株叶部病害发生率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穴盘苗与裸根苗移栽杂交棉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特征。[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穴盘苗与裸根苗移栽杂交棉设置5个密度处理,结合其产量特征进行模型拟合和图表分析。[结果]密度对2种方式的移栽棉个体产量性状均可以很好地用函数模型表示;裸根苗移栽棉叶枝产量较穴盘移栽苗高,2年结果均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裸根苗产量高于穴盘苗。[结论]穴盘移栽苗的生长竞争效应大于裸根苗移栽棉。从节本增效角度出发,裸根苗移栽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和普通苗正常移栽3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田间长势和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肥料用量条件下,普通苗起垄深栽和大壮苗起垄深栽对烤烟田间长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烤烟单叶重、上中等烟比例和烤烟产量,同时烤烟单叶重、上中等烟比例与最终产量呈正相关;大壮苗起垄深栽的中部叶单叶较普通苗正常移栽增重5.30%、较普通苗起垄深栽重4.20%,大壮苗起垄深栽、普通苗起垄深栽的上部叶较普通苗正常移栽重8.50%和4.90%;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的上等烟比例比普通苗正常移栽增加了9.11%、11.34%,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的上中等烟比例比普通苗正常移栽增加了4.15、9.97个百分点;产量方面,普通苗起垄深栽、大壮苗起垄深栽分别比普通苗正常移栽增产4.50%、5.53%,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