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可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因此氨基酸过瘤胃保护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Rumen—Protected Amino Acids,RPAA)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过瘤胃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桩  霍贵成 《饲料工业》2006,27(17):38-4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把反刍动物蛋白质的研究重点转向过瘤胃氨基酸.使小肠中氨基酸的数量明显增加并接近理想水平来达到节省蛋白质饲料、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不过氨基酸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和利用比在猪、鸡生产中应用氨基酸困难得多.因为牛和羊的瘤胃具有发酵降解功能.使添加的氨基酸降解.而最终到达小肠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过瘤胃氨基酸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调控是以反刍动物氨基酸的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小肠吸收氨基酸含量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改变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和添加生物制剂调节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通过日粮可发酵能、能氮平衡和瘤胃微生物环境控调微生物蛋白质;通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调控小肠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试验测定了不同蛋白质饲料氨基酸的瘤胃降解率和瘤胃非降解残渣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旨在为建立饲料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指导日粮的配制。试验选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小肠尼龙袋法分别测定豆粕、葵花粕、芝麻粕、菜籽粕和棉粕的氨基酸含量、氨基酸的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的饲料过瘤胃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是不同的。同种饲料不同过瘤胃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粮中大部分蛋白质在瘤胃中被降解,而增加日粮蛋白质的饲喂量,随之会增加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量。为了减少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损失,曾采用各种措施提高日粮中瘤胃非降解蛋白质(UDP)的量,但过多的UDP又会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进入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的数量减少。蛋氨酸和赖氨酸被认为是合成乳和乳蛋白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而添加游离的氨基酸在瘤胃中很快被降解,必需以某种形式加以保护,使其在瘤胃内稳定,在真胃释放,在小肠吸收。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性氨基酸(RPAA)的保护形式、包被物、RPAA的作用以及影响RPAA利用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反刍动物具有复杂的前胃系统,包括瘤胃、网胃和瓣胃。与单胃动物相比,由于瘤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因而饲料在胃中的消化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对饲料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瘤胃中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一、瘤胃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一)饲料蛋白质的降解和菌体蛋白的合成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大量降解,生成肽和氨基酸,一部分肽和氨基酸进一步降解。瘤胃中的原生虫和细菌对蛋白质的降解过程有些不同。对于细菌,蛋白质全部或部分降解成较小分子的过程在细菌  相似文献   

8.
过瘤胃蛋白质和保护性氨基酸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1 过瘤胃蛋白质在瘤胃内降解的蛋白质绝大多数被浪费掉了,在瘤胃内避开瘤胃发酵未被降解的饲料蛋白质进入小肠后被消化、吸收,这部分饲料蛋白质被称为过瘤胃蛋白质。蛋白质是泌乳奶牛日粮的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由于大部分日粮蛋白质在瘤胃中被降解浪费,因而饲喂更高含量蛋白质的日粮,并不是提高奶牛营养满意的解决方法。在典型的艾伯塔奶牛日粮中只有25 %~35 %的饲料蛋白质到达小肠被吸收。为克服蛋白质的无效性,现已使用被认为是良好蛋白质来源的过瘤胃蛋白质。不同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差异很大,动物蛋白质如血粉或肉骨粉比大多数…  相似文献   

9.
由于粗饲料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反刍动物营养理论认为 ,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 ,约有 70 %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用于合成菌体蛋白质 ,同时也会造成饲料氨基酸氮的损失 (李建国等 ,1 999)。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数量 ,改进其平衡 ,而饲料小肠氨基酸量取决于瘤胃降解率及其氨基酸量。目前对粗饲料降解后残渣中的氨基酸含量研究较少 ,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 ,精饲料在瘤胃降解后残渣中的氨基酸含量可采用未降解前的氨基酸含量参数 ,而粗饲…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饲料经瘤胃培养和小肠酶降解后的氨基酸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3头瘘管牛用尼龙袋法测定鱼粉、菜籽粕、棉仁粕和胡麻粕经瘤胃培养后和小肠酶降解后的氨基酸模型。经瘤胃培养后 ,饲料中的 3种支链氨基酸和苯丙氨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增加 ,其它氨基酸基本保持原样中的比例。瘤胃培养 2 4h未降解残渣用小肠复合酶处理 ,胱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及精氨酸在氨基酸模型中的比例增加。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比例下降 ,其它氨基酸基本保持处理前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试验测定了不同能量饲料过瘤胃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旨在为建立饲料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指导日粮的配制。试验选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移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米糠饼、米糠粕、大麦、麦麸和玉米麸质饲料过瘤胃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不同能量饲料过瘤胃氨基酸小肠消化率是不同的。同种能量饲料不同过瘤胃氨基酸的小肠消化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选用4只体重在40 kg左右,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采用拉丁方设计,分别添加3.42和6.84 g赖氨酸席夫碱(分别含赖氨酸2、4 g)、2.56和5.12 g赖氨酸盐酸盐作为对照(分别含赖氨酸2、4 g),以研究对进入绵羊小肠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赖氨酸实际添加水平都为4 g/d时,赖氨酸席夫碱使绵羊小肠液中游离Lys、Glu和Tyr的流量分别提高了25.17%、38.35%和33.88%(P<0.05),对其他游离氨基酸流量的影响不明显。添加赖氨酸席夫碱对到达绵羊小肠的微生物蛋白质流量、过瘤胃蛋白质(瘤胃非降解蛋白)流量没有影响。添加赖氨酸席夫碱可提高到达绵羊小肠的游离赖氨酸量,且与添加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反刍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代谢研究的不断深入,计算机预测模型的发展,通过日粮配合来调控小肠氨基酸供应以满足反刍动物氨基酸需求成为可能。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氨基酸(rumen protected amino acid)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正确运用氨基酸分析结果评定常用蛋白质饲料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桂芬 《饲料工业》1999,20(7):36-37
正确运用饲料氨基酸测定值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被测蛋白质饲料的品质及可能掺假物。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尽管能够得到准确的氨基酸检测结果,但不能正确地运用测试结果对被测样品进行评价。本文拟通过对大批饲料氨基酸测定数据的总结,提出一些科学简便的评价方法。1几种...  相似文献   

