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安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北安市1959~2009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北安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北安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春季增温次之,则夏、秋季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从年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看,降水量略呈现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大小存在波动变化,有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近10年平均降水量比50年平均减少39.9mm。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北安农作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品种,适时提前播种等农业气象建议、措施,为北安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黑龙江省巴彦县1960—2009年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当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巴彦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2℃/10 a的幅度上升,其中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春、秋季增温次之,而夏季的变化趋势则不明显;降水量的年变化略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大小存在波动变化,有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近10年的平均降水量比近50年的平均降水量减少34.1 mm。  相似文献   

3.
驻马店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俊波  尚可政  王式功  周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04-17107
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Mann-Kendall突变检测分析法,分析了驻马店气象站气温及降水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与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略有增加。春季增温趋势较秋、冬季更为明显,夏季呈现出降温趋势;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减少较春季更为明显;夏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Mann-Kendall突变检测表明,近50年驻马店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增温是一突变现象;年降水量以波动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4.
利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统计方法对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旅游经济区近50年(1961~2010年)降水量、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兴隆地区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约0.288℃/(10 a);年降水量变化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整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052%/(10 a);兴隆地区年平均气温的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呈现升高趋势,到1990年左右发生了突变,但年降水量、相对湿度未发现突变点.综上所述,兴隆地区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范围基本一致,增温幅度略高于全岛水平;而降水量变化趋势与海南岛相反,呈现出微弱的线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锡林郭勒盟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日益严重,对气候变化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从中国知网搜集锡林郭勒盟气候变化研究的文献,使用文献综述方法,对检索到的气候变化文献,从气候变化趋势、气候突变、极端天气变化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锡林郭勒盟气候变化研究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年、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与我国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增温率高于全国平均增温率(0.25℃/10a),以冬季升温最明显。年降水量总趋势略有减少的迹象,与内蒙古地区总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的结论不一致,只有正蓝旗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内蒙古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各季节降水趋势不同,夏季降水减少趋势对全年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存在突变现象,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验证了20世纪80年代全球气温突变增温的结论,但是各季节的突变点并不一致。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温趋势,最低气温增温比最高气温增温显著;不同区域的寒潮和暴雨次数增减趋势不一致。对气候变化趋势研究方法很多,但对该区进行研究时采用的方法相对较单一,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的较多。  相似文献   

6.
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锡林郭勒盟地区12个中心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多项式倾斜率等方法,分析了近50a来本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分析了气温、降水量与干旱、洪涝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来,锡林郭勒盟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45℃/10a。以冬季最低气温升温最显著,平均增温率为0.65℃/10a,大于冬季平均气温增温率(0.53℃/10a)。年平均气温波峰、波谷上升趋势明显,波峰有9a-14a周期,波谷有7a-16a周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最丰沛,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明显减少,为各年代最低值。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冬、秋季降水变化不明显。干旱、局地洪涝出现的概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黑龙江省漠河县气候观测站1959-2008年5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漠河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趋势变化。结果表明:漠河县近50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0.33℃/10年),尤其是80年代后较60~70年代增温幅度明显,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是冬季(0.67℃/10年),其次是秋季(0.41℃/10年),夏季温度变化不显著;年平均降水量总体上看略呈上升趋势(4.7mm/10年),50~70年代中后期降水量偏少,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降水总量逐渐上升,进入21世纪至今降水量又持续偏少。季节上看冬季降水量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内江市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辉  刘春  古亚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244-244,250
利用内江市1961-2006年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经验函数拟合等方法,计算分析了内江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内江市近50年来,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温明显,进入偏暖阶段,极端最高气温日数明显增多;降水量呈递减趋势,其减速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加快,各季节降水量存在较大差异,以夏季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琼雄  邓辉  温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90-4192
通过广东省遂溪县1961~2006年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遂溪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来遂溪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也呈上升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温明显,1998、2003年异常偏暖;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遂溪县气候可分为冷、暖2个阶段,前期为冷期,后期为暖期;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肖清华  李树军  崔建云  袁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62-16866
[目的]研究设施农业发展对潍坊气候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寿光站作为温室大棚种植区的代表站,利用潍坊市1961~2010年的降水、气温、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了全市及温室大棚种植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设施农业种植以前和以后的气候变化趋势及不同季节的演变特征。[结果]近50年全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自温室大棚大规模种植以来,温室大棚种植区年降水量下降幅度低于全市,相对湿度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全市,年平均气温升幅高于全市,年最高气温升幅高于全市,年最低气温升幅略高于全市。[结论]该研究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48年安徽省宿州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55-14757
