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不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对三组肉鸡进行禽流感免疫效果观察,首免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二免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结果表明: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的免疫效果比接种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的效果好;首免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二免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的效果比仅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2015年广州市禽类市场的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科学制定人感染禽源流感病毒的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对2015年广州市12个区部分禽类市场的3 447份样本进行了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的A型禽流感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2.56%和6.24%。1月份为A型和H9亚型禽流感阳性率最高的月份,阳性率分别为23.94%和14.73%。从化区的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4.48%),黄埔区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14.76%)。不同类型样品中,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砧板、刀具类(15.16%),最低为冰鲜生鲜(7.78%)。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笼具(8.25%),最低为置物台面(2.84%)。结果表明:广州市禽类市场冬春季节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全市各区禽类市场普遍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禽类交易各环节中,宰杀和饲养环节的污染最为严重。建议在加强活禽交易市场全面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对不同季节、不同交易环节,采取差异化的和基于风险的消毒、监测措施,以降低人通过禽类市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要求和禽流感病毒(H5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制造及检验规程规定的抗原制备方法,研制了一批禽流感病毒(H5亚型)血凝抑制抗原国家参考品,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H5亚型)制品生物效价和血凝抑制操作过程中的校验。该批抗原经过8家单位对其协作标定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该批禽流感抗原的血凝效价为1:80。另对所研制的禽流感抗原均一性、稳定性、无菌检验、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禽流感病毒(H5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制造及检验规程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要求。说明该禽流感病毒(H5亚型)血凝抑制抗原可以作为国家参考品。  相似文献   

4.
一、禽流感发生的历史回顾 禽流感(AI)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曾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禽流感病毒(AIV)对鸡、火鸡、鸭等家禽均有较强的侵袭性。 1.鸡:1878年意大利首次暴发鸡瘟,1955年证实鸡瘟是由 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1959年英国暴发禽流感,并分离出禽流感病毒(AIV)(H5N1),现在已有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1976年,澳大利亚(H7N7)、1978年比利时(N1N6,H6N2),1979年法国(H9N2);其后美国、以色列、日本、前苏联各地区、香港及内陆都分离出…  相似文献   

5.
1月13日,北京市卫生局在其网站发布了针对北京市人禽流感病例病毒的分析结果。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报告,根据对北京市人禽流感病例右肺组织分离的病毒(A/Beijing/1/2009(H5N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病毒与中国2005~2008年分离的禽流感病毒无本质区别,仅有很小变异。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的病原。其中高致病性的H5N1亚型AIV可以造成鸡群的大批死亡,对家禽养殖业影响严重,并可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通过接种疫苗能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在禽流感疫苗免疫效力的评价过程中,监测免疫鸡血清抗体是最常用、最可行的方法。2009年农业部批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制造,2012年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及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4株)取代以上两个产品,2014年,北方出现了新的7.2分支毒株,而禽流感Re-4株疫苗和Re-6株疫苗对这种新型流行株的保护效力并不佳。2014年4月11日,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93号”,制定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 Re-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2种兽药产品制造及检验规程,全国将主要以Re-6与Re-7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为新的趋势。本试验分别用不同毒株的禽流感试验抗原与不同毒株禽流感疫苗免疫鸡的血清通过HI试验相互检测,对抗体效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毒株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的病原。其中高致病性的H5N1亚型AIV可以造成鸡群的大批死亡,对家禽养殖业影响严重,并可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通过接种疫苗能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在禽流感疫苗免疫效力的评价过程中,监测免疫鸡血清抗体是最常用、最可行的方法。2009年农业部批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制造,2012年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及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4株)取代以上两个产品,2014年,北方出现了新的7.2分支毒株,而禽流感Re-4株疫苗和Re-6株疫苗对这种新型流行株的保护效力并不佳。2014年4月11日,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93号”,制定了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2种兽药产品制造及检验规程,全国将主要以Re-6与Re-7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为新的趋势。本试验分别用不同毒株的禽流感试验抗原与不同毒株禽流感疫苗免疫鸡的血清通过HI试验相互检测,对抗体效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毒株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续)陈伯伦,张泽纪(广东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528231)四、病原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Orthornyxoviridaefamily)的RNA病毒。目前世界各地已分离出的禽类流感病毒(包括鸡瘟病毒在内)已达200种以上。流感病毒分为A,B...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初H5亚型禽流感在中国内地引起暴发前后,于湖北、广西二疫区市县的生态系中,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采集了54份血清,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其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将获得的血清学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抗It6亚型禽流感病毒(H6)抗体、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抗体、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64.8%、75.9%、29.6%。推断这一时期新城疫病毒(NDV)、H6亚型禽流感病毒(H6)、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H5)共循环于该生态系中,其中新城疫病毒、H9、H6亚型禽流感病毒长期、稳定循环于该生态系中,为该生态系主要流行血清型。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效价较低,最高仅为64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与该次流感暴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另外,新城疫病毒在该生态系中的稳定循环,构成了对家禽持久、潜在的威胁。对于自1994年以来,长期稳定循环于我国生态系及家禽中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则仍然是以G9-like为优势亚组。本研究结果还提示我们,对我国自主活动鸟类的生态系中抗禽流感病毒抗体的监测是预警、预报我国家禽流感暴发的有效途径,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血清学的检测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的分子水平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明确的靶向。  相似文献   

