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麦12号”(原“宁96048”)为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宁9170”为母本,“扬1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5.1kg。较对照“扬麦158  相似文献   

2.
“扬麦15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58”在长江农场经十几年种植,已形成一套每667m^2产量500kg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现已成为长江农场的小麦当家品种。笔者简要介绍了“扬麦158”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镇麦5号”(原名“镇99036”)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于2000年以“扬麦158”/“宁麦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4.
扬麦11号具有“早、大、强、好”四大优点: 1、成熟期早:扬麦11号拔节最早,抽穗最早,成熟也早,分别比扬麦158和宁麦早1天和4天,不易发生高温逼熟现象。2、籽饱粒大:扬麦11号在正常年分下千粒重达42~45克,极富商品性。3、抗病力强:高抗白粉病,同时也  相似文献   

5.
“宁麦9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小麦品系“86-17”作母本、以日本小麦品种“西风”为父本杂交,通过异地多点群体选择法选育而成。1995~1997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24个点次中有17个点次产量位于第1位,平均单产6 643.5 kg/hm2,居10个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0.7%;在生产试验中产量也居第1位,平均单产6 828.0 kg/hm2,比扬麦158增产5.4%。  相似文献   

6.
“宁麦9号”是江苏省内排位第一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也是全国众多面粉加工企业首选的优质弱筋小麦,其品质甚至优于美国的“软红冬”和澳大利亚的“澳麦”。我市地处沿江中下游,土壤沙性,气候属沿江过渡性气候,属典型的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区,原种植的“扬麦158”因其面筋含量低被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麦品种籽粒灌浆与脱水特性,为培育灌浆快、脱水快的少(免)晾晒小麦品种提供选择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以长江中下游地区7个主推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多重比较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测定灌浆与脱水指标,生理成熟期及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等。【结果】籽粒灌浆呈“S”型“慢-快-慢”的增长趋势,但不同品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及灌浆持续时间差异显著,扬麦11、扬麦158、扬麦16最大灌浆速率及平均灌浆速率较大,花后30 d籽粒干重均达35 g以上,灌浆持续期较短;扬麦15灌浆速率仅次于上述3个品种,但灌浆持续期最长;宁麦13、扬麦20、扬麦22灌浆速率较小。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以及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率均与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3个灌浆时期灌浆速率R2>R1>R3,花后30 d灌浆基本完成。籽粒灌浆完成后进入脱水阶段,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扬麦11、扬麦158、扬麦16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较高,扬麦15最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与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籽粒平均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2 d籽粒脱水速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扬麦11、扬麦158、扬麦16灌浆速率大,灌浆完成早,籽粒脱水快。花后30 d粒重>35 g可作为育种材料灌浆快慢的选择指标,生理成熟期后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可作为衡量小麦品种脱水快慢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8.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为高产优质,耐肥抗倒,抗白粉病、赤霉病。2005年我镇种植“扬麦13号”19980亩,在旱灾、虫灾严重情况下,平均亩产355.4kg,其中两块千亩丰产方亩产达3814kg,比相邻的大面积“扬麦13号”单产增7.4%,比常规品种增21.7%。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10.
“扬麦12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应用前景看好。2002~2003年我站进行了“扬麦12号”不同施N量小区试验,旨在为该小麦品种在本地推广应用提供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选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遗传所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联合选育的春性早中熟类型小麦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由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位公司独占经销。该品种于2001~2002年参加抗赤性鉴定试验,试验结果为农艺性状与扬麦158基本一致,对赤霉病的抗侵染能力略强于对照扬麦158,抗扩展能力优于扬麦158,是  相似文献   

12.
“扬麦13”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江苏、安徽小麦主栽品种。我镇自2005年秋播实施小麦良种补贴后,大面积成功推广了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2006、2007年均获高产。现将品种推广过程与获得高产的原因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卞庆中 《农家致富》2014,(17):23-23
生选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遗传所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联合选育的春性早中熟类型小麦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由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位公司独占经销。该品种于2001-2002年参加抗赤性鉴定试验,试验结果为农艺性状与扬麦158基本一致,对赤霉病的抗侵染能力略强于对照扬麦158,抗扩展能力优于扬麦158,是目前推广品种中抗赤性最好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抗白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南农9918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本所育成的高抗白粉病普通小麦-簇毛表6VS/6AL易位系与丰产适应性好的扬麦158杂交,再用扬麦158回交,通过连续多代抗白粉病鉴定、外源易位染色体分子、细胞遗传学追踪和农艺性状鉴定,选育出高抗白粉病的高产新品系南农99-18。经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该品系均表现高抗白粉病,具有穗大,粒重的特点,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1.88%-2.20%。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南农9918。该品种较好地综合了簇毛麦高抗白粉病及扬表158的丰产适应性,适于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播种期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冬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和扬麦158比较接近,宁麦9号比较低;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宁麦9号和扬麦158之间都比较接近;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宁麦9号>苏麦6号>扬麦158。[结论]综合考虑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的关系,里下河地区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15):26-26
扬麦14原名“扬0-139”,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多穗、大粒,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408.9,扬州市扬子种业有限公司独占实施。该品种2005、2006连续两年被列为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补贴品种。适宜江苏省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在扬麦158种植区域内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58、皖麦32、宁麦16、扬麦12等小麦产量较高。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  相似文献   

18.
“扬麦11号”是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具有较好的品质、较佳抗性、较高产量潜力的小麦新品种。本试验拟从密度、氮肥施用量、氮肥前、中、后期的施用比例三方面加以研究,以期为以后“扬麦11号”的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回交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4a的Yuma/8^*Chancellor为抗病基因供体亲体,以综合家艺性状优良的扬麦5号,85-85,扬麦158为受体亲本和轮回亲本,综合和“滚动”回交,温室加代,白粉病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记选择,开展抗白粉病回交育种,育成了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综合农艺性状优秀的小麦新品系,93-1111,96G25,经过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定名为扬麦10号,扬麦11号,并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7,(9)
<正>1.小麦品种(1)扬麦12 1997和1998年度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297.4千克,较对照扬麦158平均增产4.1%。熟期与扬麦158相当。株高92cm左右,分蘖力强,亩有效穗30万~34万,长芒,白壳,红粒,每穗36粒左右,千粒重40克,后期灌浆快,熟相较好。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纹枯病158轻,耐寒性好于扬麦158,耐肥、抗倒性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