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茶窨制中的烘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一种再加工茶,以花窨茶,使幽稚芬芳的花香溶于醇爽的茶味之中,茶引花香,相得益彰。所以,花茶既有浓醇爽口之茶味,又兼备鲜美芬芳的花香。然而,目前有些地方窨制的花茶,香气低闷,滋味欠鲜爽。其原因之一是茶坯通过鲜花窨制后,香气没有得到很好的透发和保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窨制过程中,烘焙技术掌握不当所造成的。俗话说:“三分窨七分烘”、“花茶一把火”,充分说明了烘焙的重要性。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花茶窨制中的烘焙技术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花茶在生产过程中,茶坯和窨花湿坯复火后,坯温要降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符合窨花、提花的工艺要求,为此必须堆放5—7天进行自然冷却。这样既占用大量的车间面积,又影响花茶的质量,生产周期拖得很长,阻碍了花茶生产的高速度发展。这是我国花茶生产厂共同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嫩茶窨香花,芬芳人人夸”。由号称“天下第一香”的茉莉花所窨制的花茶,香气幽雅清新,沁人心脾,特别惹人喜爱。这虽与茉莉花本身的花香有关,但也决不能忽视茉莉花茶窨制中提花技术的运用。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就提花的作用及其技术要点作一概述。一、提花及其作用提花即茶坯通花窨后不复火,用少量鲜花  相似文献   

4.
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方法,研究一窨一提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优化蜡梅花茶窨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感官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品质内含成分的影响不明显;茶坯含水量对花茶品质的影响最明显,依次是配花量、窨制时间和堆制温度;工艺参数最优的组合为:茶坯含水量10.60%,配花量42.20%,堆温11.3℃,窨制时间为32.4h。  相似文献   

5.
花茶加工最早以福州为中心,抗日战争前后由于南北交通受阻,苏州花茶迅速发展,并且在窨制技术上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以香气鲜灵度著称的“苏州花茶”。“福州花茶”和“苏州花茶”在香气品  相似文献   

6.
茉莉花茶增湿窨制新工艺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喷水增湿茶坯的方法窨制的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一窨花茶的品质,茶坯含水量10%—20%处理均优于传统工艺。将特级烘青茶坯含水量增加到10±2(%)、同时减花20%或30%,进行连窨试验,结果表明,减花二窨一提的花茶品质均优于传统工艺(不减花四窨一提)花茶,其中尤以减花30%二窨一提和不减花、茶坯不烘焙直接三窨一提处理的最佳。与传统工艺比较,新工艺不仅节省了花量,而且减少了窨次及烘焙次数,大大缩短了窨花周期(由12d 以上缩至4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09,(Z1)
随着社会的进步,花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花茶窨花方式上,经历了由"陶罐窨→箱篓窨→囤窨(地面窨)"向"机械化窨"的转变;从花茶窨花方法上,经历了由"花一层茶一层  相似文献   

8.
“好茶窨香花,芳醇益显彰”。花茶的窨制,是基于茶叶和香花各所独具的“两个特性”,也就是:成熟的香花具有徐徐吐香的特性;干燥的茶叶则有很强的吸香特性。一吐一吸,茶醇花香相交融,这便是花茶窨制工艺的基本原理。所以,花茶窨制,必须研究运用和正确掌握这“两个原理”及其规律,才能窨制出优质的花茶产品。  相似文献   

9.
花茶是由精制加工的茶坯和鲜花窨制而成的。其中以茉莉花茶最多。茉莉花茶的生产需要茶坯和茉莉鲜花。茶坯有其特定的质量要求,故需要精加工;茉莉花具有强烈的季节性,要求待窨茶坯赶在花季来临之前,一旦错失时机,就会造成质量、成本等各方面的损失。因此,在制坯生产中如何采取“快速、优质”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拟就乡村花茶厂的制坯技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芸香又称柑桔,属芸香科。在我国民间有用晒干的芸香花作茶的,也有用干芸香花与成品茶叶按一定比例制成芸香花药茶的,此茶具有利小便、和肠胃、解热毒之药效,但无花香。能否用新鲜的芸香花窨制花茶,使之既兼药理,又具花茶品质,以其增加花茶品种,扩大茶叶和芸香花的开发利用,为此,笔者在湖北咸宁市利用当地丰富的芸番鲜花资源,进行了芸香花开放习性的观察和花茶窨制试验。窨制的芸香花茶1994年5月参加湖北省名茶评比,获得了地方名茶优质奖。  相似文献   

11.
江浙两省是我国花茶重要产区,花茶产量约占全国一半,茉莉鲜花窨茶,深受北方各省群众的欢迎。江苏省花茶产区以苏州、南京为主,苏州现有茉莉350万盆,年产鲜花15000担,可窨制花茶80000担,每盆平均产花4两左右;南京有茉莉120万盆,其中新发展花区占100万盆,年产鲜花2500担左右,  相似文献   

