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黔西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种、密度和底肥试验表明织金县小麦高产栽培与品种、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密切联系,试验条件类似生态区小麦高产栽培宜选择黔麦17号、贵农19号和毕麦19号品种,底施46%高效复合肥20~40kg/667m2,保证基本苗8~12万/667m2.  相似文献   

2.
1 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 1.1 小麦的品质特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本市的生态特点,宜选用适宜本市栽培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豫麦34、高优503、郑麦98、豫麦47、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3.
临汾138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用优质、早熟、大粒临汾5064做母本,多穗、抗病、强杆烟农15号做父本配制组合,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角质、其容重为791g/L,蛋白质含量(干基)15.0796,湿面筋32.6%,沉降值65.8ml,具有优质、丰产、强筋、多抗等特点。在2001~2003年山西省优质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5676.5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2%。该品种适宜在山西南部麦区和黄淮北片一般水地及肥沃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1栽培技术的核心 黄淮海优质专用小麦区,调优栽培的核心应包括3方面的内容. 1.1从大的环境条件出发 不同类型的优质小麦的适宜区域,即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种植,依据生态条件及种植习惯确定品种类型.根据本区地力、气候、水利及种植习惯,北部区域以冬性强筋小麦品种为主,南部地区以弱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为主.另外,在地力上优质中筋小麦以高水肥地种植为主,优质强筋小麦以中低肥力区种植为主.  相似文献   

5.
新春8号是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科系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适于在新疆各春麦区及冬春麦兼种区种植。在温凉地区八十八团大面积种植,生长较好,籽粒饱满度好,创造了600kg/667m2以上的高产记录,在全疆推广4.81万hm2。该品种属于优质的强筋小麦,品质检验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国颁强筋小麦一等指标。在协调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上有大的突破,使优质性状与高产性状得到了较好的结合。在适宜种植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一般667m2产400~500kg,经专家验收的最高产量为654.09kg。新春8号成为全疆春小麦主栽品种$新疆博乐农…  相似文献   

