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有人认为昆虫寄生性线虫也应包括在微生物杀虫剂中,但美国环境保护局(EPA.1982)认为应除外。 微生物杀虫剂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早在100多年前就有记载,但作为登记和大规模使用,是从1949年开始:金龟子芽孢杆菌(Bacillus popilliae)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1961年在美国作为农药登记,现已在世界各地使用;1970年又有3种病毒农药登记。1974年细胞质多角体病毒作为农药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BT剂研究、应用现状。指出BT剂的优点,BT剂的种类。并展望了未来BT剂发展方向,如含BT毒素基因的抗性植物的选育,含BT毒素基因的植物共生菌选育,以及运用生化途径提高BT刺杀虫效果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0月16—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第四届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生产、出版、管理等74个单位的1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美国生物资源中心也派员参加了会议。 大会收到141篇论文,范云六教授等作了转BT杀虫基因的植物基因工程、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等11个专题发言,苏联拉脱维亚科学院生物防治所扎利什教授到会作了苏联微生物防治概况的报告。这次杀虫微生  相似文献   

4.
美国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主要分为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类农药,其中生物化学农药包括引诱剂、驱避剂、天然昆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除草剂、信息素、其他生化农药等;微生物类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酵母、原生动物、工程菌、转基因植物等。  相似文献   

5.
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健秀  余榕捷 《昆虫天敌》1998,20(4):180-186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化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害虫普遍产生抗药性等原因,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现有的各种生物防治策略中,研究和利用微生物杀虫剂发展很快,最突出的方法是利用苏云金杆菌(Bacilusthuringiensis,Bt)进行防...  相似文献   

6.
余健秀  庞义 《昆虫天敌》1995,17(3):128-137
本文应用DNASIS(V7.12)和PROSIS(V7.12)软件、GenBank(1994.8,Releasee 84.0)和Swiss—Prot(1994.2,Releasee 28.0)数据库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及其编码基因进行了检索,在此基础上对ICPs基因序列结构的同源性、DNA片段总碱基数、晶体蛋白氨基酸数及分子量、晶体蛋白基因编码序列(CodingSequence,CDS)范围、目标生物等进行了比较,发现属同一基因型的不同菌株来源的晶体蛋白基因编码蛋白区的序列几乎完全一样,同源性高达99%,而不同基因型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则差异较大。文中根据上述资料对100个苏云金杆菌晶体蛋白基因进行归类,将之分为cryⅠ——cryⅧ、cytA、cytB等10类36个亚类,还对晶体蛋白基因分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迁飞性重大害虫。为了弄清不同微生物联合使用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直接喷雾方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ZJU435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1lus thuringiensis,Bt)G033A两两之间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联合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球孢白僵菌ZJU435悬浮液联合接种10 d后,1~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6%、58.8%和35.4%,都显著高于CQMa421和ZJU435单剂处理组。CQMa421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2.6%,显著高于CQMa421(21.1%)和Bt(65.5%)单剂处理;ZJU435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0.4%和68.6%,显著高于Bt和ZJU435单剂处理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杀虫真菌联合使用、杀虫真菌与Bt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为田间利用不同微生物农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杀虫剂--绿颖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颖由韩国SK公司生产,是一种控制害虫、害螨的高效、低毒矿物油乳油,已被美国食品管理局评定为食品级农用喷淋油。绿颖具有对环境友好农药的一切特点:低毒、对人畜安全;小分子可能挥发,可以由微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天敌的杀伤力低;不刺激其他害虫大发生;以物理窒息杀虫,不是神经毒剂,因此害虫对其不产生抗性;使用绿颖为主的虫害综合治理方法,可降低一年的用药次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节省农药费用;改善、提高果品、蔬菜品质,改良果实外观,且无农药残留,因此非常适用于“无公害”蔬菜、果品基地用药。此外,绿…  相似文献   

