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阳信县流坡镇吕家村(邮编: 251800)吕建胜是有名的“蘑菇大王”。以前种蘑菇需要挖地窖或建大棚,人力物力投入大,种菇面积较小,11月才出蘑菇,产量受到限制。他探索种蘑菇的新技术,在杨树底下种蘑菇喜获成功。7月份在树地里种蘑菇,比大棚  相似文献   

2.
山东阳信县流坡镇吕家村吕建胜是有名的蘑菇大王。以前种蘑菇需要挖地窖或建大棚,人力物力投入大,种菇面积较小,11月才出蘑菇,产量受到限制。他探索种蘑菇的新技术,在杨树底下种蘑菇喜获成功。7月份在树下种蘑菇,比大棚种菇  相似文献   

3.
一、准备原料 蘑菇下脚料(次菇、碎菇、菇脚、菇屑等)3蚣斤,面粉100公斤,食盐3.5公斤,五香粉0.2公斤,糖精0.1公斤,柠檬酸0.3公斤。苯甲酸钠0.1公斤,水30公斤。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正阳县兰青乡胡塘村食用菌专业户高建林,落榜不落志,刻苦钻研菇棚栽培蘑菇技术,自筹资金1.6万元,建立蘑菇大棚示范园。在4座菇棚内引进试验示范白灵菇、金针菇、双孢菇、香菇、平菇等菌种10多  相似文献   

5.
广西田阳县那满镇菜农周群,采用蘑菇、西芹同棚混种互补模式,使蘑菇每棚增加效益1000元,西芹每棚增收300元以上。去年。周群在1个蘑菇大棚内,偶然种上667平方米西芹,发现棚内的蘑菇不但长得好,西芹也比其它棚的芹菜棵大,份量重。他便查阅资料并找到了答案:混种的蘑菇在大棚内大量吸收芹菜“吐”出的氧气,芹菜大量吸收蘑菇“吐”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致。周群便在3个大棚内全部种植蘑菇、西芹。迄今他已销售蘑菇1.5万千克,西芹2000余千克。周群高兴地告诉笔者:“这种套种互补种菇栽芹的模式,蘑菇每棚能增产30%,芹菜能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6.
徐明 《农家致富》2014,(11):20-21
近日,记者来到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农户解启扣的蘑菇地里,看到一个个掌心大小的蘑菇挺直了身子,从覆盖着稻草的泥土里探出脑袋,惹人喜爱。解启扣向记者介绍:"这就是‘幸福菇’。我这1亩多地,已收获蘑菇500公斤了,纯收益约3000元。这才是第1茬,一共能出6茬呢!"看着长势喜人的蘑菇,他喜上眉梢,高兴地指着身边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说:  相似文献   

7.
在国道220东侧,回河镇张庙村附近有几处冬暖大棚,崔长玲的双胞菌菇试验田就选在这些大棚之中。之所以称之为试验田,是因为这些耗费了崔长玲大约3个月时间种植出来的双孢菌菇既不对外销售,也不用来食用。用崔长岭的话说,这些双孢菌菇是种给附近村民看的。他说,“等村民学会了种植蘑菇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培育蘑菇致富赚钱。”去年年底,崔长玲在张庙村租了2个村民闲置下来的大棚,然后在大棚里种上了双孢菇。如今,双  相似文献   

8.
一、覆土后管理 大棚蘑菇覆土15天左右就可出头潮菇.即进入出菇阶段。对有疣疱霉等病害发生历史的菇房.可用药预防。用药前1天停水,每平方米用1~2克施保功药剂配成1000倍药液喷洒.或用多菇丰1000倍液喷洒.每平方米用水量1~2公斤。喷药水后停水1天。如果在前1次用药相隔4~5天再喷1次药.则控制病害发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大棚蘑菇栽培因大棚保温性好,秋菇结束迟,冬季可少量出菇,春菇出得早,易获得蘑菇高产。详细介绍了蘑菇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大棚结构及床架设置、生产时间安排、培养料的配制、翻格、播种及播后管理、覆土、秋菇管理、越冬及春菇管理等内容,以期为菇农蘑菇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宋金俤 《农家致富》2012,(24):46-47
一、蘑菇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江苏地区7月建堆发酵,8月播种,10月出菇,次年5月结束。2.原料用量种100平方米需要稻麦草4500公斤、牛粪或鸡粪2000公斤、复合肥200公斤、石灰30公斤、菜籽饼2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  相似文献   

