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以琼脂孔洞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中药浓度为1 g/mL的情况下,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5.10、19.26、28.92、21.66 mm;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MIC分别为15.62、31.25、3.90、125.00 g/L;MBC分别为62.50、125.00、15.62、250.00 g/L。艾叶、虎杖、乳香、麻黄在pH值为3~7时,对枯草芽孢杆菌仍具有高的抑菌活性。这4种中药可有效抑制和杀灭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讨黄柏、诃子、知母、苏木等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今后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以美人鱼发光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联合抑菌指数(FICI)作为检测指标,研究常用中草药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并通过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抑菌圈,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草药MIC和MBC及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抑菌指数(FICI)。结果显示,16种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水产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在10.5~29.0 mm之间,而4种病原菌对马齿苋均表现为耐药;MI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IC值为7.81~250.00 mg/mL;MB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BC值为7.81~5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苏木与夏枯草、女贞子及青皮联用仅对美人鱼发光杆菌起到协同抑菌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及哈维氏弧菌均无抑菌作用,女贞子和青皮组合仅对哈维氏弧菌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该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其他病原菌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4种病原菌则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联合抑菌圈测定结果表明,中草药联合使用对4种病原菌抑菌作用不一。本试验结果表明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病原性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巴氏杆菌、猪巴氏杆菌和链球菌对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敏感,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MIC为0.0279μg/mL~3.575μg/mL,MBC为0.055μg/mL~7.11μg/mL。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石榴皮止泻散的体外抑菌效果,将石榴皮止泻散制成水煎液,采用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平板法体外抑菌试验中每1 mL含1 g生药的石榴皮止泻散水煎液孔周围有明显的抑菌圈,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0和15.7 mm;试管稀释法测定石榴皮止泻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5 mg/mL,MBC为50 mg/mL。结论,石榴皮止泻散水煎液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药白头翁散各组分(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以及其他6种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传统水煎法分别提取10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两药联合组成药对及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白头翁散各组分均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其中黄连的MIC为6.250 mg/mL,抑菌效果最佳。单味中药中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较好的是黄连、秦皮、诃子,MBC均为200.000 mg/mL;药对中白头翁+黄连、大青叶+诃子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3.125 mg/mL,抑菌效果最佳;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MBC为12.500 mg/mL,杀菌效果最佳。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MBC为100.000 mg/mL。结果提示,白头翁散4种单药相加的抗菌效果优于单药和部分药对。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应用琼脂平板打洞法、试管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测定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等几种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溪黄草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320、1/160、1/80、1/8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60、1/40、1/80;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80、1/40、1/160、1/4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0、1/40、1/20。结果表明,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常见的多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测定鸭脚木皮、木蝴蝶、火炭母、岗梅根、倒扣草(鲜)这5种广东常见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倍比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分别测定其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链球菌对火炭母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40、1/8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40、1/80;链球菌对鸭脚木皮、木蝴蝶均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0、1/1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0、1/10;岗梅根、倒扣草(鲜)对六种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筛选抑制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O78地方流行株的有效中药。采用打孔法测定39味中药及其复方对APEC的抑菌效果,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39味中药中有9味中药对APEC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五味子、洛神花和黄柏对APEC高度敏感,MIC依次为31.25、31.25、500 mg/mL,MBC依次为62.5、125、500 mg/mL;蒲公英、红花和石榴皮中度敏感,MIC与MBC均大于或等于500 mg/mL;丹皮、何首乌和荷叶低度敏感;其余中药无抑菌效果。复方中五味子+洛神花配伍药效最好,MIC与MBC分别为31.25 mg/mL与125 mg/mL。说明在39味中药中五味子、黄柏、洛神花和复方五味子+洛神花(1∶1)对APEC有比较好的体外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7,(20):47-49
研究旨在测定无水甜菜碱及甜菜碱盐酸盐对大肠杆菌K8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条件下甜菜碱及甜菜碱盐酸盐对大肠杆菌K88的抑菌效果。运用大肠杆菌K88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无水甜菜碱对大肠杆菌K88无明显的抑菌作用,甜菜碱盐酸盐对大肠杆菌K88有明显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8.125 mg/ml,且随着甜菜碱盐酸盐浓度提高或培养时间延长,抑菌率提高。试验结果提示,甜菜碱盐酸盐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其呈强酸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开展了乌梅、白头翁、黄连、穿心莲等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按照常规法制备中药水提物,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22味中药中有10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乌梅、诃子、五倍子和半边莲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 mm以上,为高度敏感;其次是黄连、秦皮、穿心莲、连翘、金银花、石榴皮,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为中度敏感;黄柏、紫花地丁等1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对五倍子、乌梅、诃子和半边莲等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药可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