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能源甜高粱茎秆节间锤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辽甜1号和辽甜3号为试材,在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进行锤度测定,分析了各期茎秆节间锤度的变化规律、各节间锤度与全茎秆锤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锤度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延续而逐渐提高,成熟期达到高峰,高锤度的节间数也相应增多。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茎秆节间的锤度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节间糖分分布呈抛物线状,茎秆中上部糖分变化活跃且含量较高;辽甜1号和辽甜3号茎秆锤度均以第6节为最高;不同节间锤度与全茎秆锤度标准差变幅呈W型曲线变化趋势;辽甜1号和辽甜3号可分别以节间锤度平均值第(3+9)节间/2和第(4+10)节间/2代表全茎秆锤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和粒用高粱的光合、生理生化特性及甜高粱的光合、生理生化优势,本试验选取较有代表性的甜高粱品系Rio和粒用高粱品系BTx623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甜高粱和粒用高粱叶片持绿性、光合参数、水分利用率、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叶片的持绿性影响较大,甜高粱品系Rio在叶片持绿性上优于粒用高粱BTx623;2个品系叶片叶绿素b的含量随胁迫增强下降明显,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对叶片持绿性和持绿时期影响相对较小,而在重度胁下会加快粒用高粱叶绿素b的分解,使其持绿性大幅度下降;CO2浓度在干旱胁迫下会对光合速率造成较大影响,Rio和BTx623在CO2浓度分别为200~1 400μmol/mol和200~1 600μmol/mol的区间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2个品系叶片的SOD、POD活性以及MDA含量随着胁迫的加重呈上升趋势,甜高粱品系Rio叶片中POD活性和MDA含量增加幅度大于粒用高粱品系BTx623,而SOD活性增加幅度Rio略低于BTx623,重度胁迫下SOD、POD活性和MDA含量随着胁迫的加重有所下降,BTx623下降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3.
贮藏方式对甜高粱秸秆含糖量及锤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贮藏是制约甜高粱产业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贮藏方式下甜高梁秸秆含糖量和锤度的变化是确定理想贮藏方式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了常用的4种贮藏方式下,甜高粱秸秆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锤度及pH值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甜高梁贮藏和产业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甜高梁收获后顺垄自然散放在田间的秸秆的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均比其他3种贮藏方式的高,而4种贮藏方式对秸秆的锤度和pH值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从糖含量上看,甜高梁收获后顺垄自然散放在田间的贮藏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甜高粱茎秆的含糖量积累规律,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2个品种的甜高粱茎秆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总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含量。结果表明:蔗糖含量是影响总糖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茎秆中果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R=0.82,P0.01),果糖与蔗糖无显著相关性,葡萄糖与蔗糖呈正相关(R=0.341,P0.05);在生长最旺盛的拔节期,蔗糖含量是整个生长发育时期中的最低值,成熟期蔗糖含量达到最高峰,说明生长发育前期,蔗糖主要被分解用于甜高粱的快速生长,而生长后期被用来存储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盐碱地对甜高粱含糖锤度及秸秆产量的影响,筛选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较高的耐盐甜高粱品种。【方法】以22个不同品种(系)甜高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田块(对照)和盐碱地种植,研究不同土壤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的影响。【结果】相同高粱品种在盐碱地的秸秆产量均低于对照,盐碱地秸秆产量较高的品种有"晋甜09-1"、"济甜杂1号"、"辽甜2号"等。同一高粱品种在不同土壤中的秸秆含糖锤度不同,盐碱地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303A/304"、"龙甜高粱-5"、"晋甜08-1"、"辽甜6号"、"新高粱3号",对照田块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L0204/LTR115"、"龙甜高粱-5"、"合甜"、"晋甜08-1"、"辽甜7号"。【结论】盐碱地对不同品种甜高粱的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有明显影响,鉴于各参试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未从中筛选出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高的甜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土壤盐分胁迫对甜高粱茎秆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明盐胁迫条件下甜高粱茎秆的糖分积累特征。【方法】以甜高粱杂交品种"辽甜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学测定方法,对5种不同土壤盐分(分别为对照CK(0.102%)、T1(0.215%)、T2(0.250%)、T3(0.300%)、T4(0.459%),以上为质量分数)胁迫下,甜高粱各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茎秆中的糖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d)、中性转换酶(NI)、酸性转换酶(AI))活性进行测定。【结果】(1)甜高粱茎秆总糖在灌浆期积累最多,蔗糖是影响总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盐质量分数在0.215%~0.300%时,总糖、蔗糖含量随盐胁迫程度加深呈现增加的趋势。(2)低盐胁迫(0.215%~0.300%)可使甜高粱茎秆中SPS、SS-d、SS-s、AI活性增加,而对NI活性无显著影响。(3)甜高粱茎秆中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和A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甜高粱茎秆糖分累积是各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I是调控甜高粱茎秆总糖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7.
