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唐菖蒲又名剑兰、菖兰、十样锦、十三太保,为鸢尾科唐菖蒲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植株高约1.2m,种球呈扁圆形,叶革质,狭长剑形,光滑翠绿。花茎直立挺拔,形如长剑,花色绚丽,貌似锦绸。唐菖蒲与康乃馨、月季、菊花,并称为四大切花,在鲜切花市场上颇受青睐,是几乎所有手持花束、插花和花篮等必配材料。通常采用大田栽培,以生产鲜切花为主,  相似文献   

2.
若干花卉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卉转基因研究已经获得菊花、康乃馨、玫瑰、唐菖蒲、郁金香、非洲菊、兰花等转基因植株。对主要花卉植物的转基因研究进展、转基因花卉改变的主要园艺性状以及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唐菖蒲,月季,菊花,香石竹的光合特性和叶表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娄义龙  高嘉麟 《园艺学报》1998,25(3):280-286
唐菖蒲、月季、菊花、香石竹适应于光照较强的环境,光饱和点均较高,香石竹为4.80万lx,唐菖蒲和月季均为4.50万lx,菊花为4.25万lx。但它们的光补偿点并不高,唐菖蒲、月季、香石竹均约为1000lx,菊花约为500lx。净光合速率(Pn)高低顺序为唐菖蒲>菊花>香石竹>月季。光呼吸速率(Pr)、暗呼吸速率(Dr)与Pn相互间呈正相关。唐菖蒲叶片两面气孔密度相同,菊花叶片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香石竹叶片下表面气孔少于上表面,月季叶片下表面有气孔而上表面无气孔。气孔密度大小顺序为唐菖蒲>香石竹>菊花>月季。气孔的大小与气孔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SA+CaCl2对菊花花瓣生理和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CaCl2)水溶液对菊花"兼六香菊"品种全株喷雾处理,测定整个花期花瓣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SA+CaCl2均能提高花瓣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SOD活力和降低了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花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以SA 15 mg/L+CaC12160 mg/L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芍药品种花瓣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杆红"、"朱砂判"、"大红艳"、"奇花霜露"、"红绫赤金"和"盘托蓉花"6个常见芍药品种为试材,测定其盛花期(花开第3天)花瓣中总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花青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期为芍药花瓣的进一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个芍药品种的花瓣中总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且SOD活性也很高;除白色的"奇花霜露"品种花瓣中几乎不含花青素外,其它5个红花品种的花瓣中均含有不同含量的花青素,且颜色愈深,含量愈高。故在开发芍药花瓣的食用与保健价值时,应针对目的选用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6.
唐菖蒲切花栽培技术刘立波,刘玉凤,吴琳(吉林农业大学)(松源市园林处)(长春市园林处)唐基蒲(GladiolushybridusHort)又名扁竹莲、什样锦等是鸢尾科唐菖蒲属的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花色鲜艳多彩,花型变化多姿,花瓣如薄绢,非常惹人喜爱,...  相似文献   

7.
白晓琦 《西南园艺》2004,32(4):13-13
灰霉病是花卉棚室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花卉种类多,蔓延速度快,传播途径广,为害重,给花卉生产造成的损失大,是花卉生产(尤其是棚室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花卉灰霉病多数由灰葡萄孢霉真菌(Botrytiscineren Per)引起,主要发生在茎、叶、花柄、花蕾、花瓣上,温室条件下湿度大,通风不畅,温差较大,该病发生较多,尤以低温、高湿条件下为害严重。主要为害一品红、仙客来、凤仙、绣球、月季、郁金香、唐菖蒲、金盏菊、百合等花卉。该病由一种带有随空气传播孢子的真菌所致,而这种真菌上的孢子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初期病菌从伤口衰弱的病叶…  相似文献   

8.
食用菊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原产于我国。早在2500年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并作为蔬菜食用。后来菊花的栽培目的逐步向观赏花卉演变,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仍保留着栽植食用菊的习惯。如广州及附近的佛山、南海、顺德、珠海等县、市,不仅栽培和食用食用菊,而且还把产品销往香港、澳门等地,充做酒宴名贵菜肴的高级配料,其中以菊花蛇羹最为常见。栽培品种有蜡黄、细黄、细匙白,广州大红等。在北方有的用菊花做火锅配料,有的将花瓣拌糖捣烂做馅制成各种菊花糕点或饼,有的用花瓣拌鱼或肉,炸烩成鱼片、肉…  相似文献   

9.
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扁竹莲、十样锦、十三太保。是鸢尾科唐菖蒲属 ,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与月季、菊花、香石竹并称为世界四大切花。1 繁殖方法 主要采用分球繁殖。将母球上自然分生的新球和子球取下来 ,分种在田间。在种球量少的情况下 ,为加速繁殖 ,可进行切球繁殖。因二年生唐菖蒲球茎通常有 4~ 6个芽眼 ,一般排成直线 ,故可将种球纵切成几部分 ,每部分必须带有 1个以上的芽和部分茎盘。为预防腐烂 ,切口部分需沾草木灰 ,待切口干燥再种植。2 栽培管理 栽植地应选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较好的砂质土壤 (PH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6大鲜切花市场(北京莱太花卉市场、上海花卉交易中心、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斗南花卉批发市场、郑州陈砦花卉市场、沈阳富莱美花卉市场)2004~2014年唐菖蒲(红)价格调查分析,总结价格的变化趋势,提出对未来国内唐菖蒲价格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1.
以‘香玉’、‘鲁菏红’、‘胡红’、‘姚黄’、‘桃红飞翠’、‘脂红’、‘桃红献媚’、‘飞燕红装’8个牡丹品种为试材,研究花朵开放到衰老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花瓣含水量变化对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和花瓣含水量是影响牡丹花期的重要生理因素。花开放过程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迅速增加趋势,直至盛开后到达顶峰,蔗糖含量则呈现不断降低趋势。花瓣含水量变化受可溶性糖的调节。牡丹通过可溶性糖对含水量的调节控制花朵发育。  相似文献   