根据1961~2008年宿州市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近48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来宿州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各季中冬季增温最明显,而夏季却出现降温趋势;增温最显著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量最大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夏、冬季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增加对年均降水量增加的贡献最大,而春、秋季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近57年邢台市气候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邢台市1954~2010年的降水量、气温、日照、相对湿度、地温等气候资料,利用折线图、趋势图、气候变率等方法,对近57年来邢台市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具体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近57年来邢台市年降水量呈较明显的减少趋势,以20.952 mm/10 a的速率减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其中最低气温增温速度最快,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增温速率最慢;年相对湿度以1.460%/10 a的速率减少;0 cm地温呈上升趋势,但5~20 cm浅层地温均呈现出下降趋势,0.8、1.6 m深层地温均呈微弱的下降趋势,3.2 m地温则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年总云量以1.673成/10 a的速率增加,年日照时数以100.600 h/10 a的速率减少;年平均气压和年最低气压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年最低气压下降趋势很明显,而年最高气压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邢台市农业生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阳信县1971-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有关资料,利用统计特征量值、气候变化倾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信县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以每10 a 0.2℃的趋势增温,增温趋势显著;年降水量的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以每10 a 45.4 mm的速度减少,多雨期和少雨期交替出现,变化周期由前期9~10 a到后期2~4 a;年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以每10 a 131.1 h的趋势减少,各季变化趋势与年平均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春季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吴建梅  孙金森  陈林祥  马英洁  徐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41-11342,11379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山东诸城市气候变化特征。[方法]选用诸城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诸城市近50年平均气温以0.383℃/10a的速度上升,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近50年平均降水量以18.7 mm/10a的速度下降,春季、冬季略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呈下降趋势,且夏季下降最为明显,以20.9 mm/10a递减。近50年气温异常低温仅出现1年,异常高温出现了7年,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近50年未出现降水异常偏少年份,降水异常偏多年份为6年,年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气温和降水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扎龙湿地近50年温度和降水年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基于扎龙湿地1955~2004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探讨了扎龙湿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扎龙湿地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90年代以来的增温非常显著,该时期是50年以来的最高温期。扎龙湿地年及各季降水量除春季外均呈减少趋势,以秋季降水减少最为明显,研究时段内无明显的突变过程。扎龙湿地未来几年气候存在着向暖干期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选用山东省寿光市1961 ~ 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该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寿光市年、季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高温日数增多,1994年前后气温发生突变,增温明显;年平均、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寿光市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极端气象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7.
利用牙克石市1961-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大风、无霜期日数资料分析了牙克石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及旱涝发生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牙克石市年平均气温为上升趋势,每10年平均上升了0.32℃。年平均气温波峰及波谷均为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波峰有12~20年周期,波谷有10~16年周期;年降水量变化不是特别明显;旱涝出现的概率呈现出了增加的趋势;大风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无霜期基本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任朝霞  王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80-21281,21286
[目的]分析1974~2004年延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延河流域7个代表站点1974~2004年逐月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法、累积距平和信噪比等方法,对31年来该流域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分析,找出其变化特征和气候发生突变年。[结果]31年来延河流域气候变化以0.44℃/10a的速率变暖,年平均气温为9.4℃;四季均有增温趋势,其中冬季和春季平均气温增加明显,特别是90年代以后增温幅度变大。降水有减少趋势,其减少速率为26.3 mm/10a;四季中夏季和秋季降水减少明显,特别是90年代减少幅度最大。1996年是该流域气温突变年,1993年是气温转折年;1994年是降水量突变年,1990年是降水量转折年。[结论]该研究为延河流域农业生产、生活及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00年的逐月气候资料,分析了松嫩平原农业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过去40年中松嫩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增温速率在0.4℃/10a以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各个季节及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与时间序列的回归趋势均达到显著水平,冬季增温速率最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增加显著。年平均最低气温、四季平均最低气温和作物生长季最低气温增加均较显著,冬季和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增加速率较大。对降水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除1961-1980年作物生长季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外,年总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在过去40年中并无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此项研究结果可以为松嫩平原农作物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等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近50年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1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县单站较小尺度的气温、降水年代际气候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61~201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气温年均值为7.0℃,历年年平均气温随着年份的变化趋势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517℃/10a,近50年趋势升高2.6℃;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平均升高2.0℃,而近20年平均气温升高不明显;春、夏、秋、冬季气温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其中以冬季最为明显。年降水量、四季降水量变率较大,稳定性较差;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81 mm,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941 mm/10a;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且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变率大于夏季和秋季。[结论]该研究为大尺度气候分析提供气候背景,也为当地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地方性气候变化特征、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