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菘蓝组织培养中玻璃苗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组织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菘蓝组培苗玻璃化发生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与正常组培苗相比,玻璃苗茎叶解剖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玻璃苗部分叶肉细胞细胞壁发育不完全而导致细胞破裂,栅栏组织呈退化状态;茎部皮层薄壁组织中一些区域出现空洞,维管组织发育不完全。玻璃苗组织含水量增加,质膜透性升高,但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降低,说明玻璃苗生理代谢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满天星试管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满天星组培正常苗和玻璃苗为材料,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同工酶分析,探讨了满天星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结果表明:玻璃苗组织含水量较高,为95.8%,而正常苗为91.7%。玻璃苗的各种叶绿素平均含量及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正常苗的14.0%,63.8%和86.9%;而玻璃苗的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是正常苗的2.6倍。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苗的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出现缺失的异常现象,同时其谱带颜色较浅;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玻璃苗与正常苗相比活性增加且谱带增多。  相似文献   

3.
菊花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菊花组培苗为试材,对菊花玻璃化苗和正常苗的生理特性进行比较。测定了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蔗糖、可溶性蛋白5个指标。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正常苗,叶绿素a、叶绿素b、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苗。说明玻璃化苗与正常苗在光合能力、蛋白质合成和糖代谢方面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
龙光霞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8):1939-1945
[目的]明确铁、锰对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影响,为有效解决广西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采集其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和正常叶片,通过成对数据t检验和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21组样品的叶绿素、全铁、活性铁、全锰、活性锰、铁和锰亚细胞组分含量及活性铁/锰比值的差异.[结果]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0.42 mg/g)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2.20 mg/g)(P<0.01,下同),活性铁含量(5.94 mg/kg)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13.42 mg/kg),但黄化叶片全铁含量(323.36 mg/kg)、全锰含量(572.59 mg/kg)和活性锰含量(92.47 mg/kg)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叶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活性锰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活性锰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黄化叶片的活性铁/锰比值(7.89)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61.68).黄化叶片亚细胞器中铁含量排序依次为: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可溶性部分,而正常叶片的叶绿体中铁含量仅次于细胞壁.宿根甘蔗黄化叶片的亚细胞组分铁含量(63.30 mg/kg)虽略高于正常叶片(62.97 mg/kg),但叶绿体中铁含量(3.24 mg/kg)显著低于正常叶片(7.82 mg/kg)(P<0.05).宿根甘蔗黄化叶片亚细胞组分锰总量(93.04 mg/kg)是正常叶片的3.95倍,但黄化叶片89.01%的锰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只有10.99%的锰存在于生理活性区.[结论]叶片活性铁/锰比值低,高锰抑制铁的活性,铁向叶绿体运输受阻是宿根甘蔗幼苗生理性缺铁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量的锰贮存在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可能有利于宿根甘蔗幼苗对锰毒的忍耐.  相似文献   

5.
在200g/L的PEG-6000处理下,对芽期20个油菜品种(系)的根长(RL)、芽长(GL)、芽苗总长(TL)、根冠比(R/S)、根鲜质量(RFW)、芽鲜质量(GFW)、总鲜质量(TFW)、根干质量(RDW)、芽干质量(GDW)、总干质量(TDW) 10个形态指标和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r)含量、可溶性糖(SSu)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g/L的PEG-6000处理使得芽期油菜根长、芽长、根鲜质量和芽鲜质量明显降低,根冠比和根干质量显著升高.根据根、芽的长度、鲜质量及干质量相对值划分的抗旱级别均与形态指标总抗旱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酶活性相对值划分的抗旱级别与油菜芽期生理指标总抗旱级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各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芽苗总长,总鲜质量,总干质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相对值5个指标划分的抗旱级别与抗旱总级别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作为油菜芽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老山芹(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Hance)正常试管苗和玻璃化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通过初代培养和2次增殖继代获得老山芹的正常苗与玻璃化苗。结果表明,老山芹玻璃化苗的继代苗均呈现玻璃化现象。与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的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率显著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老山芹玻璃化苗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苗;玻璃化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也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抗氧化酶系统失调引起的活性氧积累可能是产生老山芹玻璃化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几种有机添加物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霍山石斛试管苗为材料、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100~300 g.L-1的土豆泥、香蕉泥、白萝卜汁3种有机添加物对霍山石斛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3种添加物均显著提高了霍山石斛试管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土豆泥效果最佳。不同添加物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土豆泥各浓度处理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明显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歧化酶(SOD)的活性;香蕉泥各浓度处理均显著提高POD、SOD、CAT活性,最佳浓度分别为200、1003、00 g.L-1;白萝卜汁各浓度处理明显提高POD、CAT活性,最佳浓度分别为2003、00 g.L-1,但显著抑制SOD活性。可见,适当浓度的有机添加物不仅能显著促进霍山石斛试管苗的生长,还能改善其生理特性,提高苗木的抗逆性,综合各指标的结果,以香蕉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外源AsA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及过氧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AsA(抗坏血酸)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外源AsA作用下,大蒜玻璃化试管苗百分率、MDA(丙二醛)含量、电解质渗透率明显低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则有升高的趋势。在同一浓度AsA下,大蒜玻璃化试管苗的组织含水量、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大蒜正常试管苗,叶绿素含量低于正常试管苗。说明外源AsA可以有效抑制大蒜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叶色变异对杂交兰叶片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杂交兰紫妍氏及其3个叶艺品系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及三磷酸腺苷酶(ATP)活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K21绿色叶片、K21-1和K21-2绿色区叶片),3个叶艺品系叶艺区叶片中ATP活性均有所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升.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和CAT活性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POD活性、MDA含量、ATP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此推测叶色变异对相对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较大,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清除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防止膜脂过氧化加剧,对维持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杂交兰叶艺形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沙培方武利用改良Hoagland营养液研究不同浓度的硼元素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处理的黄瓜幼苗上部叶向外侧卷曲,叶缘变褐色;茎节间距明显缩短;各项外观指标明显小于正常营养液处理的植株;过量硼处理的黄瓜植株从下位叶首先出现中毒症状,在处理后的第8天第一片真叶叶缘变褐色,向内卷曲,逐渐全叶黄化,上部叶片叶色受影响较少;其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处理的植株,甚至低于缺硼处理的植株.通过生理指标的测定,发现缺硼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高,淀粉酶活性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过量硼元素则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预防菜用大黄玻璃化苗的产生、提高组培苗的培养质量,以菜用大黄丛生芽为外植体,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蔗糖、琼脂、6-BA对菜用大黄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适于菜用大黄组培苗最大增殖及玻璃化率最小的培养基组合是添加30g·L~(-1)蔗糖+6g·L~(-1)琼脂+1.0mg·L~(-1) 6-BA+1.0mg·L~(-1) NAA的1/2 MS培养基;正常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玻璃化苗,而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比正常苗的略高。  相似文献   