6.
我国黄淮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北、山东两个省和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该区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量较少,土壤肥沃,生产条件较好,非常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与积累,是我国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的最适宜地区.据农业部统计,黄淮冬麦区现有小麦面积1466万公顷、产量6300多万吨、平均667m2产288kg,分别为全国小麦的55%、64%和115%.据农业部规划,黄淮冬麦区以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为主,到2007年,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293万公顷.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要注意优质与高产并重,而小麦的高产优质受品种、环境、生态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施氮量对黑土条件下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黑土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品种实现优质高效的施氮量,[方法]于2016—2017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选用2个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4号’‘( NM4’)和‘农麦5号’‘( NM5’),2个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号’‘( JQ7’)和‘津强8号’‘( JQ8’)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3种施氮量0 kg/hm2 (N0)、120 kg/hm2 (N120)、240 kg/hm2 (N240)与品种互作对黑土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量和品种对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产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 或P<0.01),且施氮量×品种互作效应显著(P<0.05)。黑土条件下,如果仅从施氮量角度考虑,应采用N 120 kg/hm2的处理实现春小麦优质高效;如果仅从品种角度考虑,要获得较多的蛋白质产量和氨基酸产量,应选用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8 号’;如果从施氮量和品种互作的角度分析,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 号’×施氮量N 240 kg/hm2,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5’号×施氮量N 240 kg/hm2能够实现黑土地小麦优质高效。【结论】该研究为黑土区改善春小麦品质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强筋小麦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张晓科  尉倩  王晓龙  张晶  孙道杰  付晓洁 《作物学报》2011,37(11):1942-1948
面筋强度与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种类(组合)密切相关。以12个已知亚基基因组成的品种为对照,选用基因(位点)Axnull、Bx7OE、Dx5、Glu-A3d、Glu-B3i和Glu-B3的标记,构建多重PCR体系。以该体系检测对照的结果与已知基因型完全一致,一次PCR可同时间接检测7个与强筋有关基因(位点)Ax1/Ax2*、Bx7OE、Dx5、Glu-A3d、Glu-B3i和Glu-B3。对62个陕西小麦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优质强筋亚基基因(位点)Ax1/Ax2*、Dx5、Glu-A3d、Glu-B3i和Glu-B3的比例依次为56.5%、9.6%、33.9%、1.6%和64.4%,所有品种均不含Bx7OE,携带0、1、2和3个及以上基因(位点)的品种分别占6.5%、33.9%、48.3%和11.3%。说明聚合多个强筋亚基基因(位点)的品种频率较低,通过优质亚基基因的聚合育种,可望改善陕西小麦品种的面筋品质。本研究所构建的强筋小麦分子标记检测的多重PCR体系检测结果稳定且可靠,可用于小麦种质资源的快速评价和强筋小麦分子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9.
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栽培,采用优良品种、营养球地膜覆盖育苗、培育壮苗、适时播种和移植、种植密度标准化、测土配方施肥、追肥标准化等组装配套的技术措施,获得核心区14.57hm2,平均单产770.28kg/667m2,项目区72.43hm2,平均单产669.5kg/667m2的产量。从7个品种中筛选出安单2030、贵农9518、奥玉3202三个高产品种。从测土配方施肥试验中得出超高产最大施肥量N=16.75kg、P2O5=9.36kg、K2O=14.91kg,N:P:K=1.8:1:1.6的最优配方。超高产栽培的种植密度,中等穗型品种(500~599粒/穗),4000株/667m2以上,大穗型品种(>600粒/穗),3300株/667m2以上是合理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杨彬 《种子世界》2012,(9):42-43
近年来,我公司引进韩国梨瓜品种,根据其开花习性和授粉、受精特点进行杂交制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土地准备梨瓜制种应选择肥沃的沙壤土种植,前茬以小麦、玉米为宜,与其他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与其他梨瓜品种隔离500m以上。春季深耕耙耱,保证土壤疏松,底墒良好。施优质农家肥4.5万~6.0万kg/hm2,磷肥600~750kg/hm2,复合肥300kg/hm2。梨瓜制种田应用高畦栽培,水旱塘宽2m,旱塘宽1.6m,水塘宽0.4m,沟深0.4m,以南北行向较好。播种前7~10d覆膜。2播种  相似文献   

11.
优质强筋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优质强筋小麦,不仅要选择适宜的生态区域和选用优质专用品种,还要运用优质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一致、高产、高效的目的。本文结合当地种植实际及育种经验,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优质强筋小麦一系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期望成为当地农民种植的必备种植技术读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13.
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多年多点多品种的小区试验、定位试验及不同播期播量的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对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产土壤条件下,666.7 m2产小麦450~500 kg,以持续高产和提高土壤肥力为前提,每年应666.7 m2施优质有机肥3 000 kg、纯N 12~14 kg、P2O5 6~8 kg.  相似文献   

