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污泥施用对4种绿化植物叶片性状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向种植土内添加不同比例的污泥用量,观测盆栽绿化植物叶片性状和光合生理的变化,筛选不同植物的适宜污泥用量。结果表明,‘金叶’梓树和‘红叶’石楠以25.0%浓度处理下,植物叶片性状和光合生理表现最强,可提高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紫花’海棠也表现为相似的生理响应,改变各项生理指标以适应添加污泥的土壤,以12.5%含量处理效果佳。相反,乌桕的表现较差,随着浓度增加表现越差。建议在用封场土种植绿化植物时最多可添加25.0%的生污泥,绿化植物可选择‘金叶’梓树和‘红叶’石楠。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酰胺对天津滨海吹填土导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滨海吹填土的导水性能,加速吹填土的淋洗排盐,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PAM)溶液施用对滨海吹填土入渗性能和淋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0.05、0.2、0.3、0.6、1.2、2.4 g/L PAM溶液施用均能有效改善滨海吹填土土壤结构,显著提升吹填土导水性能和淋洗脱盐能力,降低吹填土pH,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淋洗初期,PAM施用浓度越高,吹填土入渗速率越大,随时间的延长,入渗速率降低;出水稳定后,0.6 g/L PAM处理入渗速率最大,达0.059 cm/h,为对照的1.64倍;淋洗267 h后,施用PAM处理土壤含盐量均低于1.0 g/kg,为非盐渍土,0.6 g/L处理最低,仅为0.32 g/kg,而对照处理含盐量为4.82 g/kg,属于重度盐渍土。可得出结论对于天津滨海吹填土,300万分子量的阴离子型PAM最佳施用浓度为0.6 g/L。  相似文献   

3.
不同配比污泥基质对2种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小红门污泥转运站的生活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配比污泥基质处理对高羊茅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为北京市合理利用城市生活污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采用土壤农化常规分析法对污泥基质进行分析,通过对比试验对2种草本植物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污泥的施用明显改变了土壤的生化指标,进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对于生污泥来说,随着配比比例的增加,高羊茅和黑麦草各项生长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而对于污泥混合类型来说,50%生污泥和50%脱水泥饼更有利于草种的发芽和生长;当污泥配比比例超过60%时,会抑制植物的发芽和生长。另外,对于施用污泥的植物来说,其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明显增高,并且丙二醛含量也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将为污泥矿山修复利用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照处理对野扇花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野扇花叶片在不同光照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不同光照处理的野扇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2)野扇花净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3)60%和30%遮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符合,85%遮光和全光照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未随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明显变化。(4)不同光照处理下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建议适度遮光,避免光抑制,同时应注意适宜的株行距,以促进通风,提高胞间CO2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和野扇花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盐渍土抗虫棉施用氮(N)、磷(P)、钾(K)肥的效应及其营养生理机制,指导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合理施肥,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低、中、高盐棉田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研究N、P、K肥配合施用对其养分吸收利用、Na+吸收积累、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合,尤其是N、P、K肥配合施用显著增加了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吸收量,减少了Na+吸收积累量。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氮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0、1.95和2.07kg皮棉kg-1N,磷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87、8.35和8.71kg皮棉kg-1P,钾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6、2.89和3.77kg皮棉kg-1K。N、P、K肥配合施用还维持了较高的棉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低、中、高盐田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皮棉产量分别增产2.53%、28.67%和30.47%。中、高盐棉田的施肥效应明显好于低盐棉田。表明根据盐碱程度分类合理施肥是减轻盐渍土营养障碍、改善棉花营养、提高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热带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建敏  彭少兵  崔克辉  黄见良 《作物学报》2006,32(12):1817-1822
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农场试验条件下,选用6个不同的热带水稻材料,其中包括2个常规籼稻、2个杂交籼稻和2个新株型稻(NPT),研究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素光合效率(PNUE)及其相关叶片参数的基因型差异,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株型稻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居中。各基因型间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Ci/Gs的差异趋势不同。不同基因型叶片的氮浓度(N%)和比叶重(SLW)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规籼稻的单位叶绿素的净光合速率(Pn/Chl)较NPT低,杂交籼稻为中间类型;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含氮量(N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所选用的热带杂交籼稻的PFP(氮肥偏生产力)和AE比新株型稻和常规籼稻高,两者最低的均为常规籼稻。氮素光合效率与AE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后期的氮素光合效率对氮肥利用率具有一定的指示和预测作用,这对于判断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特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辛承松  董合忠  唐薇  张冬梅  罗振  李维江 《作物学报》2008,34(11):2033-2040
