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进一步掌握扬州种田大户的施肥情况及存在问题,推动配方肥合理施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种田大户粮食作物施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市共种田大户约4440户,主要以稻麦种植为主,平均产量分别为9579 kg/hm~2、6034 kg/hm~2,且基肥主要以15-15-15通用复合肥为主,稻麦基肥用量平均为365 kg/hm~2、610 kg/hm~2。肥料销售以赊销、现金为主,其中送货服务是主要营销方式。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种田大户急需科学施肥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分期种植采摘试验和不同品种、密度、施肥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嫩梢菜用甘薯周年生产以一年种植二茬为宜,分别于6月上中旬和10月中下旬种植,后者采用大棚设施栽培;最佳的品种、密度和施肥方案为:品种用福薯7-6,株行距15cm×20cm,基肥用复合肥435kg/hm2、追肥用尿素165kg/hm2,或基肥用人粪尿26670kg/hm2、追肥用人粪尿13335kg/hm2按1∶1对水浇施,每隔7~14天追肥1次.  相似文献   

3.
1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情况 1996~1997年在市良种场、沈高镇试种1hm2,实收种子6 423.5kg,产量443kg/667m2,平均比扬麦158增产7.2%;1997~1998年在4个农场繁种60hm2,平均产量325.1kg/667m2,平均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5.86%;1998~1999年生产种植繁种田、示范田2 333hm2,都发现比扬麦158增产.其中34个小农场繁种427hm2,平均产量400kg/667m2以上,桥头扬院村办农场57hm2,入库种子产量462kg/667hm2;1999~2000年全市3 000hm2小麦中,扬麦10号种植2 800hm2,全市小麦产量突破360kg/667m2,比上年增产超过10%.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问卷调查,对河南26个县市的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以6000-7500 kg/hm2所占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49.77%,小于6000 kg/hm2占到调查样本的36.70%,大于7500 kg/hm2的占到调查样本的13.53%,有12.39%的样本低于4500 kg/hm2。小麦氮肥用量变化在3.9-861 kg N/hm2,平均为234.6 kg/hm2,氮肥全部用作基肥的占到调查样本的54.44%,基肥比例小于40%的占到调查样本的29.11%;磷肥用量变化在15.5-362.1 kg P2O5/hm2,平均为75.2 kg P2O5/hm2;钾肥用量变化在2.7-400.5 kg K2O/hm2,平均为70.7 kg K2O/hm2。小麦产量与NPK养分总量和磷肥用量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氮肥和钾肥关系不密切。氮肥偏生产力以15-30 kg/kg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26%,其次是30-45 kg/kg,占到调查样本的26.96%;磷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8.30%,其次是75-105kg/kg,占到调查样本的29.24%;钾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30%,其次是75-105kg/kg,占到调查样本的27.95%,说明农户之间小麦产量、肥料用量和肥料利用率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5.
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湖南省改部分双季稻田为春玉米—杂交晚稻的种植制度 ,作者对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稻田种植春玉米的产量在 6 0 0 0kg/hm2 的施肥技术为 :施N180kg/hm2 ,P2 O56 0kg/hm2 ,K2 O 12 0kg/hm2 ,并以基肥和穗肥二次施用 ,即全部P ,K肥及 1/ 2N作基肥 ,1/2N作穗肥 ,穗肥施用时期 ,中、早熟种 (叶片数在 16~ 17片叶 ) ,在 9叶全展施用增产效果较好 ;迟熟品种则在 10~ 11叶施用增产效果较好。产量在 75 0 0kg/hm2 以上的施肥技术为 :施肥水平应以施N2 2 5~ 30 0kg/hm2 ,P2 O570~ 10 0kg/hm2 ,K2 O15 0~ 2 0 0kg/hm2 ,N素按基肥∶攻秆肥∶穗肥 =1∶1∶2的比例施用为宜 ,攻秆肥在 4~ 5叶全展施用 ,穗肥中、中熟种在 9叶全展施用 ,迟熟品种则在 10~ 11叶施用  相似文献   

