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等效负荷直接加到提升臂上,完成拖拉机在线提升试验。减少试验人员,提高试验效率,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1 前 言我区马铃薯栽培面积 ,由建国初期的 2 6 6 70hm2 发展到 1997年的 5 6 6 70hm2 ,1999年达到6 3333hm2 。鲜薯产量从 5 2 5 0kg/hm2 提高到10 12 5kg/hm2 ,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区粮食作物的10 % ,中高山区要占到 30 %左右 ,历来是山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但目前的产量水平还很低 ,与其它作物相比差距甚远 ,其原因是马铃薯的退化一直是困绕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 退化问题退化是生活力的降低。所有病毒的普遍发生 ,植株的次生现象与仔块茎的产生及产量的逐年下降 ,烂薯率高 ,不耐贮藏等统统可理解为马铃薯的…  相似文献   
3.
看过《中国马铃薯》 2 0 0 1年第 3期您发表的“关于马铃薯二季作高产栽培新技术的调查报告”与侯成柏等人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春播成功”两篇文章后很有感慨 ,也颇为新颖。文章提出了马铃薯退化的新见解及解决的途径问题等等 ,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耐人寻味。启迪我们不得不重新学习温故许多知识和思考一些问题 ,现从几个方面浅谈个人看法与您商榷 ,不吝赐教。1 马铃薯退化的基本理论马铃薯退化理论是从 19世纪 30年代至 2 0世纪 5 0年代百余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各国学者通过不懈努力 ,先后提出过 :①衰老学说 ;②温度学说 ;…  相似文献   
4.
魔芋白绢病与软腐病病原菌学名考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魔芋是一种适应性强,比较容易栽培和加工、食用、药用、工业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已从过去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发展到集中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仅安康市1998年即种植4 000 hm2左右,1999年发展到7 667 hm2,年产鲜芋9.8万t,全市有以魔芋为主要原料的加工龙头企业2个,小企业17个,年加工产品3万t,产值1.5亿元,产业化骨架已基本形成。但随着面积的扩大,白绢病、软腐病也严重流行开来,在一些地区和年份造成减产或绝收,损失惨重。我们在开展上述“两病”防治研究的同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觉得病原菌的拉丁学名记载很乱,不便于同行认识和深入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白绢病和软腐病容易被认为是由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现将作者查阅考证结果整理如下,供有关同行参考。   1 魔芋白绢病菌   1.1 魔芋白绢病(Hypochnus centrifugus (lev.)Tul.)   此病原亦可引起甜菜、瓜类、马铃薯白绢病。   分类地位: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革菌目(Thelephorales)、革菌科(Thelephoraceae)、白绢霉属(Tomentella pat.=Hypochnus Fr.)。   1.2 苹果、梨树的根部病害—白绢病(Pellicularia rolfsii(sacc.)West.)—有性世代。    (Sclerotium rolfsii sacc)—无性世代。    分类地位:担子菌纲、韧革菌目(Stereales)、伏革菌科(Corticiaceae)、薄膜革菌属(Pellicularia);无性时期(Sclerotium rolfsii Sacc),半知菌类、无孢菌群、小菌核属。有资料将花生白绢病菌的无性时期归为无孢菌群中的丝核属(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可侵染瓜类、茶、白术、甘薯、花生等。   1.3 桑白绢病菌(Corticium centrifugum(lev.)Bres.)剌孔伏革菌。    分类地位:担子菌纲、韧革菌目、伏革菌科、伏革菌属(Corticium)   1.4 据以往报道,茶白绢病菌有性时期Pellicularia rolfsii(Sacc)West.称白绢薄膜革菌,(无性时期Sclerotium rolfsii sacc)和P.centrifuga(离心薄膜革菌)(Hypochnus centrifigus,Cortricium centrifugum)相同。但Curzi 和Roger认为两者的形态和性状均有区别,是属于不同的两个种。为害茶树的白绢病菌从形态上鉴别,应是P.rolfsii。   1.5 白绢病菌的有性时期较为少见。1945年West在薜荔(Ficus Pumila L.)上发现,定名为Pellicularia rolfsii(Sacc)West。   1.6 综上所述,按以往的真菌分类系统,比较紊乱,容易混淆不清,常出现同一病原,因寄主作物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属或种。   按D.L.Hawksworth等(1995)《真菌词典》,将真菌独立为真菌界,下分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主要为子囊菌的无性阶段,《词典》未以“门”对待,为方便计,我们仍列出半知菌门—笔者)的分类系统和观点,对植物白绢病的分类地位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拖拉机梭式挡结构及故障分析,将梭式挡输出齿轮及衬套直接与啮合套做成一体,从而避免梭式挡输出齿轮与衬套研死故障,同时还能降低结构成本。  相似文献   
6.
7.
1 前 言马铃薯晚疫病是我区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品种退化、抗性降低、病菌新小种的出现与迁移 ,引起再度流行 ,田间大量烂薯 ,造成严重减产 ,甚至绝收。 1997年平利县三乡一镇 2 4 0 0hm2 ,在开花初期就遭此罹难 ,减产一半以上。目前此病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但在秦巴中(海拔 80 0~ 14 0 0m )、高 (14 0 0m以上 )山区 ,一是阴雨多、湿度大 ,客观上药剂防治难以奏效 ;二是因种植面积大 ,群众经济薄弱难以承受。根据我们多年实践观察研究 ,调整控制晚疫病的发生发展与其生态环境防止和减轻病害流行速度和强度 ,是切实可行的。2 …  相似文献   
8.
油菜兰跳甲(Psylliode punctifronsBaly)是油菜上的主要害虫。了解其为害虫态(成虫和幼虫)在油菜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对改进防治方法,提高防效有重要意义。为此,1984年在以往调查的基础上,于油菜生长期,对危害虫态在油菜植株上的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晚疫病是生产上的一大障碍,近10a,由于品种退化、抗性降低、病菌新小种的出现与迁移,引起该病再度流行。马铃薯生育早期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中晚期危害造成田间大量烂薯。1997年平利县三乡一镇2400hm^2马铃薯在开花初期感染晚疫病,减产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0.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两病"重发原因1.1 感病寄主面积不断扩大魔芋过去多为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作为一个产业已由传统的半野生栽培转变为适当集中栽培的商品生产模式.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2~2.67万hm2,这就为"两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加之我国的栽培种白魔芋、花魔芋、黄魔芋多是原始种,很少有抗病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