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初步了解赛马肠道细菌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与赛马细菌性疾病的关系,本试验采集昆明某马场赛马粪便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对筛选出的1株可疑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与屎肠球菌相符;16S rRNA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屎肠球菌同源性为100%,即在赛马肠道菌群中存在有屎肠球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目前常用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本文通过对赛马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为赛马可能出现的病症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肠道内益生菌的分布种类,筛选出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的益生菌株,采集20份健康牦牛的粪便样品,对粪便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再结合形态学、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从牦牛粪便中成功分离出7株乳酸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坚强肠球菌、海氏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1株。本研究分离的7株乳酸菌,为后期抗牦牛腹泻益生菌产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屎肠球菌B13在动物体内定植的演变规律,试验选用日龄、体重相近的乐至黑山羊小羔羊12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代乳料(不添加益生菌),试验组前2周饲喂代乳料+高产细菌素屎肠球菌B13培养物(1×1010cfu/d·只),第3周开始只饲喂代乳料,试验期间连续采集羔羊粪便5周,进一步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监测屎肠球菌B13在羔羊粪便中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肠道内屎肠球菌数量在试验期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对照组变化不大。在停喂益生菌制剂2周后,屎肠球菌仍呈规律性变化,且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腹泻率降低了47.40%(P0.05)。说明高产细菌素屎肠球菌B13能够在山羊体内稳定定植,并对维持羔羊消化道微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合革兰氏染色及16S rRNA分子鉴定,对分离自红原县的17份牦牛粪便样中的肠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及PCR扩增,从牦牛粪便样品中分离出8株疑似肠球菌,分离菌的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均产生1 500 bp特异性条带。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8株疑似肠球菌中,6株为粪肠球菌,2株为屎肠球菌。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粪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9.7%~100.0%,屎肠球菌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2%~99.2%,说明牦牛源肠球菌在遗传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运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受性较高,2株屎肠球菌中,11-1-2菌株表现为5重耐药,且该菌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主要表现为3重耐药,药敏结果提示牦牛源肠球菌耐药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猪粪便中分离出肠球菌,采用6.5%NaCl pH 9.6 TSB和麦康凯血平板两种方法分别对80个健康猪源样品和53个流行性腹泻猪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出115株肠球菌,其中健康猪源肠球菌72株,包括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30株,其他肠球菌40株,检测率为90%;从流行性腹泻中共分离到43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9株,屎肠球菌29株,其他肠球菌5株,检出率为81.1%,前者方法中其他肠球菌的检出率比较高,后者方法屎肠球菌的检出率比较高。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为分离不同菌种的肠球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高原,国家二级保护鸟种,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以动物和人类的尸体为食,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然而,腐尸中存在诸多有害因素(如兽药残留,病原菌或病毒感染等),对高山兀鹫种群的生存和保护构成威胁。肠道微生物调控宿主的免疫、营养物质代谢及发育等诸多生理过程,因此,也成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解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野生高山兀鹫的新鲜粪便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生化鉴定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从高山兀鹫新鲜粪便中共分离到119株细菌,隶属于6个属、8个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奥斯陆莫拉氏菌(Moraxella osloens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索氏类梭菌(Paeniclostridium sordellii)、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以及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选取含有34种不同抗生素的药敏纸片对分离的8种代表性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对8到26种不等的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左氧氟沙星以及强力霉素能够抑制本研究中分离到的所有8种代表性菌株。而制霉菌素以及林可霉素对所有分离到的8种代表性菌株均无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培养的手段分析了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中潜在的致病菌、益生菌及其耐药性,增添了对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的新认知,对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屎肠球菌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之一,也是仔猪生产中常用的益生菌之一,对维持猪肠道菌群平衡、调节小肠绒毛发育、促进养分吸收、增强抗病能力等有多种益生功效。