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研究》2003,(6):40-40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了一种新技术 ,可培育出无脂肪的畜禽。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动物机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 ,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吸附于脂肪细胞上并且破坏脂肪细胞 ,从而破坏脂肪的生成 ,利用这种抗体血清可以生产不含脂肪或含脂肪很少的畜禽用于人们消费需求。研究人员利用绵羊作试验发现 ,该抗体血清除了能破坏脂肪外 ,还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理论上说 ,这种方法可用于各种家畜和家禽 ,但是如果要投入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生产出无脂肪畜禽 ,还需假以时日英国培育出无脂肪畜禽…  相似文献   

2.
无脂肪家畜     
无脂肪家畜英国的苏格兰汉纳研究所创造了一种新技术,可培育出无脂肪的家畜。他们制成一种含有破坏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该血盾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附着于脂肪细胞上并破坏相应的脂肪。科研人员利用绵羊试验发现,除了破坏羊的脂肪外,抗体还有助...  相似文献   

3.
养殖百科     
无脂肪的家畜 英国一家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培育出无脂肪的家畜。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附着于脂肪细胞上并破坏相应的脂肪。研究人员利用绵羊试验发现,抗体血清除了能破坏脂肪外,还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理论上说,这种方法可用于各种家畜以及家禽,但要投入实用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脂肪家畜     
英国一家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技术 ,可培育出无脂肪的家畜。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 ,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附着于脂肪细胞上并破坏相应的脂肪。研究人员利用绵羊试验发现 ,抗体血清除了能破坏脂肪外 ,还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理论上说 ,这种方法可用于各种家畜以及家禽 ,但要投入实用还存在许多尚需解决的问题无脂肪家畜@木子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添加玉米油对狗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系数及粪便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两个试验。在试验一中选择8只健康的成年犬,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4、8和12%)玉米油替代家禽脂肪对养分表观消化系数、日粮代谢能和粪便特性的影响。试验二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对9只成年犬用含有玉米或家禽脂肪作为脂肪来源的饲粮替代92%含有牛油的基础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系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玉米油或家禽脂肪对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表观消化系数和代谢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日粮玉米油添加水平及玉米油组和对照组对粪便评分、pH、氨氮、干物质含量和粪便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日粮添加玉米油和家禽脂肪对狗干物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系数及代谢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但玉米油组较家禽脂肪组有提高总能表观消化系数的趋势(P=0.09)。对照组较玉米油和家禽脂肪组显著提高粪便排泄量(P 0.05)。结论 :含有玉米油的狗粮与含有家禽脂肪的狗粮具有相似的养分消化系数。玉米油易消化,很容易被狗接受。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玉米油对成年犬粪便特征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玉米油可以作为狗粮的脂肪来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牛乳脂肪上浮对牛乳成分检测的影响分析,确定以脂肪和无脂干物质论证鲜奶价格的合理性,以及用无脂干物质判定牛乳掺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1看放血刀口健康猪在宰杀放血时,刀口粗糙、不整齐,刀口的周围有血液浸润区,呈鲜红色;病死猪肉无放血刀口或有放血刀口是平齐的,并无血液浸润区。2检查脂肪健康猪肉的脂肪由于放血良好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泽,并具有正常猪肉脂肪香味;病死猪肉的脂肪由于在宰前没有放血或放血不全时,脂肪颜色呈各种不同颜色、发红有出血点、无光泽,严重者并带有氨味、酸味等异常气味等。3检查肌肉健康猪肉放血良好,血管内无血残留或者残留很少的血液,看上去血呈鲜红色;病死猪肉因放血不全或没有放血,血管内充有大量的血液并呈紫红色。健康猪肉…  相似文献   