12.
牡丹开花和衰老期间花瓣糖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品种‘洛阳红’和‘胡红’为材料, 研究了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可溶性糖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伴随花瓣的迅速生长展开, 总可溶性糖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己糖(葡萄糖和果糖) 含量显著增加, 盛开后己糖水平达到最高, 而蔗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己糖和蔗糖降解指数(SDI) 与花枝质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 花瓣酸性转化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 开花过程中活性逐渐升高, 开放后逐渐下降。经主成分回归分析, 可溶性糖的代谢依赖于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共同作用。结果提示, 牡丹花瓣中己糖的积累在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20a树龄同一梨园中1株能稳定遗传的花器官变异鸭梨和普通鸭梨为试材,采用形态观测法进行了花芽发育、花粉萌发率、表观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花发育与普通植株花的正常发育最明显的差别在于花器官花瓣完全或部分缺失、雄蕊相应增多;花瓣对应位置的雄蕊花丝粗、花药大;花粉萌发率高;部分特化的花瓣上着生有花药。根据试验结果,推断该突变株可能是梨的花同源异型突变株,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功能区发生了突变引起花器官异常。该突变株为进一步认识植物花发育的内在调控机制、研究花的发育机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王哲  史国安  马雪情  范丙友 《园艺学报》2014,41(11):2268-2274
以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品种‘桃花飞雪’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花枝以及花瓣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ACC含量、ACS和AC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芍药切花花瓣的乙烯释放速率有明显的跃变峰,整枝花乙烯释放表现为末期上升型。花瓣与花枝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跃变,花瓣的跃变峰早于整枝花。花瓣的乙烯释放速率及呼吸速率均明显高于花枝,揭示花瓣是花枝产生乙烯的主要器官,花瓣的乙烯释放决定了花枝的开放与衰老进程。花瓣ACS活性与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说明ACS是影响乙烯生物合成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牡丹常见品种花瓣中主要营养成分与食用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阳牡丹常见的5个品种"凤丹白"、"日暮"、"赵粉"、"红株女"和"粉中冠"为试材,研究其盛花期花瓣中总糖、总蛋白、维生素C和5种元素(砷、铜、钒、硒、铬)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表明:5个牡丹品种花瓣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C,并具有较高的SOD活力。"凤丹白"和"日暮"花瓣中砷元素、"赵粉"花瓣中硒元素、"红株女"和"粉中冠"花瓣中铬元素含量均略高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对蔬菜的限量标准,而作为粮食加工食品时,5个牡丹品种花瓣中的砷、铜、钒、硒、铬元素含量均低于或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从芍药的花芽分化试论芍药,牡丹的花型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宗正  章月仙 《园艺学报》1991,18(2):163-168
本文研究了芍药的花芽结构和性质,并对花芽分化进程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确定了雄蕊原基伸长呈圆柱形是瓣化的临界点。雌蕊原基的腹缝线开裂,心皮伸展、扩大而成花瓣。观察认为雄蕊原基的产生是同步的,而遗传性的表现可以是整体的、局部的和个体的。花型分类的多样性与雄蕊原基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根据观察把重瓣花的花瓣定性为有性的和无性的两类。雄蕊离心瓣化形成“楼子类”花型;而向心瓣化形成“千层类”花型。花瓣自然增加不能形成高级重瓣花型。  相似文献   

17.
叶蓓蕾  张叶  刘乐  黎维诗  郝代成  凌鹏 《园艺学报》2020,47(Z2):3057-3058
文心兰新品种‘海文吉祥1号’是由文心兰‘柠檬绿’(Honey Angle)组培苗芽变株选育而来。花梗直立坚挺,花瓣和萼瓣淡黄色,唇瓣柱头处呈黄色,向四周边缘逐渐变浅成乳白色。为切花型品种,观赏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18.
王韡  戴斌  谢慧慧  柯燚  陆小平 《北方园艺》2011,(12):118-121
用薄板层析法对菊花花朵"黄白变色"的特性进行了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早期,花瓣呈黄色,主要是β-胡萝卜素(Rf=1)的作用。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β-胡萝卜素被大量降解,花瓣变为白色。同时,对一朵间色花(半白半黄)的突变性状进行了遗传保存试验,结果"二乔"性状难以固定,推测这种表型是花色嵌合所致,且这种突变属于不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9.
以‘洛阳红’牡丹为试材,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外施蔗糖,研究其对‘洛阳红’牡丹花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洛阳红’牡丹花色素种类为芍药素-3,5-双葡萄糖。遮荫和喷施蔗糖对‘洛阳红’牡丹花瓣还原糖含量有较大影响。光照对花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在全光照、50%光照和20%光照条件下,喷施0.3mol/L水平的蔗糖,对花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以上(P0.05),光照条件越差,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秀丽  李劲涛  杨军  汤泽生 《园艺学报》2007,34(6):1503-1508
从经过卫星搭载的凤仙花种子后代中获得了可遗传的仅顶花叶化的花逆转突变体。该突变体保持了花的基本结构,但是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花瓣增厚、变绿、出现锯齿等现象,雄蕊也片状化、早衰或完全消失。组织学观察发现,在叶化花瓣中出现了叶绿体和栅栏组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叶化花瓣与正常花瓣相比组织结构上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