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头鬼伞液体培养条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卫根  吴瑞娟 《食用菌》2008,30(4):12-14
通过改变毛头鬼伞培养液中黄豆浆浓度、葡萄糖浓度、pH值、培养时间等单个因子,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毛头鬼伞在实验室液体培养环境下的生长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其液体培养最优生长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毛头鬼伞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最优培养基配方及生长条件:以25g/1000mL的黄豆为氮源、22.5g/1000mL的葡萄糖为碳源、起始pH为6.0、培养温度为25℃、装液量75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96h培养。  相似文献   

2.
对适于白色金针菇F81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其适宜的液体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麸皮2%,KH2PO4 0.1%,MgSO4 0.05%,VB1 10μg/100mL,VB2 50μg/100mL;适宜摇瓶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6~8,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3.
虫草液体深层发酵富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培养时间、pH、培养基种类等因素对虫草菌丝体生长量、富硒量、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探讨了虫草菌富硒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60μg/mL,培养时间5d,pH6,培养基为麸皮培养基(%):蔗糖3,麸皮2,NaN030.2,KH2V040.5。菌丝生长量最高可达1.916g/100mL,有机硒含量可达509.026μg/100mL。虫草有机硒转化率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硒浓度20μg/mL,培养时间5d,pH7,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蔗糖3,马铃薯20,NaNCh0.2,KH2PO40.5。其有机硒转化率最高可达18.44%。低浓度的硒可以刺激菌丝体生长,高浓度的硒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有机硒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江西虫草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实验,确定江西虫草培养基为蔗糖2%,甘油1%,黄豆浸液0.5%.酵母膏0.5%,KH2PO40.1%,MgSO40.05%,蒸馏水1000mL,初始pH6~7。装液量200~250mL/500mL,加入10粒分散球,按培养液量的5%~7.5%接种6d左右菌龄的菌种,于26~28℃、旋转式摇床150~180r/min培养8d,最大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6.6g/L。  相似文献   

5.
培养条件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告了分离自沈阳天柱山的羊肚菌(Morchelta.sp.)Sn-1菌株的菌丝生长条件的研究结果。该菌株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硝酸铵;最适生长温度为24℃:最适的pH为7.5;光照培养不利于菌丝生长。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碳源、氮源、温度和pH这4个主要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因子;影响强调的顺序为温度、氮源、碳源和pH;最佳的组合为葡萄糖25g/L、硝酸铵2.0g/L、温度24℃、pH7.5。  相似文献   

6.
灰树花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灰树花进行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以玉米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添加无机盐KH2PO4、MgSO4、CaCC3和少量的琼脂最适合灰树花菌丝的生长。培养液pH6,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为25℃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到150.5g/L。  相似文献   

7.
真姬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真姬菇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温度、pH、湿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原基发生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真姬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原基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2~16℃,最适温度为1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8.5,最适pH为6.5~7.5;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含水量为55%~70%,最适为65%;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合  赵燕  秦俊哲  魏颖杰 《食用菌》2005,27(6):21-22
研究了金针菇908液体菌种在发酵罐内深层培养过程的生长变化及影响条件。结果显示,培养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24-25℃,pH5.5~7.0,接种量15%。培养前期24h,通气比1vvm,搅拌器转速180r/min;在24~60h适宜的通气比为1.2vvm,搅拌器转速210r/min。24-60h为菌丝的对数生长期。60h时的菌球数为720个/mL,还原糖含量5.96g/100mL。氨基氮含量9.54mg/100mL,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及蛋白酶的酶活分别为1.85u、2.38u、0.092u及0.184u。  相似文献   

9.
pH和温度对攀枝花野生鸡枞菌PXT-1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亚  李敏杰  周君 《北方园艺》2011,(11):164-165
以野生鸡枞菌菌丝体PXT-1株为试材,研究了温度、pH对鸡枞菌菌丝体PXT-1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鸡枞菌菌丝体PXT-1最适生长温度为20~22℃,最适pH为5~6,此时菌丝体干重最高,菌丝在培养基中长势浓密。鸡枞菌菌株PXT-1是一种喜酸性、中温型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白灵菇菌丝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菌丝进行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和通透气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最适温度为22℃-30℃;最适pH为6.5~7.5;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1.
马红梅 《中国食用菌》2003,22(5):35-35,42
本文利用均匀设计来优化红汁乳菇发酵产菌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处理6,即装液量为120mL,温度为27℃,pH4.0,菌丝产率最高,约为0.17g/100mL。  相似文献   

12.
白晨  王淑珍  陆文蔚 《食用菌》2010,32(1):17-19
通过摇瓶正交试验,在确定了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适宜条件为:22℃、pH7.0、120r/min,10%接种量,装量100mL/250mL,时间4d,获得干菌丝体17.0g/L、胞内与发酵液多糖积累量分别为14g/L、0.78g/L。在此基础上,采用10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试验,结果与摇瓶相符。  相似文献   

13.
硫磺菌β-葡萄糖苷酶产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硫磺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液体培养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装液量75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等外部培养条件确定的条件下,硫磺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黄豆(制浆)15.0g/L、葡萄糖20.0g/L、初始pH值5.5,最佳培养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菌液体发酵培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及培养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所分高培养的菌种和选出的液体培养基S31、a,在pH5.5、装量40%、温度18-20℃,转速100-12r/min,培养时间96h的适宜条件下,菌丝产量最高,菌丝于重达到0.028g/mL左右。  相似文献   

15.
翁祖英  吴政声 《食用菌》2005,27(4):10-11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鲍鱼菇8120和平菇P54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鲍鱼菇8120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8℃。适宜pH值为5~8,最适pH7.2~8;平菇P54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5-31℃,适宜pH5~8,最适pH值为6-6.5。  相似文献   

16.
黄花乌头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琴 《北方园艺》2011,(1):169-171
采用凹玻片法,通过不同碳源和氮源处理条件对黄花乌头根腐病的镰刀菌的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孢子在温度为10~35℃的温度处理中均可以萌发,其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30℃;在pH为6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在pH 5~6的不同处理条件下最适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黄花乌头根腐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受光照条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松乳菇深层培养所需的碳、氮源及其交互作用。在供试的多种碳、氮源中,最适合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最适合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氮源是黄豆粉,松乳菇不能利用尿素和亚硝酸盐。碳、氮源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优良培养基为培养基1:蔗糖1.5%、可溶性淀粉1.5%、牛肉膏0.25%、黄豆粉1%、硝酸钠0.1%;菌丝体和胞外生物聚合物的0生物量分别为0.923;g/100mL和80.1mg/100mL;培养基2:蔗糖1.5%、可溶性淀粉2%、牛肉膏0.1%、黄豆粉0.75%、硝酸钠0.3%;菌丝体和胞外生物聚合物的生物量分别为0.927g/100mL和83.2mg/100mL。  相似文献   

18.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19.
对巨大13蘑Tsw-06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巨大口蘑Tsw-06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6.0,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粉,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70%。  相似文献   

20.
初步试验了 6种碳源、6种氮源培养基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在 5种不同温度、pH值、光照单因子条件下羊肚菌菌丝生长状况。结果表明 ,最好的碳源是蔗糖和白糖 ,最好的氮源是硝酸钾和尿素。羊肚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 0~ 2 5℃ ,适宜pH6~ 8,光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