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就高校来看,其校园流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当"90后"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后,作为校园流行文化之一的网络文化,产生了比其它流行文化形态更为广泛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大学生现在主要是"90"后,在网络中长大的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现状是怎样的,本文以河北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并分析了"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现状。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之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改革创新。教育者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和现代化的价值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思考全球性价值问题,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充分发挥日常教学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与社会生活接轨,重视道德践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极具特色的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渴望独立、个性张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感受,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尝试采用自省的教育方式,通过博客、结对子、家访、谈心等多种形式,以"社会问责"理念为着眼点探索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充分发挥教育者的感染力和示范性,以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作为铺垫教育对象的人格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而有效提高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实现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而"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其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通过了解"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剖析构成因素,探索"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培育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的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的教学工作开展,也开始重新审视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时,网络已经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以及工作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此,就应当积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清楚的认知网络背景给"90后"大学生的思维所带来的影响,这是一种新的思政教育理念,也是大学阶段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良好的利用网络这一途径,并明确网络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方可提高"90后"大学生思政教学效率,纠正学生的价值理念,秉承着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主要基于网络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希望给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90后大学生作为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一代,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他们的审美取向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来讲,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开展艺术审美教育,以培养出能够"辨美丑"、"懂是非",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90后大学生,是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大学生生长和生活的文化环境,蕴含的丰富文化积淀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把区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培养,对丰富教学资源和提高大学生教育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区域文化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区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将区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建设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大学文化必须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趋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仁爱、诚信、正义、求大同的核心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清除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侵蚀。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丰富网络文化传播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以网络文化传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大学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的视角,论述我国当今大学文化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0.
由于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网络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这些消极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抓住了文化建设的根本,彰显了意识形态的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把握的重点是高举精神旗帜,树立共同理想,融入国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开发利用安徽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理论研究与实践贯彻的双向促进,强化制度机制保障,应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试论理工科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理工科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非专业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保证完成国家要求的教育内容、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城乡在多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违背了社会公正,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应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等值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及实践程度对社会有很大影响,应积极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法律价值目标的冲突是一种恒常的存在,它源于由社会和人类两个方面所决定的法需要的不平衡,它贯穿于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冲突意味着协调平衡的必须,整合法律价值目标冲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法律价值目标的整合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倡导优势价值目标、化解矛盾冲突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普通野生稻种质5571份为材料、19个分类和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和取样策略,以获得最佳初级核心种质。设3个总体取样比例5%、15%和25%,取样方案分3个层次即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分组原则为省、纬度、生长习性和单一性状及不分组的大随机;组内取样比例为对数法、平方根法、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简单比例法;组内取样采用随机和聚类2种方法。结果表明,当总体取样比例从5%增加到15%时,所取得核心种质的表型保留比例有比较大的增幅,而比例由15%增加到25%时,表型保留比例变化不大,因此认为15%的取样比例较为合适;取样方案以采集省份分组,组内以对数比例法聚类取样效果最好。最终根据这一方案在计算机上编程取样860份,其多样性指数为1.1015、变异系数为16.87,表型方差为0.8546。3个检测参数值比原始种质库都有明显的提高。此外,根据国家种质资源库表型数据人工定向取样60份,建立了920份材料的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社会的养羊业在畜牧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内生与外在因素的制约。其中,国家政策、民族融合、宗教信仰以及社会消费需求等因素促进了羊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对种植业的过度偏好、高赋税以及战争、灾害的频生、草场资源的有限性等因素导致传统养羊业始终处于一种弱势状态。当今社会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畜牧业保护制度,特别要注意对肉羊生长繁育期的保护;提高灾害预测防治水平,特别是牧区白灾、黑灾的防御能力以及解决好羊群与人、与其他牲畜争草等。  相似文献   

18.
The tensions between availability of materials and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will increase with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These tensions can be relieved to an extent by internalizing the cos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 that they are reflected in the price of materials.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disincentives, such as effluent fees, are receiving renewed attention (5, pp. 49-51). In addition, government regula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ill, perhaps arbitrarily, affect the availability and use of materials. The report, Man,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5, p. 25), concluded that: A national materials policy should be based upon the principle that calculations of benefit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extraction, transport, processing, use, and disposal of materials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value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and of any change in the value of common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the impact of material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should support the principle that those responsible for impairment of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ar the costs of damage or repair. These principles should become a commonplace element of property rights, legisl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The difficulty of measuring benefits and costs should not delay adop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but suggests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ulations will result in: (i) increased costs for many materials; (ii) disruptive changes in use of materials, due to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vised cost effectiveness calculations; (iii) restrictions on the siting of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installations; (iv) preemption of access and surface rights to some mineral bearing lands, particularly those that are federally controlled; (v) diversion of capital from new production facilities; and (vi) frustrating delays in decisions, such as those affecting leasing and plant siting. In return for these generally undesirable disruptions in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and supply of materials, society will obtain: (i) improved quality of air and water; (ii) long-term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ecosystems of which man is a part; (iii) mor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more accurate and complete accounting of costs; (iv) improved human health through decreased contamin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ith toxic substances; and (v) conservation of materials through a closing of the production, use, and disposal cycle. Ingenuity and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s and interactions of the energy,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system can do much to reduce the tensions in these conflicts and bring about equitable trade-offs among societal goals.  相似文献   

19.
田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20-7722
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父母生育子女数量的影响因素及传统社会家庭子女的回报函数,运用博弈论对中国传统社会父母与子女的博弈以及子女合理反哺的比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传统社会子女数量的弹性与约束条件。结果表明:生育子女数量多且父慈子孝时,传统社会总效用达到最大 (Br-C,-Br)是子女合理反哺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传统社会孝道与人口增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保证其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可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国家"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形成原因。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为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