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魔芋已成为我县的一种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1亩=1/15公顷,下同)亩。但由于病害不断加重,防治技术不到位,导致魔芋产量不高,有的种植户甚至血本无归,严重影响了芋农的种植积极性。笔者通过调查,针对本县魔芋病害  相似文献   

2.
魔芋软腐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魔芋的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的发挥,只有把握好轮作换茬→土壤消毒→种子处理→计划预防→适时收获等几个关键环节,保健栽培,才能确保魔芋生产效益的发挥,促进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3.
魔芋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添加剂等,同时也在印染、钻探等轻化工业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国的魔芋种植面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北(西部)和陕西(南部),四川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种植技术和加工水平较为成熟。凉山州的金沙江流域和安宁河流域都是魔芋种植的适宜区,广大农户一直都有房前屋后种植魔芋的习惯。经过几年魔芋产业的发展,凉山州魔芋年种植面积已从当初的1000hm^2发展到现在的3000hm^2左右,同时,确立了州内金沙江流域以种植白魔芋为主,安宁河流域以大力发展花魔芋为主的发展方向,魔芋种植布局更趋合理,农民种植魔芋的效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是我国魔芋适宜种植区。2003年全州魔芋种植面积达26.4万亩(1亩=1/15公顷),产魔芋精粉5000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5%,堪称全国魔芋第一州。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当地栽培的传统魔芋农家种表现出品质下降、抗病性减弱(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等病害逐年加重)的趋势,轻者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了魔芋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5.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两病"重发原因1.1 感病寄主面积不断扩大魔芋过去多为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作为一个产业已由传统的半野生栽培转变为适当集中栽培的商品生产模式.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2~2.67万hm2,这就为"两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加之我国的栽培种白魔芋、花魔芋、黄魔芋多是原始种,很少有抗病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6.
魔芋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是一种适应性强、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集食用、药用、工业用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和开发。楚雄州种植魔芋的历史较为悠久,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魔芋种植面积常年已达2000hm2左右。由于魔芋种植已从传统的挖大留小的自然栽培模式逐步转变为集中连片的大面积栽培模式,导致各种病虫草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魔芋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在楚雄州广大魔芋……  相似文献   

7.
魔芋是陆良山区传统的经济作物,随着魔芋加工工业规模的兴起和外销渠道的增加,魔芋种植逐步转变为大田规模化种植。陆良县目前魔芋种植面积近1666.67hm2,创造产值近5000万元。通过对近几年来陆良县魔芋种植现状和栽培实践的调查,提出一套魔芋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户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农业相对于其他行业产值较高。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魔芋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提高魔芋的产量,避免魔芋种植过程中的盲目操作,政府农业种植专家为广大种植魔芋的农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从而促进了农业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魔芋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对魔芋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病虫害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凉山州具有非常悠久的魔芋种植历史,长期以来一直以野生或半野生的零星栽培方式存在。近年来,随着魔芋应用价值的不断揭示,魔芋种植已从零星栽培逐渐成为规模化成片种植。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适宜魔芋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小气候相应发生变化,导致以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为主的魔芋病害持续发生流行,且有不断发展蔓延趋势。发病后产量损失一般30~50%,严重的甚至大面积绝收。魔芋病害的严重发生已制约了魔芋生产及其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0.
韩勇 《云南农业》2010,(4):41-42
随着我省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麾芋软腐病的发生也逐年加剧,病害发生严重时产量损失达30%~50%,严重的达8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芋农种植魔芋的积极性及其经济收入。作者结合魔芋生产实际,分析魔芋软腐病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探索、总结出一套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魔芋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魔芋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保健菜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安福县泰山乡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种植魔芋达100余hm2,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的为害也逐年加重,2009年全乡发病面积高达40hm2,占种植面积40.0%。尤其是软腐病更加突出。为此,于2004年~2009年安福县植保植检站与泰山乡农技站开展了对魔芋软腐病的调查,摸清了魔芋软腐病在泰山乡的发生为害情况、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探索出软腐病的综合治理对策,魔芋软腐病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2.
魔芋是传统的食品和草药,目前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魔芋是葡甘聚糖含量较高的植物,具有高产出、高利润的优势,是我国西南山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我国西南山区的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面积不断扩大,生产由过去任其自生自灭的零星种植发  相似文献   

13.
魔芋(Amoyphophallus)是一种食用、药用和工业价值都很高的经济作物.近几年,魔芋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些地方将魔芋发展为支柱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4.
秦巴山区魔芋主要病害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魔芋过去房前屋后自然状态半野生栽培病害较轻,随着人工大田栽培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逐年加重。根据主要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指导大田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岚皋县属魔芋适生区.是全国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和种源基地县 ,截止2007年底,全县种植规范化魔芋2733hm^2,其中商品芋面积1133hm^2,种芋面积1600hm^2,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320元。魔芋已成为岚皋县的优势产业,现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产、加、销体系。但由于魔芋种子贮藏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烂种发生,影响来年魔芋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江魔芋是从武陵山区魔芋地方品种资源中筛选出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高产、品质好、较抗轻腐病等优点。该品种在湖北省及周边省市有着广泛种植.仅恩施自治州种植面积就有60余万亩。其中巴东县的种植面积达10万亩。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芋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生产现状永胜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在海拔1 600~2 700 m的山区均有魔芋种植。永胜县幅员面积4 950 km~2,耕地面积26 454 hm~2,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1%,土地面积广,适宜种植魔芋。近几年魔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特别是种植本地品种花魔芋,产量更高,全县2016年种植面积26 000亩,产量65 000 t。但本地没有规模加工企业,产出的魔芋大多销往四川、昆明、大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魔芋在食用、医用及工业上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地都在大力推广魔芋种植。禄丰县金山镇于2010年开始人工大范围大面积种植魔芋,相继成立了2家魔芋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彝龙魔芋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源森魔芋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建立基地2个33.33 hm~2,到2015年末辐射周边群众种植面积58.67 hm~2,年产值达924万元。随着魔芋人工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年限的增加,软腐病、白菌病、地老虎、根蛆等病虫害不断发生且逐年加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严重影响了魔芋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魔芋产业在楚雄市得到迅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2016年全市统计种植面积达5333.33hm~2。大过口乡种植面积833.33hm~2,产值达1亿元,是除烤烟、核桃产业之外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魔芋产业的发展,给农民增产增收找到了新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传统种植模式魔芋产量和品质得不到提高,特别是魔芋病害严重,直接影响魔芋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广魔芋套种玉米技术是一项改善魔芋生长环境条件、减轻魔芋病害发生、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魔芋产业发展的新措施,符合当前魔芋产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魔芋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魔芋种芋带病、种植管理粗放、病虫害预防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魔芋抗病种植综合管理技术,以促进魔芋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