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慧 《农家参谋》2013,(10):29-29
症状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看不出病鱼有何种异常,当看到病状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如因操作、运输不慎而使鱼体受伤,低温造成冻伤,或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2.
耿锐斌 《农家参谋》2011,(12):22-22
冰冷却法即碎冰冷却,又称冰藏或冰鲜,是水产品贮藏保鲜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水产品冰冷却的方法有两种,即撒冰法与水冰法。 撒冰法 撒冰法是将碎冰直接撒到鱼体表面。当冰与鱼体接触时,固相的冰融化成液相的水,吸收大量热能,使鱼体温度迅速下降,同时融化的冰水又可洗涤鱼体表面,除去细菌和污物,还可以使鱼体在冷却过程中使鱼体表面湿润,有光泽,避免了使用其他方法常会发生的干耗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器视觉的鲢鱼头加工装置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淡水鱼鱼头加工装备缺乏、鱼头加工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鲢鱼头加工装置。鲢鱼头加工装置由鱼体输送装置、鱼体图像采集装置、鱼体翻转部件、立式夹持输送带、鱼头切割部件、鱼头剖切部件和装置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鱼体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输送装置上的鱼体图像,计算鱼头切割路径;鲢鱼体经鱼体翻转部件进入立式夹持输送带,在立式夹持输送带作用下向前移动;当鱼体到达鱼头切割位置,立式夹持输送带调整鱼体位置后停止,鱼头切割部件按照鱼头切割路径对鱼体进行切割后复位,立式夹持输送带带动鱼头继续前进;切割后的鱼头经过鱼头剖切部件将鱼头对半剖切。样机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鲢鱼头切割后,鱼体吻端分别至上切割点和下切割点的实际水平距离与预测水平距离的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11和0.98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31、2.61 mm;鱼头切割路径检测时间为(0.055±0.009) s,鱼头加工时间为(13.28±0.35) s,鱼头的外观评分为0.88±0.02,满足鲢鱼头加工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长薄鳅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长薄鳅鱼体营养成份的测定,结果表明,长薄鳅鱼体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在干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17%、10.42%,鱼体水分占鲜重78.31%,鱼体氨基酸在干物质中的质量分数为89.17%;鱼体必需氨基酸和几种鲜味氨基酸在干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29.94%和31.13%,其营养价值评分值分别是:AAS0.73,CS 0.45,EAAI109.4。长薄鳅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鱼类,适于作名贵鱼类  相似文献   

5.
一、夏季鱼病成因 夏季,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滋生,一定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夏季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鱼体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由于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鱼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其三是潜伏在底泥中的病原体在水温上升后大量繁殖,再加上鱼池长时间未换水,水质较差,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易侵袭鱼体引发鱼病。  相似文献   

6.
对米泉、五家渠地区水及鲢鱼和鲤鱼体内总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地水及鱼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汞污染。五家渠地区水及鱼体的总汞含量明显高于米泉地区,部分鱼体汞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鲢鱼对汞的富集高于鲤鱼。  相似文献   

7.
薛玉华 《新农村》2008,(8):23-23
1.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是控制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水温10—15℃时,可用漂白粉15影立方米或硫酸铜8影立方米或高锰酸钾20影立方米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食盐10—20克/立方米浸洗3—5分钟,用以杀灭鱼体病菌和寄生虫。  相似文献   

8.
用药液进行鱼体消毒,是投放鱼种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预防鱼病、提高养殖鱼类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下面介绍常用的鱼体消毒药液的正确配制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鱼体定向整理装置工作环境嘈杂,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鱼体定向整理装置.采用卷积神经网络Resnet-18对鱼体头尾朝向进行识别,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鱼体轮廓并进行网格划分,通过比较灰度值大小判断鱼体的腹背朝向.当检测到鱼体尾部朝前时,气缸推杆将其推出剔除,实现鱼体头尾定向;当鱼体头...  相似文献   

