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在川麦冬主产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匍匐型麦冬植株,测定块根性状和产量,并以麦冬皂苷D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麦冬块根中的总皂苷含量,以相关回归法分析了麦冬植株块根性状、块根重量以及皂苷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匍匐型川麦冬麦冬皂苷含量在34.42~91.85mg/g范围内,皂苷含量z1与麦冬干块根周长x4、干块根粒重y1、鲜块根粒重y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麦冬块根含水量y4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z1=2.054x4+21.576;z1=-5.937y4+513.880;z1=0.026y2+44.914;z1=0.088y1+46.272。匍匐型川麦冬块根性状对麦冬光合产物积累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肉甘薯块根花色苷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栽插后20、40、60、80、100、120及140 d调查13个紫肉甘薯品种的花色苷含量、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块根干物质含量,块根鲜重, 块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叶干重,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分析整株鲜重、整株干重,茎、叶、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20个经济性状以及花色苷含量变化与其余19个经济性状的变化和10个产量性状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1)紫肉甘薯块根花色苷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存在缓慢增加型、波动变化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 对最长蔓长、分枝数、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的分配等经济性状的发育有不同的生物学响应。(2)品种间的花色苷含量在20 d以后逐渐产生显著差异,在40~100 d完成类型分化, 与品种的分枝数、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分配比例显著负相关,与块根干物质含量、最长蔓长、茎鲜重、茎干重、整株干重及光合产物在叶中的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3)花色苷日增长量与块根干重日增长量显著负相关,花色苷积累与块根膨大、干物质积累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在不同品种中得到不同解决。【结论】由于花色苷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存在的竞争关系在不同品种中的协调不同,紫肉甘薯品种间的花色苷含量在生育过程中产生显著差异和分化,存在缓慢增加、波动变化和曲折上升3种变化类型。花色苷含量的这些变化与主要经济性状有不同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直立型川麦冬优良新品系的生物学性状与块根产量相关性变化规律,为麦冬规范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一般的直立型川麦冬植株序列15窝,测定植株高度、植株冠幅、总叶片数、分蘖数、块根数等生物学性状Xi和鲜块根总产量Y,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川麦冬新品系的植株生物学性状对块根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其变化规律为:Y=-2.662 1+0.538 1X1+0.205 3X2+0.005 1X4+0.783 1X5+0.292 9X6,影响程度分别为块根数〉分蘖数〉株高〉冠幅〉叶片数。[结论]促进麦冬块根数量增多膨大和增加植株分蘖、培育合理的植株构型是麦冬GAP可持续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橘红肉甘薯块根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方法】试验于栽插后50、64、78、92、106、120和134 d调查15个橘红肉甘薯品种的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测定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薯干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茎、叶、柄、块根干重,整株鲜重、干重,茎、叶、柄、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数值,以及类胡萝卜素积累量与其余产量性状的变化和品质性状积累量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橘红肉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总体平稳型、一直增加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对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的分配等经济性状的发育有不同的生物学响应。大多数橘红肉甘薯,尤其是一直增加型品种,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和干重、光合产物在块根的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光合产物在叶、柄的分配比例显著负相关,而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不高。类胡萝卜素日积累量增长量与块根鲜重、块根干重、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积累量等日增长量呈正相关性,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块根膨大、干物质及营养物质积累存在协同关系。【结论】由于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存在的协同关系在不同品种中的反应机制不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橘红肉品种间产生差异和分化,存在3种不同变化类型。  相似文献   

5.