8.
苯乙醇胺衍生物在畜牧业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许多研究报告指出,人们食用过量的脂肪和胆固醇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美国卫生局(1988)和美国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1989)建议:在实际生活中,应少食脂肪(尤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选择蔬菜、水果、谷物、豆类、鱼、家禽、瘦肉和低脂或无脂乳制品等含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特征进行评估以及筛选适宜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分子标记,屠宰测定体重在(87.61±0.54)kg共314头苏淮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并分析肌内脂肪候选基因标记IGF2基因第3内含子3072AG位点和SCD基因g.2228TC位点在苏淮猪群体的多态性及其与苏淮猪肌内脂肪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苏淮猪群体肌内脂肪含量为(1.99±0.04)%,变异系数为37.13%。其中,阉公猪肌内脂肪含量高于母猪肌内脂肪含量,但公母间差异不显著。在IGF2基因中,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03和0.597;AA型基因型频率为0.175,AG型为0.455,GG型为0.370;不同基因型之间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在SCD基因中,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17和0.583;CC型基因型频率为0.169,CT型为0.497,TT型为0.334,不同基因型之间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IGF2和SCD基因合并基因型与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IGF2和SCD基因的多态位点与苏淮猪的肌内脂肪性状不相关,因此不能作为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该文旨在研究6种等氮等能饲料中,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19.36g±2.17g的翘嘴红鲌60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0尾,每组设3个重复。采用单因素设计,以鱼油为脂肪源,用添加不同水平鱼油(添加量分别为0%、2%,4%,6%、8%、10%)的饲料喂养翘嘴红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对,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大(1.34%/d)、饵料系数最低,为1.25,与饲料脂肪含量为9.26%组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蛋白效率在饲料中脂肪含量为9.26%时最大,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翘嘴红鲌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脂肪添加量与翘嘴红鲌特定生长率、饲料蛋白效率及饵料系数的变化关系,表明试验中翘嘴红鲌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7.14%~9.2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包装材料、不同系列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恒温、高湿[温度25℃、湿度(90%±5%)RH]的条件下贮存10 d,奶粉中脂肪、维生素C、碘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在恒温高湿条件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几乎无变化,维生素C、碘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平均衰减率分别为﹣6.51%和﹣8.12%;不同包装材料、不同系列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维生素C、碘的衰减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无壳大麦饲喂成年公鸡其真代谢能值大大高于脱壳大麦,而与小麦相似。在肉用仔鸡日粮中用无壳大麦导致三周龄时体重、胫骨灰分、脂肪和淀粉的吸收大幅度下降。对谷物增加纤维素分解酶,抗生素或幅射提高了饲喂无壳大麦鸡的生长率。上述三种处理方法都能提高脂肪的吸收,只有酶的增加才能显著提高淀粉的吸收,抗  相似文献   

13.
方斑东风螺脂肪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方斑东风螺幼螺脂肪营养需求的研究,以鱼粉为蛋白源,添加不同浓度的鱼油以形成肪脂梯度,配制脂肪含量为5.5%、7.5%、9.5%、11.5%和13.5%5种试验饲料,饲养方斑东风螺幼螺60 d.结果表明,饲料的脂肪含量显著影响幼螺的增重率、壳增长率和饵料系数,脂肪含量在9.5%时达到最好的养殖效果,与脂肪含量7.5%和11.5%的2个试验组无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脂肪的最适含量为10.01%.成活率在试验脂肪含量范围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消息信使     
利用鸡蛋开发新品最近在巴黎举办的1998年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显示,目前一些生产厂家用植物脂肪代替动物脂肪,并已开发出用黄豆制成的“无肉牛排”、用黄豆和鸡蛋制成的“无肉肉馅”、和“无鸡蛋色拉酱”等。这些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保健食品很受消费者欢迎。鸡蛋黄可变...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脂肪组织主要可以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无论细胞形态还是功能,褐色脂肪与白色脂肪都有较大差别。褐色脂肪在哺乳动物产热以及能量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绵羊褐色脂肪分布特点,本研究采集了出生1、7和30 d苏尼特羊的肾周、颈部、背部、尾部、胸部、腹股沟和心包脂肪,通过HE染色、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脂肪组织类型,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探究苏尼特羔羊不同日龄以及不同部位褐色脂肪的特点。结果发现,苏尼特羔羊体内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脂肪细胞,多室小脂滴的褐色脂肪细胞和空泡状脂滴的白色脂肪细胞。褐色脂肪细胞内有嵴的线粒体较多,并检测到褐色脂肪组织特异性蛋白UCP1的表达。而白色脂肪细胞内很少有带规则嵴的线粒体,不表达UCP1。出生1和7 d时褐色脂肪细胞数量及UCP1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出生30 d时明显下降。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标记基因以及蛋白检测鉴定了苏尼特羔羊的褐色脂肪和白色脂肪,证明了肾周脂肪和尾部脂肪分别是褐色脂肪以及白色脂肪的主要来源部位。出生1和7 d时苏尼特羔羊体内褐色脂肪较多,出生30 d时褐色脂肪的表型变化较大,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探究了苏尼特羔羊褐色脂肪的特点,为反刍动物褐色脂肪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19.36±2.17)g的翘嘴红鲌,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组30尾。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以鱼油为脂肪源,用添加不同水平鱼油(添加量分别为0、2%、4%、6%、8%、10%)的饲料喂养翘嘴红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大(1.34%/d)、饵料系数最低(1.25),均与饲料脂肪含量为9.26%,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蛋白效率在饲料中脂肪含量为9.26%时最大,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翘嘴红鲌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脂肪添加量与翘嘴红鲌特定生长率、饲料蛋白效率及饵料系数的变化关系表明,本试验中翘嘴红鲌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7.14%~9.26%。  相似文献   