12.
茶叶吸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探讨窖制花茶的基本原理,试图从研究茶叶吸香特性,分析其着香机制。试验表明,并非传统窨花所采用的茶坯低含水量指标,最具吸香的能力。而以含水量10~30%的茶叶着香效果最佳。同时,高含水量的茶坯在窨制过程能保持鲜花较好的生态条件,因而对花茶的香气浓度和鲜灵度等品质指标,有良好的效应。试验还证明新茶窨花后,其精油含量、香气品质指数都明显高于陈茶。而在不同方法处理浸出物后的茶叶着香品质分析中,反映出水浸出物也是决定花茶香气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09,(Z1)
花茶,又名熏花茶、窨花茶、香片,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花茶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为原料,经加窨各种有益人体健康的香花制成。茶以花名,花以茶胜。许多品种的花茶是以花的名字命名的,如茉莉  相似文献   

14.
花茶是以烘青绿茶加窨鲜花而成的我国特有的茶类。花茶品质特点具有茶的清香和花的芬芳,两者相得益彰,结为一体,泡饮倍觉舒畅。目前生产的花茶主要有荣莉、玉兰、珠兰、柚子、玳玳、玫瑰等几种,每种花茶都有独特之处,如玉兰花茶浓厚强烈,珠兰花茶清幽纯正,柚子花茶清爽纯和,玳玳花茶浓  相似文献   

15.
徽州珠兰     
安徽歙县所产之珠兰花茶,是一种以徽州烘青为茶胚窨以珠兰鲜花的香型茶。因其既具有珠兰鲜花的清雅花香,又兼备徽州烘青的纯正茶味面畅销于我国华北、京津等地及山东、江苏诸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歙县栽培珠兰和窨制珠兰花茶历史悠久,据《歙县志》记载:“清道光,琳村肖氏在闽为官,返里后始栽珠兰,初为观赏,后以窨茶。”由此可见,琳村花农所讲的从  相似文献   

16.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花茶窨制过程中,茶与鲜花混含,茶含花香,即表现出茶叶的吸香特性。这种茶叶的吸香特性一直被理解为表面吸附或毛细管凝聚作用的结果。然而,印尼花茶窨制的实践和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吸附”的传统理论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和不足。为了使花茶窨制基本原理更符合于生产实际,作者试从茶叶微观结构、内含成分和花茶窨制实践及有关研究结果,来探讨茶叶的“吸附”性。一、茶叶微观结构与“吸附”  相似文献   

17.
茉莉花茶是我国人民喜用的饮料,也是重要的出口的物资之一。 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窨花”,必须不失时机地掌握茉莉花开放的时刻,迅速、均匀地使鲜花和茶叶按一定比例混合,提供茶叶吸收花香最有利的条件。同时,不同等级的成品,花和茶的混合比例又都不同,因此在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人工操作不能适应,窨花机问世后,虽然实现了机械化,但要确保花茶质量,还必须使茶/花配比自动化,RTP-1型茶/花配比成套控制装置就是为满足这一需要而设计和制造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从根本上说还比较原始,而对生产流程上说,则技术要求又颇为复杂。因此,要求规格稳定的,具有花茶品质特征的产品,是当前作为商品具有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本文仅就若干窨制技术中的问题作简要的阐述,其间也涉及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管豹之见,答亦欠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 一、窨制花茶的技术基础问题 有些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谈及窨制花茶,往往忽略了茶叶这个基础,偏重着眼于花的配比或且窨制流程的控制等等。这样的研究方法,对于大批量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对于积极改善技术条件等等都难以得到稳定的效果。应该明确,花是从属于茶。没有好的茶叶,就窨  相似文献   

19.
吴建平  章光华 《茶叶》1993,19(4):17-19
淳安县属浙西山区,一向被认为是不能露地栽种茉莉花的地区;而盆栽茉莉工本大,茶农不愿栽种。因而出现有茶(坯)无花的现象。生产的茶坯只好长途运输到福建、广西等地窨花。这些"远窨制"的花茶,往往是级坯高、窨次低、窨制成本高的制品,难以充分发挥花茶的经济效益。为此,淳安县农业局、淳安县科委和淳安县中洲茶厂以改盆栽为地栽,降低窨花成本、增加花农收入,建立我县茉莉花生产基地为研究目的,并正式列入淳安县科技发展计划。经过三年的探索,目前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0.
茉莉花茶窨后湿坯含水量采用一定的公式来计算是可取的。在花茶窨制文献中,对茶坯窨后含水率(%)的计算有如下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