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问卷调查,对河南26个县市的小麦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以6000-7500 kg/hm2所占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49.77%,小于6000 kg/hm2占到调查样本的36.70%,大于7500 kg/hm2的占到调查样本的13.53%,有12.39%的样本低于4500 kg/hm2。小麦氮肥用量变化在3.9-861 kg N/hm2,平均为234.6 kg/hm2,氮肥全部用作基肥的占到调查样本的54.44%,基肥比例小于40%的占到调查样本的29.11%;磷肥用量变化在15.5-362.1 kg P2O5/hm2,平均为75.2 kg P2O5/hm2;钾肥用量变化在2.7-400.5 kg K2O/hm2,平均为70.7 kg K2O/hm2。小麦产量与NPK养分总量和磷肥用量之间显著相关,但与氮肥和钾肥关系不密切。氮肥偏生产力以15-30 kg/kg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26%,其次是30-45 kg/kg,占到调查样本的26.96%;磷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8.30%,其次是75-105kg/kg,占到调查样本的29.24%;钾肥偏生产力以45-75kg/kg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2.30%,其次是75-105kg/kg,占到调查样本的27.95%,说明农户之间小麦产量、肥料用量和肥料利用率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氮磷钾效应试验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施肥设计方案,对不同氮磷钾供应水平下马铃薯对氮磷钾利用效应进行研究,以明确马铃薯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为开展该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有效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植地块的地力贡献率为51.94%,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钾量,其次是施磷量,再次是施氮量。影响马铃薯养分吸收的限制因子是施氮量,其次是施磷量。当季各种肥料利用率氮肥29.85%,磷肥1.64%,钾肥50.39%,肥料综合利用率为78.16%。推荐马铃薯最高施肥量为:N 208.35 kg/hm2,P2O5 117.3 kg/hm2,K2O 585.0 kg/hm2,产量18862.95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204.9 kg/hm2,P2O5 111.0 kg/hm2,K2O 585.0 kg/hm2,产量18783.6 kg/hm2。  相似文献   

3.
研究黄岩紫莳药的需肥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和减少不合理施肥所造成浪费和污染。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研究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对紫莳药块茎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紫莳药高产栽培中,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氮肥用量和磷肥用量,且氮肥用量和磷肥用量是负向作用,钾肥用量是正向作用。由此可见,控氮、增钾、适磷的施肥措施是紫莳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紫莳药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0万~2.5万株/hm2,产量高于27.0 t/hm2的优化施肥组合方案为氮肥用量185.06~333.94 kg/hm2,磷肥用量65.30~189.69 kg/hm2,钾肥用量342.83~559.30 kg/hm2。不能为了高产偏面加大肥料用量,需要氮肥、磷肥、钾肥配合施肥,同时应做好土壤培肥工作。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可用于黄岩紫莳药栽培中的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肥料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649"的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密度为37.5万穴/hm2,或株行距为20cm×13.2cm,氮肥施用量为225kg纯氮/hm2,其N,P2O5,K2O的比例为1.00.50.8时,产量最高,平均达9.24t/hm2,最高达9.36t/hm2.据此提出产量指标为9.0t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为每hm2密度37.5万穴,每穴插2粒谷秧,纯氮用量225kg,P2O5用量112.5kg,K2O用量180.0kg,其中基肥为猪牛粪22.5t+30kg过磷酸钙试验还提出了相配套的水分运筹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量对稻田一年生黑麦草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对黑麦草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找到南方稻田种植黑麦草的最佳基肥肥料配比。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设4个水平,试验设11个处理。测定每次刈割黑麦草的干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上种植黑麦草,施肥尤其是氮肥能增加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基施磷肥和追施氮肥能促进黑麦草的再生。增加氮、磷肥施用量,黑麦草氮、磷含量也增加,钾肥施用达到一定量后,再增加施用量,黑麦草钾含量变化不大。增加氮、磷、钾肥的施用能提高黑麦草氮、磷、钾的吸收量。南方花岗岩发育的水稻土上种植黑麦草的N、P、K肥基肥最佳施用量(折纯)分别为:210.0 kg/hm2 N、108.0 kg/hm2 P2O5、117.5 kg/hm2 K2O。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动态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超级水稻准两优527为研究材料,在N、P、K配比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了肥料对水稻营养动态及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315kg/hm^2的施肥范围内,肥料能显著提高水稻植株的养分含量和籽粒产量,同时植株养分含量与籽粒产量及肥料施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将施氮量从315kg/hm^2降至270kg/hm^2,处理间籽粒产量有所增加,但植株氮、磷、钾素含量无明显差异。可以通过调控监测与水稻产量相关性比较增强植株氮、磷、钾养分动态变化,适时增施氮、钾肥,合理施用磷肥,达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改善籽粒品质的目的。在本试验条件下,磷肥和钾肥用量为P2O5 135kg/hm^2、K2O2 70kg/hm^2,氮肥为N270kg/hm^2的情况下,且于抽稳期深施稳肥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兼顾产量和效益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 O50.480%,K2 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 O50.142%,K2 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 O50.60 kg,K2 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96%,5.60%,30.64%。通过建立玉米施肥效应模型,获得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N)348.5 kg/hm2、磷(P2O5)133.6 kg/hm2、钾(K2O)19.1 kg/hm2。