以转Bt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中早熟品种鲁棉研18和早熟品种鲁棉研19为材料,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高、中、低产田抗虫棉的主要养分吸收、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低产田抗虫棉的主要养分吸收量显著低于高产田,而养分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高产田。高、中、低产田抗虫棉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4.81、6.33和8.05 kg皮棉 kg-1 N,磷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28.57、40.06和50.48 kg皮棉 kg-1 P,钾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9.16、11.58和12.76 kg皮棉 kg-1 K。养分吸收比例总体上N高于K,更明显高于P。中、低产田抗虫棉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物产量明显低于高产田,皮棉产量也显著低于高产田,分别低12.44%和36.93%,但棉柴比显著高于高产田。表明滨海盐渍土中、低产田的盐分高而养分有效性和供应能力差,影响抗虫棉的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进而阻碍棉花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滨海盐渍土棉田经济施肥的原则是保证中、低产田的肥料供应,高产田重施P、K肥,低产田重施N、P肥。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盐渍棉花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盐渍土抗虫棉施用NPK肥的效应及其营养生理机制,指导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合理施肥,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低、中、高盐棉田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研究N、P、K肥配合施用对其养分吸收利用、Na+吸收积累、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合,尤其是N、P、K肥配合施用显著增加了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吸收量,减少了Na+吸收积累量。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氮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0、1.95和2.07 kg皮棉 kg–1 N,磷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87、8.35和8.71 kg皮棉 kg–1 P,钾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6、2.89和3.77 kg皮棉 kg–1 K。N、P、K肥配合施用还维持了较高的棉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低、中、高盐田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皮棉产量分别增产2.53%、28.67%和30.47%。中、高盐棉田的施肥效应明显好于低盐棉田。表明根据盐碱程度分类合理施肥是减轻盐渍土营养障碍、改善棉花营养、提高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根外追肥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银杏育苗中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差,幼苗生长较弱的问题,试验拟采取根外追肥方式供给银杏养分,提高其光合效率促进生长。以3年生银杏幼苗为试材,设置T1(CK)、T2(0.50%尿素和0.50%过磷酸钙)、T3(0.50%尿素和0.50%磷酸二氢钾)、T4(0.50%尿素、0.50%磷酸二氢钾、0.10%微量元素)4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银杏不同月份净光合效率不同,追肥种类不同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整个试验期间T4处理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根外追肥可以提高银杏叶片的蒸腾速率,T3、T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T3、T4之间无显著差异;除7月份之外,其余月份T4处理气孔导度始终处于最高值,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次为T3处理,T2处理对提高银杏气孔导度效果不显著;胞间CO2浓度除7月份之外T4处理均处于最低值,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根外追肥可以影响银杏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认为,T4处理对提高银杏叶片光合效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壳寡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 要: 应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得出壳寡糖在低浓度时能够促进黄瓜种子发芽,最适浓度为0.1 mgL-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低浓度壳寡糖对黄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使得幼苗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 气孔限制值(Ls)显著降低。而高浓度(100 mgL-1)壳寡糖则抑制生长。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最适的壳寡糖浓度为0.1 mgL-1,施用两次的效果优于一次。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华南茶区存在的季节性缺水问题,研究分析了不同茶树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为配套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35%)和重度水分胁迫(20%)条件下,5个茶树品种‘黄棪’、‘金萱’、‘英红九号’、‘鸿雁12号’、‘青心1号’1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及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茶树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WUE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下茶树的Pn、Tr、Gs都下降,WUE均值的降幅比Pn的小。‘英红九号’在水分胁迫下Pn、WUE降低幅度均最大,T3处理时Pn的均值为1.47μmolCO2/(m2·s),比CK下降80%,WUE平均值比CK降低51.5%;生长在同一生境中的‘金萱’、‘鸿雁12号’、‘青心1号’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能力较强,‘英红九号’最弱,在进行品种推广时需注意相应栽培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土壤盐渍化程度对造林结果的影响,以便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在黄河三角洲选择轻(0.8~1.6 g/kg)、中(2.0~3.1 g/kg)、重(4.7~6.9 g/kg)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地进行绒毛白蜡和侧柏造林,调查分析2种树种在不同盐渍化程度地块上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生长及受害情况。结果表明:绒毛白蜡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地块生长良好,成活率分别为94.1%、83.3%,侧柏在轻度盐渍化地块生长良好,成活率为88.9%;2种树种在重度盐渍化地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成活率分别为22.2%、11.1%,受害叶片增加,达到30%~50%。因此,在黄河三角洲造林,首先要考虑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绒毛白蜡可作为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侧柏只能用于轻度盐碱地造林。对重度盐渍化土地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含盐量达到中度含盐量以下时,再进行造林才能收到好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泥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峰  蔡红  刘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04-309
介绍了城市污泥的性质并结合肥料市场信息分析了污泥农用存在的若干问题,即:有害物质的负面影响;养分含量低、施用成本高、肥效慢;运输和施用不方便;市场布局不合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堆肥化处理提高污泥稳定性;对城市污泥堆肥进行深加工;利用污泥堆肥进行土壤生物控氮;开拓污泥堆肥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4.
