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菊科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方法]从菊科植物中提取的混合物制成植物源调节剂,用80 mg/L的植物源调节剂水溶液,对水稻品种9526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洒,清水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植物源调节剂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0.6%、穗粒数23.5%、穗重10.6%、株干重22.43%,降低千粒重12.03%。植物源调节剂处理后,水稻生长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4.41%,而收获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则降低9.76%;提高了水稻中可溶性糖含量15.57%、游离氨基酸含量18.52%、淀粉含量1.59%,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22.22%、粗纤维1.95%、粗脂肪1.22%。[结论]植物源调节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肥料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合丰55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常规尿素、控释尿素3个处理,对大豆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提高了大豆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值以及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善大豆品质。控释尿素提高大豆产量,与不施肥相比产量提高21.19%,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普通尿素相比产量提高5.77%,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瘤菌与微肥对大豆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大豆生产过程中根瘤菌和微肥的合理使用,采用根瘤菌、微肥、根瘤菌+微肥、对照4个处理,在大豆苗期(V3)、盛花期(R2)、盛荚期(R4)、满粒期(R6)对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在大豆成熟期对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根瘤菌和微肥的使用在大豆不同生育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产量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施用根瘤菌、单独施用微肥或根瘤菌和微肥同时施用均可提高大豆产量,与对照相比根瘤菌+微肥处理产量为2 643.07kg·hm~(-2),在各处理中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增产26.02%;根瘤菌处理增产18.33%;微肥处理增产21.73%。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地膜覆盖和厢沟种植豆科作物对小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地膜覆盖、厢沟种植大豆、地膜覆盖+厢沟种植大豆均能提高小白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产量以及品质,且地膜覆盖更能提高小白菜产量。其中,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130.7%、7.2%和17.3%;叶绿素提高幅度分别为7.4%、9.2%和10.3%;净光合速率提高幅度分别为42.6%、39.9%和39.2%;维生素C提高幅度分别为6.1%、33.3%和39.4%;可溶性糖提高幅度分别为:18.6%、14.3%和22.5%;硝酸盐降低幅度分别为7.5%、25.0%和25.0%。  相似文献   

5.
钾对大豆生理效应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大豆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对大豆叶绿素、光合作用强度和硝酸还原酶有明显的正效应,钾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盆栽试验施钾增产7.6%-16.9%,田间试验增产4.1%-14.9%。施钾具有提高大豆脂肪含量,降低蛋白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草甸黑土不同施钾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农15”为材料,研究了草甸黑土不同施钾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钾能够明显提高大豆产量,每公顷施钾200 kg,增产效果最明显,可增产2514%。钾还能提高子粒脂肪含量,但蛋白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喷施GT-S叶面肥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GT-S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的植株高度、叶片宽度、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同时,喷施GT-S叶面肥均显著降低了小白菜硝酸盐的含量,最高降幅达45.37%;且显著提高了小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增幅分别为37.33%、47.36%、18.20%。喷施GT-S叶面肥是提高小白菜产量及改善品质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施肥,生长调节剂及土壤管理对猕猴桃单果重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提高施肥量是提高猕猴桃食用品质和贮藏品质的主要因素,施肥量增加,猕猴桃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显著提高,软化率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②低浓度(10 mg/kg)的调节剂对猕猴桃的单果重提高显著,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软化率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明显。③从施肥、调节剂和土壤管理3个生产因素看,施肥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生产因素,调节剂和土壤管理为辅助因素。因此,建议在高肥力的情况下,使用合适浓度(10 mg/kg)的调节剂,以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黑农48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常规施肥、有机肥、控释尿素和控释复合肥5个处理,对大豆叶绿素、地上生物产量、株高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对提高大豆株高影响最大,控释肥次之;控释复合肥对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效果最好,控释尿素次之。成熟期各处理地...  相似文献   

10.
