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冬小麦就地夏播加代育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4~1988年利用本校防空洞夏季冷凉条什进行冬小麦复播加代,经五年探索获得成功,实现了冬小麦就地一年三代的快速育种。实践证明,夏播成功的关键是幼苗安全越夏,较低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是幼苗安全越夏的保证。防空洞夏季温度稳定在18~20℃,只要其内装置简易的加光设备,光照强度不低于2500~3000勒克斯,即可基本满足麦苗生长所需。夏播小麦生育进程特别快,尤其是发育前期历时很短,一般苗穗天数只35~46天,全生育期80~90天。与正季秋播相比,夏播小麦株高降低,单株成穗少,穗长缩短,每穗小穗数减少,每穗粒数10~20粒,百粒重2~3g。夏播主要作用在于加速育种世代。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冬小麦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寒地区冬小麦抗寒育种是打破冬小麦种植禁区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地区冬小麦育种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越冬成活率与产量性状间平衡上。文章依据国内外冬小麦抗寒研究与育种的结果,对该地区冬小麦育种工作应着重做好的若干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的育种、栽培、生产等离不开气候因素的影响,而甘肃省天水市位处于西秦岭山地和西北内陆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每年平均平均气温为9~13℃,育种有大量的冬小麦,其种植面积约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的六成之上,为了提高冬小麦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本文将对甘肃省天水市冬小麦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为天水市冬小麦的育种、栽培、生产等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的育种、栽培、生产等离不开气候因素的影响,而甘肃省天水市位处于西秦岭山地和西北内陆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每年平均平均气温为9~13℃,育种有大量的冬小麦,其种植面积约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的六成之上,为了提高冬小麦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本文将对甘肃省天水市冬小麦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研究,为天水市冬小麦的育种、栽培、生产等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的不断改革,作为我国北方春大豆主产区之一的辽宁省,夏播大豆生产日渐发展。80年代末,辽宁省夏播大豆年种植面积只有0.9万hm2,到1998年已发展到3.7万hm2。大连地区利用1万多hm2的冬小麦下茬夏播大豆获得高产。1998年瓦房店市利用0.6万hm...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10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分季播种,研究了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播、夏播和秋播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春大豆农艺性状如营养生长期、株高、主茎分枝数等在春播和夏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茎分枝数、单株产量、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在春播和秋播条件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夏播、秋播条件下进行春大豆育种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效果较好,而对其他性状的选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月内主要农事节气为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是冬小麦播种,春、夏播作物田间管理与收获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8.
选育抗病小麦品种历来是英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受到育种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英国冬小麦的主要病害包括 :(1)叶部的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 ;(2 )穗部的赤霉病等 ;(3)茎秆基部的眼斑病和纹枯病 .本文根据作者参与的部分工作及有关的文献 ,对英国冬小麦的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生理小种消长状况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5月份和6月份的农事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和夏至.5月和6月是冬小麦和春小麦后期管理和收获的重要时期:棉花进入出苗期和蕾期管理;水稻完成插秧进入分蘖期田间管理:春播作物陆续进入播种和管理期,夏播作物完成播种.  相似文献   

10.
夏播玉米的前茬主要以冬小麦为主,小麦收获后应抓紧时间整地播种,保证夏玉米能够正常成熟,为夏玉米获得优质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麦后夏播棉育种农艺与经济性状的相关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后夏播棉花品种的早熟性和丰产性两个性状存在着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育种效果和质量的进一步突破与提高 ,以致影响到棉区耕作栽培改制的完善。根据以往育种实践 ,结合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通过对麦后连作夏播棉花品种早熟性和丰产性与其有关农艺和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即相关程度的度量和相关显著性的测定 ,提出一些看法 ,为今后开展早熟育种增强科学的预见性 ,尽可能达到协调矛盾 ,力求减少和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各地利用高海拔和秋季冷凉气候进行小麦夏播(繁)或秋播(指8—11月播种的秋麦,下同)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在育种工作上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由于夏播是一种反季节栽培法(正常季节播种叫正季节,与此相反叫反季节,下同),在生态上出现许多异常现象(即不正常现象)。对这些现象,必须分析研究,否则,不仅达不到“加代”的目的,反而会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以及研究材料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肥条件对冬小麦千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千粒质量是检验冬小麦种子质量和小麦育种中重要的考察指标。在不同水肥条件下测定冬小麦的千粒质量积累的变化,对于冬小麦科研育种工作以及农业生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试验以冬小麦品种农大189为材料,在4个水分处理下分别设置3个施肥条件,在开花后不同时期测定其千粒质量。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冬小麦千粒质量变化和积累趋势一致,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水肥条件会将冬小麦千粒质量积累的快速增长期提前。水肥条件超过一定界限会对冬小麦千粒质量的积累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庆阳地区冬小麦品质现状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庆阳地区主要冬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与生产优质小麦的自然资源优势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育种目标、优质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选择方法、育种与栽培结合和开发利用现有优质品种方面提出了冬小麦品质改良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规律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黄淮麦区近60年冬小麦育种目标和品种特性的演变,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初步探讨,以为该地区小麦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大豆大培上,北京五十年代前是以春作大豆为主的。后来由于冬小麦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一年两熟制在平原水浇地区的发展,因此提出了发展夏播大豆的要求。夏大豆高产,要求相应的品种,种植方式和栽培技术。我们于1982年—1983年,探讨了夏播条件下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黄淮海夏玉米区存在的高温干旱、阴雨寡照、倒伏、青枯病、锈病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黄淮海夏玉米育种路线,以期为夏播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冬小麦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过程,总结其指导方向、科学理论以及相关技术,结合目前实际过程和市场需求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冬小麦农业生产的理念更新,提升冬小麦育种技术、栽培措施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现代冬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以及加大配套措施的推广效率和提高市场价值等方面探索出相似地区的冬小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王海波等人承担的"冬小麦一年五代快速育种技术"研究,将小麦育种时间从8~10年缩短到了两年,最近这项技术成果通过了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20.
1.石4185是我国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领导的课题组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