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患病草鱼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制备甲醛灭活全菌苗、高温灭活全菌苗、可溶性蛋白及外膜蛋白疫苗.经腹腔注射草鱼后,研究这些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疫苗均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抗体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组、外膜蛋白组、甲醛灭活全菌苗组及高温灭活全菌苗组;而抗体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甲醛灭活全菌苗组、高温灭活全菌苗组、可溶性蛋白组及外膜蛋白组.细菌攻毒实验显示,4种疫苗免疫后均产生明显的保护效应.其中,高温灭活全菌苗相对保护率最高,达到75%,甲醛灭活全菌苗、外膜蛋白以及可溶性蛋白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0%,70%和65%,说明这些疫苗均可用于预防草鱼赤皮病.此外,实验亦显示血清抗体水平与疫苗保护效应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口服疫苗对草鱼的免疫保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制备含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微粒疫苗,口服免疫草鱼,测定实验鱼血清抗体及其对活菌攻击的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用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微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或用全菌疫苗、佐剂疫苗进行注射免疫均可诱导草鱼的血清抗体应答,对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攻击的草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52.4%、66.7%及71.4%,对照组仅有16.0%的存活率.可见,口服微粒疫苗对草鱼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制备含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微粒疫苗,口服免疫草鱼,测定实验鱼血清抗体及其对活菌攻击的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用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微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或用全菌疫苗、佐剂疫苗进行注射免疫均可诱导草鱼的血清抗体应答,对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攻击的草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52.4%、66.7%及71.4%,对照组仅有16.0%的存活率.可见,口服微粒疫苗对草鱼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相似文献   

4.
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在养殖大黄鱼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离自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病原菌GYC1108-1,在体积分数为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灭活24 h,制成灭活全菌苗(细菌含量为6×109cfu/mL);用该灭活菌苗分别免疫小白鼠和大黄鱼,并检测小白鼠和大黄鱼血清中抗体效价及疫苗对鱼体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小白鼠经注射疫苗后28 d,血清中抗体效价最高达1∶4 000,大黄鱼经注射和浸泡免疫后,血清中最高抗体效价分别为1∶1 280和1∶320,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5%和65%;抗GYC1108-1的抗体与不同种属细菌间存在着交叉反应,其分类地位越近,交叉反应也越大;用研制的疫苗开展大黄鱼生产性免疫预防试验,受免疫组鱼存活率有较大提高,分别为85%和86%,而未免疫组鱼存活率仅有70%,表明疫苗可有效防治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含嗜水气单胞菌被膜或全菌的PLG疫苗微粒,以草鱼为实验动物,研究疫苗微粒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复乳挥发法制备PLG疫苗微粒,草鱼口服免疫在4周内进行3次(每次10 mg微粒),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肠粘液的抗体变化,保护效应用细菌攻击实验检测.结果:获得被膜和全菌的PLG疫苗微粒,蛋白含量分别为2.31%,6.12%,2种疫苗微粒均可诱导血清及肠粘液抗体应答.腹腔接种20 LD50嗜水气单胞菌后,被膜、全菌疫苗微粒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6.7%和36.7%,相对存活率分别为42.9%和32.1%,接受空微粒的草鱼仅有6.7%的存活率.结论:被膜、全菌疫苗微粒对草鱼均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相似文献   

6.
鱼用嗜水气单胞菌口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含嗜水气单胞菌被膜或全菌的PLG疫苗微粒。以草鱼为实验动物,研究疫苗微粒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复乳挥发法制备PLG疫苗微粒,草鱼口服免疫在4周内进行3次(每次10mg微粒),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肠粘液的抗体变化,保护效应用细菌攻击实验检测。结果:获得被膜和全菌的PLG疫苗微粒,蛋白含量分别为2.31%,6.12%,2种疫苗微粒均可诱导血清及肠粘液抗体应答。腹腔接种20LD50嗜水气单胞菌后,被膜、全菌疫苗微粒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6.7%和36.7%,相对存活率分别为42.9%和32.1%,接受空微粒的草鱼仅有6.7%的存活率。结论:被膜、全菌疫苗微粒对草鱼均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二价灭活苗,并对其免疫效力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四川地区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5型MC-203株和血清13型XJ-103株,用甲醛灭活后,经PBS重悬,将2种菌液与佐剂(铝胶)按1:1:2的比例混合制出二价灭活苗。随后用制备的灭活苗免疫仔猪进行相关安全性检验,抗体滴度检测。同时为了对比制备疫苗与国产商品疫苗和进口商品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仔猪免疫保护效果评价实验。【结果】(1)用0.2%的甲醛在37℃作用20 h可将HPS完全灭活。(2)灭活苗免疫仔猪后未造成不良反应,安全性好。(3)免疫仔猪后14 d即可在体内检测到HPS特异性抗体,196 d的血清中仍可检测到HPS抗体。(4)仔猪免疫保护效力试验表明,所制备的灭活疫苗、进口商品疫苗和国产商品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80%、60%。【结论】制备的HPS灭活苗免疫仔猪,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HPS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草鱼对点状气单胞菌菌苗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点状气单胞菌用福尔马林、苯酚以及加热来灭活后,给草鱼注射接种,通过测定免疫鱼血清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力,证实了3种方法灭活的菌苗对草鱼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并以苯酚灭活菌苗的免疫保护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用酚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和从该菌体提取的菌体脂多糖浸泡接种20~25g的草鱼鱼种,共浸泡2次间隔一周。通过检测受免鱼体血清、肠和体表粘液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采用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浸泡免疫接种疫苗对预防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受免鱼体与对照鱼相比,血清、肠和体表粘液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都有明显上升。经活菌攻毒后,酚灭活柱状嗜纤维菌疫苗免疫组免疫保护率达30%,而脂多糖疫苗免疫组免疫保护率为55%。  相似文献   