12.
网纹甜瓜试管苗玻璃化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伯爵系列网纹甜瓜R97和国内网纹甜瓜品种顶峰3号为试材,探讨了组培过程中不同封口材料、继代次数、培养条件、琼脂用量、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对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塑料薄膜为封口材料、增加继代次数、高温和低光强、较低的蔗糖和琼脂用量、较高浓度的6-BA均会导致试管苗玻璃苗百分率的增加,并初步得出试管苗玻璃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网纹甜瓜基质袋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基质袋培网纹甜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袋培栽培的网纹甜瓜植株的营养生长接近在土壤栽培的网纹甜瓜,但叶片和根系的生理活性显著优于对照。基质袋培网纹甜瓜的商品果产量达39 412.5 kg/hm2,比土壤栽培的增产 7.8 %,果实的外观品质、风味和营养品质明显好于土壤栽培的网纹甜瓜。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抗病的哈密瓜类型材料与网纹类型材料杂交 ,结合田间自然发病和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 ,通过连续自交分离选择 ,获得 3个稳定的抗白粉病的网纹类型品系材料。经果实性状调查和杂交组合配制 ,3个品系均表现出网纹形成良好、果肉厚 ,折光糖含量高等特点 ,为网纹甜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5.
嫁接对薄皮甜瓜光合特性、产量与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试验选用玉美人薄皮甜瓜(Cucum is m eloL.)作接穗,以圣砧1号白籽南瓜为砧木进行嫁接,以自根苗为对照,主要研究嫁接对薄皮甜瓜光合特性、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明显地增加了薄皮甜瓜的总叶面积,嫁接植株茎蔓生长明显快于自根植株。各个时期嫁接植株各个器官干物重均高于自根植株。但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影响不大,并且对植株生长发育各时期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影响不明显。因此,嫁接主要是通过扩大植株的总叶面积来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的。另外,嫁接的增产效果显著,其平均单瓜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对照。嫁接薄皮甜瓜果实的内壁糖度和中心糖度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厚皮甜瓜果实及叶片转化酶与果实膨大及糖分积累的内在机理,为厚皮甜瓜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蜜二号和好运52为材料,对甜瓜果实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含量、转化酶及叶片转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d内果实纵径长度、横径宽度及果肉厚增长迅速,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和叶片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急剧下降,蔗糖含量低;授粉16d后,蔗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结论】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d内,果实迅速膨大,24d后果实膨大速度缓慢,甜瓜蔗糖积累迅速,果肉转化酶活性降到较低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两个厚皮甜瓜品种的还原糖含量与果肉中性转化酶呈显著负相关;在丰蜜二号中,蔗糖积累与叶片中性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厚皮甜瓜果实及叶片转化酶与果实膨大及糖分积累的内在机理,为厚皮甜瓜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蜜二号和好运52为材料,对甜瓜果实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含量、转化酶及叶片转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 d内果实纵径长度、横径宽度及果肉厚增长迅速,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和叶片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急剧下降,蔗糖含量低;授粉16 d后,蔗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结论】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 d内,果实迅速膨大,24 d后果实膨大速度缓慢,甜瓜蔗糖积累迅速,果肉转化酶活性降到较低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两个厚皮甜瓜品种的还原糖含量与果肉中性转化酶呈显著负相关;在丰蜜二号中,蔗糖积累与叶片中性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京欣2号"西瓜为接穗,"伊丽莎白"甜瓜为中间砧,"德高铁柱"南瓜为砧木,研究甜瓜中间砧嫁接、常规嫁接与自根西瓜的植株生长和西瓜果实品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甜瓜中间砧嫁接西瓜生长势比自根西瓜生长势强,叶绿素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均比自根西瓜高;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常规嫁接,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低于常规嫁接;保留2片甜瓜真叶的中间砧对西瓜品质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并提高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综合分析表明,甜瓜中间砧嫁接既保持常规嫁接的强生长势,又显著提高西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三交种育种技术培育出网纹甜瓜新品种“瑞龙”。“瑞龙”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05,单瓜重1.7kg;果皮灰绿色,果面网纹较粗,分布均匀;果肉绿色,肉厚3.8cm,折光糖含量16%,适于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