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述了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存在的问题上,提出抓好茶业规划落实、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名茶品牌、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借旅游业带动茶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有机名茶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唐训芳 《茶叶》2000,26(Z1):316-317
名茶市场是名茶生产者推销自己生产的名茶给消费者的黄金通道,全国各地名茶市场的兴起,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茶业的进程,科学高质量地规范管理茶叶市场,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是中国茶业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浙东名茶市场管理工作总结,揭示了建设茶叶龙头市场的重要性,为茶叶市场管理与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4,(11):44-45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1936年1月,由民国政府析潜山、太湖、霍山、舒城4县部分地域设立。茶业是本县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全县茶园15.45万亩,产茶4450吨,产值7亿余元,其中名优茶2200吨,产值3.8亿元。自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创立以来,岳西县做大做强茶业经济,使之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积极响应中国茶叶学会"名乡产名茶,名茶创名牌,名牌显名茶"的品牌战略号召,按"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县"发展要求,努力提升茶叶基地、品牌、食业的内在素质,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品质战略和产业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新晋“中国名茶之乡”。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6,(6)
正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暨二届一次工作会议于5月30日在湖南常德成功召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中茶协副会长、名茶委第一届主任委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中茶协副会长、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湖南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重旺,中茶协副会长、北京吴裕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丹威,中茶协名茶委各委员单位负责人、代表,近百人参会。本次会议作为中茶协名茶委换届会,首先由刘仲华主委对第一届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渠江薄片·罗村茶产地释疑薛德炳(四川万源市茶果站万源·636350)发掘、恢复历史名茶,研创具有特色的新名茶,促进了茶业科技进步,丰富了茶叶品类,优化了茶叶品级,繁荣了茶叶市场,适应了茶叶消费变化,提高了茶业经济效益,标志着茶业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16,(11)
正10月25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举行了主题报告会。黄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高峰围绕"传承徽茶历史荣耀打造中国名茶之都"的主题做了精彩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博士针对中国茶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市场大数据和调研结果为在场嘉宾做了题为"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重点分析"的报告,以开阔的视野诠释了中国经济大局,为下一步复兴中国茶业实体经济贡献了锦囊妙计。  相似文献   

7.
《茶叶》2007,(2)
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由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三大风景文化名山环抱而成。一行行茶丛碧绿如染,一层层茶山连接云天,是茶乡的一道靓丽景观。改革开放以来新昌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开发名茶生产,闯出了一条依靠打造大佛龙井名牌,做大茶产业的茶业经济振兴繁荣之路;创立了集生产基地加工、市场龙头带动、销售网点辐射、品牌管理效应为一体的名茶发展模式。新昌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茶界所瞩目。新昌因此先后获得了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08,(1)
为倡导国饮、弘扬中华茶文化,由山西茶叶展评组委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茶艺队承办、福建省龙头企业福建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办的中国名茶大学生推广会暨《中国名茶篆刻》、《中国名茶评点》茶文化作品首发式于2008年元旦在山西省城  相似文献   

9.
“十五”时期浙江茶业将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成 《茶叶》2001,27(2):3-5
“九五”全国茶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面临茶叶供过于求,效益趋降等问题。浙江是茶业大省,茶叶总产值、名茶产值、茶叶出口均列全国首位,其经验值得借鉴。“十五”浙江规划茶业为优势产业,确保效益增长,实现茶业持续发展和茶农增收,对全国茶业发展将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溪茶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建明 《中国茶叶》2008,30(11):20-21
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茶叶主产区之一,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安溪茶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茶业的发展,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研究员曾经说:安溪茶业是全国茶业界的一根标杆、一面旗帜,引领着福建茶业乃至全国茶业的发展潮流。然而,安溪茶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安溪茶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安溪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安溪茶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永顺县名优茶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名优茶的开发,永顺县茶业重新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本文分析了新的历史时期永顺县名优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龚永新 《茶叶》2013,(1):45-49
撇开物质层面,如果说名茶是技术的结晶,那么从更深层次的理解,名茶也是审美与创意发展的完美结合。做好"名茶美学"这篇文章,不仅是名茶作为"按美的规律"创造的对象世界,能够为人们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审美;同时在这个"按美的规律"创造的名茶产业化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创意的渗透。于是有理由认为,发生在名茶产业链上审美激发创意,创意丰富审美是持续的、无休止的过程,认识名茶产业链上创意渗透与审美事实的形成,进而促进其互动发展,无疑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林蕊桂 《茶叶》2009,35(3):178-179
本文阐述了蕉城区名优茶质量评比的参评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浉河区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该区茶树良种发展起步晚,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空间大。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浉河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实行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笔者个人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浉河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湖南旅游资源促进湖南茶叶销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克尼 《茶叶通讯》2005,32(2):42-44
利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各景区投资建立茶叶市场,将茶叶和包装与景区人文景观和美丽山水结合起来,把久负盛名的名茶挖掘出来,使湖南茶叶逐步强大。  相似文献   

17.
何志德  江荣浩 《茶叶》2009,35(3):174-177
名茶开发中心通过树品牌,拓市场,建网络,实行联基地,联大户,与茶农联结利益的共同体、狠抓良种引进、名优茶基地建设、培训推广适用技术等,在探索和发展茶叶产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遂昌县大柘镇茶产业现状,运用"SWOT"法,分析了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并提出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应当推进土地流转和大力推广机械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树立诚信意识、打造生态品牌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强化市场意识,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9.
彭雨顺 《茶叶通讯》2005,32(4):40-43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湘潭县茶业的既有优势和近年茶业发展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湘潭县茶业发展战略:发挥既有优势,整合茶业资源,挖掘产业潜力,走精品名牌道路,促进茶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祝安  袁航 《茶叶》2014,40(3):160-163
概述了‘景宁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源优势,分析了‘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强化茶文化产业的整体包装和前瞻性策划,增强政府扶持及政策引导,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等几方面有助于促进‘景宁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