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粳型杂交稻旱优8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优8号是BT型节水抗旱不育系沪旱2A与优质粳型恢复系湘晴配组而成的粳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具有节水抗旱、高产优质、便于轻型栽培等特点,2010年4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旱优8号亲本特性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1温线早不育系的选育及特征特性温线早不育系是以“野败”二九矮4号不育系为母本、早稻品种温线早为父本,经杂交、回交转育而成。经测交,温线早不育系属野败型雄性不育系。大量测交结果表明,温线早不育系的恢复系与野败不育系相同。温线早不育系1992年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3.
沪旱7A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以武香B与内香B进行杂交,在F_2中选优良单株与沪旱1B杂交并回交一次,后与沪旱1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于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沪旱7A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达68.27%以上,抗旱性1级,其与旱恢3号配制的组合‘旱优73'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培育杂交节水抗旱稻,为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品种选择.[方法]利用节水抗旱不育系沪旱11A与抗旱恢复系旱恢3号进行配组选育获得旱优113号,2007年在广西、上海进行多点品比试验,并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及抗旱性鉴定;2010~2011年在广西、四川、湖北、上海等地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示范试验,2010~2011年参加上海节水抗旱稻生产试验.[结果]旱优113号熟期适宜,株叶型适中,分蘖力中等,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后期青秆黄熟,转色极好;有效穗270.0万/ha,每穗粒数162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8.0g.旱优113号在广西早稻种植,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旱系数为1.27,抗旱性为3级,属于抗旱.2010年在广西南宁和岑溪两地作早稻种植,产量分别为7653.00和8293.50kg/ha,比特优63(CK)分别增产4.69%和5.71%;2011年在南宁扩大示范种植,产量为8361.00 kg/ha,比特优63(CK)增产7.04%.2012年参加广西早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749.00kg/ha,比特优63(CK)增产6.32%.20 1 1年分别在湖北、四川等地种植,产量分别为9513.00、8196.00和6790.50kg/ha,2010~2011年参加上海节水抗旱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222.15 kg/ha,比对照旱优3号平均增产4.51%.2012年4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旱优1 13号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节水抗旱、高产优质、便于轻型栽培等特点,可在长江流域作中稻和华南大部分地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近日宣布,我国科学家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沪旱1A,其育性符合国家水稻三系雄恶性循环不育系标准,抗旱性达一级水平,田间抗病性也较强,配合力好.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通讯》2006,(7):63-64
穿鞋下田,节水种稻已经成为现实。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以罗利军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创造了世界首例杂交旱稻“沪旱1A”后,又获得新突破。旱优3号已经获得审定.在节约水资源50%的条件下实际亩产量首次突破了500kg。  相似文献   

7.
野败同型不育系“江农早 4号A” ,其保持系来源于“江农早 2号B”的姐妹系 ,经过 8年的选育 ,其株型与穗部性状得到明显改进 ,不育性稳定 ,配合力强 ,开花习性好 ,异交结实率高。用它配制的组合株型优良 ,抗性好 ,米质较优。分析了选育不育系的关键因素 ,提出了不育系选育标准并讨论了选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水稻雄性不育至现在,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4—1975年) 是水稻三系配套阶段。1970年李必湖发现“野败”后,我国育种工作者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便育成二九南1号A、珍汕97A、V20 A等一批野败不育系,并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一批品种中筛选出IR24、IR26等一批野败恢  相似文献   

9.
水稻苗期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籼型不育系"云丰66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籼稻Ⅱ-32B干种子,诱变后筛选苗期具有白化转绿标记性状叶色突变植株,与不育系Ⅱ-32A进行杂交并回交,选育出苗期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不育系云丰66A,该不育系株叶形态优良,分蘖强,开花习性好,花粉败育彻底,配合力高,于2008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鉴定.  相似文献   

