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重要性,针对榆林市道路绿化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道路绿地率较低,植物种类少、季相变化不丰富、绿化养护管理不够等问题,从科学合理选择树种;增加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提高道路绿地率;科学配置植物,丰富季相景观;加强道路植物的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改善榆林市道路绿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通县桥头镇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体现了其文化内涵,道路绿化的主体是植物,合理选择、科学和艺术地配置植物是实现道路绿化、美化功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评价的指标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该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了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的不足,从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类型、提高城市道路绿量的措施和方法、城市道路绿量定量研究的方法、城市道路绿量与道路其他环境因子的关系、影响绿视率的因素、绿视率与其他绿化评价指标的关系、提高绿视率的措施等方面论述了绿量、绿视率等指标的优点.研究表明,将绿量、绿视率纳入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绿量及绿视率等4个指标综合评价道路绿地,代表着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道路绿化设计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分析新时期城市道路绿化对植物选择和配置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原则、植物选择与配置方法,并对城市道路绿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回顾了杭州市道路绿化历史,并分析了其现状特点,指出杭州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着植物种类偏少,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比例不当,骨干树种不突出等不足。根据1999年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道路绿化的总体定位以及新世纪对城市道路绿化提出的新要求,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应满足多样化、特色化和层次化等要求。在对杭州市道路绿化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足,提出了丰富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种类,突出地方特色,提高园艺水平等一些改进措施。表3参5  相似文献   

6.
李志燕 《农技服务》2012,29(2):203-204
从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几个方面阐述了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  相似文献   

7.
试论现代道路绿化要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窗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创造出优美的道路景观已成为园林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和配置对于丰富开发区域道路艺术效果,体现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文化气息,改善开发区外部生态环境,发挥开发区特色效应,提升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开发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绿化应用现状分析,结合当今21世纪城市道路绿化对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和改进的措施和构想。  相似文献   

9.
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宜人的道路绿化,决定了人们对一个城市最初印象。道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城市道路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植物的生态功能,使城市生态环境获得良好循环。本文通过分析目目前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对城市道路生态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0.
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宜人的道路绿化,决定了人们对一个城市最初印象。道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城市道路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植物的生态功能,使城市生态环境获得良好循环。本文通过分析目目前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对城市道路生态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以文献和实例结合的方式简述海口市城市道路绿地建设概况、形成历程及主要特点,探析其绿地景观特色,以期对城市道路绿地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绿地建设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城市森林绿地建设中出现的以草代木、大树移植、环境艺术三大趋势的基础上 ,阐述了城市森林绿地建设中必须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 ,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刘丹  苏金乐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46-48,51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景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许昌东城区中原路绿地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中原路的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了集生态、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新趋向,体现人文历史景观特色、生态效益和景观设计多种元素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城市林荫道道路空间适宜度、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历史文化价值、游憩设施完善度和环境舒适度6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10条上海典型的城市林荫道通过该评价体系进行游憩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是道路空间适宜度,其次是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环境舒适度,历史文化价值和游憩设施完善度对游憩适宜度的影响较小。衡山路和复兴中路综合评价得分最高(87.377、83.867),襄阳南路和乌鲁木齐南路综合评价得分最低(62.908、67.797)。通过评价结果,找出影响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为林荫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可达性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以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线段模型并进行句法测度与量化分析,结合ArcGIS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指出南陵县在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1)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良好,能在总体层面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要求。但其空间聚集性呈现多核心的圈层分布特征,新老城区公园布局不均衡,部分公园周边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感知可达性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通过局部路网感知公园的整体空间信息,并且公园整体空间渗透能力不足,心理可达性一般;3)在依据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合理增加公园绿地、优化绿地分类分级体系和丰富绿色开放空间等策略优化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后发现,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全局与局部整合度值均明显提升,公园空间分布系统性与均衡性方面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孔繁磊  潘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84-12685
解析了道路绿地的序列性,认为道路绿地的序列性主要体现在景观设计的序列性、文化景观的序列性两个方面。结合青州市东环路景观设计实践,探讨营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序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究绿视率与NDVI值相结合的道路绿化方法,对城市绿色空间路网的构建以及道路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沣东新区80条道路为研究对象,基于腾讯街景数据结合语义分割框架的手段提取道路绿视率,同时利用Landsat数据集为数据源计算研究区域内NDVI值,进而分析绿视率与NDVI值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道路绿视率与道路周围NDVI值存在显著相关(P<0.05); 2)不同绿化形式下,绿化形式越丰富道路周围的植被覆盖度对道路的绿视率影响越弱,甚至无影响。3)不同的道路横断面形式下,道路周围的植被覆盖度对道路的绿视率影响随着板带数越多,道路路幅越宽,影响越小。通过分析不同道路的绿视率与NDVI值的关系,为城市道路绿地规划与城市道路绿化形式提供新的规划思路和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枞阳县绿地建设现状,对枞阳县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布局结构和网络体系尚未形成、绿化水平和档次有待提高、绿化用地不富余、防护绿地树种过于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论述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枞阳县现状,提出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任务、规划原则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及特色塑造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公园绿地外道路噪声环境进行监测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园边界噪音来源于车辆发动机噪音、胎噪、运动风声的综合噪声。这些噪音对公园游憩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公园绿地边缘部分的植物景观能够迅速降低噪音,又能展现美感,将对公园利用率的提高大有裨益。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与生态效益都融合在园林植物中,所以一次设计将在多个层面展现植物景观的功能。以北京市公园绿地(被城市干道包围的绿地)边界的多个不同样方为对象,调查与研究这一宽度范围内的植物类型、种植密度和配置方式,从而判断使噪声衰减最有效率的植物配置形式。这些植物群落不仅能有效地减弱交通噪声,构造更为安静的游园环境,而且更能美化城市环境,体现并形成当地的植物特色。按照降噪效率对这些样方进行排序并运用SBE法对所测公园边界的植物群落进行美景度相应指标的评价,分析边界植物群落色彩美景度高低的原因,得到所测群落中景观效果最好的植物配置形式。综合以上两种最佳形式的植物配置,进行平衡与推断, 形成诸如同样的宽度条件下,多排小乔或低层灌木既可以起到较好的降噪作用,又可以丰富路缘的观赏效果;乔灌草皆有的种植模式中乔木排数尽可能多,林间内部保持通透,会形成舒适的空间效果等判断, 可以对北京市以及类似的大型城市绿地边缘塑造植物景观提供科学的论据。   相似文献   

20.
对泗县目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公园绿地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功能品质有待完善、附属绿地发展出现失衡现象、生产绿地功能不能实现、防护绿地树种过于单一等问题。论述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结合泗县现状,提出了绿地系统规划的期限与范围、目标、绿地指标和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及特色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