10.
世界家禽饲养业普遍面临着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的威胁,该病毒分布广泛,宿主较多,具体包括野禽、迁栖鸟类、水禽以及诸多非商业化饲养的鸟类。AIV具有不断变异的能力,特别当侵入高密度饲养商品家禽的地区时,常表现较高的致病性,故此世界各国对禽流感注重有加。国际兽疫局(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又名“鸡瘟”)列为禽类头号疾病。中国是一个养禽大国,关注世界禽流感的流行趋势,警惕国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入,防微杜渐,借鉴国外防治禽流感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的家禽生产意义巨大。1禽流感病毒及其血清型和致…  相似文献   

11.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目前 ,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危害严重 ,经济损失巨大 ,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 A型流感病毒属 ,病毒粒子多形态。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 ,而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大。其分子特性为多节段的 RNA病毒 ,由 8个片段组成 ,分别编码 1 0种蛋白质。猪流感病毒能够在多种动物的细胞上增殖 ,但病毒分离和疫苗生产时 ,经常采用鸡胚接种。病毒具有血凝活性 ,但不同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的区分。由于病毒受到抗体的压力很大 ,因此病毒的变异频繁 ,其机理涉及分子水平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文章对病毒的理化、生物学特性、分子特性、病毒的蛋白和基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呈x多形态。该病毒对热、消毒剂敏感,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其分子特性为多节段的RNA病毒,由8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lO种蛋白质。猪流感病毒能够在多种动物的细胞和鸡胚增殖。病毒具有血凝活性,但不同毒株的抗原性无明显的区分。由于病毒受到抗体的压力很大,因此病毒的变异频繁,其机理涉及分子水平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文章对病毒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分子特性、病毒的蛋白和基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An avidin-biotin complex (ABC)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utilizing a commercially-available polyclonal antiserum to human influenza A virus was used to detect antigens of influenza A virus in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of swine. Influenza A antigens were immunohistochemically detected in 28/30 cases in which influenza A virus was demonstrated by virus isolation and in 5/22 cases suspected to be influenza A-infected by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criteria, but from which the virus was not isolated. Viral antigen was not demonstrated in 30/30 cases not suspected clinically or histological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influenza infection. This method is a convenient,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ans of influenza A virus detection and is applicable to both routine diagnosis of influenza A virus infection and to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studies of the occurrence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virus in pigs.  相似文献   

14.
流感病毒受体在三种动物气管和肺脏分布的组织化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岭南黄鸡、番鸭和BALB/C小鼠的气管和肺脏进行了流感病毒受体分布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岭南黄鸡、番鸭和小鼠的气管粘膜层、粘膜下层、肺脏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均有禽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番鸭和小鼠气管和肺脏的人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范围和细胞类型与禽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稍有差异,岭南黄鸡气管和肺脏未检测到人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研究结果为探讨流感病毒的感染机制和宿主特异性的差异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A型流感病毒在温血动物中广泛存在,也是目前导致人类和各种动物流感疾病的主型。在自然情况下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有一定的特异性,分离自人的流感病毒一般不能在鸡、鸭等禽类体内复制,同样禽流感病毒在灵长类动物体内的复制能力也极差。但近年来不断发生禽流感病毒(包括H5N1,H9N2,H7N7亚型病毒)直接传染给人的事件,而2009年爆发的人类的H1N1流感的病原则是猪源流感病毒重组而来。研究证实,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及跨种间传播的深层原因是病毒分子结构差异及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病毒多种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某些功能位点上氨基酸的差异是病毒致病性及其跨中传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流感病毒抗原表位的研究,不仅是对流感病毒致病机理和机体免疫系统反应的探究,还能很好地指导对流感的防治。作者从抗原表位的特点,流感病毒抗原表位的特点、研究进展及流感病毒抗原表位疫苗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猪流感病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其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存在和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作者就猪流感病毒蛋白,包括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蛋白(NP)、基质蛋白(M)、聚合酶蛋白(PA、PB1和PB2)和非结构蛋白(NS)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猪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感病毒A/WSN/33(H1N1),通过人工滴鼻接种的方式感染布氏田鼠,评估其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并在其易感性较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立流感病毒感染布氏田鼠疾病动物模型的可能性及其评价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感染的布氏田鼠进行体内病毒分离及鉴定等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流感病毒,证实了流感病毒在布氏田鼠组织中的存在。试验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对布氏田鼠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其主要侵害的靶器官为肺脏。综合感染布氏田鼠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体质量变化、死亡率、流感病毒的分离及鉴定等指标,表明成功建立了流感病毒感染布氏田鼠的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do not typically replicate efficiently in humans, indicating direct transmission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to humans is unlikely. However, since 1997, several cases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different subtypes (H5N1, H7N7, and H9N2)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raised the pandemic potential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 humans. Although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of human to human transmission exists, the novel avian-origin influenza viruses isolated from humans lack the ability to transmit efficiently from person-to-person. However, the on-going 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origin H5N1 viruses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the generation of human-adapted avian influenza virus with pandemic potential. Th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al and genetic basis of host restriction of influenza viruses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introduction of a novel influenza virus into the human population will result in a pandemic.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current knowledge of type A influenza virus in which all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re categorized.  相似文献   

20.
The influenza A virus genome consists of eight segments of negative-strand RNA. In previous study, we generated a recombinant influenza virus with nine segments by reverse genetics. In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mbinant influenza virus. The recombinant virus exhibited similar property to wild-type virus on virion morphology, virion composition, plaque phenotype and other aspects. Whereas, the recombinant virus propagated to lower titers than did wild-type virus in cells and mice, and there was decreased protein level and vRNA incorporation in the recombinant virions compared to wild-type H9N2 vir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fluenza A virus with eight segments exhibit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e virus with nine seg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