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板公社是高州县的蚕桑主产区,到今年九月底止已发放蚕种4694张,其中已收茧4055张,产茧1826担,平均张种产茧45斤,张种产值82.17元,比去年同期的1054担增产772担,即增产73%,张种增收7.8斤,即增收13.24元。这是石板公社领导重视蚕桑生产,变革饲育形式,推广小蚕代育户,养好小蚕,稳定蚕造的结果,增加了蚕户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一九八三年我县蚕茧质量情况我县1949年产茧1050担,1972年突破万担关;1973年产茧14504担;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产茧达22541担;1982年产茧31052担,为1949年的29.5倍,1983年全县遭受特大洪水为害,蚕茧总产仍达到30558担。目前全县栽桑养蚕已遍及到11个区,95个乡831个村,5700多个村民小组35000个养蚕户。其中蚕茧总产万斤以上的村有61个,5万斤以上的乡有18个,10万斤以上的乡1个,养2张蚕产茧120斤有10466户,总产蚕茧153.57万斤,养蚕5张以上,产茧300斤以上有874户,总产茧28.65万斤。1982年农村蚕桑收入达到了605.24万元,人均9.13元。所  相似文献   

3.
一、江苏省蚕业生产发展概况:江苏省是我国四大蚕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全省有64个县,11个市.现有70个县、市郊种桑养蚕占93%.1984年桑园面积136万亩,比1949年的46万亩增196%,比1978年的78.07万亩增75%.1984年养蚕240万张.比1949年的44.6万张增439%,比1978年的45.05万张增434%.1984年产茧129.9万担,比1949年的13.3万担增877%,比1978年的52.25万担增149%.亩桑产茧由1949年的29.78斤提高到96斤.单张产茧由1949年的30.72斤提高到54.01斤.预计1985年产茧140~150万担.自1978年三中全会后,大约每年增产茧10万担.1984年有28个县年产茧万担以上,其中海安、丹阳两县年产茧都在10万担以上.有5个乡年产茧超万担.全省有29个蚕种场,年制种量达280万张,蚕种自给有余,还有25个蚕桑场和桑苗圃,能满足本省发展桑园所需苗木.  相似文献   

4.
玲珑大队,自1972年发展蚕桑生产以来,曾有好几次发生严重的蚕病,产茧量很低,因此在群众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栽桑容易养蚕难”的思想,就是怕蚕发病影响收成。近年来,我们认真控制蚕病,确保蚕茧稳产丰收,春茧张产年年超百斤,早秋张产超70斤,1977年蚕茧总产量,又在上年238担的基础上增产12担,每户平均超过1担茧。我们在蚕病防治上做到以下几点措施。一、彻底消毒,搞好环境卫生根据蚕病的规律,养过蚕以后,不论在饲养过程中有没有看到病蚕,都有病原散布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我省蚕区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蚕桑生产。79年全省产茧4.6万担;8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多万亩,产茧5.8万担,比79年增长二成多,是建国来的最高水平。同时还出现了一批高速度发展蚕桑生产的县社队,安康县80年蚕茧达到220万斤,石泉县80年比79  相似文献   

6.
前言中山县有悠久的养蚕历史,在党委領导,干部和群众积极勞动下,蚕桑生产和各地一样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正在大力提高单張产茧量。虽然我县某些生产队能达到高产,保持不倒蚕,如民安第一生产队63年畝桑产茧276斤,周东队担桑产茧11斤,但这些現象毕竟是个別的,而普遍存在着低产,減产,甚至倒蚕。根据我县1956—61年生产情况来說,因蚕病而例蚕的約10%,六年来单張产茧平均为19.5斤,減产40%左右。蚕病中以“白口仔”“通身通头”,“浮白”,“通底白”为主,群众把这些病蚕总称“白蚕”。四种病蚕中“白口仔”病发生最多,占病蚕90%,估計全县每年因此病损失蚕茧6915担,損失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湖南滨湖,秋蚕期中肠型脓病普遍发生,造成大幅度减产.如澧县澹阳蚕桑大队824亩桑园,年产茧600-700担.春蚕较稳定,平均张产茧75斤左右,秋蚕中肠型脓病严重,一般张产茧20-30斤.1982年着重消毒防病,蚕前消毒2次:先用石灰浆淋洗,再用漂白粉1%有效氯喷射.蚕期不断新鲜石  相似文献   

8.
我们大队是以生产粮食为主蚕桑畜牧并举的大队。专业桑园740亩,就今春止已改好矮干密植桑450亩。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1972年以来,蚕桑生产不断发展,1976年春期产茧719.13担,亩产春茧97.2斤;夏期产茧173.87担,亩产夏茧23.4斤;早秋产茧238.68担,亩产早秋茧32.2斤;中秋产茧67.88担,亩产晚秋茧9.2斤;  相似文献   

