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概述了分子遗传标记的发展历程;讨论、分析了动物育种中7种重要的分子遗传标记;介绍了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作用;综述了鹅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并对分子遗传标记在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动物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分子遗传标记的特点与作用;介绍分析了动物育种中4种重要的分子遗传标记;综述了鹅分子遗传标记研究进展;并对分子遗传标记在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简要综述水稻育种概况和遗传标记的种类及特点,着重叙述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多样性、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品种纯度鉴定、杂种优势预测及目标基因早期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及RAPD和SSR标记的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我国糯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品种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并结合分子标记的特点和在糯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现状,对分子标记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遗传标记是作物遗传育种的前提,遗传标记的发展意味着作物育种的新进展.由于DNA分子标记的独特性和优越性,DNA分子标记的出现使作物遗传育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以前无法进行的工作现已能开展,如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DNA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DNA分子标记的概念、特点、种类,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种质资源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水稻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SSR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品种纯度及真伪鉴定、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基因定位、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以期为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蔗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甘蔗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4种遗传标记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遗传标记在甘蔗遗传和育种研究应用中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橡胶树遗传育种中的分子标记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我国橡胶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及其在蔬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在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并概述了分子标记在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3个地方鸭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用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湖北3个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标准遗传距离(Ds)。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6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鸭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3个鸭品种中,平均杂合度范围是0.596~0.603,各鸭种的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是荆江麻鸭(0.603),最低的是沔阳麻鸭,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对Ds遗传距离的计算表明: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个鸭品种被聚为2类:荆江麻鸭和沔阳麻鸭为第1类;恩施麻鸭为第2类。这与各鸭品种的起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为中国地方鸭品种种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地方鸭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分子育种技术成为畜禽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及其在改善蛋鸭青壳性状和生产性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蛋鸭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蛋鸭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作为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分子标记,可有效的进行基因鉴定和系谱分析,并可估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通过筛选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13个地方蛋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近法构建了NJ聚类图。结果表明:我国所有蛋鸭品种全部群体的平均杂合度较低,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各保种场(区)要加强多样性的保护;各品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的高低与群体平均杂合度的顺序完全一致;遗传距离的计算说明了1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13个地方蛋鸭品种被聚类为3个类,微山麻鸭、攸县麻鸭、淮南麻鸭、广西小麻鸭、荆江麻鸭聚为一类;巢湖鸭和恩施麻鸭聚为一类;福建省的鸭种连城白鸭、莆田黑鸭、金定鸭、山麻鸭与三穗鸭、绍兴鸭聚为一类。聚类结果的分析表明了各蛋鸭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和地理分布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在雷州黑鸭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情况,为雷州黑鸭群的品种选育提供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对200羽雷州黑鸭FSHβ基因的外显子2(exon2)和内含子1(int1)进行多态性检测,通过测序筛查出多态性位点(SNP位点),同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雷州黑鸭产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在雷州黑鸭FSHβ基因的g.1103451A>T(int1)处发现一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A→T),其存在3种基因型(AA型、AT型和TT型),对应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38、0.359和0.103.T等位基因频率(0.718)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0.282),且g.1103451A>T位点在雷州黑鸭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雷州黑鸭的开产日龄以TT型个体最早,其次是AT型个体,分别比AA型个体提前5.48和4.00d,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在开产体重和300日龄产蛋数方面,也表现为TT和AT型个体显著高于AA型个体,且以TT型个体最高,分别为1299.31g/羽和134.37枚;其他产蛋性状指标在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雷州黑鸭FSHβ基因int1存在一个SNP位点(g.1103451A>T),其与产蛋性能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要对早期产蛋和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可作为雷州黑鸭品种选育的辅助选择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5个鸭群体遗传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群体(金陵黑鸭、樱桃谷鸭、乌嘴鸭、莆田黑鸭和三穗鸭)的进行了了群体内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只有7个在5个群体中检测到多态性,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在0.530 8~0.634 7之间,其中金陵黑鸭的平均杂合度最高,乌嘴鸭的最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樱桃谷鸭独聚为一大类,金陵黑鸭与乌嘴鸭聚集为一类,莆田黑鸭和三穗鸭聚集为一类。上述5个群体7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为这些鸭群体的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群体(金陵黑鸭、樱桃谷鸭、乌嘴鸭、莆田黑鸭和三穗鸭)的进行了了群体内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只有7个在5个群体中检测到多态性,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在0.5308-0.6347之间,其中金陵黑鸭的平均杂合度最高,乌嘴鸭的最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樱桃谷鸭独聚为一大类,金陵黑鸭与乌嘴鸭聚集为一类,莆田黑鸭和三穗鸭聚集为一类。上述5个群体7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为这些鸭群体的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在甘薯育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概述了分子标记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分类、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基因定位与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甘薯的分子育种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对草莓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应用于草莓育苗,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及抗病性辅助选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草莓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性状定向改良等,分析了各种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育种研究的可行性。最后,对各种生物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利用途径及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草莓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家禽育种工作中,分子遗传标记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和寻找与经济性状连锁的分子遗传标记,则可为家禽育种工作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手段。综述了RFLP、DNA指纹、RAPD和微卫星DNA这4种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禽数量性状中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