10.
对棘胸蛙虹彩病毒(QSIV)进行疫苗制备,通过细胞盲传培养、无菌检验和PCR检测,确定0.1% β-丙内酯4 ℃灭活72 h、0.2%福尔马林37 ℃灭活72 h、1%二乙烯亚胺37 ℃灭活48 h后制备的疫苗安全有效。将制备疫苗对棘胸蛙进行体表喷雾和肌肉注射免疫后,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和免疫保护力测定。结果表明,注射0.2 mL疫苗组(病毒滴度为1×107 TCID50·mL-1)棘胸蛙21 d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最高达到380.2,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80%,为最适的免疫途径。60 min喷雾组28 d时的最高抗体效价为320,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可作为快速无损伤免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草鱼出血病简易灭活疫苗本地化制作与应用效果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了草鱼简易灭活疫苗的制作及应用试验,试验池草鱼成活率98.03%,对照池草鱼成活率47.89%;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化灭活疫苗对草鱼保护率高,有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将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制备成福马尔林灭活菌苗(formalin killed V.harveyi,F-VH),苯酚灭活菌苗(phenol killed V.harveyi,P-VH)和热灭活菌苗(heat killed V.harveyi,H-VH),以注射法接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后,通过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及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3种灭活菌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V.harveyi菌苗对异育银鲫均显示出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中以F-VH的免疫原性最强,P-VH其次,而H-VH的免疫原性较弱。说明用福尔马林灭活V.Harveyi较用苯酚和热灭活方法更有利于保护V.harveyi菌体的有效抗原。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呼肠孤病毒(GCRV)外衣壳蛋白VP7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和免疫保护力,用RTPCR方法,从GCRV中扩增到VP7基因片段,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VP7,酶切鉴定后,将pETVP7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产生的重组蛋白经变性和复性后,按0.5、1.0、2.0 mg/尾的注射剂量分为3个免疫组,以等体积的氢氧化铝为佐剂进行注射。经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4 000的蛋白表达带;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间接凝集试验结果表明,3个免疫组均有抗体产生;攻毒试验结果表明,0.5、1.0、2.0 mg/尾重组蛋白剂量组的保护率分别为90%、85%、90%,对照组为0,表明所构建的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确定致病性副溶弧菌共有的特异性抗原和保护性抗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小鼠毒力试验研究5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对小鼠的致病性,比较在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时间下所提取的外膜蛋白的SDS-PAGE图谱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研究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免疫原性。[结果]5株临床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明显对小鼠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同时能在兔血平板上形成明显的溶血圈,为TDH阳性菌株。通过菌体免疫获得的多克隆抗体,与除副溶血性弧菌外的其他试验菌株均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该多克隆抗体与5株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菌株可发生程度不等的阳性反应,提取的外膜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为制备有效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疾病的菌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大黄、黄芩、白术、党参、板蓝根等10余味中草药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草鱼,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血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和血清溶菌酶活力均显著提高;各试验组草鱼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其中以2%的添加量效果最好,能有效预防草鱼感染温和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草鱼抗病害能力,并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在中山市东升镇北洋水产养殖场选用12口池塘开展注射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三联灭活疫苗与病毒性出血病冻干疫苗相混合的四联苗,并联用有益微生物的示范性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四联疫苗后草鱼的抗体效价在D7时即可检测到,D30时达最高值,D90时仍维持该水平;注射四联疫苗组草鱼的免疫原性比空白对照组提高,平均成活率提高29.7%(P0.01),平均免疫保护率为90.9%;使用有益微生物在改良水质、优化养殖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可提高草鱼平均存活率7.9%(P0.05);疫苗与有益微生物制剂联用组草鱼的平均成活率提高31.7%(P0.01),获得免疫保护率达96.6%;四联苗组、有益微生物组、四联苗与有益微生物联用组的日增重、净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比对照组提高,饵料系数降低,3个试验组草鱼的收益比对照组分别增加875、1854、2255元(P0.05)。上述试验结果证明,草鱼四联疫苗与有益微生物联用的养殖效果最佳,既可增强鱼体抗病害能力,提高存活率,促进生长,又可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具有良好的协同效益,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360尾(始重8.34g±0.02g),按照养殖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A、B、C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30尾,分别投喂基础日粮(对照组,w(Lys)=1.25%)、添加赖氨酸盐酸盐日粮(A组,埘(Lys)=1.625%)和添加不同剂量赖氨酸甲酯盐酸盐日粮(B组,W(Lys)=1.50%;C组,w(Lys)=1.625%)。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甲酯后,B、C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鱼体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体脂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晶体赖氨酸的A组,上述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和A组草鱼摄食后,血清中游离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浓度在1h左右达到高峰,而B、C组在3h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分析发现,接种了草鱼"四联"疫苗的试验组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草鱼的"四病"发病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显著,试验组的成活率与平均单产比对照组分别高26.13个百分点、7555.1kg/hm2。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与细菌性"三联"灭活疫苗可有效地提高草鱼对"四病"的抵御能力,是提高草鱼成活率、单位产量及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春季草鱼注射三联苗的实用技术,笔者根据田阳县黄兰娟养殖场网箱养殖草鱼技术实践经验,总结了淡水网箱养殖草鱼过程中春季注射三联苗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