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大型真菌毒菌种类99种,其中子囊菌5种、担子菌94种,15种具有抑制肿瘤作用,5种为剧毒菌,分别为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栗色环柄菇(Lepiota castanea)、褐鳞环柄菇(Lepiota helveola)、毒粉褶菌(Rhodophyllus sinuatus)、白霜杯伞(Clitocybe dealbata)。分别描述了每种毒菌的中毒类型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已知的毒菇种类有二千多种,中国有一百八十三种,四川已发现五十四种(其中峨嵋山十一种)、沈阳十二种、长白山十四种、西安地区六种、大别山七种、山东崂山六种、湖南莽山十六种、河北经鉴定的毒菇有九科十三属二十一种。据测试,其中能够引起人们食后中毒致死的约三十多种。已公认的极毒菇有: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白鳞粗柄伞,豹斑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菌,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褐鳞小伞,肉褐鳞  相似文献   

3.
毒菌种类虽不多,但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误食死亡率达30%~100%,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鹅膏属鳞柄白毒伞、春生鹅膏;环柄菇属的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  相似文献   

4.
褐鳞环柄菇防治桃红颈天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鳞环柄菇发酵液对桃红颈天牛卵和初龄幼虫有防治作用,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4.2%和68.5%;褐鳞环柄菇发酵液经超声波破碎离心后,5%~20%褐鳞环柄菇菌丝体匀浆滤液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33.9%~87.5%,对卵没有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省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及其中毒类型进行了综述和梳理。甘肃分布的毒蘑菇主要有褐鳞环柄菇、白霜杯伞、裂丝盖伞等14种,其中毒类型多为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多脏器损伤型、溶血型。  相似文献   

6.
侧耳属Pleurotus(Fr.)Kumm.是个重要大属,大多数种类均可食用,其中不少为栽培种。根据Pegler 的分类见解,该属的鉴定特征是:菌盖扇形至半圆形,以侧生短粗柄附于基物上,有时柄偏生至中生或无柄,甚至发生于同一份标本上.菌柄多实心,上有或无菌环残余物。菌褶延生,稀分叉,褶缘  相似文献   

7.
杨玉石 《食用菌》2012,(4):47-47
食用菌脱水烘干工艺多种多样,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正、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1严把采摘关掌握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香菇孢子没有散发,干制后香味浓、质量好。采收前禁止喷水,采下的鲜菇放在竹篮内,不可用布袋、尼龙袋装运,防止挤压、破损、变质。2及时摊晾所采鲜菇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以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切不可将鲜菇放在潮湿的地面,以防褐变,影响干菇色泽。摊晾后的鲜菇,根据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  相似文献   

8.
胡约民 《食用菌》1992,(1):34-34
柱状田头菇,又名柱状环锈伞,学名Pholiota cylindracea(Fr. )Gill.是近年从野生菇驯育成栽培品种的新秀.菇品具有清香、脆嫩的特点,菇柄口味尤佳,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江阴市最近引种试栽,从生产和销售来看,它将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菇种.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菌盖幼时半球形,后渐伸展至扁平,中央稍突起,直径3~10cm,初期深褐色、茶褐色,渐变为淡褐色、淡灰褐色至淡土黄色,边缘色稍淡,  相似文献   

9.
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是商品名,学名为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目前,秀珍菇在我国大陆的栽培与研究仅有10年左右,栽培技术正处于全国范围内的试验推广阶段.发展秀珍菇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营养丰富;二是经济效益好,倍受城市市民青睐,市场潜力极大;三是节约杂木资源,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生产上常见的秀珍菇菌株主要来自我国台湾及日本,有不同出菇温度范围的菌株,而且各个菌种单位自己筛选,然后编号,菌种编号较为混乱.在浙江平阳县科技局的支持下,笔者进行适应平阳栽培的优良当家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蘑菇属中常见种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辉  毛宁 《食用菌》1995,17(1):2-4
蘑菇属(Aguricus L.ex Fr.em Karst),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Aqaricales),黑伞科(Aqaricaceae),早期曾被命名为Psalliola(Fr.)Kum-mer,其特征是担子果为半被果式,多为肉质;子实层体生于菌盖下,褶状,菌盖的上表皮层细胞呈柱状,菌丝通常无锁状联合;柄中生,有膜质菌环;孢子印为暗棕色,孢子平滑,以四孢蘑菇(A.campestris)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