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回选择作为群体改良的一条重要途径已在许多作物上广泛应用。作物的雄性不育又为轮回选择提供了有效的杂交工具。蓝标型不育系为隐性核基因控制的小麦不育材料。它具有矮秆、优质、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它的抗条锈病能力差 ,遗传背景较单一。利用轮回选择既可以改良它的背景基因型 ,同时又可以将多亲本的优良性状聚集、累加 ,从而选择出优良的重组体。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蓝标型核不育的轮回选择育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群体改良是绝大多数异花授粉作物育种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长期目标。然而,由于进行大量杂交有困难,少数育种工作者试图在自花授粉作物群体中实施轮回选择,这样,就非有某种可利用的雄不育的遗传材料不可。利用雄不育基因的轮回选择计划已在一些方案中加以概  相似文献   

3.
浅论大豆部分核不育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大豆改良式轮回选择法初探周翔,李廷泉,冀宪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扬长避短,在大豆育种中,引入作物遗传基因分析的手段,运用大豆部分核不育材料来进行轮回选择,有针对性地筛...  相似文献   

4.
轮回选择法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隐性核不育材料(IR36ms)作为中介亲本,开展水稻轮回选择工作,即通过轮回性或周期性的杂交与选择来打破基因的不良连锁,使影响水稻产量的数量性状基因从不理想的遗传背景上转移到一个好的遗传背景上来,从而实现控制数量性状的优良基因的累加,将水稻的超高产育种和群体改良迈出新的一步,从根本改变目前常规水稻育种徘徊不前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使其能够应用于杂种小麦生产,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鉴定方法对原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进行了遗传改良,初步转育出了新型蓝标型不育、保持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不育、保持系育性稳定,农艺性状较好,生长发育正常。这说明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选择是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转育和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采用定向回交转育和轮回选择的方法将矮败小麦基因转育到黑龙江省优良小麦品种(系)的群体或个体中,结合生化标记和早世代品质跟踪测试等方式,简化和加速了小麦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进程,拓建了小麦动态基因库,为小麦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对矮败小麦基因源的冬、春麦代换、骨干亲本的矮败小麦不育基因的定向回交转育及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亲本选用、混合互交和轮回选择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7.
张春利  勇傲强 《麦类作物》1999,19(4):3-5,62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采用定向回交转育和轮回选择的方法将矮败小麦基因转育到黑龙江省优良小麦品种(系)的群体或个体中,结合生化标记和早世代品质跟踪测试等方式,简化和加速了小麦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进程,拓建了小麦动态基因库,为小麦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对矮败小麦基因源的冬、春麦代换,骨干亲本的矮败小麦不育基因的定向回交转育及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亲本选用,混合互交和轮回选择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详尽阐  相似文献   

8.
矮败小麦具有Ta1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与Rht10 显性矮秆基因紧密连锁遗传的特点 ,它与高秆品种杂交 ,后代高秆株表现可育 ,矮秆株表现不育 ,二者比例接近 1∶1,这种特性可以稳定遗传 ,故可利用植株高度作为育性的标记性状鉴别不育株和可育株 ,大大提高育种效率[1~ 3] 。福建农大作物学院于 1989年秋季引入该种质 ,连续多年进行了育性和株高的关系、不育株开花结实特性、苗期GA3处理预测植株育性及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同时也开展了轮回选择育种 ,对其性状进行改良 ,提高了矮败群体的抗赤霉病性和白粉病性 ,…  相似文献   

9.
轮回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改良目标,用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亲本互交,以建立基因储备丰富的群体,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选择,以达到优良基因重组的目的,轮回选择不仅能使群体发生充分的基因重组,产生多基因累加效应,在人工选择的作用下,优良基因频率能够不断提高,而且还能将分散在亲本中的控制若干有利性状的基因集中在一个群体中。同时,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可以不断得到进化改良。由于异交次数较多和适度的近亲交配,有利于打破不利连锁,  相似文献   

