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期播种是小麦增产的必要因素,为探究晚播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期、茎蘖动态、抗逆性表现、穗部性状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选用“扬麦16号”“扬麦23”“宁麦19”“镇麦12号”作为参试品种,在12月1日、12月10日两个播期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情况下,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差异不大;但播期延迟后,千粒重指标上,“扬麦23”受影响较小,其他3个品种下降明显;从产量表现来看,“扬麦23”产量差异不明显,“宁麦19”“扬麦16号”“镇麦12号”受晚播影响产量显著下降,但“扬麦16号”在晚播情况下实收产量仍尚可,总体而言,“扬麦23”“扬麦16号”耐迟播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为高产优质,耐肥抗倒,抗白粉病、赤霉病。2005年我镇种植“扬麦13号”19980亩,在旱灾、虫灾严重情况下,平均亩产355.4kg,其中两块千亩丰产方亩产达3814kg,比相邻的大面积“扬麦13号”单产增7.4%,比常规品种增21.7%。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4.
“扬麦11号”是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具有较好的品质、较佳抗性、较高产量潜力的小麦新品种。本试验拟从密度、氮肥施用量、氮肥前、中、后期的施用比例三方面加以研究,以期为以后“扬麦11号”的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58、皖麦32、宁麦16、扬麦12等小麦产量较高。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  相似文献   

6.
“扬麦12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我站于2002年秋引进、试种、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生长清秀,成熟期适中、熟相好,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纹枯病较轻,粒重、容重较重,是目前生产上的优质蒸煮小麦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镇麦5号”(原名“镇99036”)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于2000年以“扬麦158”/“宁麦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属优质面条、馒头小麦品种。200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8.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在灌浆最快时期(花后19~21 d)、温度(25℃、30℃、35℃、40℃)、大气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对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高温胁迫对中筋小麦扬麦12 SOD、CAT活性的伤害大于弱筋小麦扬麦9号,对扬麦9号POD活性的伤害大于扬麦12,扬麦12 MDA积累速率大于扬麦9号。高温胁迫导致千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与非糯小麦的差异,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点,为糯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5年度测定不同来源的17个糯小麦品系和4个非糯对照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2005~2006年度选择其中3个糯小麦品系和2个非糯对照品种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结果】15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所有对照品种,另2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扬麦12和扬麦5号,而与扬麦158和扬麦9号差异不显著。4个对照品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扬麦9号最高,扬麦158最低;供试的17个糯小麦品系籽粒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扬麦9号,其中13个糯小麦品系低于扬麦158。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研究表明花后10~17d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下降速率小,开花17d后3个糯小麦品系先后都经历一个淀粉含量增长的相对“停滞”阶段。【结论】糯小麦成熟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高,淀粉含量低,可能与其灌浆前期籽粒中可溶性糖转化效率低,淀粉积累中后期经历一个相对“停滞”阶段有关,这主要是由于GBSS的缺失导致糯小麦不能合成直链淀粉改变了糯小麦糖转化和淀粉积累特性。在糯小麦育种中应加强对花后籽粒中可溶性糖转化效率和淀粉积累动态的研究,选择灌浆前期糖转化效率高,淀粉含量增长“停滞”阶段出现较迟的品种,以改良糯小麦籽粒饱满度。  相似文献   

10.
“宁麦12号”(原“宁96048”)为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宁9170”为母本,“扬1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5.1kg。较对照“扬麦158  相似文献   

11.
“扬麦13”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200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江苏、安徽小麦主栽品种。我镇自2005年秋播实施小麦良种补贴后,大面积成功推广了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2006、2007年均获高产。现将品种推广过程与获得高产的原因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优质蒸煮专用小麦“扬麦158”最佳播种期,我们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开展了“扬麦158”不同播期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扬麦16号”(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我站于2005年秋引种示范,获得亩产382.5kg的高产。  相似文献   

14.
“宁麦9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扬麦6号”为母本、“西风”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饼干专用小麦。我市从2000年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为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易种植。针对该品种年度间专用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近两年结合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在基本苗、肥料运筹等方面对“宁麦9号”进行深入探讨,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弱筋小麦"扬麦15号"不同密度不同肥料运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5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新培育的弱筋小麦品种,其优异的弱筋品质可成为弱筋小麦的换代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市沿江地区种植的栽培技术,研究不同密度、不同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05年特设立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利用我国的返回式卫星进行小麦种子的搭载试验,返地后从经搭载的小麦种子后代中成功筛选出了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系“植申1号”。“植申1号”经大田种植,与其原始亲本“扬麦5号”相比,具有一系列较优异的性状:长势旺盛,麦秆粗壮结实,麦穗长、大,籽粒饱满;产量增加8.6%,且亩产量能稳定在350公斤左右,蛋白质含量增加9.0%;具有较强的抗赤霉病能力,其抗病性比亲本“扬麦5号”提高了一个等级,从“中感”成为“中抗”;“植申1号”颖壳上还带有两条清晰的深褐色条纹,这是其经空…  相似文献   

17.
利用染色体工程培育小麦抗白粉病代换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扬麦1号”小麦单体系统,经连续6次的代换程序,将品种“贵早白”抗白粉病基因所在的一对5D染色体代换入“扬麦1号”中,所获得的三个代换系经农艺必状鉴定、抗白粉病性田间自然鉴定、异地人工接种鉴定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O2”代换系可作为抗白粉病育种的优良亲本加以利用,也说明利用小麦染色体工程进行普通小麦品种间染色体代换来培育抗病代换系,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中是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18.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市于2002年秋引进试种,经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百事灵通     
新品展台小麦新品种“扬麦14号”通过审定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编:225002,电话:0514-7340868)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扬麦14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马铃薯新品种“中大1号”通过国审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邮编:100081,电话:  相似文献   

20.
"扬麦13号"密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农业部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市被列为弱筋小麦优势发展区域。2004年秋播全市推广弱筋小麦11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推广面积达30万亩以上,为完善配套我市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04年秋播,笔者在如皋市农科所进行了“扬麦13号”小麦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