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稻类作物的蚜虫种类及生物学研究简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列出了世界范围内危害水稻的33种蚜虫的名称,指出了在陕西省稻田发生的几种蚜虫种类,其中包括红腹缢管蚜Rhopalosiphum rufiabodominalis、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jhum padi、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总结了稻类作物蚜虫的生物学研究简况,内容包括生活史、取食位点、经济意义等;文末列出世界范围所有稻类蚜虫的天敌种类,包括3种20多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andani)、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和禾谷缢蚜R.h.padi(L.)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蚜虫酶谱均有区别,其差异与它们所处的分类地位相符。禾谷缢蚜、玉米蚜酶带数较为接近,分别为13、14条;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分别为9条和5条。  相似文献   

3.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麦田生态系统中主要捕食性天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la (Thumberg)]成虫、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Pallas)]成虫、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 Fabricius)幼虫与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Thumberg)]、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r Kirby)共存条件下天敌对麦蚜的控制作用,从而建立天敌一麦蚜捕食模型。该模型可反映麦蚜存活率与各参试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失拟因素。模型主效应分析表明:影响禾缢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自身密度、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影响麦长管蚜存活率的因子由大到小排序为异色瓢虫、龟纹瓢虫、自身密度、大灰食蚜蝇。分析了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两种麦蚜的存活影响,初步建立了天敌控制麦蚜的最佳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4.
宁夏灌区春小麦蚜虫种群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春小麦3种蚜虫发生量的田间调查可知,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对3种蚜虫的消长规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为55%~63%;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在25℃以下,相对湿度55%以下繁殖速率加快;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则在30℃左右,相对湿度60%以上繁殖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蚜虫在大麦上的种群参数差异.[方法]以大麦为寄主,在温度为(23±1)℃的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比较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3种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差异.[结果]3种蚜虫若虫历期(7.63 ~8.50 d)、成虫寿命(11.23~13.89 d)以及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若蚜存活率较高,变为成蚜后存活率明显下降,呈典型Ⅰ型.3种蚜虫有翅蚜比例大小为玉米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繁殖力顺序与有翅蚜比例相反.玉米蚜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最高,分别为51.40、0.31、1.36,麦长管蚜最低,分别为24.63、0.24、1.28.[结论]3种蚜虫在大麦上的适生性大小顺序为玉米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  相似文献   

6.
青稞蚜虫及黄矮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迪庆青稞蚜虫发生种类是禾谷缢蚜[Sitobion graminis(Takahashi)]和麦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dirhodum(Walker)].优势种是禾谷缢蚜,可周年繁殖。田间混合种群有翅蚜发生高峰在5月下旬,蚜量高峰在6月中旬。青稞黄矮病潜伏期为20~25d.发病高峰在6月中下旬。蚜虫种群数量与黄矮病发生程度成正相关。采用“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重点控制青稞拔节期前蚜虫种群数量及切断病毒抟播循环链的方法,控制了青稞黄矮病成灾的局面,青稞黄矮病的发病率控制到3%以下,产量增幅达到25%~60%,取得了显著的控病及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麦蚜发生危害特点及小麦抗蚜性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麦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常年造成小麦减产10%以上,大发生年份超过30%。由于麦蚜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和较短的生活周期,暴发频率较高,给防治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在我国,危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ane(F)]、禾谷缢管蚜[Rhopolosiphum pa-di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前期经携带/未携带大麦黄矮病毒(BYDV)PAV菌株的禾谷缢管蚜危害的小麦为材料,研究后期取食的禾谷缢管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和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无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06.9%、138.9%、161.7%、190.8%和138.9%,说明小麦受蚜虫危害后,对后期禾谷缢管蚜产生不利的影响,后期蚜虫通过升高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来适应这种影响;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有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病毒和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SOD、AKP活性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27.8%和34.3%。且与蚜虫诱导组相比,病毒和蚜虫诱导组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著降低。说明大麦黄矮病毒存在条件下,不仅抵消前期蚜虫危害导致的酶活性上升,还降低部分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氯化钙对‘贵紫1号’小麦生长和蚜虫发生数量的影响,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浸种、叶面喷施和灌根三种方式对小麦进行氯化钙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方式对‘贵紫1号’小麦田间蚜虫发生情况和植株分蘖数、株高及理论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氯化钙处理方式均可以明显减少‘贵紫1号’小麦植株上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及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发生数量,田间各处理的小麦植株上3种蚜虫发生量为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其中氯化钙浸种处理的小麦植株上3种蚜虫的发生数量最少。此外,氯化钙浸种处理还显著提高小麦植株的分蘖数、株高以及理论产量。对小麦种子进行氯化钙浸种处理,操作简单方便,对提高‘贵紫1号’小麦自身抗蚜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杀虫植物的筛选测定发现,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3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绣线菊蚜(Aphis pomi)和菜缢管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以不同溶液进行提取,马齿苋的水浸液和丙酮浸液活性较高,北乌头的丙酮浸液活性最高。与化学农药混用,3种植物提取液对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均表现明显增效。而与抗蚜威混用则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的抗性,应用每株麦苗上接1头蚜虫的方法,在人工气候室内,对禾谷缢管蚜在10个小麦品种(系)上的5个生物学参数发育历期DD、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DW、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产仔数F、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和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日均产仔数Rm进行了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多目标综合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这10个小麦品种(系)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中,小偃22、Astron、Ww2730和Amigo最不适于禾谷缢管蚜(R.padi)在其上取食,抗性最好,98-10-35和Xanthus次之,98-10-32、186Tm和98-10-30处在中间水平,Batis对禾谷缢管蚜(R.padi)的适应性最好,抗性最差。证明Astron、Ww2730和Amigo可作为抗蚜育种材料在我国使用。  相似文献   

