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朴树苗期种群构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朴树苗期的种群构件,掌握朴树种群结构的规律。[方法]通过调查22个构件的生长情况及生物量,依据Harper的构件理论对朴树苗期的构件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朴树苗期构件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增长的曲线动态图多呈传统的“S”形,符合Logistic增长,只有枝、叶生物量与数量以及叶面积等呈平放的倒“S”形;构件之间及构件与个体之间生物量增长不具同步性;1级枝叶及其上的叶系统是朴树1年生苗苗期种群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2级枝叶及其上的叶系统是朴树2年生苗苗期种群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结论]该研究阐明了朴树苗期的种群构件和种群结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朴树种群,培育及经营其林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桃叶杜鹃种群构件的特征,为桃叶杜鹃的繁殖、经营、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采用Harper构件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对不同径级桃叶杜鹃种群枝、叶构件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叶杜鹃的分枝角度变化范围为42°~71°,在各级分枝上并无统一规律,分枝粗度以一级枝最大,二者总体均呈不同程度的波动性变化;分枝长度以一级枝最长,平均叶面积以一级枝最大,分枝数与叶片数主要以二、三级枝最多,说明,一、二、三级枝均为桃叶杜鹃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桃叶杜鹃的构件种群形态具高度可塑性,枝构件种群的结构影响着树冠的整体构型,分枝长度和分枝角度受分枝高度的影响不大,分枝率随桃叶杜鹃径级粗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3.
植物种群构件数量统计是植物生态学的崭新领域,对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无性系灌木刺五加种群地地上部分构件枝,芽为对象,研究了三种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及皆伐迹地上刺加五的平均枝长和分枝级数以及各级枝上着生的活芽数和分枝角度的变化规律,并从群落环境和刺五加的年龄状况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小蓬竹种群和群落动态发展演化机理提供参考,运用Harper构件理论对不同龄级喀斯特适生植物小蓬竹种群构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蓬竹种群进行同化过程中是以Ⅱ龄级、Ⅲ龄级为主,在人为经营控制小蓬竹林分时,Ⅱ龄级、Ⅲ龄级应是经营主体;小蓬竹分株地径粗度是由竹笋的大小决定的,一般在0.7 cm附近;分株枝条长度、节长、...  相似文献   

5.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热点之一,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指出用种群生态学理论对植物种群分化和适应的进化过程进行研究,探讨种群的遗传结构、变化、演化规律以及自然种群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揭示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分类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构树幼苗期6个构件的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变化,依据Harper的构件理论,对构树苗期种群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树幼苗构件之间及构件与个体之间生物量增长不具同步性;构树苗期各构件生长发育在810月份较为活跃,因此,若需培养壮苗,应在该段时期内加强水肥管理。此外,阐明了构树苗期构件的生长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构树,培育及经营其林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年生构树苗木构件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构树幼苗期6个构件的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变化,依据Harper的构件理论,对构树苗期种群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树幼苗构件之间及构件与个体之间生物量增长不具同步性;构树苗期各构件生长发育在8~10月份较为活跃,因此,若需培养壮苗,应在该段时期内加强水肥管理。此外,阐明了构树苗期构件的生长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构树,培育及经营其林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毒群体遗传学的2个中心任务是定量描述病毒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阐明该变异的机制.植物病毒自然种群遗传结构通常包括1-2种优势的序列变异类型和一些低频率的序列变异类型,即具有准种遗传结构特征.植物病毒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病害暴发以及流行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中还存在超群种群类型.一些生物学特性可能取决于准种内的不同变种间的相互作用.如决定适应能力、寄主范围及致病性变异等.植物寄主—昆虫介体—病毒三者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是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保存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描述植物病毒种群遗传结构特征为构建更有效的病害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无性系无种群动态遗传后果、生理整合作用以及无性系生长格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构件生物量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功能构件的生物量结构及功能构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挖掘整个无性系分蘖丛的取样方法,对松嫩平原开花期星星草无性系各功能构件生物量与丛径、不同构件的生产与无性系生产的关系、无性系生殖株与其组分构件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松嫩平原星星草无性系种群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生物量随丛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0.05);而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与丛径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丛径对各功能构件生物量的制约程度为:支持构件〉有性生殖构件〉光合构件〉营养繁殖构件;生殖株和营养株生物量随无性系全体构件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P〈0.05),而全体构件生物量与分蘖苗生物量的线性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生殖株茎、叶与花序生物量皆与生殖株生物量呈线性函数增长(P〈0.05),茎、花序和叶生物量的积累按7∶2∶1比例形成。