目前,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是最常用的益生肠球菌,也是猪肠道中的主要肠球菌,粪便中以屎肠球菌为主。我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允许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菌种也包括这两种菌。本文主要对屎肠球菌功能特性及其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T013复合制剂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粪便微生物、环境指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在(31.75±3.7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2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中添加3%屎肠球菌T013复合制剂)和试验Ⅱ组(基础日粮中添加6%屎肠球菌T013复合制剂),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屎肠球菌T013复合制剂能增加生长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能显著减少腹泻率(P<0.05);试验Ⅱ组能够极显著降低粪便pH和减少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数量(P<0.01);试验组均能够极显著的减少NH3的排放(P<0.01);试验Ⅱ组能够显著增加血清IgG含量和减少尿素氮含量(P<0.05),对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屎肠球菌T013复合制剂能够降低生长猪的腹泻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少NH3 的排放,增强猪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分离自北京地区腹泻犬、健康犬粪便的粪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2种犬粪便来源优势分子型粪肠球菌重要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收集犬粪便,并分离得到腹泻犬粪便源粪肠球菌45株,健康犬粪便源粪肠球菌3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并利用PCR方法检测优势分子型粪肠球菌5种不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腹泻犬源和健康犬源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腹泻犬源分离株对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集中于8.9%~17.8%,对万古霉素不耐药;健康犬源分离株对青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和14.3%,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不耐药。45株腹泻犬源粪肠球菌共发现15种序列型(ST),优势ST为ST116、ST16、ST179,32株健康犬源粪肠球菌发现18种ST,优势ST为ST16和ST27,2种来源优势ST粪肠球菌agg、gelE、cylB、esp、efaAs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北京地区腹泻犬、健康犬肠道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需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控和管理;腹泻犬、健康犬肠道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差异不显著,都具有向人传播致病性粪肠球菌的风险,兽医临床医护人员和宠物犬饲养人应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了滇金丝猴新鲜粪便5种优势菌,生化反应法进行菌落鉴定,K-B药敏纸片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从滇金丝猴粪便中分离鉴定出了7种好氧细菌:埃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志贺菌(Shigell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伪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屎肠球菌(Entercoccus faecium)、肠球菌PNS-E3(Entercoccus PNS-E3);3种厌氧菌:粪便拟杆菌(B stercoris)、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0种肠道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合)、克林霉素、氯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狐源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病死狐的发病原因,从死亡狐狸肺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命名为分离株11001。然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RNA鉴定、特异PCR检测、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培养可见灰色干燥小菌落,革兰氏阳性球状菌,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PCR扩增条带为112 bp,与屎肠球菌片段大小一致;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株携带屎肠球菌的致病基因,对氯霉素及万古霉素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分离株小鼠死亡。证实该株狐源分离株为屎肠球菌,且具有致病性,可能是引起狐狸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屎肠球菌(SF68)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用适宜剂量的益生菌有益于人体和动物的健康。本试验旨在观察屎肠球菌(SF68)对BALB/c小鼠肠道定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给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口罐服屎肠球菌(SF68)。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屎肠球菌小鼠粪中总厌氧菌和乳酸菌增加(P<0.05),而粪便肠杆菌数量降低(P<0.05)。饲喂屎肠球菌后,小鼠外周血液双阳性(DP)细胞比例,血浆IgG浓度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增加(P<0.05)。通过本试验证明屎肠球菌SF68可影响小肠微生物菌群并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说明屎肠球菌具有存活的益生菌特性,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17年1月,在昆明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排黄色、白色水样稀便,本研究无菌采集红嘴鸥粪便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提取分离到的菌株核酸进行鉴定、生化鉴定,从10份腹泻红嘴鸥粪便中共分离到70株细菌,根据菌落形态可分为6类细菌,分别从每一类细菌中挑出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这6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志贺氏菌、粘质沙雷氏菌、产酸克雷伯菌。