11.
时下,当不少食用菌种植户为产品滞销跌价发愁的时候,枣阳市杨当镇杜庙村农民却为自己的双孢蘑菇高价走俏市场而高兴不已.种菇大户杜本忠笑呵呵地说,他的七个大棚自10月中旬采菇以来,批发价一直在每500克2.2元以上,最高时达到2.8元,市场零售在3.6元左右,最高时卖到5.5元,比猪肉还贵.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食用菌市场价格还是不错的。市场前景也看好,这个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增长太快。生产食用菌普遍使用的原材料是棉籽皮,过去棉籽皮0.8~1元,千克,现在价格上涨了不少,前期最高涨到了2.4元/千克,近期降至1.8元,千克,也不算低。按建333平方米大棚计算,需要投入0.5万~0.6万千克棉籽皮,仅此项成本就是1万多元。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食用菌市场价格还是不错的。市场前景也看好,这个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增长太快。生产食用菌普遍使用的原材料是棉籽皮,过去棉籽皮0.8~1元,千克,现在价格上涨了不少,前期最高涨到了2.4元/千克,近期降至1.8元,千克,也不算低。按建333平方米大棚计算,需要投入0.5万~0.6万千克棉籽皮,仅此项成本就是1万多元。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河北省邢台县农业局利用山区丰富的玉米芯、牛粪等资源,在周边农村开展双孢菇栽培,建造40米×9米规格的蘑菇大棚投资约10万元,年产双孢菇1.5万公斤以上,产品销往河北、北京、浙江、福建、山东等地,每公斤售价6.0~6.5元,每棚产值近1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下面将邢台县双孢菇栽培关健技术介绍如下:一、菇棚的建造种植双孢菇以建设房屋式标准化菇棚为宜,菇棚为东西走向,菇棚间距  相似文献   

15.
在糖蔗田搭临时菇房生产市场紧俏的蘑菇.既节约生产成本.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收益,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技术。2003年遵义市汇川区科委在蔗田套种蘑菇.每亩蘑菇产值6324元,除去成本.纯收入3124.8元;糖蔗产值828.24元.除去成本,纯收入496.48元。蔗、菇合计每亩总产值6612.92元,总纯收入2372.88元。  相似文献   

16.
一、大邑县永久性菇房的由来 据相关资料介绍,蘑菇标准化种植方法(永久性菇房)采用了控温、控湿条件和二次发酵技术,因此,生产的蘑菇产量高、质量优.1个菇房占地120m<'2>,其种植面积相当于占地1亩的常规蘑菇大棚的种植面积,而产量是其两倍.另据介绍,搭建1个标准化种植菇房可以使用20年;并且,与大棚蘑菇比较,标准化种植菇房可以种植两季,即除了正季以外,还可利用5~8月期间种植草菇.按照保守方法进行核算,1个标准化种植菇房1年除去种植成本后,至少可赚1.6~2万元.  相似文献   

17.
春大棚黄瓜一般每亩收入2500-3000元.减去成本.净收入1500~2500元:豇豆亩产1500公斤左右,收入2000元以上:秋大白菜亩产4000-5000公斤,收入1000元以上.全年合计亩收入5000元以上。春大棚黄瓜3月底至4月上中旬定植.秋青椒在7月底至8月初移栽,黄瓜7月上中旬腾茬.夏豇豆于6月底7月初在春大棚黄瓜架脚下直播.5~7叶出茬.播后45天开始上市.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27日清早,绥宁县水口乡曲溪村村民陶永安不到20分钟时间里就在他的大棚内采摘巴西菇20多公斤,销售收入近100元。2006年以来,曲溪村在绥宁县扶贫办和绥宁县农业局的扶助下,成功地种植了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十分俏销的巴西菇,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陶通谟袁光汉摄影报道陶永安  相似文献   

19.
要使蘑菇高产,必须适当追施肥料。实践证明,采用以下9种土法施肥,会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1.施蘑菇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公斤~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成10公斤~15公斤,喷蘑菇菌床30平方  相似文献   

20.
一、大邑县永久性菇房的由来 据相关资料介绍,蘑菇标准化种植方法(永久性菇房)采用了控温、控湿条件和二次发酵技术,因此,生产的蘑菇产量高、质量优。1个菇房占地120m^2,其种植面积相当于占地1亩的常规蘑菇大棚的种植面积,而产量是其两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