9.
我国杀虫真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杀虫真菌在杀虫微生物中所占种类最多,分布于真菌的各个亚门,据1991年统计,世界上已记载杀虫真菌约100属800多种。我国杀虫真菌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报道的杀虫真菌,已达405种,其中虫草属(Cordyceps)80种,捕食和寄生线虫真菌10种,寄生昆虫真菌215种,报道的新种达24种。我国自50年代以来,开发应用的杀虫真菌共20种(表),其中以白僵菌和绿僵菌产量最大,防治面积最广。本文拟就我国杀虫真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微生物生防制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防效不稳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在不同微生物生防产品中添加有机物料,分析了添加有机物料对草莓灰霉病防治和土壤微生物数目的影响。本试验共设15个处理。微生物生防制剂(BCA)包括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木霉菌Trichoderma(Tr),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半量枯草芽胞杆菌+木霉菌(1/2BT),以及无菌剂对照(CK);有机物料用量(米糠+豆粕粉,RB)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添加,1/2RB(15 g/m2米糠+60 g/m2豆粕粉)和RB(30 g/m2米糠+120 g/m2豆粕粉)。移栽55 d后将各处理组分均匀撒施至根周,随后覆盖地膜并滴灌保湿。结果表明,木霉菌和EM菌能够有效降低灰霉病发病率,有机物添加量一致时,微生物生防制剂的防效规律为EM > Tr > Bs > 1/2BT。木霉菌和EM菌单剂在发病较轻的试验地1中防效为60.00%~68.00%,发病严重的试验地2中防效为16.39%~29.01%。各处理中EM+RB防效最高,最高可达90.00%。添加全量米糠和豆粕粉能够显著提高生防制剂的防效。生防制剂添加有机物料的防效规律为BCA+RB > BCA+1/2RB > BCA,Tr+RB防效比Tr单剂施用提高0.17~1.1倍,EM+RB防效比EM单剂提高0.32~1.84倍。同时土壤微生物的数目随有机物料的增加而增加,1/2RB和RB可使数目分别增长0.43~8.86倍和0.93~32.72倍。以上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施用木霉菌或EM菌能够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添加足量的有机物料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丰度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八氯二丙醚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八氯二丙醚对卫生害虫的杀虫活性。以八氯二丙醚为有效成分制成喷射剂和蚊香,在实验室内观察这2种剂型对蚊蝇和蟑螂的杀灭效果,同时对增效醚和增效胺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对八氯二丙醚以乙醇制成喷射剂,浓度在0.5%~1.5%时,对淡色库蚊的KT50在15.70~5.28min,24h死亡率在34.8%~73.2%;浓度在1.0%~1.5%时,对家蝇的KT50在15.75~11.63min,24h死亡率在10.7%~22.0%;浓度在1.5%时,对德国小蠊的KT50在18.30min,72h死亡率在15.0%;而增效醚和增效胺几乎无杀虫活性。以八氯二丙醚制成盘式蚊香,含量在0.5%~1.0%时,对淡色库蚊的KT50在6.9~10.3min,24h死亡率在76.0%~100%;而增效醚和增效胺无杀虫活性。表明八氯二丙醚对蚊蝇和蟑螂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植物根际促生菌株固氮酶活性、溶磷量、分泌植物生长素、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菌株生长速度,筛选出了5株具有较好促生特性的优良菌株.利用筛选的优良菌株研制复合接种剂,并于2009年和2010年进行田试,测定其部分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优良促生菌研制的复合微生物接种剂符合《微生物肥料》NY227-94标准.施用接种剂替代20% ~ 30%的化肥,玉米株高、地上植物量、穗长、穗粗、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经济产量等均有提高.研制的微生物接种剂(菌肥+80%化肥),2010年大田推广使用,玉米增产9.86%,减少化肥投入、增产收入及直接经济效益分别为620.1元,hm-2、2 291.4元,hm-2和2 851.5元.hm-2.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浸泡处理原木段杀虫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明光  陈义群  张宁  华丽  张柠 《植物检疫》2006,20(4):220-221
用敌敌畏、辛硫磷、氯氰菊酯、敌敌畏+辛硫磷、敌敌畏+氯氰菊酯、辛硫磷+氯氰菊酯6种药剂或混合剂对星天牛幼虫进行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0%敌敌畏乳油+40%辛硫磷乳油混合剂的杀虫效果比其它5种效果显著.进一步用10-5浓度的80%敌敌畏乳油+40%辛硫磷乳油混合剂浸泡原木杀灭星天牛幼虫的试验结果显示,浸泡原木11天和17天的杀虫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丁酰肼(deminozide)又名比久(B9)是琥珀酰肼类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生长延缓剂、坐果剂、生根剂、保鲜剂等.美国有利来路公司1962年首先开发,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内外广泛使用,主要用于苹果使果实红艳及改善贮藏性能及果树生长调控等,也用于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的徒长,在多雨季节或接近收获期喷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食线虫微生物防控病原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寄生线虫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植物病害,其中尤以根结线虫、胞囊线虫最为严重。利用食线虫微生物资源开发生物杀线虫剂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日益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食线虫微生物资源挖掘、食线虫微生物侵染线虫的机制和具杀线虫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纯化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总结分析了食线虫微生物防控植物病原线虫的成功实例。期盼为研发高效环保的植物线虫生防菌剂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农药管理及其机构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环境保护局农药项目办公室 (OPP)负责美国农药的管理工作。农药项目办公室已有近900人 ,包括1个后勤部和9个专业部。资源管理部 :负责人事、财务、后勤管理 ;对外协调部 :负责政策法规、立法、议会联络 ,地区的、民族的协调和配合 ,国际事务、公关活动以及野外项目 ;健康影响部 :负责评价农药的利与弊 ,以及确定和评价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抗微生物剂部 :负责抗微生物剂农药的管理活动 ,包括这类农药产品的登记 ,变更登记和再登记 ;环境行为和环境影响部 :负责评价农药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影响 ;生物农药和农药污染控制部 :负责生物…  相似文献   