饲用甜高粱杂交种陇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高粱杂交种陇甜1号(Tx623A/LY3002)以Tx623A为母本、LY300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7 — 2018年参加甘肃省高粱品种青贮组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区试鲜草平均折合产量102 078 kg/hm2,较对照品种辽甜6号增产7.5%。生育期135 d左右,平均株高332 cm,茎粗1.68 cm,平均分蘖数1.7个。茎秆含糖锤度19.8%~20.7%。抗高粱丝黑穗病,接种发病株率4.2%;抗大斑病;抗高粱蚜。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糖和酸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甜高粱新高粱3号和4号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40 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水分含量、糖种类及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整秆金字塔型的不同贮藏方式.[结果]在0~40 d贮藏期间内,所有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和4号茎秆水分、总糖、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总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同一种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茎秆的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总酸含量始终比新高粱4号高.在整个贮藏期茎秆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金字塔五层>金字塔四层>金字塔三层>金字塔二层>金字塔一层.而总酸含量在20~40 d,金字塔型贮藏茎秆总酸的升高速度比整秆型贮藏快.[结论]甜高粱秆贮藏期间糖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总糖、还原糖、蔗糖等糖之间的合成与代谢决定,在40 d时,金字塔五层贮藏的茎秆总酸含量最高,整秆带叶平放茎秆的总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于2020年选用16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辽甜6号作为对照,对参试品种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鲜重及茎秆糖锤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其中济甜杂2和辽甜20的生育期最短,为123 d,辽甜23的生育期最长,为160 d;辽甜27茎粗增加18.95%;辽甜3号分蘖数增加37.68%;济甜杂2株高增加33.76%;辽甜21穗长增加18.11%;参试品种鲜重产量变幅在60 082.95~99 144.90 kg/hm2,晋甜杂3产量增加65.01%,辽甜27、辽甜3号、晋甜杂1401产量分别增加56.62%、55.59%、54.93%。茎秆汁液糖锤度,晋甜杂1401最高,增加48.09%;其次是辽甜3号和晋甜杂3,分别增加33.99%和37.33%。综合分析显示,晋甜杂1401、辽甜3号及晋甜杂3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鲜重产量高且茎秆糖锤度高,在本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南宁地区的光热、土地资源,探讨和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粮-糖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优良品种,从山西、辽宁等地引种了九个甜高粱品种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 各个品种的适应性表现差别较大,辽甜1号和辽甜3号表现出产量高、茎秆汁液糖锤度高,适宜在南宁地区春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选用粮糖兼用高粱 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品种(组合),以粒用高粱作对照,在皖北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个粮糖兼用高梁的生物产量比粒用高粱分别增产94.4%,87.9%,和55.5%;籽粒产量 Tx623×1022减产16.1%,其余2个增产13.3%和16.6%。茎秆榨汁制成50°Bx 糖浆,Tx623×1022、Tx623×2421和甜杂2号分别可产442.26,310.90和371.97kg/mu,而且叶和茎渣还可作饲料及其它原料。种植粮糖兼用高粱既能确保粮食产量,又能促进农村工副业和饲养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土壤盐分浓度胁迫下甜高粱主要饲料品质指标的变化特点,为利用盐碱地种植饲用甜高粱提供参考。