施用生活污泥对滩涂土壤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应用生活污泥改良滩涂土壤的可行性,明确生活污泥对滩涂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效应的影响,采用符合农用标准的城市生活污泥为材料,通过盆栽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用量(0、2.5%、5%、10%、15%、20%,土壤、污泥均以干基计)的生活污泥对滩涂土壤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活污泥可显著提高滩涂土壤的总氮、总磷、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含量,其中总氮、碱解氮增加的倍数很接近,速效磷增加的倍数远远高于全磷的增加倍数。施用生活污泥显著增加了滩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了pH值,对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生活污泥,增加了滩涂土壤Ni、Cd、Zn、Cu、Cr重金属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生活污泥重金属的含量确定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扩繁条件对3种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AM真菌的培养效率,降低培养成本,采用温室盆栽法,以玉米和红三叶草为宿主,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根内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 3种AM真菌为供试菌种,在以河砂、草炭、珍珠岩、蛭石和泥炭不同配比组成的3种基质中进行培养,并设置2个营养液浓度梯度(无营养液;10%浓度霍氏营养液),进行3×2因子交叉实验,通过测定侵染率、孢子密度以及宿主的光合特性,从而筛选出各菌种最优的轻型基质配方及其相应的营养液浓度。结果表明,P2(蛭石:草炭:河砂=4:1:1)配方是G.m和G.i良好的扩繁基质,P3(珍珠岩:蛭石:草炭:河砂=2:2:1:1)配方是最适合G.v的扩繁基质,在对菌种的侵染率、产孢量以及宿主植物的光合效率的提高等方面优于其他配方。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研究中的3个基质配方,施加营养液的处理都明显降低了3种AM真菌的孢子数,降幅分别为43.51%~96.26%、57.50%~99.39%、27.79%~92.56%;且每个菌种的侵染率也不同程度地降低,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秸秆还田对滨海粘质盐土物理性状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滨海粘质盐土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粘质盐化潮土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秸秆用量为0、1.5、3.0、4.5 t/hm24个不同处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容重、孔隙状况、饱和导水率、土壤盐分含量和分布以及棉花产量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的秸秆耕翻层,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与对照处理相比,3个秸秆处理的土壤通气孔隙比例分别增加2.70%、9.52%和12.16%(P0.05),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56.28%、100.93%和161.4%(P0.01),0~2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下降了28.08%、50.75%和40.71%(P0.01)。秸秆粉碎还田会明显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和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有效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对滨海粘质盐土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是盐碱土改良的重要途径。但是,要注意控制秸秆还田量,以3.0 t/hm2的秸秆还田量为宜。  相似文献   

17.
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小麦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小麦为供试作物,以施用化学肥料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量的污泥堆肥和化肥配合,研究了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小麦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Zn、Cu、Cd、As、Hg等5种重金属含量随污泥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植株中Zn、As、Cr含量随污泥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土壤中8种重金属Hg、Cd、Pb、As、Zn、Cu、Cr、Ni含量均未超出"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小麦籽粒中Hg、Cd、Pb含量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标准值,污泥用量18000kg/hm2时As含量超出标准值0.02mg/kg;微量元素Zn、Cu在秸秆中的含量小于籽粒中的含量,而其他重金属在秸秆中的含量是籽粒的2~40倍。由此推断,适量污泥堆肥农用短期内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会影响可食部分的食用,重复使用多年后应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力滨海盐土对棉花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高肥力非盐土和高、低肥力滨海盐土盆栽棉花,研究了盐渍土肥力和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力盐土种植的棉花,在出苗速率、株高增长、叶面积扩展、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高肥力非盐土(对照)的棉花,其中干物质积累和子棉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1.7%和20.7%;而低肥力盐土比高肥力盐土种植棉花的干物重和子棉产量则分别降低20.6%和11.8%,说明低肥力盐碱地棉花光合和产量的降低是养分缺乏和盐分胁迫的共同作用.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不断培肥地力是提高滨海盐渍土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寒区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银水牛果幼苗光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给黄土高寒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水分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本研究在青海大通县试验基地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银水牛果气体交换参数因子的光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水牛果的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土壤含水量(SWC)密切相关。①当PAR为500~2000 μmol/(m2?s)、SWC为14.35%~21.5%时,既能保证银水牛果叶片具有较高的Pn,又能维持较高的WUE。②与其他水分处理相比,在轻度水分胁迫下银水牛果既能在低光强下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能力,又能适应强光辐射,光适应生态幅度较宽。③在适度缺水条件下,银水牛果的光合作用强于供水充足的植株,而且适度水分亏缺并未使产量显著降低,反而使WUE提高。在受到较严重的水分胁迫时,银水牛果的WUE在PAR为500~2000 μmol/(m2?s)时,仍保持较高。说明银水牛果具有高效用水的生理特征,在受到水分胁迫时,能通过自身生理调节来适应外界水分等环境变化,维持较高的WUE。综上所述,银水牛果对逆境(强光、干旱)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作为黄土高寒区的造林树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