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100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诃子等100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48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诃子和秦皮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和MBC相同,都为3.91 mg/mL(诃子)和7.81 mg/mL(秦皮);红藤、仙鹤草和覆盆子等13种中草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雷公藤等3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弱;而牛蒡子等52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提法提取诃子、知母等24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这些中草药对舌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筛选出体外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结果表明,诃子、夏枯草、青皮、苏木4种药物抑菌效果较好,其中诃子、夏枯草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平均25mm以上,MIC为31.25mg/mL。本结果为开发中草药相关产品以及防治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47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张其中  李春涛 《水产科学》2012,31(7):387-391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石榴皮等47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28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显示石榴皮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超过20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7.81mg/mL;赤芍次之。虎杖等26种中草药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陈皮等19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石榴皮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5.
筛选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在不同pH值时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圈效果。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在不同pH值时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200种中草药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其中135种中草药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其余65种无抑菌作用,而不同pH值时抑菌效果亦有所不同。药液为酸性时,乌梅、五味子、五倍子及诃子的抑菌效果极强,抑菌圈明显。135种中草药对豚鼠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亦有所差异,其中,诃子、五倍子、石榴皮、大黄及槐角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小于1mg/mL,抑菌作用最强。本试验筛选出具有很强抑菌作用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6.
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受试物的抑菌作用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受试物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及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的方法,研究地肤子、小茴香、茯苓、蛇床子、牡丹皮、黄芪、陈皮、藿香、猪苓、高良姜、黄柏、苦参、昆布、肉桂、姜黄和丁香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株草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茯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0mm以上,MIC为15.63 mg/mL,小茴香、昆布和姜黄次之,MIC均为31.25mg/mL;丁香对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8.93±0.37)mm,其MIC为31.25 mg/mL,黄芪次之,其MIC为62.5 mg/mL。  相似文献   

7.
6种中草药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6种中草药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生物Ⅰ-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tb iotypeⅠ)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的体外抑菌作用。以黄连(Coptis chinensis)、大黄(Rhem officinale)、连翘(Forsythia suspensa)、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和大青叶(Folium isatidis)6种中草药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法检测其对4种致病菌的抑制活性,并分别测定了这6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大黄和连翘水提物次之,而鱼腥草、厚朴和大青叶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十六种中草药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两种提取物的MIC值相同,分别为1.95 mg/mL、0.98 mg/mL和1.95 mg/mL。  相似文献   

9.
42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罗新  张其中 《淡水渔业》2011,41(3):61-65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 =0.002<0.01).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中草药在调节pH值至中性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鮰“腹水症”病原的体外中药药敏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改良后的平皿内挖涧法,选择五倍子、黄芩、野菊等18种中草药对来源于患"腹水症"的斑点叉尾鮰肝脏的1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兽医方剂配伍的特点初步筛选了9种中草药组成4个复方(A、B、C、D),并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五倍子、地锦草、大黄、乌梅、黄芩、紫花地丁较敏感,其中五倍子的抑菌效果较显著,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4个复方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复方A(五倍子、金银花、黄芩等)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有机溶剂对常用中草药的提取效果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50%乙醇、无水乙醇、氯仿、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根据水浴旋转蒸发器回流提取工作原理,分别对五倍子、乌梅、诃子、大黄和五味子等5种中草药进行固液萃取,并用其提取物对水产高致病性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体外抑杀菌试验。结果表明:50%乙醇、无水乙醇、甲醇对5种中草药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4种溶剂,尤以甲醇的提取效果最佳,其提取率分别为五倍子46.09%、乌梅27.58%、诃子29.55%、大黄50.34%、五味子30.88%;提取效果最差的是石油醚,其提取率分别为五倍子1.98%、乌梅1.73%、诃子2.21%、大黄0.89%、五味子3.40%。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对五倍子的3种醇提物均表现为极度敏感,对大黄的甲醇提取物表现为高度敏感,对五倍子、大黄和五味子的氯仿提取物以及对乌梅、大黄和五味子的石油醚提取物呈低度敏感,对五倍子的丙酮提取物等共25种提取物表现为中度敏感;五倍子、大黄的醇提物对供试菌的抑杀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中草药的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12.
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和灿烂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灿烂弧菌(V.splendidu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22味中草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和连翘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9mg/mL和1.95mg/mL,最小杀菌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同;黄连、黄芩、连翘和黄柏对灿烂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3.90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7.81mg/mL。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3种中草药不同配比对水霉病的抑菌效果,选取大黄、苦参、五倍子3种中草药,接种培养水霉孢子,采用抑菌圈测定法检验抑菌效果。将三种中草药分别设置1.0、0.5、0.3 mg/mL(药物含量)三个浓度,并设置9组不同配比组合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在孢子数浓度为8×10~7cuf/mL的情况下,苦参1.0 mg/mL+大黄0.3 mg/mL+五倍子0.3 mg/mL以1∶1∶1组合,抑菌圈直径为19.5 mm,对水霉菌抑制效果最好,同时复方组合对水霉菌的抑制效果均要好于单方中草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研究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及4种组方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致病性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作用较强的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10种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单方及5种复方制剂对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芩(Radix Scutellariae)和诃子(Fructus Chebulae)对鲁氏耶尔森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均为0.028g·mL^-1,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耶尔森菌病害的主要备选中草药;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值为0.227g·mL^-1,也可作为候选药物;青蒿(Herba Artemisiae)、金樱子(Fructus Rosae Laevigatae)、连翘(Fructus Forsythiae)、茵陈(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五倍子(Galla Chinensis)及金银花(Flos Lonicerae)的抑菌作用较弱,其MIC值均为0.455g·mL^-1。5种复方制剂中,大黄、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和黄芩3种中草药以5:3:2的比例配伍对鲁氏耶尔森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其MIC值为0.057g·mL^-1,抑菌效果弱于黄芩,但远强于大黄单独使用,可为该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复方配伍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mg/ml,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首选中草药。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儿茶、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4种药分别以4∶2∶4∶1和1∶2∶2∶4的比例配伍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