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52.06%,190.30%,32.67%;氮、磷、钾肥相对产量分别为69.26%,87.88%,93.85%,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氮处于低水平,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高低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因此,滨海盐碱地区玉米施肥应重视氮、磷肥的施用,不施或少施钾肥,即可获得高产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肥料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649”的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密度为37.5万穴/hm2,或株行距为20cm×13.2cm,氮肥施用量为225kg纯氮/hm2,其N,P2O5,K2O的比例为1.0:0.5:0.8时,产量最高,平均达9.24t/hm2,最高达9.36t/hm2。据此提出产量指标为9.0 t/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为:每hm2密度37.5万穴,每穴插2粒谷秧,纯氮用量225kg,P2O5用量112.5 kg ,K2O用量180.0kg,其中基肥为猪牛粪22.5t+30kg过磷酸钙;试验还提出了相配套的水分运筹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土半干旱区柴胡低耗高效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黄土半干旱区寻找柴胡栽培高效低耗施肥方案,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实验建立了氮、磷、钾3种肥料与柴胡根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对于柴胡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磷肥>钾肥>氮肥,其中在试验施肥范围内氮肥和磷肥存在最佳施肥量,而钾肥未达到最佳施肥量。磷肥和钾肥间存在互作效应,高产出现在高磷高钾情况下,最大产量可达700 kg/hm2。寻优结果表明,柴胡经济产量在600 kg/hm2以上,纯收入在22500元/hm2元以上,95%的置信区间下,优化施肥量为:尿素,150.90~209.14 kg/hm2;过磷酸钙,753.38~933.05 kg/hm2;硫酸钾,190.96~255.62 kg/hm2。氮磷钾施肥量与柴胡产量有紧密的联系;在黄土高原区,需施高钾已达到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张洁涛 《耕作与栽培》2011,(4):25-26,50
通过不同施肥方法试验表明准两优527在黄平县上等肥力水平稻田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为,即:施N12kg、P2O58kg、K2O11kg/667m2,N∶P2O5∶K2O为1∶0.67∶0.92;基肥氮肥50%、磷肥100%、钾肥60%,分蘖肥氮肥30%,穗肥氮肥20%、钾肥40%。  相似文献   

11.
云南滇西玉米施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施肥,采用实地农户访问和田间调查典型区的设点方式,对云南省滇西地区的洱源县、隆阳区和永胜县玉米种植农户进行调查,分析了玉米施肥现状和偏生产力。结果表明:滇西地区玉米施肥主要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仅占12.3%~14.2%。洱源县、隆阳区、永胜县化肥施用量(N+P2O5+K2O)分别为535.0 kg/hm2、567.8 kg/hm2、505.1 kg/hm2,玉米产量分别为8962.5 kg/hm2、6986.8 kg/hm2、7923.2 kg/hm2。化肥(N+P2O5+K2O)偏生产力分别为23.9 kg/kg、15.5 kg/kg、24.3 kg/kg。以150~250 kg/hm2为氮养分的合理施用量,18.8%农户合理,而过量的农户占70.3%;以45~135 kg/hm2为磷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施磷不足和过量的农户分别占29.7%和20.3%;以30~90 kg/hm2为钾素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有26.6%农户合理,不足的农户占51.6%。因此,在滇西地区应减少玉米化肥氮的施用,提高玉米氮的偏生产力;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提高其产量,获得较高的玉米磷钾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再生稻头季和中稻肥料利用率的比较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正忠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205-209
为研究再生稻头季、中稻的施肥效应,比较二者的异同点,探讨通过栽培措施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技术途径,进行再生稻头季和中稻肥料利用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稻头季比中稻氮磷钾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5.1、6.1、27.9个百分点;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80.4%、163.2%、60%;不同配组肥料产量贡献率比较,二者均以三元素配方最优,二元素配组以有氮配组显著高于无氮配组,表现为N+K>N+P>P+K;产量用配方施肥处理进行比较,再生稻头季比中稻增719 kg/hm2,产值增1537元/hm2。再生稻栽培施肥效应提高,又增加一季收成,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安徽省设施番茄生产中肥料施用量大、施肥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以安徽省芜湖县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探讨水肥一体化措施下减量施肥对番茄产量、产值、品质、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区域设施番茄合理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与菜农习惯水肥管理相比,水肥一体氮肥减量20%-40%或氮磷钾肥各减量20%都能够提高番茄产量、产值和利润;影响番茄品质因子较多,在本试验施肥量下,水肥一体减量施肥番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Vc含量增高,适当减少肥料用量有利于番茄红素含量的提高,减肥幅度过大,番茄红素含量下降;水肥一体减量施肥能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综合番茄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 N 240kg/hm2、P2O5 144 kg/hm2、K2O 240 kg/hm2 是较为合适的用量。笔者认为,尽管优化施肥、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能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但设施番茄的氮肥利用率仍较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仍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超级稻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供科学依据,以超级稻组合‘两优293’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施钾水平,最后是施磷水平;氮、磷、钾肥合理配施能最大的提高超级稻的产量,在每公顷施N、P2O5、K2O为270 kg、150 kg、270 kg时,可得到最高产量,此时肥料的回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最大;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超级稻产量的贡献是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15.