14.
山农111是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室最新选育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20)。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冻、抗倒、抗病、优质强筋等特性,是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探索总结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山农111的节本、绿色、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种(13个强筋小麦品种和2个中筋小麦品种),不同试验地点(馆陶、宁晋、藁城)和不同施氮水平(0、180、240和300 kg hm~(–2))的田间试验,综合分析基因型、环境对小麦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栽培调控及高产提质增效的协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在9289~10,088 kg hm~(–2)之间,强筋小麦品种平均产量9548 kg hm~(–2),比中筋小麦品种减产3.1%。藁城、宁晋、馆陶三地的产量分别达9932、9433和9223kghm~(–2)。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均值14.5%,湿面筋28.5%,沉淀指数39.5mL,稳定时间15.4 min,拉伸能量87.5 cm2,最大拉伸阻力428.8 BU。藁优5218、藁优5766、冀麦738、科农2009、师栾02-1、藁优2018、冀麦867综合品质表现较好。馆陶和宁晋的小麦品质性状相对较好,藁城的品质较差。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 N180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最高,依次为4.3 kg kg~(–1)、26.2%、16.6 kg kg~(–1)。兼顾产量、品质、效率三方面,藁城适宜种植品种有冀麦738、冀麦867、师栾02-1;宁晋有师栾02-1、科农2009、冀麦738;馆陶有藁优5766、藁优2018、师栾02-1。综合考虑小麦产量、籽粒品质和氮素利用率, 180 kg hm~(–2)为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6.
探究氮肥处理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强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藁优2018(A1)、师栾02-1(A2)和石优20(A3)3个具有代表性的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氮水平,0(N0)、180(N1)、240(N2)和300kg/hm2(N3),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石优20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藁优2018容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不同处理组合中,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强筋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醇溶蛋白含量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不利于千粒重和容重的增加;其中籽粒产量以N2处理最高,蛋白质含量以N3处理最高。石优20产量最高,藁优2018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师栾02-1的综合表现较好;所以在氮肥底追比例5:5、追施氮肥时期为拔节期条件下,种植石优20和藁优2018施纯氮240kg/hm2;种植师栾02-1施纯氮180kg/...  相似文献   

17.
陈新民 《种子科技》2001,19(5):276-277
我县为农业大县 ,常年种植小麦 80万亩。全县群众积极响应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号召 ,2 0 0 0年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30 .2 8万亩 ,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 38% ,2 0 0 1年生产优质小麦 1.2亿千克 ,全县农民增收近亿元。在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工作中 ,我们的作法是 :1 搞好试验示范 ,选准对路品种1.1 引进、试验、筛选新品种。为了稳妥地发展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种子公司几年来引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5 8个 ,经过试验筛选和粮食企业的品质化验 ,小偃 5 4号、豫麦 34号、豫麦 4 7号、豫麦 68号等强筋小麦品种以较好的品质、较高的产量、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的商品性、安全性等品质问题已日益被普遍关注,因此提高小麦栽培质量,维持其原有的生态性已成为科研人员的艰巨任务。通过小麦包衣剂的使用,来提高小麦的抗倒性、抗病性、抗虫性及产量,可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实现高产稳产,保优节本。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供试剂为专用小麦包衣剂(济源市生产),供试为优质强筋小麦GS豫麦34号。10月10日播种,播种量为7kg/667m2。1.2实验设计实验于2004~2005年度在郑州市农科所实验场内进行,采用池栽的方式,无底水泥池面积2m2。共设5个处理,4次重复:播前30天包衣,播前20天…  相似文献   

19.
利用4个四川省主推小麦品种连续2年2地在不同施氮时期、施氮量、播期、施磷量条件下,测定小麦籽粒中生物活性物质植酸、γ–氨基丁酸、总酚含量的变化,期望找到提高小麦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合理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影响小麦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施氮量、施氮时期、播期、施磷量等栽培措施只部分影响或不影响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另外施氮量和施磷量的互作效应也会对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绵麦51的γ-氨基丁酸和总酚含量高于其他品种,抗营养物质植酸含量低于其他品种。在四川地区选用品种绵麦51,将150 kg hm~(–2)纯氮氮肥、75 kg hm~(–2) P_2O_5的磷肥全作底肥一次施用,于10月29日播种可获得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最佳的小麦籽粒。  相似文献   

20.
钾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对农产品质量的冲击,如何提高小麦品质以满足人们对面制食品的要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66.7万公顷,属国家强筋、中筋麦区,在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重品种,轻栽培”的管理模式,使得收购的商品小麦品质不合格,优质优价难以实现。本试验研究了施钾肥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我省优质小麦标准化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土壤试验于2001年在临汾市尧都区洪堡村进行,土壤为石灰性褐土,有机质1.14%,全氮0.079%,碱解氮55.34mg/kg,速效磷7.14mg/kg,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