9.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10.
梧州地区的蚕桑生产已有很久的历史.产量最高是1927年,年产生丝34万多斤,折合鲜茧5万9千担.后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破坏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蚕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产量不断下降.解放以后的1952年产茧量是613担.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调整茧价、改进技术等一系列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方针、政策.1959年曾出现一个高潮,桑园面积达到4845亩,产茧量1676担.后来,由于错误路线的干扰破坏,蚕桑生产又转入低潮,1972年老蚕区长洲岛划归梧州市后,全地区的蚕茧产量只有318担.粉碎“四人帮”后,我地区的蚕桑生产才又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1977年桑园面积达到5666亩,养蚕8667张,产茧2951.6担,分别比1976年增长97%、58.7%、54.4%.1978年的产茧量达到4482担,比1977年增长51.8%.1979年产茧量达到5219担,又比1978年增长16.4%.今年,据初步统计,全地区现有桑园面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我们喜看在祖国大花园中,蚕桑之花正在盛放异彩。我们丹阳县珥陵乡在解放初期仅有桑田460亩左右,所产蚕茧无几。六十年代开始,跨出发展步伐,至目前已有桑田410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8.7%。亩产茧已从当时的30斤左右提高到220斤;总产茧已由160余担发展到目前的9千多担,蚕桑收入达250万元左右,人均产茧22.15斤,人均蚕桑收入达61元。  相似文献   

12.
江苏是一个老蚕区,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省蚕桑生产最盛时期——1929年至1931年,有桑田面积108万亩,年产茧656500担。但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严重摧残以及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蚕桑生产每况愈下,截至解放前夕,全省仅残留桑田40余万亩,年产茧下降到仅只13万多担。建国以后,江苏蚕桑生产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蚕业在振兴临海经济,农民奔小康,出口创汇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本市建立巩固的蚕桑生产基地,使我市蚕茧产量上万担.市林特局蚕桑站,从1991年开始实施万担茧工程建设,计划1993年使全市蚕茧产量上万担,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规划落实,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提前一年1992年已实现了全市蚕茧上万担,现将我市万担茧(500吨茧)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一、认真总结本市蚕桑生产历史经验,制订规划,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区地处黄海之滨,蚕桑生产发展较迟,生产水平也不高。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加快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步伐。全区蚕茧产量,从1978年的5万担增加到1982年的11.6万担,平均每年递增23.4%。为了提高经济效益,1982年我们在全区大面积试验推广了中秋蚕期饲养春用品种,82年中秋蚕全区共发种85558张,其中春种23614张,占27.6%。秋养春种的试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全区中秋期养蚕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区中秋蚕的平均张种产茧量为50.2斤,比81年提高了2斤;担茧价159.5元,比81年提高了11.9元。现将试验推广的有关情况择要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5.
<正> 武胜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有耕地53万多亩,农业人口70万,人平占有耕地0.7亩多,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县。近几年来,在发展蚕桑生产中,根据武胜实际,狠抓桑树管理,提高单株产叶量,提高栽桑效益,走内涵发展蚕桑生产的路子,保持蚕桑生产稳步健康地发展。从1984年到1990年,桑树总株数基本保持在7000—8000万株,但养蚕量逐年增加。1984年全县发种12万多张产茧5万多担。1990年全县发种20万张,产茧10.2万担,实现了300—400株桑养一张蚕。全县5个区,42个乡(镇)中,3个区产茧过双万担,两个区产茧超过万担;产茧3千担的乡达到10个,2千担以上的乡达到31  相似文献   

16.
<正> 石泉县解放初只产土茧2500斤,1976年发展到22万斤,平均每年增长9000斤。去年产茧31万多斤,三年增10万斤,平均每年3万多斤。今年的春夏两季产茧是去年的总和,加上潜力较大的早、中晚秋蚕,留有余地的试算,可达到50多万斤,比去年增加70%以上。以飞跃的步伐,成为我省重要的蚕桑基地县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中江县是全省蚕桑生产重点县之一。1984年全县发种16万张,产茧6.7万担,为历史最高水平。自蚕桑实行户营为主后,由于我们工作没有做好,蚕儿“三害”危害严重,单张产茧逐年下降。1984年平均每张种  相似文献   

18.
<正> 1983年8月19~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蚕学会组织了有维、汉两族参加的新疆蚕业考察团一行23人,来山西省作了为期8天的考察。 来自古丝绸之路上的客人们,先后对山西的老蚕区、年产茧两万担的阳城县和发展蚕桑仅两年多、产茧10万斤的新蚕区浮山县,以及山西省蚕研所、蚕种场等进行了考察,先后共参观访问了9个公社12个大队。对浮山县栽桑养蚕时间短,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和领导重视,认  相似文献   

19.
<正> 青石乡蚕桑辅导员沈定秀根据山区柴多的有利条件试验用蒸汽消毒蚕具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今春专业户陈泽英家建直桶消毒灶一座,社员刘孝敬利用这座灶消毒蚕具,养春蚕2张产茧183.1斤,张蚕产茧91.5斤,总产值323.9元,比他81年1张春蚕产茧31斤,82年1.5张春蚕产茧3.6斤高3倍到30倍。陈泽英今年养蚕四次8张共产544.9斤,平均张产茧68.1斤,早秋蚕2张产茧144斤,张产72斤,中秋蚕1.5张产茧94斤张产62.7斤,比去年1.5张中秋蚕产茧30斤高2.1倍,全年总产比上年多244斤;  相似文献   

20.
我场水南和×路两个老蚕桑基地现有桑园300亩,81年产茧28636.1斤,平均亩桑产茧95.4斤。今年到中秋蚕止产茧27500.7斤,比去年同期25376.6斤,增加2124.1斤,预计全年可达30500斤,平均亩桑产茧可以超百斤。一有桑叶才能养蚕,叶多,蚕多,茧多这是常理。这几年我场桑叶产量上升得较快,以春叶产量为例:79年产叶122187斤,80年154035斤,81年193571斤,82年229106斤,平均每年春叶递增3万斤。蚕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