6.
秭归县玉米产量及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秭归县玉米产量和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秭归县玉米主栽区普遍使用一定比例的农家肥,化肥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复合肥以25%养分含量复合肥为主,其中10-7-8的复合肥占比例较大。氮最低用量为156 kg/hm2,最高为320.25 kg/hm2,平均施氮量234.4 kg/hm2。基肥氮占总氮19.45%~52.08%,平均37.2%,苗期追施氮占总氮18.71%~43%,平均26.67%,灌浆期(穗肥)追施氮占总氮26.93%~47.23%,平均36.1%。氮磷钾使用比例为N:P2O5:K2O=1:(0.13~0.43):(0.13~0.43),平均N:P2O5:K2O=1:0.23:0.26。产量在4350~7200 kg/hm2情况下磷钾肥用量与产量之间达到极限著正相关;产量在7800~8250 kg/hm2情况下各个时期使用的氮肥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此次调查显示氮肥施用量基本合理,磷钾肥用量稍显不足,可通过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增产。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施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农户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花生种植生产中养分N、P2O5、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81 kg/hm2、131 kg/hm2、134 kg/hm2,比例为1∶0.72∶0.74,多数农户养分投入量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氮、磷肥超量;重施化肥,有机肥施肥比面仅为13.1%;重施基肥,其施用比面为93.2%,追肥施用比面差异较大;单质化肥∶复合肥=1∶2.08;80%以上农户选用复合肥作基肥,其施用量为110~130 kg/hm2。  相似文献   

8.
水稻全程氮肥持续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作者于昆山市共青丰产方组织水稻全程氮肥持续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及其优质、高产定量施肥技术示范,以水稻目标产量为依据,根据土壤养分供应平衡与非平衡状况,测算出土壤养分供应强度和比例,按需确定适宜施肥量,确保获得理想产量和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在应用品种为早熟晚粳,目标产量700kg/667m^2,基础产量480kg/667m^2的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量为N15-16kg/667m^2,P2O5 10kg/667m^2左右,K2O10kg/667m^2以上,并掌握氮肥重点作基肥和拔节穗肥使用,磷钾肥作基肥使用。  相似文献   

9.
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土壤肥力与水稻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摘要:针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生产中由于重氮轻磷钾,养分运筹不合理等现象,对江淮地区5个不同地点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江淮地区稻田的基础地力、农民习惯施肥以及专家推荐施肥与产量的关系,为提高稻农的施肥水平,为安徽省江淮地区稻区制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地力、施肥增产幅度、肥料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江淮地区农民习惯施肥肥料结构水稻生产具有氮磷钾数量不足、比例不适、不同区域差异较大的特点。专家推荐施肥在减少氮用量,采用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增加磷钾肥用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能协调养分平衡,适时满足水稻高产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肥料的效益和利用率,达到以对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本田间试验结果,安徽省江淮地区推荐水稻600-650公斤/亩产量水平的氮磷钾用量:氮肥(N)150~180 kg/hm2,磷肥(P2O5)60~90 kg P2O5 kg/hm2,钾肥(K2O)75~105kg K2O kg/hm2。在氮肥运筹上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20-3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60%作基肥,40% 作拔节肥。  相似文献   

10.
茎用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和{3,3}单形重心设计,设置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的田间试验,分别拟建了茎用莴苣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茎用莴苣最高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N 90.92kg/hm2、P2O566.38kg/hm2和K2O 116.84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达41.859t/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94.31kg/hm2、P2O5 65.97kg/hm2和K2O 116.48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26822.78元/hm2,经济产量为41.849t/hm2;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0.402:0.328:0.270,其对应的氮肥用量分别为N 37.79kg/hm2、30.83kg/hm2和25.38kg/hm2,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45.340t/hm2。  相似文献   