15.
前言 蛋白质是泌乳奶牛日粮的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尤其是对于泌乳初期的奶牛,因其于物质采食量相对较低而蛋白质需要量较高。在反刍动物营养中,日粮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是最无效的营养过程之一,因而饲喂更高含量蛋白质的日粮并不是一种满意的解决方法。在典型的艾伯塔(Alberta)奶牛日粮中只有25—35%的饲料蛋白到达小肠被吸收。为克服蛋白质的无效性,现已使用被认为是良好蛋白来  相似文献   

16.
试验考察了在饲料中添加微囊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低一定的配方成本后,通过补充微囊赖氨酸提高异育银鲫生产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同时测定了停饲后0.5~7h,异育银鲫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变化,添加微囊氨基酸后,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同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达峰时间更趋于一致。结论,晶体氨基酸在经过微囊化处理后,延长了在消化道内的释放,使晶体氨基酸的可利用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怎样利用氨基酸配制奶牛日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提出了泌乳牛氨基酸的需要量 ,是奶牛蛋白质营养研究的重大突破 ,已成为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核心。过瘤胃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 ,使利用氨基酸配制奶牛日粮成为现实。用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和优质牧草可以配制出高营养浓度的平衡日粮 ,使奶牛的高产潜力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将重点介绍利用氨基酸配制高产奶牛日粮的方法和步骤。1首先确定泌乳牛氨基酸的需要量赖氨酸、蛋氨酸是泌乳牛合成乳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 ,在乳蛋白合成中 ,赖氨酸应占代谢蛋白质(又称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7 3 %,蛋氨酸为2 5 %(Rulqui…  相似文献   

18.
1 可利用氨基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要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必须先确定蛋白质的消化力。因为禽类从泄殖腔内排出的是粪尿混合物,所以必须附置一个人造肛门以确定蛋白质的消化力。Isshiki和Nakairo(1988)通过转移鸡的直肠来达到附置人造肛门的目的,这种方法很容易操作,而且手术后的产蛋鸡不需要使用套管就可以长期连续正常地产蛋,日粮蛋白质的消化力也很容易确定。然而,还有些氨基酸会随尿排出。Yamazaki和Kaku(1988)设计出一种测定各种氨基酸真利用率的方法,与测定饲料真代谢能的方法相似(Sibbald,1979)。他们测出了日本…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赖氨酸(Lvs)和蛋氨酸(Met)是泌乳奶牛饲喂玉米为基础日粮合成蛋白质时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确定日粮配方时,尤其对高产动物需要高的过瘤胃蛋白(RUP)日粮时,只能通过饲料蛋白质添加物来达到预期的乳蛋白(MP)中Lvs和Met的含量。而添加结晶型的Lys和Met没有效果,因为它们会在瘤胃中迅速的发生脱氨基作用(chalupa,1976;Onodei-a,1993)。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达到最大限度,但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仍难以满足现代高产家畜的营养需要.必须增加进入小肠的真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而蛋白质的过瘤胃保护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过瘤胃氨基酸上。作者从RPAA的保护材料和方法、保护原理、保护效果评价及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0.1 mol/L盐酸溶液提取样品中的6种游离氨基酸,与1%2,4-二硝基氟苯(DNFB)溶液衍生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表明:饲料中6种游离氨基酸平均回收率为97.52%,检出限≥0.006%(信噪比S/N=3),定量限≥0.021%(信噪比S/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