17.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属于蜡样芽胞杆菌族,芽胞杆菌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与其它芽胞杆菌的区别是在形成芽胞的同时,伴随有杀虫晶体蛋白(Cry蛋白)的产生。Cry蛋白对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多种害虫具有特异的杀虫作用,因此,Cry蛋白以微生物杀虫剂或转Bt基因植物的形式而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中。本文从Bt菌株的发掘、cry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Cry蛋白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Bt杀虫蛋白的推广应用、Bt蛋白的定向改造和构建高效广谱的工程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药米满的杀虫机制及在国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杀虫剂米满是第一代昆虫蜕皮加速剂类仿生农药,由于其具有药效高、持效长、对作物安全,对人畜、天敌、鱼类和鸟类无毒害等优点,故从1997年进入中国农药市场至今已在全国普遍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米满的杀虫机制及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溴甲烷、环氧乙烷混用熏蒸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朝哲  王旭  单松华 《植物检疫》2002,16(4):212-215
当前熏蒸杀虫技术已较成熟 ,应用药剂主要是溴甲浣 ;熏蒸灭菌则是当前口岸除害处理技术的薄弱环节 ,常使用环氧乙烷。但是高浓度环氧乙烷易燃、易爆 ,不利于口岸熏蒸灭菌处理工作的开展。在研制开发新型、更优良熏蒸剂困难的情况下 ,遇到同时要消毒灭菌和杀虫时 ,合理混用现有的熏蒸剂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溴甲烷和环氧乙烷的毒理学研究表明溴甲烷、环氧乙烷混合应用对杀虫效果无负面影响。本研究以溴甲烷常用杀虫剂量为基准 ,结合环氧乙烷的杀菌特长 ,探索较为安全的溴甲烷、环氧乙烷混合熏蒸处理灭菌技术 ,并在口岸病、虫等多类别有害生物的…  相似文献   

20.
植物寄生线虫现已成为危害农业生产的第二大类病害,其防治迫在眉睫。线虫的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型的线虫防治策略,主要是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对线虫进行防治。植物源次级代谢产物即植物源化合物,源于自然,是植物源农药的核心。相比于化学杀线虫剂,植物源杀线虫剂对环境影响较小、靶向性强且不易使线虫产生抗药性。因此,从植物中获得结构新颖且杀线虫活性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将其开发成绿色农药,对于线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杀线虫植物、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植物源化合物及其杀虫机理、植物源杀线虫农药的应用情况展开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植物寄生线虫病的防治与植物源杀线虫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