10.
玉米群体的轮回选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控制籽粒产量的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对玉米群体进行轮回选择。对轮回选择群体进行评价,以估计对改良籽粒产量的选择反应,和比较不同方法对改良籽粒产量的相对效应。在4种田间环境里对10个群体及其改良品系以及原始群体和改良系的S_1代进行了评价。估计10个群体及其S_1代对不同选择方  相似文献   

11.
BSSS和BSCB_1玉米群体相互轮回选择后的群体间遗传变量B.J.Schincker等轮回选择的成功与否既决定于如何估算目标群体的改良,也决定于群体内的优良个体。群体总体表现的改变是由于群体内优良等位基因频率的增加。轮回选择还应保持群体内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2.
如果过去四、五十年间在玉米上一直使用精心设计的轮回选择和重新组合的群体改良方法,我们的基础群体和由此而产生的杂交种产量就会比现在高得多。同样,轮回选择和重新组合的方法也可更有效地应用于白花授扮作物的育种工作中。天然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一般包括两个优  相似文献   

13.
“金丰3号“是以Tal材料为遗传改良的技术平台,通过轮回选择,穿梭育种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诸多优良性状.本文报道该品种的育种设计,选育经过,性状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轮回选择法培育玉米新杂交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强优势的玉米杂交种,首先要选育优良的自交系,为了拓宽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提高新的优良基因的频率,我们从70年代起步,采用单姊妹轮回选择法与交互轮回选择法先后对6个玉米育种群体进行了改良,从中选获了一批早,中,晚不同熟性的玉米新杂交种,表现高产,优势,抗多种病害。随后又育成了白粒中熟玉米杂交种“张单251”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二、轮回选择对随机交配群体施行选择的基本方法是轮回选择法。它可以分成不同的选择体系,但其共同的要点是,选择程序由鉴定和重组两个基本环节组成;每完成一次鉴定和重组称为一轮;选择按轮重复进行。 1.选择体系按选择的依据和目标不同,将轮回选择法分为群体内和群体间的改良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亚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通过多亲本杂交和互交,组建原始基础群,对不育株进行抗枯萎病抗性的轮回选择,以改良群体,从而培育出了以抗枯萎病为主、兼抗立枯病,丰产、优质的油用亚麻品种——轮选一号,为油用亚麻抗枯萎病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轮回选择是玉米育种程序中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它作物中也日趋重要。Sprague等(1977)、Gardner(1978)、Hallauer等(1978)、Hallauer(1984)对不同的轮回选择方法及应用已有过讨论。用于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法包括混合选择、S_1、S_5、全同胞群体(FS)、修改FS(MFS)、  相似文献   

18.
多小穗小麦综合性状轮回选择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改良多小穗小麦的综合性状,利用太谷核不育材料(含显性Ms2基因),导入多小穗基因和中矮秆Rht10基因进行轮回选择育种.结果表明,轮回选择使多小穗基因与Ms2基因和Rht10基因相结合,使群体主茎小穗数达到24~27个,植株高度从100 cm降至65~70 cm,抽穗期和成熟期提前;选择出具有30个小穗的中矮秆多小穗基因型株系;获得了Ms2基因、Rht10基因、多小穗基因和早熟基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多小穗小麦综合改良群体.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娜  郭琦 《玉米科学》2015,23(6):39-44
单倍体水平的选择可以提高轮回选择程序的效率。经过4个周期的单倍体轮回选择之后,一个综合群体SPC4的产量达到了当前商业杂交种的产量水平。SPC4群体与27个来自于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综合群体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群体表现。两个单交种在单倍体水平上表现出株高和穗长的超亲分离,表明利用单倍体植株来鉴定、创造和改良优良的育种材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玉米单交种的扩大种植,使获得高产的亲本自交系得到极大重视。因此,选育自身表现良好并且具有优良杂交表现的自交系便成为当前玉米育种计划的首要目标。这样的自交系可以由经过改良的群体中选育。选择高产自交系之前进行轮回选择是有效的,但这种优良自交系并不能经常得到(Zuber,1982)。另一个问题是自交系广泛利用的周期很短(Zuber 等,1980),大多数成功的自交系利用高峰期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