农田微塑料污染对作物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但不同功能类型作物的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对土壤微塑料的响应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国农业生产的两大主要作物大豆(地上结实)和花生(地下结实)为试验材料,并设置对照组(无添加)和实验组(添加0.40%的聚丙烯微塑料)进行大田原位试验。结果表明:微塑料添加与作物结实类型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作物的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存在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物的整株形态结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及籽粒品质。微塑料添加显著降低两种作物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和百粒重,大豆降幅分别为13.61%、14.07%、13.23%和7.84%,花生降幅分别为17.10%、18.64%、16.12%和11.98%。此外,微塑料添加显著降低花生的地下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大豆的叶绿素含量,降幅分别为15.77%、25.51%和5.74%,与之相反,微塑料添加增加大豆的叶面积比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分别为28.07%和25.82%。由此可见,聚丙烯微塑料添加对两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抑制作用,对花生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EM处理对大豆增产作用机理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沈农6号大豆品种为材料,在大豆始花期进行叶面喷施EM500倍液,就EM在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M处理可加速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株高,增大叶面积和比叶重,使其长势良好,为大豆高产、优质变定基础;EM还可改善大豆植株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EM处理可使大豆产量提高10.75%,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大豆(Glycine max L.)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油脂,因而成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探究不同大豆品种的腐竹加工产量及不同大豆品种生产的腐竹在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之间的相关性,为制作生产高异黄酮腐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来自黑龙江和广东大豆产区的品种24份,用同一工艺制作腐竹,然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和腐竹中蛋白质,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油分,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和腐竹中的异黄酮含量。【结果】不同品种在腐竹产量和品质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大豆品种华夏8号制得腐竹产率最高,达到60.50%;其次为品种华春2号,为52.44%,这两个品种是制作腐竹的理想品种;此外,绥农37、华春6号和黑河43的腐竹生产率分别达到了48.59%、48.37%和47.91%,也是产率比较高的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腐竹产量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98**),与大豆中的可溶性糖呈负相关(r=-0.423*)。腐竹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及异黄酮含量3个性状都分别与大豆种子对应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00**、0.537**和0.879**);腐竹可溶性糖含量与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41*)。腐竹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19**)。腐竹中的油分含量与大豆中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9**),与大豆中可溶性糖和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4**和0.574**);腐竹中异黄酮含量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89**),与大豆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68**)。【结论】大豆品种的腐竹产率和主要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华夏8号、华春2号是制作腐竹的高产品种,大豆品种的品质特性决定了腐竹的品质特性,其主要由大豆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叶面喷施硒肥对大豆产量和质量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处于缺硒地区,实验在田间条件下通过对大豆叶面喷施液态硒肥,研究了硒肥对大豆产量、质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花期叶面喷施300~1 200 mL/hm2液体硒肥(含硒酸盐75~300 g)对大豆的干物质累积、产量及籽粒脂肪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施硒量的增加,籽粒中硒的富集量也随之增加;与不施硒肥对照处理相比,各施硒处理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施硒处理之间的差异不著性.实验证明,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提高大豆硒含量和硒的吸收量,而且提高了大豆品质,但是对大豆的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叶面喷施硒肥是一种富集和提高大豆籽食部分含硒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on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of soybean at different nitrogen supplying lev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at low nitrogen rate on N content, soluble protein, soluble sugar contents were not alike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 although nodule dry weights raised, the yield and protein content of seeds decreased, however, the oil content was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at medium and high nitrogen supplying levels promoted the uptake of N 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 soluble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s, but the nodule dry weights of application magnesium at medium nitrogen supplying level decreased and the yield increased only a little despite the improved quality.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at high nitrogen supplying level raised nodule dry weights and soybean yield significantly, the quality of seeds was also improved.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站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的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化控种衣剂与对照相比,在生育前期,化控种衣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略低;生育中后期,尤其是荚期和鼓粒期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而趋于成熟期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13.9%。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菜用大豆施以不同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外观、食用、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而使菜用大豆荚长缩短、荚宽增加、豆荚变大,子粒的蛋白质和蔗糖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并使其品质变优,产量增加,为菜用大豆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土壤盐渍化地区的大豆种植提供合理化建议,提高大豆产量。[方法]采用盆栽法培养大豆,分析10、15和20 mmol/L外源CaCl_2对150 mmol/L Na Cl胁迫下大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三叶期大豆幼苗施加150 mmol/L NaCl胁迫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而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10 mmol/L CaCl_2处理组与盐对照组相比,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15 mmol/L CaCl_2处理组与盐对照组相比,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升高,其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升高显著(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不显著(P0.05);喷施20 mmol/L CaCl_2处理组与盐对照组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综合分析外源CaCl_2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表明,15 mmol/L CaCl_2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和优化施肥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播期和优化施肥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大豆品质和增加产量;优化施肥,即适量少施氮、增施磷钾锌硼肥,可提高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适量少施氮,可增加大豆产量136.5 kg/hm2,增加油分0.25个百分点;增施磷钾肥,大豆产量增加148.5~277.5 kg/hm2,油分增加0.11~0.54个百分点;增施锌硼肥,大豆产量增加184.5~216.0 kg/hm2,油分增加0.34~0.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