17.
1看放血刀口 健康猪在宰杀放血时,刀口粗糙、不整齐,刀口周围有血液浸润区,呈鲜红色;病死猪肉无放血刀口或有放血刀口是平齐的,并无血液浸润区。 2检查脂肪 健康猪肉的脂肪因放血良好而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泽,并具有正常猪肉脂肪香味;病死猪肉的脂肪由于在宰杀前没有放血或放血不完全而呈不同颜色、发红有出血点、无光泽,严重者带有氨味、酸味等异常气味。 3检查肌肉 健康猪肉放血良好,血管内无血液残留或残留很少,看上去肌肉呈鲜红色;病死猪肉因放血不全或没有放血,血管内充有大量的血液,看上去肌肉呈紫红色。健康猪肉触摸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松花粉和雪球藻中脂肪含量测定的方法及方法中条件的改变对脂肪含量的影响.本文采用索氏抽提法和索氏浸泡抽提法对它们中的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经比较.两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用索氏浸泡抽提法进行测定时,改变浸泡时间对脂肪含量的测定影响很大,破壁前松花粉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最佳条件为浸泡17h、连续回流2h,超声波破壁法破壁后的松花粉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最佳条件为浸泡18h、连续回流2h.雪球藻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最佳条件为浸泡18h、连续回流3h.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养成期彭泽鲫生长、体组成、抗氧化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4种含有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CO)和大豆磷脂(SL)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53.63±0.10)g的养成期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56 d。结果显示:大豆磷脂组增重率显著高于菜籽油组(P<0.05),较菜籽油组提高了5.91%,与鱼油、豆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全鱼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鱼油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较大豆磷脂组提高了6.24%(P<0.05),与豆油组及菜籽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彭泽鲫肌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豆油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大豆磷脂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菜籽油组提高了19.89%(P<0.05),但与鱼油和豆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鱼油组和大豆磷脂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分别较菜籽油组提高了11.04%和10.48%(P<0.05),但与豆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以上4种饲料脂肪源对鱼体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鱼油、豆油和大豆磷脂可作为养成期彭泽鲫饲料合适的脂肪源,而菜籽油不适宜作为彭泽鲫饲料的单一脂肪源。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补喂脂肪对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产驹日期、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生理状况一致伊犁马母马14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精料组和脂肪组,每组7匹马,所有试验马匹均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其中,精料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脂肪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和400 g脂肪(均衡乳化油粉),一个月后,脂肪增加至600 g,自由饮水,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1)较精料组,脂肪组马匹泌乳量在整个试验期有显著性提高(P < 0.05)。(2)精料组和脂肪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体细胞数、非脂固形物和尿素氮等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3)脂肪组马乳月桂酸、亚油酸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然而精料组十五碳酸、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一烯酸和γ-亚麻酸显著高于脂肪组(P < 0.05)。(4)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葡萄糖、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第20天饲喂后2 h和第60天饲喂后2 h脂肪组马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试验第40天,脂肪组伊犁马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在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均显著高于精料组(P < 0.05)。(5)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综上所述,补喂脂肪可提高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脂产量、乳中月桂酸和亚油酸含量以及机体对脂肪酸的吸收利用,而对马乳成分、机体抗氧化能力没有影响。 [关键词] 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脂肪代谢|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