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延边地区设施温棚栽培的黄瓜品种,引进3个水黄瓜品种、5个旱黄瓜品种进行试验,调查分析其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结果表明,水黄瓜3个品种中,中农46号无论从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还是产量、抗病性方面,都好于其他2个品种;旱黄瓜5个品种中,小刺包的硕丰八号和大刺包的田骄八号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2.
腌渍加工黄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除了鲜食消费外,很大一部分被加工成腌渍品。专用加工品种通常要求干物质含量高,中心腔小,抗性强。以加工腌渍加工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和腌渍加工特点,结果表明:长果形的品种以‘宁佳6号’表现良好,果皮墨绿,刺少瘤明显,果肉绿色,丰产性好,果实商品性好,口感脆、微甜;短果形品种以‘宁佳7号’和‘宁佳5号’表现良好,果皮墨绿略带黄线,刺瘤稀少,果肉绿色,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口感脆、微甜,适宜腌渍。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黄瓜品种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黄瓜品种生育期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数、果实等植物学性状的比较研究,探索出适合北方寒旱区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品种。结果表明,普通黄瓜品种比水果型黄瓜产量高,光合速率强,其中新津研四号、津研七号及丰满园6号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整齐一致,畸形瓜少,适宜在北方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4.
对9个黄瓜品种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西宁地区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品种。结果表明:品种津优12号、超级瓜王植株长势旺,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综合抗病能力强,适宜在西宁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7个黄瓜品种的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前期产量、总产量、抗病性等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期筛选出适合西宁地区设施温棚栽培的黄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津优12号植株长势中等、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综合抗病能力强,适宜西宁地区设施温棚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水果型黄瓜果实短棒形,有棱或微棱,无瘤无刺.瓜长13~18 cm,瓜条绿色,口感甜脆,清香爽口,适宜鲜食.戴多星、春光2号、餐宝、辽研白峰等水果黄瓜品种在黄淮海地区表现较好.详细介绍了黄淮海地区早春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水果黄瓜的关键技术,以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7.
无刺水果型黄瓜是黄瓜中的珍品。表面光滑无刺,口感脆嫩,风味浓,适合人们鲜食,备受中高档餐饮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选种无刺水果型黄瓜品种均为国内外黄瓜品种系列一代杂交种,单性结实,无限生长型,植株长势健壮,果实圆柱型,单果长15~25厘米,果实光滑无刺瘤,高度整齐,果实较集中,产量极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宜早春日光温室套作栽培的黄瓜品种,以津春2号、津瑞216、翠龙和白黄瓜为试材,套作栽培丝瓜。试验设黄瓜套种单行丝瓜和黄瓜单作两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在套作栽培丝瓜条件下,4个黄瓜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其中华北型黄瓜要显著好于华南型黄瓜,以津春2号黄瓜的产量高,效益好,抗病性较强,土地当量比最高;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来看,在套作丝瓜栽培中,华北型黄瓜总的隶属函数值明显高于华南型黄瓜,其中以津春2号总的隶属函数值最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津春2号最适合进行套作栽培。  相似文献   