10.
旱稻新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稻新品种“沪旱8号”是上海市农科院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一个超高产粳型旱稻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米质好。为能在本地区种植推广,特作旱稻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1.
新质源籼型优质水稻不育系“东6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质源籼型优质水稻不育系“东6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收集国内外节水抗旱稻品种20份,对其进行苗期及穗期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多数旱稻品种的苗期抗旱性与穗期抗旱性鉴定结果相同,其中沪旱3号、沪旱15号苗期、穗期抗旱性表现最好,为高抗;BLUE BELLE、IAT109苗期抗旱级别为5级而穗期为7级,说明这2个品种后期抗旱较前期要差;IR55423-01的苗期抗旱级别为7级而穗期为5级,说明该品种后期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旱稻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综合抗性。[方法]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5个旱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参试品种全生育期为115~131 d;株高分布为85.9~109.4 cm;整齐度均较好;绿旱6号落粒性表现为较难;抗倒性以隆旱1号、绿旱3号、旱优88及绿旱6号、国旱47、绿旱1号表现为好或较好;米质普遍较差;参试新品种中,有8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增幅较大的是旱优73、旱两优212、红旱8号,分别较对照增加36.09%、18.54%、18.26%。[结论]主要推荐绿旱6号在沿淮周边地区示范种植,亦可以推广旱优73、旱两优212,但要注意后期倒伏。  相似文献   

14.
对旱稻新品种"1587"2002、2003年参加全国旱稻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叶型好、熟期早、适应性广、产量高、抗旱性较强、米质优,两年平均产量较巴西陆稻增产33 8%。  相似文献   

15.
The use of cytoplasm male sterility(CMS) is crucial for three-line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wo types of CMS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Dongxiang wild rice, namely the wild abortion type CMS(CMS-WA) and the Dongxiang wild type CMS(CMS-DW). In this study, we show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CMS in Dongxiang wild rice. WA352, which conferred CMS-WA, was not detected in Dongxiang wild rice, implying Dongxiang wild rice does not carry the CMSWA source. Further analysis of WA352 in DY1A, a CMS-DW line,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revealed two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s occurred in CMS-DW compared to WA352 of CMS-WA. It was reported that WA352 was comprised of an unknown origin sequence and partial sequences of three open reading frames(ORFs), orf284, orf224 and orf288. The 42-bp insertion wa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segments of orf224 and orf288, which created a new chimeric ORF, orf216. This new ORF was also detected in CMS-HL. Based on the 9-bp deletion in orf284, a specific mitochondrial marker of DW-M1 was developed, which could be used to specifically distinguish the DW-type source. Moreover,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preliminarily suggested that both orf216 and orf284 could be considered as candidates for CMS-DW. These findings present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CMS-DW at the molecular level.  相似文献   

16.
旱优3号是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育成的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7年在广西柳州市进行节水栽培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优质并具有强抗旱、抗寒、抗倒伏性及较强的抗病性等特性,在柳州市可作早、中、晚稻种植。因此,结合旱优3号的特性与柳州市水稻种植区的气候特点,认为旱优3号在柳州市水稻旱区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对稳定该市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 要:沪旱68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育成的粳型晚熟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于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株型适中,茎杆较壮,剑叶短直,直立穗,着粒较密,熟期转色好,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节水抗旱、优质多抗、便于轻简化栽培等特点,适宜上海地区作常规单季晚粳种植。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云南陆稻地方品种“黄浆谷”的株型好、米质优和“山地小白谷”的抗性强、产量高进行杂交,从中选育出株型好、抗性强、高产、优质的陆稻新品系“604”.经测定、分析、比较、验收:“604”的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对照或竞争优势较为明显,抗病能力较强,在澜沧、西盟、孟连、勐海、砚山等地种植普遍获得增产,米饭香软可口,深受群众欢迎.“604”的选育成功,对解决云南边疆山区少数民族的温饱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籼型水稻优质不育系898A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98A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2004年以中9Bx德山B的F7代制保材料与金23A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早熟籼稻不育系.它米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农艺性状好,株叶型好,穗粒结构合理;不育性稳定,2004年在海南经专家鉴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9%,自交结实率0.1%,育性达到湖南省水稻三系不育系鉴定标准,开花习性好,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繁殖制种产量高;配合力好,所配组合优势强,于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