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某些菌引起的,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有三种,一是肠毒源性大肠杆菌,它能产生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刺激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量大增,出现霍乱样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2.
大肠埃希氏杆菌简称大肠杆菌是寄居肠道的优势菌群之一,某些血清型毒力较强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人类腹泻。致腹泻性大肠杆菌根据致病机制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集聚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H7是最常见类型,O表示其抗原类型,H7表示血清型。大肠杆菌O157∶H7的感染剂量极低,有人认为食入不足10个细菌就可致病,且病死率相对较高,发病后服用抗生素有无效果尚无定论,目前还没有特效疫苗生产。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大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 1.1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大肠杆菌通过菌毛、黏附素(细菌表面头发样结构)黏附或定居在肠上皮细胞,并产生肠毒素,使水和电解液大量流入肠内,从而引起腹泻。  相似文献   

4.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是引起较大儿童和成年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对人类的公共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机制、粘附素系统、III型分泌因子和毒力岛等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发的肠炎性、消化不良疾病,90%的犊牛腹泻是由大肠杆菌致病引起。犊牛发病通常在出生后2~3 d,而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等相关病毒。为了减少犊牛群发性大肠杆菌,要对病源进行采集,通过科学方法把大肠杆菌分离鉴定,检测相关耐药性,研究出的结果为犊牛腹泻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的致病过程是细菌依赖黏附素,在肠道内定居、繁殖,然后释放细菌毒素引起细胞坏死和肠道紊乱,进而导致急性腹泻[1]。黏附素、肠毒素、溶血素等是与其致病过程有关的致病因子[2],某些血清型也与大肠杆菌的致病性有关。国外有关于大肠杆菌的O抗原血清型与肠毒素和黏附素类型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牦牛腹泻样品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分泌的一种外毒素,能够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和猪的水肿病,是导致幼畜腹泻的直接致病因子致使规模化猪场中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严重影响了养猪场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与仔猪腹泻的致病过程密切相关。卵黄抗体具有价格便宜、制作简单等优点,能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是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就国内外鸡抗猪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卵黄抗体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按目前国际上的分类.大肠杆菌大致有6种致病型,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相似文献   

10.
兔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兔大肠杆菌病又叫黏液性肠炎,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幼兔肠道传染病.通过以往的参考文献[1,2]可知大肠杆菌是引起断奶前后家兔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主要侵害20~70日龄的仔兔和幼兔,成年兔很少发病.其致病机理是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容物中大量增殖,并附着在肠黏膜上,导致肠壁渗透性增强,患兔腹泻脱水.  相似文献   

11.
肠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1i)的粘附因子K_(99)抗原,是一种易热蛋白质,从形态上看是一种纤毛结构,这种纤毛可以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使细菌在小肠中聚集产生肠毒素而致病。这种纤毛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兽医研究方面,现已发现猪的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带有K_(88)、K_(99)和987P三种纤毛抗原,在引起新生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403-1409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婴幼儿和幼畜腹泻的主要细菌性病原,初生幼畜感染后常因剧烈腹泻脱水而死亡。菌毛黏附素和肠毒素是ETEC目前研究最多的2类毒力因子,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毒力因子不断被发现,如鞭毛、非菌毛黏附素、肠聚集性耐热毒素(the enteroaggregative heat-stable toxin1,EAST1)、自转运黏附蛋白、细胞溶血素等。本综述主要针对猪源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以及新型毒力的结构功能及致病性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深入探索ETEC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K88-K99-987P-F41菌毛疫苗预防仔猪黄痢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是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肠毒源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菌之一。其致病的前提是必须能在小肠黏膜定居、繁殖并产生肠毒素。ETEC表面能产生菌毛粘附因子使得这些菌株很容易吸附并定居于小肠黏  相似文献   

14.
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可以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并不引起疾病,因此人们最初认为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直到1885年Escherich首次从婴儿腹泻物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后,才开始认识到其致病性。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畜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通称,主要包括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 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G)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是引起婴幼儿、哺乳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ET…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按目前国际上的分类,大肠杆菌大致有6种致病型,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il,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rrhagic E.coli,EH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dve E.coli,EAggEC)和弥散性黏附大肠杆菌(difuse adherence E.coil,DAEC).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是引起猪、牛、羊腹泻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特别是由毒素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毒素原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两种肠毒素:即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ST是小分子的无抗原性毒素。而LT除在理化性质上与霍乱毒素(CT)相似  相似文献   

17.
<正>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大多数是不致病的,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为正常菌群,少数的大肠杆菌具有毒力,可引发疾病,导致腹泻,统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这些大肠杆菌常引起幼畜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与动物疾病有关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败血性大肠杆菌及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1])。2014年9月份,湖南省浏阳市某猪场第1胎母猪所产哺乳仔猪7~8日龄开始发生腹泻,死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t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1,7]。ETEC的致病作用主要由肠毒素和黏附素性菌毛等两类毒力因子共同构成[2],其主要的致病环节是ETEC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生仔猪的大肠杆菌性腹泻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腹泻病[1],目前,已经发现的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有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侵袭  相似文献   

20.
1犊牛腹泻的病因 有许多病原菌可引起犊牛腹泻,细菌和病毒单独或两者结合,可使犊牛发生腹泻。最常见的罪魁祸首依然是大肠杆菌。尽管各种类型的大肠杆菌居住在小肠内,但是只有高度致病的某些类型才能引起严重的腹泻,甚至是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