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高频率诱导荞麦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组培技术。在附加0.5mg/L 2.4-D和KT的MS4培养基上,胚轴和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81.3% ̄91.2%,胚轴不定芽的诱导率为34.5% ̄41.2%。将胚轴在附加0.5mg/L 2.4-D的MS2上预培养15d左右再转到MS4上,不定芽诱导率可达53.3%。不定芽也可从培养于MS5(附加0.5mg/L KT)中的外植体上直接产生,当不定芽转到附加0.5mg/L NAA的MS7培养基上可诱导生根。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荞麦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较成熟的组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不结球白菜子叶离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矮脚黄的子叶建立了不结球白菜高频率再生体系。在MS+6-BA10mg/L+NAA0.3mg/L培养基上,外植体分化率达70%,每一外植体可产生9.6个不定芽,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子叶离体再生植株的影响,发现11-15d苗龄的子叶分化效果最佳。MS+NAA0.2mg/L对根的诱导最好。  相似文献   

3.
不结球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矮脚黄的子叶建立了不结球白菜高频率再生体系。在MS+6-BA10mg/L+NAA0.3mg/L培养基上,外植体分化率达70%,每一外植体可产生9.6个不定芽。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子时离体再生植株的影响,发现11~15d苗龄的子叶分化效果最佳。MS+NAA0.2mg/L对根的诱导最好。  相似文献   

4.
刺树愈伤组织培养时不定芽的分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枣树色白,结构紧密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不定芽的分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MS(NO^-3/2)作基本培养基,并附加KT4.000mg/L.ZT1.750mg/L和NAA0.015mg/L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不定芽分化效果,鸡收枣和无核小枣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达到30%,22%,其它品种再生频率低于15%,不定芽在MS(NO^-3/2)+NAA0.015mg/L+ZTT1.750mg/L+KT4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白菜的下胚轴、子叶切块和带柄子叶等外植体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MS+1 ̄2mg/L6-BA+0.5mg/L NAA培养基上获得的无菌苗质量最好,分化能力最强;在MS+5.0/mg/L6-BA+1.0mg/L NAA分化培养基上,直插的带柄子叶分化频率最高,接种后40天达41.2%,并能形成大量不定芽(多者一个外植体可达20多外不定芽);幼苗在MS+0.2mg/L NAA培养基上能正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白菜离体再生及基因转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耐热大白菜42号自交不亲和系的子叶为外植体再生及 研究了几种因素对大白菜植株再生的影响和农杆菌介导法转CpTI基因的条件,含0.1mg/LNAA,1.0-2.0mg/LCPPU,5.0-10.0mg/LAgNO3的MS培养基较适合于大白菜42号自交不亲和系的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测定了在含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离体27d后的子叶的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子叶内源IAA、ABA含量分别比  相似文献   

7.
西瓜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建立西瓜顶芽培养与子叶培养的实验流程,以西瓜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芽的伸长,生根以及再生植株的移栽与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顶芽诱志不定芽的诱导率高于子叶,苗龄4-5d,刚刚由黄色较浅绿色的子叶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苗龄8 ̄9d的顶芽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最多;用子叶诱慰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BA,用顶芽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3.0mg/LBA+0.2mg/LI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以甘蓝子叶为外植体,成功地将抗潮霉素(Hyg^r)基因和抗卡那霉素(Km^r)基因导入甘蓝品种,培育出转基因植物的技术研究成果。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IAA2mg/l,BA4mg/l,蔗糖20mg/l和琼脂8.0mg/l,进行不同激素浓度的适宜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明,以IAA3mg/l和BA4mg/l的MS固体培养基诱导甘蓝子叶,其再生芽发生率高达95%~100%,每个外植体平均可诱导  相似文献   

9.
外源基因在不结球白菜转基因植株后代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不结球白菜地方品种———“中脚黑叶”和“矮脚黑叶”中 ,获得抗虫转基因植株。卡那霉素抗性和抗虫性在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T1代植株中发生分离 ;在T2 代中出现 3种不同类型的株系 :抗性纯合、杂合型和敏感性纯合株系。卡那霉素抗性和抗虫性在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的表现基本符合孟德尔显性单基因的分离规律。从T2 、T3 、T4代中选择出抗虫性纯合株系 ,并获得一批对 1~ 2龄鳞翅目小菜蛾、斜纹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 6 0 %左右的单株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601的子叶中游离出原生质体,采用液体浅层培养,获得持续分裂的细胞。培养基中的2,4-D浓度对刺激细胞分裂至关重要。形成的小愈伤组织必须继代培养(MS培养基补加2,4-D0.2mg/L,kt2MG/L)后,再转至MS分化培养基(补加NAA0.01mg/L,KT3mg/L)上,才能分化出芽。分化的芽在MS生根培养基(补加IBA0.5mg/L)上,可以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1.
12.
《Science (New York, N.Y.)》1980,207(4436):1161-1162
  相似文献   

13.
14.
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毒介质法研究了壳聚糖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大于1 mg/mL的壳聚糖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各设定浓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孢子萌发,而且抑制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浓度大于0.1 mg/mL的壳聚糖处理可诱导初生菌丝发生肿胀、分枝增多且茵体分隔增加及体细胞变短等形态学变化.壳聚糖的抑菌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茵丝细胞膜的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D)_2)、与瑟伯氏棉(C.thurberi,D_1)、辣根棉(G.armourianum,D_(2-1))、裂片棉(C.lobatum,D_7)和松散棉(C.laxum,D_8)等4个D染色体组的杂种三倍体F_1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及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结果。这4个种间杂种F_1,有的表型象海岛棉,有的象野生二倍体棉,有的表现为中间型。每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依次为:12.83Ⅱ+13.27Ⅰ+0.024Ⅲ;12.10Ⅱ+14.84Ⅰ;12.44Ⅱ+14.24Ⅰ+0.02Ⅲ和12.70Ⅱ+13.40Ⅰ+0.025Ⅲ+0.033Ⅳ;完全配对成13Ⅱ和13Ⅰ的细胞,其比例分别为60.3%、19.9%、42.2%和45.9%。这表明:在这4个D染色体组棉种中,以瑟伯氏棉与海岛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松散棉、裂片棉,而辣根棉的关系最远。本文还讨论了这4个D染色体组种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浙江林学院等采自莫干山的象虫总科共10种,其中象虫科9种,卷象科1种。  相似文献   

17.
重点介绍了美国农场经营管理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即以经营中型规模农场为主体;由市场来确定种植计划;主要以一种作物为主要种植对象;农业保险;农业协会;农业社会服务,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重视农科教三结合;坚持用养结合,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美国农业部有关信息机构的主要工作;美国农业部的经济信息调查内容;美国农业部统计信息调查方法;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有关的信息保密规定;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服务局的"市场新闻报告"等六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竹节参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竹节参脂溶性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竹节参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共检测出27个峰,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93.41%。竹节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1-十八碳烯(18.06%)、3-甲基-2-丁酮(12.88%)、3-甲基丁酸(8.40%)、正己酸(6.60%)、辛酸(6.41%)、异丙基乙醚(6.08%)、2-乙氧基戊烷(5.08%)、十二烷(4.93%)、可巴烯(4.17%)。[结论]该试验检测出了竹节参脂溶性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及含量,为综合开发利用竹节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