[结论]为丛生型无性植物种群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超级杂交稻高产理论与实践初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水稻产量提高和株型变迁时代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众多水稻株型模式差异的比较,阐述了超级杂交稻“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株型模式的特点。从理论上,初步分析了该模式“有效增源、扩建高库容、高源库水平的协调”、“矮穗层”的抗倒力学及生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超级稻超高产实例的分析,率先提出了超级稻实现超高产目标的部分生理指标,重点介绍了适于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的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白皮松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中国的特有种,在华北地区广泛栽植。白皮松用途广泛,在木材、药用及食用方面均有开发利用价值,并因其优良的抗性和观赏性,园林绿化应用前景良好。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3个递进层次对白皮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白皮松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应加强在白皮松种质资源、种群生态、良种选育以及植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将更加关注城市绿地建设。植物选择对于建设高质量城市绿地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植物材料并给人们带来美学享受,还可为改善城市环境和人群健康服务。然而我国目前针对城市绿地植物选择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亟待开拓创新。通过综合评价我国城市植物选择的原则、方法和应用等研究现状,剖析我国在城市植物选择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植物选择实例,探寻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基于城市生态学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未来城市植物选择的研究方向:建立城市植物选择信息系统、继续探索城市植物的多功能以及研究应用的进一步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况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概念、基本理论,重点分析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在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温度带及不同演替阶段的特征,并从生物、非生物因素及人类干扰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的驱动因素,最后总结了我国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种群互作阐释森林群落多样性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位理论、中性理论和近中性理论等都倾向于从群落水平上解释群落构建。目前利用种群互作和种群动 态理论解释群落生态学现象的理论基础仍旧十分薄弱。建立种群生态与群落生态联系,推动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 学理论相互融合,必将大大促进群落构建理论的快速发展。本文简单回顾了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等群落构建理 论,重点梳理了建立在种群动态和种群互作基础上的群落构建研究进展。种群动态过程包括出生、死亡、迁入和迁 出,在基本种群动态过程基础上,物种相对多度分布可用Dirichlet 分布模型和中性模型进行描述。ISAR(individual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模型建立在种-面积关系和Ripley K 函数基础上,实现了从植物个体冶角度描述一个物种 周围不同尺度上相邻物种的丰富度状况。非对称竞争在植物群落邻体关系中普遍存在,描述了资源在竞争植物之 间进行的不平等分配。结合ISAR 模型和非对称竞争现象,从种群互作角度阐述了邻域多样性冶格局构建的相关 评价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介绍不同分子标记在植物新品种特异性检测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提出比较适用于林木新品种特异性检测的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牛皮杜鹃种群构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灰色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海拔区内牛皮杜鹃种群构件的观察与测定,对其与土壤因子之间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便获得更多关于牛皮杜鹃种群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信息,从而揭示其生长及分布的相对稳定机理。结果表明:低海拔区牛皮杜鹃地径、株高、平均冠幅、株数、主茎节数、主茎节间长均最高,中海拔区牛皮杜鹃种群株高、平均冠幅、株数、主茎节数、主茎节间长具有较高变异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3.523%、19.850%、4.060%、20.282%、24.503%;低海拔区群落内土壤的养分贮量较中海拔区、高海拔区高;研究的9个土壤因子与各构件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基本在0.300 0以上,不同生长性状受不同土壤因子的控制,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全氮质量分数与各性状间的关联度均较高,是影响牛皮杜鹃种群分布和生长发育相对重要的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18.
林道网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林道网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各具代表性的理论密度模型进行了综述 .回顾我国林道网理论研究历史 ,分析其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指出我国林道网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植物病原线虫病是我国香蕉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香蕉组培苗、吸芽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各省香蕉种植区均有该病害发生。对我国香蕉产区植物病原线虫的种类、种群分布特点、发病规律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蕉园土壤中植物病原线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