短葶山麦冬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查短葶山麦冬9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基础上,运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各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短葶山麦冬性状变异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规律。结果表明:短葶山麦冬各单株性状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地上部性状与地下部性状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叶长与根长是最易改良的性状;分支数、根数是易于协同改良的性状;单株块根数、多块根根数、单株鲜产量是易于协同改良的性状;分支数、根数与单株块根数、多块根根数、单株鲜产量是不易协同改良的性状。因此,短葶山麦冬种内性状变异较大,各性状间存在较复杂的相互关系,在性状选择与良种繁育时应该注意协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高产直立型川麦冬植株叶片数量、块根产量以及块根黄酮、皂苷含量,探讨性状-产量-品质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川麦冬主产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直立型麦冬植株,测定叶片数和块根产量,并以橙皮苷和麦冬皂苷D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麦冬块根中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采用t检验和相关回归法,用SPSS软件分析了麦冬植株叶片数、块根重量及黄酮、皂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直立型川麦冬的植株平均叶片数X为(69.70±15.30)张/窝,块根生物学产量Y为(29.59±11.24)g/窝,黄酮含量Z1为(2.74±0.18)mg/g,皂苷含量Z2为(93.34±1.33)mg/g,其性状-产量-品质的回归方程为:Y=0.468X+10.272Z1+0.983Z2-122.995,Z1=0.002X+0.018Y+0.016Z2-0.619,Z2=0.246Y-0.103X+2.232Z1+87.094,表明它们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直立型川麦冬为优质高产的麦冬资源类型,植株叶片数对麦冬光合产物积累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培育植株良好的叶片光合生态构型是麦冬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多叶型和三叶型紫花苜蓿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多叶型和三叶型苜蓿的生长特性、光合速率和产量等,以及相同性状在两类叶型之间的差异,为苜蓿的品种改良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选育的多叶型紫花苜蓿和普通的三叶型紫花苜蓿进行田间试验,并对其生长性状、光合速率和产量数据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类叶型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光合速率与产量相关性的回归方程,并对两个方程中的相同性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枝条密度、比叶重、单枝干重、株高、单枝复叶数、光合速率、茎叶比和鲜干比等性状与多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株高、枝条密度、比叶重、节间数、鲜干比和茎叶比等性状与普通三叶型苜蓿产量显著相关。5个显著影响两类叶型苜蓿产量的相同性状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多叶型紫花苜蓿的枝条密度,茎叶比、鲜干比均显著低于三叶型,比叶重显著高于三叶型苜蓿(P<0.05),两类叶型苜蓿的株高差异不显著;【结论】多叶型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三叶型品种,影响两类叶型苜蓿产量的性状并不相同,同一性状对两类叶型紫花苜蓿的产量影响程度不同。影响产量的生长性状中,多叶型苜蓿虽然枝条密度比三叶型低,但比叶重的增高、茎叶比和鲜干比的降低仍促进其产量的提高。通过合理密植、促进分枝,可进一步提高多叶型苜蓿的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的内在关系,了解其形成和分化规律。[方法]通过温室水培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10个甘薯品种的根系性状。[结果]栽后10天,甘薯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平均直径和体积等形态性状贡献率最高且达80.56%;栽后20天,根平均直径的贡献率最高且达27.79%。收获后,单株块根总鲜重与倒三节、倒二节块根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倒二节块根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倒三节块根重量关联系数最高且达0.659 5。在栽后15天,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栽后25天,苗期根系干重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苗期根干重、根体积、根长和根平均直径等性状与单株块根总鲜重关联度较大。栽后10天和20天可能是甘薯根系生长、分化的重要时间节点,节间长度和栽插深度影响产量形成,苗期根系生物学特性与收获后块根产量之间有直接关系。[结论]研究结果为甘薯标准化栽培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的内在关系,了解其形成和分化规律。[方法]通过温室水培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10个甘薯品种的根系性状。[结果]栽后10天,甘薯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平均直径和体积等形态性状贡献率最高且达80.56%;栽后20天,根平均直径的贡献率最高且达27.79%。收获后,单株块根总鲜重与倒三节、倒二节块根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倒二节块根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倒三节块根重量关联系数最高且达0.6595。在栽后15天,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栽后25天,苗期根系干重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苗期根干重、根体积、根长和根平均直径等性状与单株块根总鲜重关联度较大。栽后10天和20天可能是甘薯根系生长、分化的重要时间节点,节间长度和栽插深度影响产量形成,苗期根系生物学特性与收获后块根产量之间有直接关系。[结论]研究结果为甘薯标准化栽培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吴霞  陶诗顺 《湖北农业科学》2014,(15):3565-3567
对涪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cv.Fumaidong]连续两年内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积累干物质集中在4~11月,营养根与块根大量积累干物质在10月至翌年3月期间,其中2、3月为块根积累干物质最旺盛时期。4~9月干物质主要分配给叶片,从10月开始叶片的干物质向块根大量转移,到翌年2、3月块根所占分配比例最大。营养根所占干重比例比较稳定,平均为21.02%。根据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各器官发生、生长的特点,可将其生育期划分为返青期、营养根形成期、分蘖期、块根形成期和块根膨大期。涪麦冬更适宜一年生的收获制度,且最适采收时间在3月下旬,在各时期采取合理的促控措施更有利于提高块根产量。  相似文献   

11.