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究冬小麦科学施氮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推荐施肥全量施氮(196 kg N/hm2)和减氮20%(156.8 kg N/hm2)条件下,不同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产17.11%~27.39%,推荐施肥较农户施肥增产2.14%~8.77%。减氮20%产量与全量氮无显著差异。等氮条件下,施用控释尿素的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普通尿素,且减氮处理均高于全量氮处理。施氮156.8 kg/hm2 (75%控释尿素+25%普通尿素)产量较农户施肥增产6.60%,氮肥利用率较经验施肥和全量普通尿素提高13.64 和9.22 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增加2.29 和1.44 kg/kg。施氮156.8 kg/hm2(75%控释尿素+25%普通尿素)一次性基施对豫北地区冬小麦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氮肥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秋大白菜的合理施肥量,以秋大白菜品种87-114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最优回归试验设计方案,氮、磷和钾的常规施肥分别为360 kg/hm2、180 kg/hm2和180 kg/hm2。结果表明:试验区基础地力为86.3%,3种肥料的贡献率为K>N>P。利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确定最佳肥料施用量氮肥(N)为334 kg/hm2,磷肥(P2O5)为106 kg/hm2,钾肥(K2O)为140 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2.39:0.9:1。“3414”试验可以确定大白菜生产中氮、磷和钾的施用量,同时在现有的地力条件下可适当降低3种肥料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控释掺混专用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保证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安全施用和水稻专用控释肥的生产改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控释肥处理对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肥相比,等量控释肥、减量控释肥、减氮控释肥、种子保姆肥不能显著提高水稻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施肥量相近下,控释掺混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水稻吸收氮磷钾量分别提高5.0%~20.3%、2.7%~40.8%、-8.2%~39.9%;水稻籽粒增产6.90%~15.3%,达显著或不显著水平;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比普通肥增加6.07%~29.91%、41.86%~85.57%、38.57%~95.43%;田间控释掺混肥处理比普通肥处理每公顷多收入537~1296元。控释掺混肥能有效简化水稻栽培,今后应大力研制和推广水稻专用控释肥料。  相似文献   

18.
缓/控释肥侧条施用对水稻产量与农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缓/控释肥侧条施用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自研制水稻缓释复合肥(SRF1)、商品铁杆缓释复合肥(SRF2)、自研制水稻控释掺混肥(BB1)、商品掺混肥(BB2)和农民习惯(CON)6个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农学性状的影响,并评价了其氮肥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为6622~10761 kg/hm2,收获指数为0.42~0.54,分别以BB1和BB2处理最高。与CON处理相比,缓/控释肥侧条施用可使水稻显著增产15.7%~18.0%(SRF2处理除外),空秕率降低0.5%~3.2%,同时提高了株高、穗长和穗粒数。缓/控释肥侧条施用下氮肥农学效率为15.6~18.4 kg/kg,氮肥偏生产力为45.0~47.8 kg/kg,分别显著高于CON处理的6.7 kg/kg和24.3 kg/kg。因此,缓/控释肥侧条施用能够改善水稻农学性状,提高其籽粒产量和肥料生产效率,值得在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型高效控失型复合肥对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淮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为研究新型高效控失型复合肥对该地区小麦生长的影响,在安徽、河南、山东和河北四省小麦田等量和减量施用控失型复合肥和普通化肥,并对最终产量进行比较,分析新型高效化肥对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小麦产量5401.80kg/hm2,施肥可以提高产量2~3成,是该区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等养分施肥试验中,控失型复合肥平均单产7673.16kg/hm2,较普通复合肥7361.31kg/hm2增产4.20%,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14.71%。产量结构分析显示,控失型复合肥增产主要通过提高小麦每公顷穗数和成穗率来实现;减量试验表明,控失型复合肥较普通复合肥在平均氮肥减少28%的情况下,平均单产分别是7498.20kg/hm2和7507.50kg/hm2,产量几乎相平,其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36.59%。试验证明,控失型复合肥是一种原理独特、高效的新型控缓释化肥,在黄淮海地区大规模推广使用对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小麦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