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9502是以94618自交系为母本,94601自交系为人父本配制而成的网纹甜瓜一供杂种。中熟,从开花至成熟需40d左右,抗白粉病和病毒病,一般666.7m^2产量2400-2500kg。果实球形,果面网纹凸起,美观,果肉淡绿色,肉厚3.5-4.0cm,肉质细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4%,香味浓郁,单果重1.5kg。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辽葱1号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葱 1号株高 1 1 0cm左右 ,葱白长 5 0cm左右、葱白横径 3~ 4cm ,叶色深绿、叶肉较厚、表面腊粉多、叶片上冲、较抗风 ,生长期间功能叶片 (常绿叶片 ) 4~ 6片 ,植株不分蘖。该品种生长速度快 ,生育期较短 ,定植后 90d左右可收葱冬贮。抗病毒病 ,较抗紫斑病、霜霉病、锈病等。冬贮后干葱率较高。含糖量较高 ,风味佳、品质好。另外 ,该葱的半成株抽薹后 ,侧芽葱的发生率高 ,一般可达 95 %左右 ,而且生长旺盛。辽葱 1号一般产量为 40 0 0kg/6 6 7m2 ,最高可达 70 0 0kg/6 6 7m2 。根据不同需要 ,辽葱 1号可以采用多种栽培方式 …  相似文献   

3.
特种稻品种黑香糯,1993 年由张掖农校引进。该品种株型紧凑,生育期 145 d,株高 78 cm 左右,千粒重 22 g,米粒长宽比 234,紫色素含量是其它黑米的 3~5 倍。经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中等肥力地块平均产量达7 500 kg/hm 2 以上。一般育苗用种量 375~525 kg/hm 2,在秧龄 23~28 d(5 月 5 日~10 日)移栽,行距 30 cm ,穴距 15 cm ,每穴插秧苗 5~7 株,正常年份 9 月收获。  相似文献   

4.
“津白45”耐热早熟大白菜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WB7和黑227配制成耐热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新品种“津白45”,生育期45~50天,株高36cm,开展度40cm,中桩类型,叶球近似筒形,球形指数2.1左右,外叶绿色,中肋白色,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3年品比试验每666.7m2产量达3780.0~5274.2kg,比对照品种“夏阳50”增产25.0%~52.2%,对霜霉病和软腐病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5.
《辽宁农业科学》2002,(6):47-47
京农五号红小豆是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选育的小豆新品种。 1999年 6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特征、特性 :1.生育期短 ,正常年份北京平原地区全生育期 90~ 95d ,不影响下茬种适时麦。2 .产量高 ,一般生产田 15 0kg/ 6 6 7m2 左右 ,具有 2 0 0kg/ 6 6 7m2 的潜力。3.高产抗倒 ,该品种株高 4 0~ 6 0cm ,直立紧凑型 ,杆硬 ,抗倒。夏平播适于中等密度栽培 (1~ 1.5万株 /6 6 7m2 )行距 4 0~ 6 0cm。主茎 10~ 12节 ,分枝 2~ 3个。一般地块单株结荚 15~ 2 0个 ,单荚粒数 5~ 6个。地力较好的分枝…  相似文献   

6.
耐热萝卜新品系“上选4号”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选4号”耐热萝卜新品系是以早熟,耐热,抗病毒病为选育目标,通过多品种混合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系株高50cm左右,叶丛直立型,花叶,功能叶15-16片。肉质根圆柱型,根长20cm左右,横径8cm左右,红皮白肉,肉质致密。  相似文献   

7.
“黑小麦-76”为春性品种,生育期98d,株高87~103cm,穗粒数34~36粒,行粒重39.5g,高抗“三锈”白粉病,抗黄矮病,在密度为420万株/hm^2,施纯氮180kg/hm^2时产量可达5066.7kg/hm^2。  相似文献   