9.
早丰一号黄瓜是以华北系抗病性强的品种的自交系为母本,华南系中春性型品种的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茎粗、节间短、分枝短而少。主蔓上第一雌花节位低,雌花节率高,果实匀直、色绿、把短无明显界限,果面无棱、瘤稀、黑刺,果肉厚、清脆微甜。早熟性强,丰产稳产。较抗霜霉病和枯萎病。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0.
宁夏设施砂培黄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砂培技术,研究比较了7个引种至宁夏的黄瓜品种植物学性状、果实商品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结果表明:"白黄瓜"商品性状好,口感较好,品质较优,"新玉1号"果实商品性状及口感与"白黄瓜"无显著差异,但产量显著高于"白黄瓜",因此分别从品质和产量考虑,"白黄瓜"和"新玉1号"适宜作为特色黄瓜在宁夏地区推广;"德尔99"商品性状较好,植株长势较强,维生素C含量较高,667m2产量5 470.28kg为所有品种中最高,因此"德尔99"适宜作为‘深绿色黄瓜’在宁夏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盛秋1号是以自交系T1-3为母本,自交系L25-7为父本配制的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主、侧蔓均结瓜,瓜长18 cm左右,皮色浅绿,有光泽,白刺稀少、耐老,瓜条顺直。果肉甜嫩,清香味浓,商品性好。高抗枯萎病,抗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平均每667 m2产量2 000 kg以上,耐热,适合夏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12个密刺型黄瓜品种的雌花节率、熟性、成熟度、整齐性、瓜形、肉质和对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的抗性等多项指标,结果发现冬棚巨丰品种综合表现最佳,1~20节内雌花率高达43.75%,50%植株定植到始收需53 d,单瓜质量211 g,瓜条长28 cm,瓜把相对长度约16.6%,瓜皮深绿色,瓜肉白绿色,高抗白粉病和抗霜霉病,适宜于在杭州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大棚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龙绿1号是以自交系96452为母本,以自交系010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较强,主蔓结瓜为主,瓜长35 cm左右,早熟。皮色深绿,瓜条顺直,瓜把短,瓜条中长,白刺、刺瘤小、刺较密,果肉浅绿色,心室小,清香味浓。高抗枯萎病,抗霜霉病、白粉病。每667 m2产量6 000 kg左右,单性结实能力强,适合冬春温室、春大棚及长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4.
黄瓜新品种中农1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农12号黄瓜的父母本98283和99281分别是从国内两个优良杂交种中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良黄瓜自交系。该品种为中早熟普通花型一代杂种,植株生长速度快,主蔓结瓜为主,瓜码较密。瓜条长棒形,瓜长30cm左右,瓜色深绿均匀,瘤小,白刺,单瓜质量150~200g,口感脆甜,品质佳。早熟,从播种到始收50d(天);丰产,每公顷产量75t以上。抗霜霉病、白粉病、CMV,中抗黑星病、角斑病、枯萎病。适宜北方早春保护地、早春露地和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清镇市栽培的黄瓜品种,采用设施栽培,以津研4号为对照,观察中农28、C66等7个黄瓜品种在清镇市栽培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8个品种产量排序为中农28C66A6A7C32中农18中农116津研4号,中农28比对照增产11.0%;各个品种单果质量差异不大;中农28和中农116对霜霉病的抗性较强,病情指数分别为16.4和16.5;中农28的抗病性及商品性均较好,适合在清镇市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6.
济优9号母本99006来源于津优1号,父本98114来源于日本春绿。瓜条顺直,单瓜质量180g,瓜长25 30cm,瓜把长3cm左右;瓜皮深绿色,密瘤白刺,风味优异;高抗霜霉病,抗白粉病和枯萎病,每667m2产量7000kg左右,适合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现已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累计推广种植1200hm2。  相似文献   

17.
龙园黄冠是由自交系216和自交系45配制而成的油亮型旱黄瓜一代杂种,早熟,植株长势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春季雌花节率50%以上。瓜长20 cm左右,皮色浅绿、油亮,白刺稀少,果肉浅绿,商品瓜率高。田间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龙园绿春。适宜保护地种植,每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露地也可种植。适宜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中农31 号是以09676 为母本和081006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瓜色深绿、有光泽,
腰瓜长约35 cm,瓜把短,心腔小,瓜肉淡绿色,商品瓜率高。刺瘤密,白刺,瘤小,无棱。抗霜霉病、
白粉病、西瓜花叶病毒病,中抗枯萎病;耐低温弱光能力突出;早熟性好,持续结瓜及丰产优势明显,每
667 m 2 产量10 000 kg 以上,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各茬口栽培。  相似文献   

19.
胡文婷  裴徐梨  荆赞革 《蔬菜》2022,(10):48-52
摘要:白粉病是南瓜生产上影响果实品质产量的重要病害,为鉴定病原菌和筛选抗性品种,利用形态 学、致病性检测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昆明地区白粉病病原菌类型进行了鉴定,并对150份南瓜品种进行了抗 性鉴定。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白粉菌为单囊壳属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并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出11个 高抗病品种,其中2个为云南本土南瓜品种。研究成果对指导昆明地区南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南瓜 白粉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早熟黄瓜新品种沂蒙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本YM-98-11来源于农家品种当地油皮黄瓜,父本YJ-99-6是笔者对1997年从日本引进的13个黄瓜品系进行筛选得到的优良株系。其杂种一代沂蒙1号,瓜长棒形,瓜把短,无棱无瘤,刺小且稀少,皮薄光滑油亮;瓜长20cm左右,横径4cm;肉质密,口感好,特别适合生食。抗枯萎病能力强,对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和对照当地油皮相当。667m2产量在5000kg以上。适合鲁南地区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和春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