试验以甜高粱杂交品种辽甜1号为材料,在5种不同土壤盐分质量分数[对照CK(0.102%)、T1(0.215%)、T2(0.250%)、T3(0.300%)、T4(0.459%)]胁迫下,对其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以及叶片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和茎秆糖分(葡萄糖、果糖、蔗糖、总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甜高粱地上部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T1处理下单株鲜质量最大,在T2处理下籽粒产量最大,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甜高粱叶片干物质含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T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片粗蛋白含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T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茎秆中总糖的含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T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因此,轻度的土壤盐分胁迫(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为0.215%)有利于增加甜高粱的生物量,但与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中度土壤盐分胁迫(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为0.300%左右)不仅可以提高叶片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还有利于茎秆中蔗糖和总糖的累积;重度土壤盐分胁迫下(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为0.459%),甜高粱主要饲用品质指标(除叶片干物质、蔗糖、总糖含量)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甜高粱不同生育时期茎秆糖锤度与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间的相关性,明确影响甜高粱糖锤度形成的主要因子,为合理评价与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sw-1、sw-2、sw-3和sw-4四个甜高粱品系为试材,研究了开花期、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后期和蜡熟期茎秆糖锤度与株高、榨汁率、有效糖含量和生物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茎秆糖锤度与株高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灌浆期茎秆糖锤度与榨汁率、有效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生物产量则呈极显著负相关。开花期的茎秆糖锤度与灌浆期的呈正相关,与乳熟初期、乳熟后期、蜡熟期的呈负相关;灌浆期的茎秆糖锤度与乳熟初期、乳熟后期的呈负相关,与蜡熟期的呈正相关;乳熟初期的茎秆糖锤度与乳熟后期、蜡熟期的均呈正相关;乳熟后期与蜡熟期的茎秆糖锤度呈正相关。对蜡熟期与开花期、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后期的茎秆糖锤度进行通径分析显示,乳熟初期茎秆糖锤度对蜡熟期茎秆糖锤度的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1.418 3。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在甜高粱育种中选择高产、高糖锤度的材料时,应着重选择乳熟初期糖锤度高的亲本。  相似文献   

14.
辽甜5号是以自选不育系L0204A为母本,恢复系LTR11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能源用甜高粱杂交品种.2007-2008年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辽甜5号茎秆含糖锤度19.6%,茎秆出汁率58%;生物产量高,鲜重平均产量69 604.5 kg/hm<'2>,籽粒平均产量3 442.5 kg/hm<'2>;是生产燃料乙醇较理想的能源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对甜高粱产量和锤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天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不同播期对几个甜高粱品种产量和锤度的影响。[方法]在盐碱土壤上,分期播种5个甜高粱品种,以确定不同播期对甜高粱产量和锤度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后,甜杂2号、辽甜1号和绿能2号的株高显著降低,早播使甜杂2号、辽甜1号和绿能2号的鲜重显著提高,绿能1号和绿能3号的最适播期出现在5月。除绿能1号外,其余各品种的锤度均随着播期的延后而提高,且5、6月份播种的各品种的植株锤度相差不大。株高和鲜重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9;株高及鲜重与锤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锤度-株高)和-0.76(锤度-鲜重)。[结论]在北方,尤其是天津地区,甜高粱的最适播期为5月初。