8.
“津绿75”中熟大白菜杂交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J9-405和黑227配制成优质中熟大白菜一代杂交新品种“津绿75”,生育期75天左右,株高55cm,球高50cm,开展度62cm,单株重3.0~3.5kg,为高桩直筒花心类型,外叶深绿、中肋浅绿、叶纹适中,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两年品比试验每666.7m2产量达6670.0~7125.5kg,比对照“津青9号”增产18.0%~33.0%。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抗性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增加2.6~4.8℃;5cm地温增加0.8~2.1℃,10cm地温增加1.8~3.6℃,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和地温提早2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在双棚内可提早20d(即3月5日~10日)播种;提前17d(即5月10日)移栽;大田覆地膜比不覆地膜5cm和10cm的地温提早1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成活率达98.9%,双棚育苗和大田覆地膜的增温保湿效应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过程,表现在株高90cm,单株根干重达31.8g,单株茎于重达60g,叶面积系数2.68~3.11,单株叶千重为150g,单叶干重达9.2g,烟叶每公顷产2388kg,均表现最大值,提前20d成熟和烘烤。总之,双棚育苗后,大田覆地膜栽培烤烟的增温效应,促进了烤烟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迷你种薯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技术(茎尖离体组培苗)与无土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美国威斯康辛州防虫的温室和人工气候室内调控温、光、水、气、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两个不同生育期的品种经过40~50d的强化栽培,获得平均单薯重量分别为2.2g与2.1g,平均直径为1.8cm与1.2cm的迷你薯块  相似文献   

11.
利用粉垄农耕新技术,经粉垄栽培水稻试验表明,粉垄中低产稻田耕作层由传统耕作15—18cm增加到22—25cm,早稻利用超级稻组合种植产量达550—650kg/667m2,比传统耕作增产20%左右;粉垄水稻根系发达,早稻收获后作再生稻栽培,低位分蘖,每667m2产量可达400kg以上。据此分析了在广西双季稻地区尤其是发展秋冬种的地区,粉垄早稻+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亩产稻谷1000kg,利用再生稻比晚稻提早成熟收获20—30d发展秋冬种高值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十个杨树种类(其中有无性系、变种,和种)一年生插条苗的叶、茎和根的生长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各种类生物量的高低与全株总叶面积的大小排列顺序大体相同。各种类叶面积的增长速率与高生长速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绝大多数种类的相关系数在0.8—0.9左右。这表明未成熟叶片的光合产物是向上运输到顶端的。观察表明,速生种类叶片数目较少,而放叶间隔期较长,约1.7—2.2天;而生长较慢的种类为1.4—1.6天。对茎生长的研究中发现,生长期的长短不是造成高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速生期(即高生长速率达2.5cm/天以上)的长短及高生长速率最大值的高低对茎生长的影响很大。最速生的品种72—170的速生期长达99天,最大高生长速率达4.7cm/天;而生长差的种类小叶杨、小美12~#等,速生期仅17天,最大高生长速率分别为4.0cm/天和2.6cm/天。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盘锦自然物候及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盘锦地区近50 a(1960—2009年)气温、降水气象观测资料及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对盘锦地区气候变化对自然物候及农作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盘锦地区呈现气温升高、降水略减少的气候变化趋势;自然物候与农作物对气候变暖反应敏感,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后,并且推后的幅度较春季提前的幅度大;近30 a盘锦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8 d左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40 a盘锦玉米适宜播期提前13 d左右。  相似文献   

14.
早熟苦瓜新品种“赣优1号”、“赣优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赣优1号、赣优2号是分别以强雌系Q11-2、Q9-4为母本配制成的早熟杂交苦瓜新品种。赣优1号商品果绿白色,棒形,果长35cm,横径6cm,肉厚1.0cm,单果重400g,特早熟,春季栽培从定植至初收40d,每公顷产量37500kg。赣优2号商品果绿色,棒形,果长30cm,横径7cm,肉厚1.2cm,单果重500g,早熟,春、秋季均可栽培,春植从定植至初收45d,秋植从播种至初收45d,每公顷产量45000kg。  相似文献   