大豆耐旱种质鉴定及其与根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301份大豆品种中按根系类型选取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性材料59份,在苗期干旱胁迫和非胁迫条件下对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进行2年重复鉴定,发现材料间性状隶属函数值具有丰富遗传变异,以株高、叶龄、根干重和茎叶干重隶属函数的算术平均数为抗旱综合指标,从中筛选出汉中八月黄、晋豆14、科丰1号、圆黑豆等强耐旱型(1级)材料和临河大粉青、宁海晚黄豆等干旱敏感型(5级)材料。比根干重、比总根长、比根体积与耐旱隶属函数平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耐旱性的根系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园林花卉的科学养护,以4种北方园林草本花卉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cv.‘Golden Doll’)、美国石竹(Dianthus barbatus f.American)和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条件下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研究3个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下(正常含水(CK)、中度干旱(MS)、重度干旱(SS))4种园林花卉植物种苗生长过程中地上地下部分器官的抗旱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这4种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减少,马蔺的茎叶(含功能叶)和根系含水量均降低,根干重、根系长度均升高,根表面积随之升高;(2)金娃娃萱草在MS处理下根长、平均根直径、根表面积、根干重、根含水量、比叶重、茎叶干重、茎叶含水量均最高,表明金娃娃萱草苗期水分需求较低,根叶水分利用统一高效;(3)美国石竹根干重CK最高,MS与SS两处理差别不大,地上干重3种处理无明显差异。根含水与地上茎叶含水变化一致,先升高后降低,其它指标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变化规律不明显;(4)荷兰菊在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根系生长变化与吸水特征不明显;(5)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4种植物抗旱能力的结果表明,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最强,马蔺和美国石竹次之,荷兰菊的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不同类型超级稻形态特征分析与品种改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吉林省育成的超级稻品种株型、根系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超级稻片叶开张角度,弯穗型超级稻最大,半直立穗型超级稻次之,直立穗型超级稻最小。弯穗型超级稻出穗后剑叶对籽粒增重影响率最大,明显高于半直立穗和直立穗型超级稻。剑叶以下叶片对籽粒增重的影响率随着叶片下移,半直立穗、直立穗超级稻逐渐提高,而弯穗型超级稻逐渐下降。上部、中部穗籽粒增重速度大小表现为:半直立穗型→直立穗→弯穗型;下部穗籽粒增重速度表现为:半直立穗型超级稻→弯穗型超级稻→直立穗型超级稻。直立穗型超级稻根系在前期表现发根较慢,中期发根快,后期根壮;半直立穗型根系发育在全生育期表现比较平稳;弯穗型超级稻根系在前期生长较直立穗型品种较快,中期和后期根系的长度、数量、根重方面明显不如直立穗和半直立穗型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供试木薯种质材料中筛选优良种质,为我国木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方法]从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及氢氰酸含量等方面对31份国内外引进与收集的木薯资源进行初步鉴定评价,并对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31份木薯种质资源在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叶裂数、叶柄颜色、叶脉颜色、主茎内外皮颜色、茎秆生长情况、株型、茎分叉、分支角度、株高、主茎高度、主茎直径、块根分布、结薯集中度、块根形状、块根内外皮颜色和块根肉质颜色等方面均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3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株型较好的资源13份,单株鲜薯产量>2800.00 g的资源4份,氢氰酸含量<50.00 mg/kg的资源10份,单株鲜薯产量≥2901.75 g、收获指数≥0.74、氢氰酸含量≤28.86 mg/kg的资源2份.[结论]31份木薯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筛选出2份单株产量高、收获指数高、氢氰酸含量低的种质,可在优良食用木薯育种中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15.
凌瑶  刘伟  张新全  陈锐  陈婷婷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74-4677,4681
对30份川渝地区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源的15个植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狗牙根在15个形态特征上出现较大变异,其中叶色、直立枝叶长、匍匐枝叶长、匍匐茎节间长和生殖枝条高度以及花药和柱头颜色的变异都达到20%以上。不同种源形态性状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为选育优良品种并对选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抗旱资源评价与抗旱指标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1992年,在山西省北部旱作条件下,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44份材料和国内10个抗旱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性状表现好、高产抗旱的品种为乌盟851、系薯1号、紫花白。CIP385373·1、CIP87001、CIP86027、CIP385372·1等品种为短日照类型,生育期间植株冠层生长繁茂,块茎产量低,块茎形成晚,不适宜长日照地区种植;CIPI—1039抗病性较强,CIP24—16、CIPI—1035、CIPLT—6在干旱条件下块茎产量较高,可作为马铃薯抗旱资源进行利用。单株产量与根系拉力、冠层覆盖度、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根系拉力与株高、根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块茎数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冠层覆盖度与根系拉力、块茎数、茎叶鲜重、根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密切。因此,根据冠层覆盖度和根系拉力的大小可预测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高低,并可作为干旱地区评价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龙晓芝  程方叙  王倩  杨言琛  罗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15-16116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年限的杭麦冬商品块根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确定其品质特征,为麦冬GAP质量控制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杭麦冬(3年生)主产区采用原位动态法,按照麦冬栽种后0.5、1、2和3年分别随机采集植株块根样品,将洗净的鲜块根微波杀酶-50℃恒温烘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处理麦冬块根的黄酮含量,并运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分析不同生育年限的麦冬块根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结果]不同生育年限杭麦冬块根的黄酮平均含量为17.68%~34.86%;随着麦冬植株块根生长发育进程增加,麦冬块根的黄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增长(P<0.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生育年限y1=-0.008x2+0.066x+0.046(R2=0.999),生育时间y2=-5E-08x2+0.047(R2=0.998)。[结论]麦冬块根生育年限与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的含量密切相关,杭麦冬主产区3年采收是有科学依据的,川麦冬道地主产区由于气候的特殊性,第2年夏秋高温潮湿易导致上年块根大量腐烂,只适宜于1年采收。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大豆各种类型品种之间收获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的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以及干物质运转能力各不相同。大豆收获指数与品种的熟期类型、株高、主茎节数、成热株重等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早熟、半矮秆、节数较少、成熟株重较低的类型品种收获指数较高,晚熟、高秆、多节、成熟株重较高的则比较低,呈规律性变化。收获指数与子粒产量之间总体上呈正相关,但非直线关系,而是近似常态分布关系,高产类型品种其收获指数多出现在0.401~0.450、0.451~0.500及0.501~0.550三个级差范围,产量的最高点是在0.451~0.500指数级差组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