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选出适合钻进地层特征的钻头对于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加快勘探开发进程至关重要,而岩石的可钻性是合理选择和设计钻头,优选钻井参数的重要依据。大港油田地层复杂,主要以砂泥岩为主,地层胶结致密,可钻性低,研磨性强,是主要的提速层位。在大港油田沙河街组地层岩心室内微钻头可钻性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可钻性与声波时差测井数据的关系,建立了岩石可钻性计算模型。通过对已钻井使用过的钻头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钻头进尺、机械钻速、纯钻时间、新度、使用个数、钻头成本、钻压、转速以及钻井液密度等8项指标对已经使用过的钻头进行评价分析,并结合妯层岩石可钻性优选出合适的钻头。现场应用表明,优选出的钻头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刘强  宗伟 《长江大学学报》2010,7(1):192-193,201
深井地层可钻性差、研磨性高是制约大庆长垣东部地区深井钻速的主要原因。通过拟合得到目标地区可钻性系数、研磨性系数与声波时差间的定量方程,计算了不同井深的岩石可钻性系数和研磨性系数。利用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钻头优选。  相似文献   

3.
进行地层抗钻特性参数评价对于优选适合地层抗钻特性的钻头,制定钻井提速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而仅仅以单井剖面来评价井间未知地层的抗钻特性参数是不合适的.岩石可钻性级值和硬度是评价地层抗钻特性的重要参数,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地层抗钻特性实验测试,利用实测数据与声波时差数据拟合,建立了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和硬度的计算模型,利用Petrel软件构建了三维井间数据体模型,得到了珠江口盆地陆丰区块地层岩石可钻性级值和硬度的三维连井剖面.分析表明,陆丰区块的地层抗钻特性参数在纵向和横向上差异性较强;珠江组地层总体上属于可钻性较好的中软地层,但在西北和东南区域的珠江组地层的可钻性级值和硬度均有增大的趋势;珠海组地层总体上属于可钻性较差的中硬地层,横向分布差异性较大.陆丰区块地层抗钻特性参数三维连井剖面的建立,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反映出井间和层间地层的特征,有利于评价未知地层的抗钻特性参数分布规律,也有利于进行井位优选和井眼轨道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首波门槛迟滞比较器提取声波时差受地层介质和测井噪声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互相关检测算法的声波时差提取方法。在分析互相关算法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在FPGA内部采用并行计算和流水线设计方案,在Matlab中对测井声波时差提取模型采用互相关检测算法进行了仿真,并运用实验室模拟声波测井装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互相关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测井声波的时差信息,可为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确定地层岩石可钻性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室内微钻头实验测算岩心抗钻能力,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岩心,费用高,周期长,且常常滞后于实际钻进。通过分析实钻参数与钻头破岩的体积功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建立了应用岩石破碎比功评价岩石可钻性的模型,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证明该模型能动态的反映实钻条件下的岩石可钻性,有利于实现随钻随测,弥补了传统可钻性评价方法的不足,为优快钻井技术中实时钻头优选和钻井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田老区二次开发中,由于岩心试验分析资料的匮乏,常用的一些基于岩心试验数据建立的定量评价水淹层水淹级别的测井方法已不适应。通过WY油田测井响应特征的对比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测试数据,依据含水率的划分界限,优选水淹前、后岩性和物性无明显变化的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储层孔隙中所含原始流体的电阻率与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的函数关系。基于流体替换思路,实测电阻率与反演储层孔隙中所含原始流体的电阻率的差异是由储层流体性质变化引起的,以两者之差即电阻率变化值和含水率为依据制定定量识别水淹级别的划分标准。经120口实际井资料的处理,解释符合率达到83%,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及时服务油田和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致密油层具有储集孔隙空间小,渗流能力差,非均质性强,岩性、电性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流体测井识别难度大等特点,如何有效利用测井资料评价该类油层,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油田庄9区致密油层长82油层为例,充分利用测井、取心、录井、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了合水油田长82油层测井参数解释模型:研究区开发井密度曲线较少,选用声波时差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模型;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利用两者交会图法获得渗透率模型;采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得到研究区的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确定了储层评价下限标准:渗透率下限为0.1mD,孔隙度下限为8.0%,声波时差下限为220μs/m,电阻率下限为20Ω·m,含油饱和度下限为45%.该模型及下限标准为研究区致密油层的识别、储量的提交与升级提供了依据,也为复杂致密储层的测井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预探井地层岩石可钻性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预探井缺少邻井资料的特点,以现场录井数据为基础,以少量室内数据进行修正得到地层可钻性随钻分级方法的逆推修正法。该方法利用某井段上一只钻头资料来预测下一只钻头所钻遇地层可钻性情况。预测精度较高,能满足现场钻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上油气田的进一步开发,海上已经针对低渗透油气田进行了开采,目前海上LF等多个低渗透油气田已经进行开发,这些区块储层砂岩岩石强度属于中-高强度,其生产过程中的井壁稳定问题直接影响着完井方式及后期的开发方式。针对海上LF中高强度砂岩油田水平井生产过程中的井壁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等效塑性应变理论,对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井壁稳定的因素(生产压差、地层出水、地层压力衰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也表明,水平井井眼沿最小主应力方向时,且在纯砂岩地层中时可以采用裸眼完井,与油田实际生产的情况相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对油田进行完井方法优选以及后期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从修正的杨格模式钻速方程出发,根据刮刀钻头和PDC钻头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钻速方程。该方程修正了钻压和转速对钻速的影响关系,认为在钻头剪切破坏弹塑性岩石时,转速和钻头牙齿的吃入深度直接影响钻速,钻压是通过影响牙齿的吃入深度而影响钻速。通过岩石的压入试验,可以确定钻压和牙齿吃入深度的关系。由于改进的钻速方程没有地层可钻性系数,因而表达形式更简单,其意义更明确。  相似文献   