15.
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引进3个白刺品种,以扦插育苗方式在山西西北部地区朔州市怀仁县引种栽培,观察白刺在山西引种试验初期的成活及生长表现,为扩大白刺引种栽培范围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管理条件下,大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的成活率分别为52%~55%、49%~53%,西伯利亚白刺成活率较低,为27%~32%。唐古特白刺在成活后表现出明显生长优势,整个生长季新梢生长量、生根数及根长均为最大,生长季末分别达51.464cm、17~29条·株-1和46.310cm;其次为大白刺,西伯利亚白刺生长缓慢,生长季末新梢生长量为39.607cm,生根8~14条·株-1,根长生长量为28.490cm。从单月长势来看,7月下旬到8月下旬为白刺生长速生期,该时期各品种植株间新梢和根长生长量分异也较大。白刺在研究区营养生长潜力较好,生殖生长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6.
“津优41号”是由自交系X20-1与M9-6-2-2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丰产,耐热性好,抗霜霉病、病毒病、高抗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瓜把短,皮色深绿,有光泽,刺瘤中等,商品性好、品质佳,腰瓜长35cm,单瓜重200g左右。每666.7m2产黄瓜5500kg左右,适于春秋露地及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7.
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幼苗生长规律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樟子松种子播种后,随着幼苗的出土,主根即以较快的速度下扎,2个月后幼苗根系已深入到10 cm以下的土层,抵抗力相对增强。樟子松播种苗和移植换床苗生长表现为第一、第二年生长缓慢,第三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迅速增加,进入速生期。苗木抚育管理中,春、夏季樟子松生长高峰期需水需肥量大,应及时灌溉和施肥,秋季苗木生长变缓,应适当控水控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幼苗越冬管理中的方法为土地冻结前灌溉、覆沙、覆土,笠年春季一般到4月中旬气温稳定时除去覆土。  相似文献   

18.
在年降水量 4 1 5 m 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上 ,以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 ,研究地膜覆盖 (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 30 d、覆膜 6 0 d和全程覆膜 )、底墒 (设低、高 2种底墒 )和施氮 (设不施氮和施氮 75 kg/hm2 )对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膜后作物根系生长加快 ,中下层根系比例增加 ,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水分。相对发达的根系保证了作物吸收器官 (根 )和失水器官 (叶 )间的平衡 ,协调根冠间的干物质分配关系 ,能在不影响根系吸收能力的前提下 ,提高光合产物的繁殖分配比例。适时揭膜能够改善光合产物分配 ,促进根系生长下扎 ,维持生长后期活性。全程覆膜处理的表层和中层 (30~ 6 0 cm)土壤中 ,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原因在于后期覆膜使土壤温度急剧升高 ,造成根系大量死亡和活性下降。因此及时揭膜 ,有利于作物生长后期的根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全程覆膜对维持作物生长后期较高的根冠比不利  相似文献   

19.
1999-1是平凉黄荚菜豆萌动的种子经秋水仙素浸泡处理,在其变异后代中筛选出的优良株系。中熟,生长势强,果实发育期4~6 d,全生育期110 d左右。果实为鲜黄色,长带形,果荚长26.3 cm,宽2.2 cm;果面光滑,嫩荚实心,果肉厚,单果重26.4 g。每荚4~6粒种子。种皮褐色,千粒重620 g。畸形果少,果实商品性好。高抗炭疽病、细菌性疫病。2013—2014年在平凉市崆峒、泾川、华亭等县(区)进行了多点区域试验,1999-1平均折合产量32152.50 kg/hm2,较对照平凉黄豆角增产53.18%。适宜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西瓜新品种甜宝小玉是以TM-15为母本,ZH-3N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中小果型有籽西瓜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全生育期约95 d;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果皮浅绿色,上覆墨绿齿条带,果皮厚约0.80 cm;瓤色大红,肉质沙脆,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边部8.0%;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5~6节,以后每隔4~5节着生雌花,易坐果,果实发育期约28 d;耐寒性强,耐热性强,耐旱性强,耐涝性强,耐弱光性强,抗病性强;果实商品率93.8%,耐储运性中等,单瓜重约1.8~2.5 kg,产量约2 300 kg/667m~2。该品种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适应南方多阴雨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