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软条白沙’、‘新白1号’、‘解放钟’和‘钟津2号’等4个枇杷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枇杷成熟果实中均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新白1号’蔗糖和果糖含量高,‘软条白沙’果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解放钟’果糖和蔗糖含量高,‘钟津2号’蔗糖含量最高;总糖含量高低依次是‘新白1号’‘钟津2号’‘解放钟’‘软条白沙’,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果皮中的糖含量低于果肉,‘新白1号’和‘软条白沙’果顶中的总糖含量最高,‘解放钟’和‘钟津2号’果基中的总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3个普通高粱和3个甜高粱品种为材料,研究2种类型高粱茎秆含水率、干物质积累以及糖锤度在七叶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5个生育期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类型的高粱茎秆含水率变化总体趋势相似,除孕穗期外,每个时期甜高粱茎秆含水率都高于普通高粱5%以上。甜高粱与普通高粱在干物质积累分配上呈现2种不同的规律,甜高粱茎秆干重比率大于普通高粱,是拥有籽粒与茎秆2个库的"双库型"作物。甜高粱茎秆糖锤度从七叶期到孕穗期均缓慢上升,孕穗期到抽穗期上升最快,抽穗期到灌浆期继续上升,随后到成熟期出现差别。根据试验结果,从籽粒产量和总糖含量综合考虑,探讨甜高粱的最佳收获时期。  相似文献   

18.
甜高粱茎节锤度与茎秆平均锤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甜高粱茎秆中糖分积累规律,研究甜高粱自基部至顶部各茎节间锤度关系及各茎节锤度与主茎秆平均锤度的关系,以示范推广品种MNS-1、MNS-2为材料,测量了不同时期甜高粱的茎秆锤度值;采用相关等分析方法对各茎节间锤度及与主茎秆平均锤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进入同一生育时期,两种类型甜高粱茎秆锤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其锤度值不一,晚熟品种的锤度显著高于早熟品种,其锤度均在收获期达到最高值.甜高梁茎秆不同茎节之间的锤度有明显的差异,自基部至顶部各节段的锤度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基部起第9、10、11节的汁液含糖锤度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7.5、17.6、17.4,第2节最低,平均值为11.1,全株混合平均锤度为15.1.第12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有最大的正直接效应,第13、6、5、9茎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也有较高的正直接效应,第2、8节的锤度对茎秆混合锤度的正直接效应较小,第5、6节对主茎杆锤度有负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甜高粱不同基因型的环境适应性及对其能源品质的影响,为发展甜高粱生物能源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个不同品种的甜高粱为材料,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山东滨州市和河北黄骅市分别进行田间试验,基于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采用方差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环境因子和基因型及其互作对甜高粱能源品质的影响。【结果】(1)供试的8个甜高粱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指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基因型(G)、环境因子(E)及二者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因子对甜高粱产量的影响最大。(2)土壤有机质对甜高粱茎秆产量、茎秆产糖量及综合产酒量较重要,土壤全盐含量与茎秆汁液糖锤度重要性比值最高,年降雨量为影响甜高粱籽粒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茎秆出汁率主要受无霜期、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影响。(3)品种823、Sart和M81-E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综合品质较好,醇甜2号、辽甜1号、能饲1号在山东滨州市综合品质较好,M81-E、能饲杂1、辽甜1号在河北黄骅市综合品质较好。【结论】甜高粱综合能源品质存在品种和地域差异性,发展甜高粱生物能源需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糖高粱节段锤度与主茎秆锤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17份糖高粱材料,通过简单相关、偏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穗柄及自上而下第1~7节段锤度与主茎秆锤度的关系,及其对主茎秆锤度有较大的正直接效应。结果表明,第5、2节段对主茎秆锤度有较大的正直接效应;第4、6、7节段和穗柄对主茎秆锤度的正直接效应较小;第3、1节段对主茎秆锤度有较大的负直接效应。这说明改进第5、2节段锤度对主茎秆锤度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第4、6、7节段和穗柄对主茎秆锤度的改进也有一定作用;第3、1节段对主茎秆锤度的提高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