11.
李洪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32-138
为解决农业试验统计分析软件、扬州分析器(2.2)、Excel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的部分非典型性肥料效应方程推荐的施肥量出现异常偏大、偏低甚至负值,脱离当地生产实际的问题。本文应用概率理论的基本知识和频数的原理和方法,对油菜田间肥效试验数据应用频率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油菜优化施肥量产量为1732.4 kg/hm2,氮、磷、钾优化组合范围分别为210.36~149.64 kg/hm2、81.89~58.11 kg/hm2、81.89~58.11 kg/hm2,与试验地(田)和当地生产实际相吻合。本研究是在频率分析的基础上,用加权平均方法,确定各种不同产量目标的生产因素组合,将其中产量高,出现频率大(稳产),用肥节省的组合作为优化生产措施,具有增加施肥决策信息量,减少或避免小概率事件的风险的优点。可解决肥效试验数据分析统计汇总,应用扬州分析器(2.2)、Excel、DP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的部分非典型肥料效应函数推荐的施肥量和目标产量出现异常值,与当地生产实际不相符的问题。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经方差分析不显著的试验,能否应用该研究方法进行施肥决策,推荐氮、磷、钾肥料优化组合和优化施肥量产量,还需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及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中国南方缺硼水稻田中增施硼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及不同用量的组合对南方早稻的生长期、分蘖状况、剑叶叶绿素含量、水稻生物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硼肥和基施配合叶面喷施硼肥均能提早水稻生育期,尤其是齐穗期,比CK提前了1~3天;基施硼肥或基施配合叶面喷施硼肥均促进水稻分蘖,有利于提高稻叶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积累,起到水稻增产的效果,其中常规施肥+基施持力硼11.25 kg/hm~2和常规施肥+基施持力硼7.5 kg/hm~2+喷施速乐硼0.45 kg/hm~2综合效果最好,值得在南方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麦秆还田量、施氮量(N)、施磷量(P2O5)、施钾量(K2O)和氮肥施用次数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下水稻最高单产8722.5kg/hm2,偏离平均单产1101kg/hm2,最低单产7222.5kg/hm2,偏离平均单产1344kg/hm2,试验田水稻施肥技术代表了本区域水稻生产实际情况,能提炼出符合本区域大田生产的高产、高效科学施肥方法。根据回归模型得出3125种配方施肥方案,从中优化筛选出5套方案,而最优化方案为:2hm2麦田的小麦秸秆还田于1hm2稻田中,每公顷施纯氮270kg、磷90kg、钾45kg,施氮量按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粒肥5次各60%、10%、10%、10%、10%施用,钾肥底肥、穗肥各50%,可获得单产约9450kg/hm2,每公顷收益可达12600元左右,收益比为6.42。农田保护性耕作措施是非常切合时宜的,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优化农田生产小环境,保证耕地可持续生产的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春玉米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08年通过对东北地区443个农户施肥调查资料的分析,了解到东北地区平均N、P2O5 、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07 kg/hm2、100 kg/hm2、65kg/hm2,比例为1:0.5:0.3;施用高氮肥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为33%,施用有机肥的农户只占总调查农户数量的6%;进行追肥的农户达到了65%;根据习惯、地力和技术手册来确定肥料用量的比例分别为69%、37%和3%。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超高产优质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水稻生产上影响杂交水稻品种自身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运用五种方法和措施:即①盘式育秧,低叶龄小苗多头移栽,争取穗足穗大;②增施有机肥料,确保稳健平衡生长;③严格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④巧施穗肥粒肥,优化冠层叶片配置;⑤防治病虫草害,确保活棵成熟,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使杂交水稻有效穗达到300万/hm2左右,穗平实粒数达到180-210粒,穗平颖花量达到200-230粒,结实率稳定调解在80-90%之间,有效解决了穗足穗大稳结实的库、源、流矛盾,实现了1200kg/ hm2以上的高产优质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研究旨在探索水稻减药增效的有效生产措施,[方法]选址于湖北水稻稻瘟病常重发区咸宁市崇阳县原种场,以硅肥和锌肥作基肥,设置单位施用量不同的8个处理研究硅肥和锌肥对稻叶瘟、稻穗瘟的控制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不施硅肥锌肥作基肥的对照,各施用微肥处理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发生均有控制作用,混合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硅+锌(225 kg/hm2+ 15 kg/hm2))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控制作用最佳,防效分别达84.98%和75.65%,病指分别由21.70和15.05降至3.26和3.58;各微肥处理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结论]综上,本研究说明科学的硅肥处理不仅可有效地减少稻瘟病的发生,而且具有增产作用,可以作为水稻生产中减药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适合湘中南双季稻地区烟稻轮作制条件下烤烟作物的平衡施肥模型,确定烟草的合理施肥量,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414”试验方案,稍作修改,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湘中南双季稻地区烟稻轮作制条件下烤烟作物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及其最佳施肥量,以为烤烟作物的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烤烟作物的地力贡献较小,无肥区产量仅占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处理6)产量的34.6%~39.4%;增产效果居首位的是氮肥,农大,永州,常宁3个试验点分别增产719.6 kg/hm2、1109.7 kg/hm2和441.0 kg/hm2;运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得到的各试验点的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均不成功,农大点推荐施肥宜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据此所得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59.8 kg/hm2,P2O5 86.1 kg/hm2,K2O 152.2 kg/hm2;永州点推荐施肥宜使用三元二次方程模型,据此所得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75.2 kg/hm2,P2O5 52.1 kg/hm2,K2O 278.3 kg/hm2;常宁点推荐施肥宜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据此所得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78.7 kg/hm2,P2O5 107.8 kg/hm2,K2O 279.2 kg/hm2;综合各函数的最佳施肥量得到湘中南双季稻地区的烟草作物的施肥决策:烤烟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172.2 kg/hm2,P2O5 93.3 kg/hm2,K2O 30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廖佳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213-218
【摘要】: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所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每公顷施N 180kg、P 90 kg、K 67.5 kg)的水稻产量最高,为10234.5kg/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每公顷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91.55kg,磷肥95.85 kg,钾肥64.80 kg。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成功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推荐水稻每公顷施肥量为氮肥188~192kg,磷肥85~90 kg,钾肥63~66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