选取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头孢曲松钠药敏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成不同程度敏感性。野鸟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可能会对野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对腹泻红嘴鸥粪便中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野鸟携带的细菌的耐药机制提供研究理论依据,同时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选择8kg左右的杜洛克X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进行为期52d的饲养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商品名:康福特)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5.98%(P〈0.05),从饲料转化率来看,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9.19%(P〈0.O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屎肠球茵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量明显降低(P〈0.O5)。屎肠球菌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为分离及种属鉴定引起牛乳腺炎相关的链球菌和肠球菌,本研究于兰州及周边地区采集疑似奶牛乳腺炎乳样382份,通过THB(Todd-Hewitt Broth)固体选择培养基初步分离到67株疑似链球菌或疑似肠球菌。参照已发表文献合成链球菌属16S r RNA和16S~23S r RNA间隔区基因引物序列,扩增分离菌株16S~23S r RNA间隔区序列,产物分别利用AluⅠ和RsaⅠ单酶切消化,并以参考菌株的16S~23S r RNA酶切图谱为参考,对分离株进行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分类分析;再选取各RFLP类群的任一菌株,扩增其16S r RNA基因并测序,并经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显示67株疑似链球菌中有53株为粪肠球菌(79.1%)、3株为屎肠球菌(4.5%)、3株为肠道肠球菌(4.5%)、8株为无乳链球菌(11.9%)。结果表明肠球菌属细菌(粪肠球菌、肠道肠球菌、屎肠球菌)与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紧密相关,肠球菌属细菌与链球菌属细菌16S r RNA基因同源性很高,但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区分。  相似文献   

16.
应用MRS琼脂和乳酸杆菌琼脂培养基从SPF鸡肠道分离益生菌并计数,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进行种属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6种益生菌中,4种乳酸菌分别为口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酸杆菌、戊糖片球菌,2种肠球菌分别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鸡肠道中,乳酸菌与肠球菌盲肠密度最高,乳酸菌数量显著大于肠球菌数(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新鲜鸡蛋表面屎肠球菌耐药性和万古霉素A(vanA)基因的携带情况,试验在养鸡场收集新鲜鸡蛋,分离蛋壳表面的屎肠球菌,用16S rDNA通用引物对分离的屎肠球菌进行种属鉴定,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并检测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携带vanA基因的情况。结果表明: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的圆形菌体,符合屎肠球菌的染色和形态特征;从200枚鸡蛋样品中分离到38株屎肠球菌,分离率为19%;分离到的屎肠球菌对14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谱广,最多发现8重耐药菌;在5株耐万古霉素的菌株中检测到了vanA基因。说明新鲜鸡蛋蛋壳表面的屎肠球菌对抗生素耐受性较高,对屎肠球菌特别是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监测具有公共健康意义,需要进一步调查以评估食源性传播给人类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20年4月,山东省某鸽场及某兔场发生腹泻情况,发病率较高.试验从病鸽及病兔肝脏中各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通过16S rRNA测序鉴定均为屎肠球菌.两株分离菌均未检测到cylA、gelE、ace等8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结果显示,两个菌株都对β-内酰胺类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也一致.这些结果提示屎肠球菌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导致灰袋鼠化脓性肺炎的病原,从1只灰袋鼠的肺脏脓汁、肝脏、脾脏中分离到l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 SrRNA鉴定、药敏试验、病理学观察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袋鼠肺脏支气管和肺泡充血,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分离到的细菌通过生化鉴定和16 s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具有α溶血,对8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为高水平耐庆大霉素肠球菌(HLGRE),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小白鼠有致病性。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灰袋鼠致病性屎肠球菌。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四川省凉山州健康奶牛肠道不同细菌的耐药情况,课题组成员从2013年起采集不同奶牛场健康奶牛粪便样本,按细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对粪便样本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各分离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198份粪便样本中共获得294株菌株,其中大肠杆菌1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1株、肠球菌105株;分离菌株中大肠杆菌、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呈低水平耐药(耐药率低于30%);金黄色葡萄球菌则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说明凉山州健康奶牛胃肠道主要的共生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耐药情况不严重,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奶牛养殖业应谨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