12.
麦蚜对不同抗性小麦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及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长管蚜 Sitobion avenae和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的有翅和无翅成蚜对 7种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 (系 )中 4无芒、KOK- 16 79、L1、小白冬麦、红芒红、北京 837和铭贤 16 9的嗅觉反应不同。抗性类型为不选择性的KOK- 16 79、L1和小白冬麦对其具有驱拒作用。抗生性品种中 4无芒也具有一定的驱拒作用。感虫品种红芒红、北京837和铭贤 16 9具有吸引作用。禾谷缢管蚜无翅蚜的嗅觉反应强于有翅蚜。以两种蚜虫的有翅和无翅成蚜 S/ C(刺激/对照 )为变量对 7种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 (系 )的聚类分析结果与田间抗级鉴定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危害小麦的蚜虫有10余种,其中如麦长管蚜、禾缢管蚜和麦二叉蚜,分布广,发生量大,既直接造成小麦减产,又是麦类黄矮病毒(BYDV)的主要传播媒介。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优势种为麦长管蚜,其次是禾缢管蚜,麦二叉蚜发生数量少。因此蚜虫直接危害可使小麦减产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麦蚜混合种群发生规律与空间生态位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抽穗期以前,麦长管蚜为优势种群,季缢管蚜只占1/5左右,两种蚜虫的生态位重叠比较大;抽穗期以后,黍缢管蚜上升为优势种群,麦长管蚜的数量比例逐渐下降,两种蚜虫的生态位重叠较小。造成这种交替变化的原因在于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孢子浴法测定了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KM0107菌株在RH85%、光周期L:D=12:12、不同温度(15、18、21、25、28℃)条件下的产孢量及其对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豌豆长管蚜(Macrosiphum pisi)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菌株KM0107的产孢量最高,培养30 min时产孢量为99.60±4.04孢子。该菌株对桃蚜、萝卜蚜、麦长管蚜、豌豆长管蚜和玉米蚜均具有一定的毒力,在高剂量82.42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麦长管蚜、豌豆长管蚜、萝卜蚜、桃蚜和玉米蚜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2.75±3.54)%、(73.33±4.32)%、(93.75±4.53)%、(98.21±5.46)%、(92.00±5.63)%;致死中分别为(2.3±0.42)、(3.2±0.35)、(2.7±0.35)、(2.6±0.32)、(3.5±0.25)d;接种处理后第7 d致死中量分别为1.61、1.72、1.63、1.53、1.59孢子/mm2。  相似文献   

16.
菜蚜又叫腻虫、蜜虫等,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总称。其主要种类有萝卜蚜(菜缢管蚜)、甘蓝蚜和桃蚜。三种蚜虫均属同翅目蚜科,以成虫和幼虫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与红腹缢管蚜Rhopalosiphum rufiabdominalis种间互作机制,以及2种昆虫互作过程中水稻次生代谢物质的作用。【方法】将白背飞虱和红腹缢管蚜按不同比例混合饲养,待白背飞虱长至成虫后分组配对,分析白背飞虱总产卵量及日均产卵量;测定各处理的水稻草酸、黄酮及总酚含量,利用GC/MS仪器分析各处理水稻幼苗次生代谢物质成分的差异。【结果】“15头蚜虫+5头白背飞虱”处理的白背飞虱总产卵量仅为131.67粒,与“20头白背飞虱”处理(214.60粒)差异显著,日均产卵量也呈现相同的规律;“15头蚜虫+5头白背飞虱”处理的水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98和63.71 mg/L,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GC/MS分析表明,“15头蚜虫+5头白背飞虱”处理的水稻中丙丁酚相对含量高达75.78%,而其余处理的水稻中不存在此种酚类物质。【结论】红腹缢管蚜可能是通过刺激水稻提高黄酮及总酚含量,进而抑制白背飞虱的生殖能力,其中丙丁酚可能在白背飞虱和红腹缢管蚜种间互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以无毒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和桃蚜(Myzus persicae)包含有唾腺的头胸部分别与感染芜菁花叶1号病毒的白菜叶制成匀浆,用针刺法接种到无毒白菜苗上;另用无蚜虫的有毒白菜叶匀浆作对照。结果表明,这两种蚜虫的唾液均有增强芜菁花叶病毒致病力的作用,而且菜缢管蚜的作用更大于桃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低剂量吡虫啉、百菌清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的生殖刺激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生殖力随百菌清浓度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呈现出Hormesis效应的典型特征;吡虫啉0.01 mg/kg处理能显著刺激禾谷缢管蚜生殖。百菌清8 mg/kg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102.64%。吡虫啉0.1 mg/kg、0.2 mg/kg、0.4 mg/kg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83%、30.39%、30.39%。随吡虫啉浓度变化,禾谷缢管蚜生殖力的变化趋势同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20.
异色瓢虫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可捕食多种蚜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研究了异色瓢虫对3种蚜虫(即菜缢管蚜、禾谷缢管蚜和白杨毛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3种蚜虫的日捕食量中,其中四龄幼虫最大,成虫和三龄幼虫次之,1、2龄幼虫最小。捕食者对猎物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