11.
地层水电阻率的大小是测井解释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福山油田流沙港组储层致密,没有典型的水层,地层水纵、横向变化较快,利用常规测井很难准确确定目的层的地层水电阻率大小,导致测井解释符合率不是很理想。在取样地层水分析研究试验、试油测井等资料基础上,利用纯水层附近泥岩层的电阻率信息,建立了地层水电阻率的3种计算模型;并利用岩石的岩电试验数据统计了岩电参数随不同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在求准油气饱和度的基础上,结合油气运聚特征综合认为,高矿化度的氯化钙型地层水一般反映较高的构造位置和较封闭的形成环境,有利于保存有机质及形成较高的有机质丰度。  相似文献   

12.
单砂体形态及分布特征预测是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而砂体内部参数模型的建立是单砂体非均质性研究的最终目的。采用经验公式建立了泥质含量解释模型以及存在声波时差曲线情况下的孔隙度解释模型;通过从其他测井曲线出发,对已求取出孔隙度的井进行孔隙度与测井曲线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大的参数进行回归,从而建立缺少声波时差曲线情况下的孔隙度解释模型;结合岩心资料、油田探井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渗透率解释模型;建立了单砂体内部泥质含量、渗透率和孔隙度的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并与检查井原始参数值进行了物性参数解释模型的检验分析,得出物性参数解释模型的解释结果较为可靠、合理,误差均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3.
使用S地区的S-2井的纵、横声波时差曲线以及密度曲线等测井资料对该地区含气储层进行分析,用测井曲线对该层段进行标定,找到气层段的位置。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层段具有含气潜力,利用宁中华等提出的高灵敏度流体识别因子(HSFIF)并结合该地区井震资料进行约束反演。结果表明,井位区反演效果较好,与实际开发结果相符,可以此为依据对无井区储层含气异常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T油田注水井注入困难,注水水质造成了储层损害,因此有必要进行注水试验分析。根据T油田储层和流体特征,分析了储层的敏感性,储层速敏、水敏和盐敏的损害程度均是中等偏弱。调查注水水质现状发现,注入水细菌和溶解氧含量高。通过注入水与地层水水质试验、注入水和地层水离子配伍性试验,发现注入水与地层水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混配水结垢现象不十分明显,结垢量随混配样中地层水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注水水质标准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于非试验手段的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解性,故利用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难以对全井眼地层剖面岩性进行描述。然而最及时的岩屑录井资料携带信息量又有限,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地层岩性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对象。模糊模式岩性识别具有信息容量大、易进行程序化快速实现及同时充分利用自然伽马、中子、声波时差、密度和电阻率等测井数据蕴涵的岩性信息,在不提供取心样本的情况下,自动对原始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并对全井段岩性进行连续划分等优势。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地层测井信息提高岩性识别精度,其构建了同时考虑声波时差、中子、密度、自然伽马和电阻率信息在内的新的三孔隙度复合变量,并将该复合变量作为模糊模式岩性识别的输入参数;同时基于模糊理论编制了岩性快速识别软件,该软件采用多种贴近度计算模型来开展岩性分析,可以录入多条测井曲线对大量井剖面岩性进行连续判别,能够适用于不同复杂地层的岩性识别需求。基于三孔隙度复合变量的地层岩性模糊模式在普光气田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挤压构造成因的异常压力地层,其地震层速度和测井声波时差资料都无异常表现,若采用常规的预测方法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开展针对挤压构造条件下地层异常压力机理、挤压构造对地层压力影响方式及大小的研究对准确预测挤压构造区块地层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挤压构造应力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机理,得出了在不同渗透地层条件下挤压构造应力对地层压力的贡献率。考虑挤压构造影响修正后的结果与常规预测方法的结果相比,更加接近实测值,预测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声波曲线重构的测井约束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技术应用已经从构造解释深入到储层预测及储层评价,通过对声波曲线进行误差校正和重构,使波阻抗特征更加明显,以此来区分砂岩与泥岩,提高识别储层的精确度。同时,通过对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使反演剖面的横向变化比较均衡,而且与地下地层岩性的实际变化更加吻合,对多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取得了新的地质认识,从而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参考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字岩心核磁共振试验可定性提供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岩心压汞试验可定量提供岩石孔喉半径。主要介绍了二连油田乌兰花凹陷应用岩心压汞试验数据刻度数字岩心核磁共振τ_2谱数据,使τ_2谱分析成果由定性解释转化为定量解释,为储层孔隙结构认识、产能预测等提供了参数依据,取得了较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港油田目前正处于开发的中后期,部分老井在还具备一定产能的情况下无法继续生产,侧钻井因其能够提高老油田采收率、钻井成本低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在该油田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大港油田地层特性及侧钻井钻井难点分析的基础上,对侧钻钻头进行了优选和改进,优化了钻井参数,开展了钻具组合优选和井眼轨迹控制研究,最终形成了大港油田侧钻井优快钻井技术方案,并在庄6-10-3K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注水开发目前是海上油田普遍采用的开发方式,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直接影响注水和储层保护效果。在分析注入水和地层水成分基础上,采取结垢趋势预测和静态动态试验来评价海水和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结果表明,WS17-2油田流三段地层水和注入水离子含量相差较大,同时总矿化度均不高;海水自身以及和地层水之间在地层条件存在不配伍性现象,有碳酸钙垢生成,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有机膦酸盐防垢剂可以有效阻止垢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