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江淮分水岭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发展进入了转型提升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江淮分水岭区域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长江、淮河的分界线,也是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与皖北“四化”同步发展试验区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97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江淮分水岭地区进行了综合治理开发,取得成效显著,为该地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制约岭区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没有消除.该研究通过对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岭区转型发展面临的环境,明确了岭区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2~2021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面源数据,从创新性、高端化、协同性、可持续性和自主可控性5个维度构建了河北省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各地区的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时空特征以及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北省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从2012年的0.400 2上升至2021年的0.441 9,呈现“小幅上升—略微下降—稳定发展—明显提高”趋势。(2)各地区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波动较强。河北省北部地区和省会的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较强,南部地区发展较弱。(3)河北省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2012年主要障碍因子集中于可持续性、协同性和自主可控性维度,2021年则重点集中于农业生产高端化维度和自主可控性维度。提出把握地理资源优势,构建全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将继续把园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品种高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管理高端、产品高端"的要求,大力推进高端设施农业发展,促使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明显提升。按照规划,今年重点抓好10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  相似文献   

4.
作为天津现代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林果产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推进林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天津市林果种植情况的实地调查,显示天津市林果产业存在果品种植结构不科学、优质高端品种少、销售模式缺乏创新、品牌效益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政策支持和科学规划、提高科技水平、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延长产业链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禄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5000 hm2。针对产业发展不平衡,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加工销售带动能力差、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提出稳定马铃薯生产区种植面积,发展适宜区;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基地建设,做好品种储备,培育加工龙头企业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目标,以农业高端研发、产业链创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为重心,实现农业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链创业和先导示范等四大功能。北京正在谋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地区农业定位,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具体对策:①加强示范园规划与建设,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②实行减量化清洁生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③实现资源化对接,构建资源再循环利用的产业链;④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健全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8.
坞坵米业专业合作社为常熟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常熟市“十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被纳入苏州市农业品牌目录名单,上榜首批中高端稻米(油)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秀案例推介名单,是常熟市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中涌现的优秀典型。为常熟市及苏南其他地区的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以常熟市坞坵米业专业合作社为例,总结该合作社围绕科学经营管理、规模化种植、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应用、稻米品牌建设等方面推进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法国和日本啤酒大麦的产业环境和产业链运作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法国以农业补贴为重点的惠农政策、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严格的品种选育机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以及高效快捷的物流系统打造了法国紧密协作的完整的啤酒大麦产业链;日本对大麦种植农户的各种补贴政策、国内大麦价格保护政策、大麦进口配额制以及政府对传统麦类政策的改革,促使大麦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极大地促进了大麦产业的发展。中国目前面对的是大麦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产业链严重脱节的现实,中国迫切需要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大麦产业的科技支持,建立完善的大麦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星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44-3945,3995
在美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针对分水岭地区缺水的特征,以元疃镇塘西村为例,分析了其地域概况,中心村规划、产业布局概况,基础设备情况,以及规划创新与特色.通过将农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旨在打造分水岭地区绿色长城,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data for meteorology, hydrology, soil, planting, veget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rrigation reg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the model of balance of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reg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 was assessed, from which the results that the effects of unifi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between Gansu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on regional hydrology are significant with a decrease in water supply diverted from Heihe River and an increase in groundwater extracted.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oundwater level has been steadily decreasing due to over pumping and decrease in recharges. In present year (2003), the volume of potential groundwater in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is far small because of the groundwater overdraft; even in the particular regions, there is no availabil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for use. By 2003, water supply is not sufficient to meet the water demand in the different irrigation di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not secured, and the water supply crisis occurs in Pingchuan irrigation district. Achieving water securit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griculture, economy, industry, and livelihoods while maintaining or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of the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determining of the reasonable percentage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groundwater utilization and water saving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f this does not occur, it is feared that the present performance of wat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ay further aggravate the problem of scarcitie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urther damage the fragile ecolog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8个重点项目,涉及农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农产品“绿色通道”、农产品质检体系、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农业要素合作平台、休闲观光农业联盟和农业合作指标评价体系;并指出这些项目的落实有利于消除农产品市场体制性壁垒、实现区域内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目标、提升农业科技研发水平、提高农业要素使用效率、促进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中的产业体系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绪荣  邓宛竹  柳岩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423-4428
在分析现有农业规划方法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示范区规划中产业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和思路.并认为构建产业体系首先要选择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设计主导产业链条,然后构建农产品生产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经营组织管理体系等.该研究对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该方法被运用到河北省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四大片”重点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处于逆向演替状态。水土流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也是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农村贫困的根源。它不仅关系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危,而且影响着整个长江干流的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农业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康杰 《农学学报》2019,9(6):92-100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悠久农耕文化和独特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促进产业集聚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性。这种融合和拓展也成为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运城市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传统农业强市,在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文章以运城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样本,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了以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这个区域公共品牌为依托,打造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品质优良的运城农产品品牌形象;构建特色鲜明、环境优好、支撑有力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驱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3个方面的建议和路径,挖掘地理标志农产品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的经济价值,发挥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好的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水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引黄灌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计算方法,对黄河下游农业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农业脆弱特征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善黄河下游农业生态环境的合理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现代农业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现代农业是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业企业制度和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理念,它同时也吸收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理念中的有益成分,其中关键是要形成重组农业资产存量的有效机制,对外拓展农业的外延,对内提高产业的收益,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产经营的颓势,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新型农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营造与国际市场对接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更精细尺度,以陕西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县级数据,从绿色发展、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2003—2017年陕西省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提升了5倍以上,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绿色发展水平降幅明显;2)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县际差异和格局变化明显,空间演化沿黄河干支流展开,水平高值区由大西安都市圈周边沿渭河、洛河扩展后在关中连片成环,水平低值区由陕北黄河干流沿线内移并趋于分散;3)该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发展水平分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人均耕地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优势度、城镇化率和水资源总量。建议以农业绿色优质化、“两新一重”建设、分区精准评价和施策引领带动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农民弃田问题已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弃田约束机制,实行乡(镇)、村领导负责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