10.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试验对象进行鱼体鱼头切割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对白鲢鱼头的长、宽、厚等基础体征参数的统计分析,确定在白鲢去头加工定位时可以分别以鱼体头部吻端和鱼体背部边线为定位基准。对影响鱼体去头切割力的鱼体冷藏时间、切割刀具的滑切角度、鱼体放置方式、刀具厚度等关键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鱼体去头切割力的测定和去头切断面的感官评定分析,并进行试验优化,确定鱼体去头最佳切割方案:将鲜活鱼体冷藏6 h后,鱼体水平放置,采用厚度为2 mm的弧形刃的切割刀具进行淡水鱼去头加工时,鱼体鱼头切割力值最小为186.7 N,鱼头切断面最平整光滑,去头后鱼肉无明显缺损。  相似文献   

11.
1.漂白粉药液。按每100千克水用1克漂白粉配制。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致病菌,对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谢岗  海波 《新农村》2007,(10):24-24
清水100千克加入食盐2~4千克,在10—15℃食盐水中浸洗鱼体10~15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粘细菌等。可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周大胜 《农技服务》2006,(12):32-32
1、漂白粉药液按100公斤水用1克漂白粉的用药最配制。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北鱼体上的病菌。邓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用。  相似文献   

14.
万鹏  潘海兵  宗力  陈红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184-187
淡水鱼品种的准确识别是淡水鱼深加工的前提。以鲫鱼和鲤鱼为对象,研制了鱼体品种识别装置,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鱼体样本进行检测,获取鱼体样本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鱼体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将鱼体分为5段,计算各段的平均宽度与各段长度的比值,获取鱼体形态特征参数,再以5个形态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值,构建BP神经网络对鱼体品种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50-500 g范围内的鲤鱼和鲫鱼识别准确率可分别达到100%和93.33%。  相似文献   

15.
促生长剂对鲤鱼和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剂用以饲养鲤鱼和罗非鱼幼鱼,以探讨饲料中促生长剂之添加对鱼体生长的影响。两期试验结果显示HBM2号、郁金和奎乙醇具有明显的促鱼体生长的作用IHBM1号和HBM3号促鱼生长作用不四显;氯化胆碱似乎无促鱼生长作用。此外,促生长剂的添加.并不影响鱼体肌肉的品质。文章还对促生长剂促鱼生长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一种用于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并按质量进行分级的系统,采用电子称质量的方式对鱼体进行质量在线检测并分级。该系统工作原理:当淡水鱼输送到称质量装置时,鱼体在称质量输送机上移动,质量传感器采集鱼体的质量信号,经调理电路处理后传送控制芯片进行储存、分析,计算鱼体的质量及等级;鱼体进入分级段鱼体输送机后,光电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鱼体位置信号传送至控制芯片,控制系统根据鱼体质量等级以及鱼体位置触发分拨机构工作并执行鱼体分级操作。采用不同质量的砝码组对系统称质量装置的称量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称质量输送机的运行速度设置为0.16~0.24 m/s时,称质量系统的误差范围小于±0.73%;通过试验对系统的分级速率和分级正确率进行验证,当称质量输送机速率设定为0.20 m/s,分级装置鱼体输送机速度设定为0.20~0.25 m/s时,系统对质量范围为300~3 000 g的淡水鱼鱼体设置分为4级,平均分级速率可达到26条/min,分级正确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异味是水产养殖业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鉴于异味问题在水产业中的危害,从鱼体异味的产生原因、鱼体对异味化合物的摄取与异味化合物在鱼体内的分布以及鱼体异味的控制方法3个方面对鱼体异味问题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烧鱼时,放一些生姜可以去腥增鲜。但过早地放入生姜,鱼体浸出液中的蛋白质会影响生姜发挥去腥作用。鱼体的浸出液略偏于酸性时,放入生姜,其去腥的效果最佳。因此,烧鱼时应待到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加入生姜,使姜发挥去腥增香的效能。 烧鱼忌早放生姜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粘有污物.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系膜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呈45度角斜冲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道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头部浅斜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