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病是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为主要特征,并能引发多种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猪圆环病毒(PCV)在猪体内变异产生PCV—Ⅰ型和PCV—Ⅱ型,近年来流行的猪圆环病毒病被确定为PCV-Ⅱ型感染所致。PCV—Ⅱ型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猪场的常见和多发病,不但可直接造成猪发病或死亡,而且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等并发或继发,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特征为贫血、高热和黄疸。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以贫血、黄疸、消瘦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的症状很相似,在临床上诊断这两种疫病容易混淆,致使养殖户和同行们在用药和治疗上存在误区,治疗效果不佳,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猪圆环病毒感染,又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以仔猪消瘦、腹泻、呼吸困难和体质下降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泛嗜性细菌性传染病,仔猪和架子猪的感染性较强,该病多发生于运输疲劳时或应激而引起,临床以肺浆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条件性疾病,往往并发感染于蓝耳病毒、圆环病毒等病毒性疾病,由猪圆环病毒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的案例较为常见。一、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猪圆环病毒II型的PCR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II型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用酚-氯仿法抽提可疑病料中的病毒DNA,应用PCR技术对猪圆环病毒进行基因扩增,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以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为对照,进行特异性试验;取部分病料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PCR方法扩增出了长度为702bp的片段,扩增产物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序列为PCV2序列;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PCR扩增均为阴性,与预期结果一致;部分病料PCR重复检测5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CR检测方法可以对猪圆环病毒病作出敏感、特异、准确地诊断,该方法检测的基因最低模板量为2×10-5 ng/ml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Ⅱ型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猪圆环病毒II型的PCR方法;【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II型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用酚-氯仿法抽提可疑病料中的病毒DNA,应用PCR技术对猪圆环病毒进行基因扩增,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以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为对照,进行特异性试验;取部分病料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PCR方法扩增出了长度为702bp的片段,扩增产物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序列为PCV2序列;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PCR扩增均为阴性,与预期结果一致;部分病料PCR重复检测5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CR检测方法可以对猪圆环病毒病作出敏感、特异、准确地诊断,该方法检测的基因最低模板量为2×10-5ng/ml。  相似文献   

7.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又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是继蓝耳病之后又一种新发现的猪的重要传染病,其发病机制类似于艾滋病,是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症状的疾病。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例猪圆环病毒病,经过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1周后病猪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找出河南省猪瘟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猪瘟强毒株感染情况,查实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方法] 使用ELISA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301份病猪的样本进行猪瘟强毒抗原及细菌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了猪瘟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流行范围情况及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对猪瘟阳性猪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后没有效果的猪场进行了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检测,确定混合感染情况。[结果] 猪瘟在河南省流行广泛;猪瘟病毒的平均检出率为26.25%;细菌感染占猪瘟病毒总阳性样本的25.31%;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综合性防治措施实施后对大部分猪厂效果明显;但对混合感染的猪群效果不好;[结论] 猪瘟与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造成猪瘟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是净化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发病机理和致病机制,【研究方法】将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的猪脾脏、淋巴结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盲传6代后,病毒已经适应PK-15细胞,【研究结果】然后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ORF2片段中540 bp的基因。第6代细胞病毒液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PCV特征的荧光斑,表明毒株具有感染性。【结论】将病毒纯化后进行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直径约17nm,圆形,无囊膜,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猪圆环病毒。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场常见的疾病,这两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猪感染后,可导致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并且极易继发猪瘟、流感、圆环病毒病等其他疾病,若诊断不确切、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猪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三十年农户养猪技术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广泛应用,养猪业经历了土杂猪,个体饲养;杂交猪,专业化饲养;良种猪,企业化、规模化饲养三个阶段。文章通过数据和图表梳理了近三十年生猪总量、饲养水平、生产成本、纯收益等指标发展变化情况。并分别分析了养猪五大基本技术:种(育种和繁殖)、料(营养饲料)、舍(猪舍环境控制)、病(猪病防治)和管(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各自技术变迁历史。  相似文献   

12.
将PCV2衣壳蛋白片段与T4噬菌体SOC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利用PCR技术扩增猪圆环病毒Cap基因。将Cap基因克隆至T4噬菌体表达质粒pSOC的SOC基因(T4噬菌体表面非结构蛋白基因)下游,构建成T4噬菌体SOC位点表达Cap的表达载体pSOC-Cap。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目的蛋白SOC-Cap进行SDS-PAGE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表达的SOC-Cap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8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2.31%,并具有与PCV2特异性抗体反应的活性。PCV2衣壳蛋白片段与T4噬菌体SOC蛋白的融合表达后,表达量较高,并具有免疫活性,有望用于猪圆环病毒II型的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研究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P1体内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将P1分子克隆接种普通仔猪,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猪的扁桃体、脾脏、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的凋亡情况。猪感染P1后21和35 d的扁桃体、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出现了凋亡。P1可能引起猪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PCR、细菌培养鉴定和血涂片镜检对20例以高热为特征的疑似蓝耳病病例进行病原检测诊断,并根据病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发现蓝耳病(PRRS)阳性率100%,圆环病毒病(PCV-2)阳性率40%,伪狂犬(PRV)阳性率40%,非典型性猪瘟(CSFV)阳性率10%,猪流感(SI)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均为阴性,附红细胞体阳性率90%,并有少量细菌感染.结果表明我市猪高热病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猪并分别不同程度地混合或继发感染了其他病原体,病原一般3~5种,病原多样化导致病情复杂化,增加了诊断和治疗难度,所以本病宜采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猪场的常见和多发病,不但可直接造成猪发病或死亡,而且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等并发或继发,严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毒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区分猪伪狂犬野毒株及基因缺失疫苗株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2.23×101拷贝/μL,比常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对30份疑似病料的TaqMan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和33%,两者符合率90%。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可适合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合成一对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ORF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郑州分离株(ZZ株)猪圆环病毒PCV-2型的ORF1 基因进行了扩增,经测序后,将所测序列与已公布的35株PCV-2 ORF1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测毒株间的ORF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3~100%;进化树分析表明各分离毒株ORF1基因在进化上比较保守。同时对PCV-2 OFR1部分功能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北屯市周边地区养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效果。采集北屯市周边地区5个养猪场不同猪群的1 008份血清样本,应用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口蹄疫(FMD)、猪瘟(CSF)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V)的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33%(850/1 008)、86.61%(873/1 008)和87.30%(880/1 008),且各养殖场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猪群整体免疫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70%)。说明北屯市周边地区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效果良好,但距离创建净化场还有差距,需要动物防疫部门和养猪场共同努力,修改完善免疫方案,切实提高猪群免疫水平,为北屯市养猪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是由2型圆环病毒(PCV2)引起猪的一种疾病。PMWS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淋巴细胞衰竭。目前认为PMWS的发病机理与免疫系统有关。在此,就目前关于PCV2—PMWS—免疫系统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和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三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河南省不同规模猪场问卷调查、现场问询调查和采样检测,获取有关猪瘟(CSF)、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圆环病毒病(PCV-Ⅱ)等疫病流行病学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PRRSV阳性猪场为34.4%,CSFV阳性猪场为41.7%,PCV-Ⅱ阳性猪场为36.2%;CSFV与PRRSV、PCV-Ⅱ混合感染分别占CSFV感染的24.54%和37.79%;PRRSV与PCV-Ⅱ混合感染占PRRSV感染的36.87%。提示猪群中三种疫病感染严重,CSFV、PRRSV与PCV-Ⅱ混合感染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